印度:虐童、社会分裂与海外侨民

校对:abstract

几天前有篇关于孩童性侵的研究在印度发表,研究结果令人感到相当难过,如各位记得Mira Nair所执导的电影《雨季的婚礼》(The Monsoon Wedding)中,核心议题即为印度虐童的情况,这可能也是首度由主流制片公司触碰此项禁忌话题。

Instablogs的Pooja写道:

我们长期高举虚假的印度家庭价值荣耀,现在证实只是一场迷思,丑陋的现实已揭露,印度半数孩童受到某种形式的虐待…

这篇报告提供的虐童数据令人心惊,显示在17000名孩童中,53%都面临不同形式的性虐待,这也是首次政府如此认真调查虐童议题。

 

(图片由Matthieu提供)

但另一名部落客Zoey对于研究方法与精准度有些质疑,她表示:

我有些怀疑,因为我读到的故事里,都未明确指出肢体虐待或性虐待的情况,也未提及研究方法的问题。

Zoey一方面怀疑统计方法,另一方面怀疑主流媒体会不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追踪报导。

接下来要谈谈印度的另一面,这个面向的印度没有企业,也没有资科毕业生,Nita发表名为印度精神的图片故事,在相片中,她记录孟买城内另一群印度民众,在这里,37%的人民都是移民。

至于工程或管理科系毕业生,或是在海外工作的印度人,他们的生活又是如何?Ram Krishnaswamy在部落格Churimuri里指出,并非所有海外印度人都很富裕

说老实话,就我的观察,印度国内中产阶级手上的闲钱可能远超过海外印度人,只是人们常误以为海外印度人家中后院有棵摇钱树。

居住于澳洲的Ram Krishnaswamy接下来写道,海外印度人究竟在异乡如何生存:

到了每月第三个礼拜,许多年轻的海外印度人家庭就已把钱花光,只能用信用卡过生活,等着下个月发薪水。

换言之,他们就是每月都把钱花光的「月光族」,没有信用卡根本过不下去,人们也不储蓄,因为利率实在太低,存在银行里根本不值得。

最后我们要提到Laurie Baker,这位建筑师原本是英国籍,后来归化印度,并在印度工作多年,他在印度首创低成本屋宅,纽约建筑师兼部落客Arzan Wadia对Baker有详尽介绍,也提供相关超级链接。

展開對話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