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2007

報導 來自 四月, 2007

玻利维亚:出走大不易

  24 四月 2007

校对:Justin 由于欧盟的新措施实施日期逼近,让玻利维亚最近涌现出走潮,自4月1日起,玻国民众必须申请签证才可进入欧洲,故无法再如过去般轻易前往西班牙等国谋职,由于新制近在眼前,许多人急着前往旅行社,订购下一班前往马德里的机票,但也因此引发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来自Cochabamba的博客Violeta在博客Desnudate![ES]里,提到许多人选择远离家园的情况: 玻利维亚人若要「逃离」故乡追寻欧洲梦,3月31日是最后截止时间,许多前往西班牙多年的玻国人认为,尤其前往该国之后,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条件、「更美好的生活」,也确定自己永不会回到玻利维亚,不会回到这个贫困、发展不足、毫无机会的国度。 在这股热潮中,许多无知人士也趁机会占消费者的便宜,代号为MABB的Miguel Buitrago在他的博客里说到这件事: 最糟的是,许多旅行业者利用人民的焦虑,借机超卖机票,后来军方在政府命令之下,出面宣布将提供飞机将民众载往巴西搭乘转机,但民众除了原已付出1200美元至3000美元不等的机票之外,还得再花390美元。 这场混乱起源于Lloyd Aéreo Boliviano (LAB)航空公司留下的烂摊子,该公司自去年起便出现财务困难,但仍超卖许多前往马德里的机位,而且更可恶的是,这些班机原订于4月1日之前不久起飞,但却以燃料不足为由临时取消,导致许多旅客的欧洲梦破碎,航空公司管理阶层因此遭到受押。 Andres Pucci列出该公司摇摇欲坠的原因[ES],包括VASP与Tito Asbun管理不当、政府无意化解危机、燃料价格不断攀升等,消费者在全国各地机场抗议,航空公司员工也抗议薪水迟迟未发,无力改善公司现况,LAB员工最近也再架设了一个博客名为「对LAB表达意见」,Carlos Gustavo Machicado Salas在博客Guccio's[ES]里写道,这间南美洲历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离关门时间恐怕已屈指可数。 去年今日 LAB航空公司去年此时也同样是新闻焦点,员工占据Cochabamba的机场跑道,让抗争进入另一个阶段,当时一名博客认为:「如果奇迹并未很快发生,结局大约几天或几个礼拜后就会出现」,时隔一年,这个说法依然适用。

亚美尼亚:暗杀与爆炸案频传

  24 四月 2007

校对:mountaineer 亚美尼亚近来几乎失控,爆炸案、枪击案与暗杀事件接连发生。   根据Kornelij Glas[RU]的报导,亲总统的「亚美尼亚繁荣党」两间办公室在4月12日遭爆炸攻击,该党也积极参与5月12日国会选举,爆炸地点位于首都埃里温的Zeytun区与Avan区,之后其它博客也迅速跟进详尽报导,包括Oneworld Multimedia与Hyelog,Oneworld Multimedia的Soon Onnik Krikoryan随后提供爆炸地点的照片与评论: 几乎所有首都人民都将矛头指向执政的共和党,不过也有少数人认为此次是假爆炸案,要让人相信两党之间裂痕甚深,也可能是亚美尼亚繁荣党自行制造爆案,但是如我所言,多数人觉得这是共和党所为,执政党则全盘否认。 博客们在思考究竟暗杀行动会到什么程度,Armenia Blog将今日的亚美尼亚对比80年前的芝加哥,并引用ArmeniaNow的资料,列出近来受注目的暗杀事件: 4月9日发生Gyumri市市长的暗杀行动,造成三死三伤,这是过去一年以来,第八次受瞩目的公共攻击事件,而至今只有两人遭到逮捕,也没有人遭判刑定谳。 JLiving notes[RU]写到针对国会议员候选人的攻击事件,Hakob Hakobyan (Choit) 的座车在午夜遭枪击,Sousanna Haroutyunyan的竞选办公室也遭纵火。 Kornelij Glas[RU]在他第七份竞选文宣里指出,在亚美尼亚,「Kalashnikov(AK)枪枝已成为最热门的竞选工具」。 这些数据相当可怕,几乎让今年选举成为亚美尼亚自1991年独立以来,最危险的一段时间,…而且官方公告的竞选时间从4月8日才刚开始! 相片由E-channel提供,经许可后使用。

摩洛哥:「摩洛哥之心」与最近多起爆炸案

  23 四月 2007

校对: Leonard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摩洛哥之心」,引起摩洛哥博客圈热烈讨论。费斯(Fez)约有1百万人口,是摩洛哥最精华的城镇,当地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世界知名大学──Qarouyine大学,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变迁及发展,费斯居民似乎被遗忘了。 居住在费斯的一名外籍人士在博客Everything Morocco上写道:「在公元2007年的今日,费斯的贫民窟称号,可说是名符其实,当地居民生活困苦,勉强餬口维生。」 The Morocco Report的taamarbuuta质疑费斯的城市独特性,并表示:「表面上费斯似乎是全球化浪潮中的一颗宝石,但该城吸引观光客的特色在哪里?」(The Morocco Report及The View from Fez 分别发表了The soul of Morocco?与Fez versus Meknes – ‘tourist -pouncing Fassis?反驳纽约时报报导,且鼓励美国当地读者到费斯亲身体验。 Morocco Time博客Liosliath也不赞成将费斯冠上摩洛哥之心的称号,并表示:『除了主要观光景点之外,该国仍有许多具有摩洛哥「特色」的地方。』 除「摩洛哥之心」的话题之外,摩洛哥博客还关心最近在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的自杀炸弹事件。一名男子Abdelfattah Raydi在卡萨布兰卡一家网咖引爆身上炸弹,随后警方立即追查其党羽下落,周二当天原本可望将嫌犯绳之以法,但其中一名嫌犯(自杀炸弹客的兄弟)却引爆了藏在衣服下的炸弹,嫌犯及一名警员当场身亡,并造成多人轻重伤(伤员包括一名小男孩),另有一名嫌犯遭警方射杀身亡。另外,该城周六早晨又传出两起自杀炸弹事件,案发地点在美国领事馆所在的Moulay Youssef大道。 ‘Aqoul博客版主Lounsbury 对于案发现场的网咖业者Mohammed Faiz赞誉有加,不过网咖现已成了废墟瓦砾,无法营业对原先经济状况不佳的Faiz一家人更是雪上加霜,因此Lounsbury请求各界与他连络,一同为Faiz一家人筹措救助基金。 摩洛哥博客Big World Learner12日发表Misleading terror一文,以惊呼的语气写道:「流血、惊恐、支离破碎的身躯、年轻人在公共场所自爆!!摩洛哥竟然发生这些事,实在是教人难以置信!」) 一名旅外摩洛哥博客Bo18的问题简短有力:「你不觉得情况似乎有点失控了吗?」

伊朗:被囚教师、核能典礼及英国海军士兵

  22 四月 2007

上个月伊朗人欢庆新年,同时深思回顾过去十二个月以来,政府是进步或者完全没有;一个月后,这些相同的挑战依然存在,其中包括:核武危机、经济问题与人权议题;当局上周举行一场核能典礼,同时有多名教师被逮捕,伊朗的博客圈正讨论着所有这些议题,并且没有遗忘英国海军士兵风波的后续演变。 在教室与监牢之间的教师们 在许多城市包括德黑兰及哈玛丹,教师们为诉求提高薪资已开始在三四月进行和平示威活动。 感谢一位优秀的相片博客Kosoof,我们能见到这些三月在德黑兰的示威活动之一的种种照片。 根据一个报导有关教师议题的博客”粉笔与心情”(Chalk and Heart),大约四十名教师于四月被捕并遭当局指控计划罢课及示威,根据省政府说法,多数教师都已获得释放。 博客补充说三名在国会示威中遭逮捕的教师被移送到德黑兰的艾文监狱。 对当局声称在德黑兰被逮捕的教师因为筹划罢课与组织抗争,不配称为教师,该名博客感到讶异。 教师联合会博客已公布被捕教师姓名,并补充教育部长可能会被国会传唤且因这次的事件遭弹劾。 博客ZaneIran于星期天与星期一写到:鉴于展现团结,许多在哈玛丹的教师拒绝到校。据博客指出:星期一当天,学校处于半关闭状态。 总统的眼泪与实际的挑战 Jomhour质问阿玛迪内贾:如何能在核能典礼上宣布为工业目的而开启核浓缩时,喜极而泣? 他提醒读者:同一时间45名教师因要求更好的工作条件于德黑兰入狱,女性社运人士身陷囹圉,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但尽管有这些坏消息,总统依旧由于核子发展获得感动。 前任副总统穆罕默德·阿里·阿塔西(Mohammad Ali Abtahi)说: 在去年的盛大典礼后,谈判代表在核浓缩这点上已发现一种与世界各国合作的方式,这两种针对伊朗的方案尚未核准;在今年核能典礼再次于昨天举行后,我们的合作国变的更认真了而我国将幸免于更多即将来临的危机。在这场国力展现的大成功典礼后,我们应当解决我国的国际问题而不是变的骄傲自大;假如能做到,则幸福将散布于所有必须遭受制裁问题的伊朗人之中,虽然伊朗的历史充斥着机会的丧失。 更多关于英国海军士兵的消息 博客1984写到:海上危机引起油价剧烈上涨为伊朗政府赚得1.67亿美元,这场危机最重要的结果是伊朗在石油市场的改变与价值,许多人怀疑现在是否会实施制裁。 Azarmeher提到伊朗的政治囚犯一定比英国遭暂时拘留的海军士兵更为煎熬。 过去28年被迫做出电视自白的伊朗异议份子,在他们上电视以前已身处地狱之中;七十多岁的伊朗记者Siamak Pourzand在电视出席前比这些据信年轻且训练有素的健康海兵更加抗拒,正因为Pourzand减重的一览无遗使得人人知晓他做了什么。

(短信)斐济:首次博客聚会

  21 四月 2007

博客「数位斐济」写道,他们在首都苏瓦首次举办部落客聚会,虽然与会者不多(总共只有三人),但他们依然「聊得很愉快,话题天南地北,包括政治、家庭背景、出租车司机、Hi5社群网站等,噢,当然也包括写博客。」

(短信)泰国:要求让电影自由

  21 四月 2007

博客「泰国自由反审查联盟」(Freedom Against Censorship Thailand)呼吁立法机关与政府,应该让泰国电影不再受审查单位的箝制:「我们要求立法机关下令,将电影列入大众媒体范畴,让这个产业不再受政府干预与限制,其它如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早已自由开放许多。」

印度:虐童、社会分裂与海外侨民

  21 四月 2007

校对:abstract 几天前有篇关于孩童性侵的研究在印度发表,研究结果令人感到相当难过,如各位记得Mira Nair所执导的电影《雨季的婚礼》(The Monsoon Wedding)中,核心议题即为印度虐童的情况,这可能也是首度由主流制片公司触碰此项禁忌话题。 Instablogs的Pooja写道: 我们长期高举虚假的印度家庭价值荣耀,现在证实只是一场迷思,丑陋的现实已揭露,印度半数孩童受到某种形式的虐待… 这篇报告提供的虐童数据令人心惊,显示在17000名孩童中,53%都面临不同形式的性虐待,这也是首次政府如此认真调查虐童议题。   (图片由Matthieu提供) 但另一名部落客Zoey对于研究方法与精准度有些质疑,她表示: 我有些怀疑,因为我读到的故事里,都未明确指出肢体虐待或性虐待的情况,也未提及研究方法的问题。 Zoey一方面怀疑统计方法,另一方面怀疑主流媒体会不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追踪报导。 接下来要谈谈印度的另一面,这个面向的印度没有企业,也没有资科毕业生,Nita发表名为印度精神的图片故事,在相片中,她记录孟买城内另一群印度民众,在这里,37%的人民都是移民。 至于工程或管理科系毕业生,或是在海外工作的印度人,他们的生活又是如何?Ram Krishnaswamy在部落格Churimuri里指出,并非所有海外印度人都很富裕: 说老实话,就我的观察,印度国内中产阶级手上的闲钱可能远超过海外印度人,只是人们常误以为海外印度人家中后院有棵摇钱树。 居住于澳洲的Ram Krishnaswamy接下来写道,海外印度人究竟在异乡如何生存: 到了每月第三个礼拜,许多年轻的海外印度人家庭就已把钱花光,只能用信用卡过生活,等着下个月发薪水。 换言之,他们就是每月都把钱花光的「月光族」,没有信用卡根本过不下去,人们也不储蓄,因为利率实在太低,存在银行里根本不值得。 最后我们要提到Laurie Baker,这位建筑师原本是英国籍,后来归化印度,并在印度工作多年,他在印度首创低成本屋宅,纽约建筑师兼部落客Arzan Wadia对Baker有详尽介绍,也提供相关超级链接。

中美洲自由贸易协议:哥斯达黎加的不同观点

  20 四月 2007

校稿:abstract 编者备注: Juliana Rincón Parra曾为我们揭露对于哥斯达黎加当局承认中美洲自由贸易协议引起的大规模反弹,然而圣荷西当地的Roy Rojas坚持我们也应展现哥斯达黎加国内和其部落圈对中美洲自由贸易协议的支持,以下文章是由原文为西班牙文所翻译。 过去两年在中美洲及多米尼加共和国,许多政治议论集中在来自美国所提出的自由贸易协议衍生的利与弊;自外于相关国家,哥斯达黎加是唯一未签署中美洲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这是由于少数党的反对并试图绑架立法院及阻扰所有国会进展。 实际上在已签署的国家 – 以尼加拉瓜及萨尔瓦多为例 – 对美国的出口额大幅增加且失业人口并未如同反对人士所警告的上升,使工会不支持与一个如同消费者国家的美国交易的恐惧,难道是此刻哥斯达黎加已经每年出口数百万美元吗? 为何这么多诸如美洲开发银行(I.A.D.B.)与中美洲经济整合银行(BCIE)的经济学者与专家专注在此议题?如工会所坚持的:“其中某些人可能弄错了并宣称想要将我们带入灾难里”,这简直难以置信;我们不可以对一个像美国的广大市场紧闭大门,虽然目前因为我们「加勒比海说法的提议」(译注:由委内瑞拉和古巴所提出的玻利瓦尔替代协议取代美国所提出的 CAFTA )而遭到排除在贸易协议之外,但这计划随时可能被取消,此外我们将会被排除而无法输出我们的农产品、科技产品以及纺织品到一个养育数以千计哥斯达黎加人的市场。 根据经济部提供的数据,国内纺织厂无力与免关税就能输出产品至美国的其它制造业国家竞争而败退,13,000的人也将随之失业,这些离开哥斯达黎加的企业,接着将会在已签署协议地区的其它国家设立;此时在哥斯达黎加的部分地区,纺织部门扶养将近78%的工作者,在2007年自哥斯达黎加的织品输出额相较于前年减少11%,同时在部分中美洲自由贸易协议区域的国家,织品输出额增加了17%,这使我们怀疑是否协议真的无法对我们有帮助。 现在最有争议性的议题之一就是开放电信产业以增加竞争(这不等同于私有化),关于这个主题有许多观点存在,就像Fusil de Chispas经常参考有多个电信服务供给者的其它国家的数据,例如这则布告指引读者阅读一篇来自在线杂志 “机密” 的文章,这则文章指出在哥斯达黎加我们享有低关税,即使我们在全世界每人手机使用排第三。 在2000年时,科斯大黎加的手机服务关税是中美洲最低,比次低的萨尔瓦多还低50%,这是根据尼加拉瓜的南方贝尔公司提供的以服务质量卓称的在线杂志 “机密” 所出版的详尽报导。 因此,假如我们清楚我们不会拥抱私有化,而且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更多的竞争,那么为何恐惧让其它企业提供手机及网络服务呢?假如目前的供货商”ICE”是这地区及几乎世界最便宜的,那么假如其它企业也进来又怎么样呢?竞争造福所有的用户,ICE或许将改善他们的服务而外国的服务供给者将必须以其低价竞争,一个哥斯达黎加青年们的组织 「青年发展协会」 有一个部落格主要在讨论自由贸易协议(如:「论大学与中美自由贸易协议」、「跨国投资者仲裁」、「我们的发展在哪?」…等),这显示了一个在自由贸易主题上意见多样化的清楚范例,当抉择的时刻到来时,没有人可以说毫无任何信息。 支持自由贸易协议并非意味着我们支持北美政府,也不代表我们同意它各式各样的国际政策,但我们体认到小国家需要商业伙伴,我们需要他们的市场而且我们需要进入他们目前没有管制的市场的保障权利条约,借着条约(签订),我们拥有不容许他们在未来阻扰我们进入的契约。

孟加拉国:发展困难重重

  20 四月 2007

译者:chy7211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稠密的国家之一。Bideshi Blond 提供相关的统计数据证明这件事。作为一个开发中国家,在有限资源下要带领这个国家前进极为艰难。 怪不得许多发展行动是由政府单位及NGO团体引领的。但有许多人仍试图克服、排除万难协助孟加拉国解决它的问题。在此我们提供你一些致力于发展的工作者与人权行动者-即透过部落客眼中的一些寻常百姓力量。 Morris the pen写Khokon,一个孟加拉国志工为了穷人们设立的开放空中学校,并且并无任何机构性支持。 “为什么我们应该乞求?我们难道无法响应我们自己的需求吗?”一些善心支持者有时提供书跟食物,并受回报以感谢之情意。一个日本义工时常在课堂上协助。但这并非一项依赖慈善捐助的创业行为:它靠自己觅得它所有的需要。的确,Kohkon颠覆了许多NGO组织优先考虑的事。「我比较想称此为”NPO”(Not-for-profit organisation,非营利组织)」、「我需要一个标志、一间有空调的办公室以及一台吉普车?」 Tom在孟加拉国Barta里深入探访孟加拉国的人力车车夫处境,他发现: 「人力车在孟加拉国是无所不在的:他们充斥在街道上,载着二至三名乘客、冰箱、塑料花、食物(活的或死的)、以及任何能被挤上那小塑料坐垫的东西。各种不同形式的人力车在南亚或东南亚随处可见,但在孟加拉国他们真的太过火。新式人力车披着鲜艳装饰、饰带、铃铛,并挂着画有清真寺、百合、演员、老虎及未来城市的画作。然后他们密嵌在城市乡村里,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模式-在孟加拉国所有旅次的57%是以人力车进行的。拉人力车就已占了全国国民生产毛额6%之多。一千四百万人(总人口的10%)赖此营生,尚不计他们所需豢养的家庭,而且目前光在达卡(Dhaka)就有800,000名人力车夫。然而,人力车夫某些程度是社会地位最低的。」 Tom参与了一个小型的倡议型计划,这个计划设计系针对普遍对人力车夫的社会态度,及直接培力车夫接触政治决策者、公共领域以伸张他们的权益–应是有尊严、受尊敬的工作。 新闻记者Tasneem Khalil在他的部落格里报导了一篇惊人的故事,是关于孟加拉国的Modhupur当地的Mandi村和Koch村: 「这是一个关于孟加拉国政府如何透过他的森林部,将他的国家里少数民族人种最多元丰富的村落轻易视为可有可无的负累对待。这是个关于亚洲发展银行以及它的邪恶峦生子世界银行,以发展之名透过金融财务计划行大量破坏之实。这是一个有关多国化学科技厂商如Syngenta,Bayer和ACI如何营销致死毒药给那些无意识农民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牧师们与先知们,如何对于Mandi人被夺走的特有认同,展开一个文化侵略之战。这是一个关于孟加拉国空军每日在Modhupur无节制轰炸行为,威胁到此区生态生活的故事。 而且,这是一个关于抵抗的故事,述说Mandi村的Adivasis人(当地原住民)如何遭受文明之手多年来的迫害,而今他们坚持了下来且试图扭转情势,拼命地想令他们这毫不关心的国家听到他们的声音。」 BNWLA Hostel Appeal部落格提到它致力于成立基金奖励音乐表演及个人贡献上。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庇护所: 「它将包含一个青年旅馆、学校、训练中心及游戏区,收容那些被欺侮、抢夺、人口贩运、奴隶化及化学攻击的幸存者,以及罹患HIV及AIDS而被遗弃的人们与婴孩。这个青年旅馆目的是透过与社会互动接触,协助人们在一个安全环境下自创伤中复元,并且对于未来再度有了希望。」 Back to Bangladesh部落格的尤里西斯赞赏孟加拉国的年轻人在板球或摄影里所创造的差异感。问题在于这里的文化有种历史性的倾向是朝向年老的、步向过往的。但他的结论是「孟加拉国的未来洋溢着希望」。

台湾:交通建设究竟是在建设什么?

  18 四月 2007

在一篇关于户外休闲的文章「保存的美学」中,李奥帕多教授写着,「所谓发展休闲旅游,并非将道路建到风景优美的地方,而是让人的心灵能敏感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 台湾的总面积大约36000平方公里,山林就占了百分之三十。中央山脉由南到北彻底阻隔了台湾的东边和西边,不但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台风,也阻挡了来自西方的入侵者。自从台湾被中国和日本殖民之后,东西方的交通对于地区发展、政府控制、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搜刮就非常重要。 自从1871年牡丹社事件后,中国清朝政府就开始「开山抚番」的政策。不过1895年中日战争之后,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换成日本在台湾建西部铁路、北回公路、花东线铁路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国民党来台湾,也陆续建了三条横贯公路以及南北回铁路,整个台湾有一个环状的铁路网。 最近这一阵子,台湾人讨论三个重要的交通建设:高铁(已完成)、北宜快速道路(已完成)、以及还未敲板定案的苏花高。 台湾之前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在西岸平原,所以长久以来一直有压力要求加强东西两边的交通。而现在,人们不只要公路,还要快速道路或是高速火车,如此一来不管从台湾的那个角落都可以当天来回其它任何地方。 黑猫说,台湾交通变得更快速便利后,心中的那张台湾地图似乎也跟着缩小不少。 Chieftain也说,我以后应该会经常使用高铁吧,以我所处地区来看,坐高铁是比搭飞机更好的选择。而且搭飞机的话,要从松山出来,我倒不如在火车站出来还比较省钱、方便一些。 感谢现代科技,我们的梦想才有机会实现。举例来说,台湾的雪山隧道(长度为世界第五)可能在工程难度上是名列前茅,因为要贯穿台湾北部最大的山脉:雪山,这条隧道花了十五年完工,十三个人员因公去世(七名泰国人六名台湾人,另有三名台湾人员重伤,根据荣光电子报),以及一台全断面挖掘机(整个被破坏)。Discover频道有一集节目就在讲雪山隧道的故事:人类创造的奇迹:雪山隧道。 Wisely说,「在以往开车,大概要花费约两个半小时,而现今只要40分钟便可到达。这个对满多在台北工作的人,或是想到宜兰去观光游憩的外县市游客来说,真的相当地方便。毕竟对于离乡在外工作的我们,这条高速公路还是充满的便利性!我在未来购车之后,可以更常回宜兰探望父母,也不需要配合火车的时间通勤。」 赤子童心说,「要是讲”人定胜天”太武断了。这似乎小看了天地自然的力量。但是人所展现的智慧毅力以及坚忍不拔,造就了雪山隧道的诞生。」 虽然很多人快乐地拥抱便捷的交通,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开始质疑建筑道路的必要性,尤其当工程对环境影响很显著的时候。 当雪山隧道在施工时,有许多在地层当中的水流失了,在当时严重增加工程的困难度。隧道开始使用后,还是有水一直流失。国工局的报告指出:目前由南洞口监测总涌水量约600 l/sec 以下(36 m3/min)…此与日本石井政次与佐久间文彦(1973,1977)对日本全国主要铁路隧道(273个案例)之长期涌水量所做的调查分析结果,统计出长期涌水量与隧道长度之关系图相比较,可发现雪山隧道单位长度之涌水量并无特别。而根据中央大学黄俊鸿所主持的报告,隧道涌水对水库进流量无明显之影响。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忧心隧道的开挖是否会造成水资源的短缺。 刘克襄说,「大量流失的地下水,到底从何而来。失去这些水后,包括大尾山在内,周遭山林是否仍能跟过去一样,足以积蓄丰富的水源。整个微区域的雨量,能否经年正常。这些或那些不可预测的严重结果,以目前的科学知识,都没有人敢挂保证,未来恐怕也难有明确的答案。」 Momoge讨论这些工程计划案背后的心态:如果公共工程的思维是站在发展工商那一面,就会有苏花高,改天还会有花东高。站在自然那一面,就不会有苏花高,而是强化现有交通,避免进一步破坏,甚至想办法复原以往的破坏。现在苏花高提出来了,表示「政府就是这样想」,这很糟糕,因为「内部已经定案了」,不过还没盖,还有扭转的可能。 一封花莲孩子的公开信:过去的开发建设或许让我们经济起飞,但也让我们经历了许多大自然回报的惨痛代价,更何况要以高速公路带动经济的方式已经过于老旧,也有许多实例证明高速公路不等于经济发展;另外一些人认为花莲需要方便的交通,但我们认为高速公路绝对不是唯一的方式,科技进步,有更多元的方式可以 增加来到花莲的便捷性,别让大公路主义贯彻整个台湾。最重要的,苏花高这样的建设具有不可恢复性,当开工后,所造成的破坏将无法弥补回来,纵使再厉害的生态工法,还是要开隧道、建马路,没有人可以预估对土地造成多大的伤害。 当许多人加入反苏花高的联署时,Yenwen 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人权、环保意识逐渐抬头,很多人开始支持公益议题,或许他们觉得支持这些议题才是正义、有道德、人民素质提升的表现,但我不禁要问: 当你在联署这些公益议题时,对于他们的论述,你有能力辨别真伪吗? 你了解政府的政策吗? 台湾是否已先进到,足以接受「文化、环保高于经济发展」? 你能提出更好的政策吗? 这些问题都不是轻易回答的了的,不过台湾铁路局似乎试着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今年五月之后会有「太鲁阁号」往返台北和花莲。根据台湾火车介绍,台铁引进此型车的主要目的是为克服宜兰线、北回线弯道多的特性,以缩短台北花莲间的行车时间至两小时内。 追根究底,我们还是要问「交通建设究竟是在建设什么?」假如我们有很多道路了,下一步我们想要干嘛?李奥帕多说,我们应该要打开我们的心让我们更亲近自然。那么,假如我们有很多钱了,下一步我们想要干嘛?也许我们会想要活的更快乐更有意义,并且我们的子孙也能活的更快乐更有意义。 在2:30AM的博客提到,慈济的证严法师在一个电视节目提到:台湾也没多大,高速公路一条又一条,像我们这个地方,这样到底山要破坏多少?树要砍伐多少?水资源要垄断多少?都不知道!…我只能呼吁大家克己复礼!如果要救地球,要多种树,不要再破坏了!要开的路,也已经够多了。

吉尔吉斯斯坦:抗争每年重演

校对:Justin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阿卡耶夫(Askar Akaev)两年前遭罢黜下台,这场所谓的「郁金香革命」,带领这个多山小国进入政治开放新时代。 现任总统巴奇耶夫(Kurmanbek Bakiyev)曾承诺要促进经济成长、打击贪腐等,但诺言均未实现,在野势力因此不时便发动街头抗争活动,全球之声过去在这一篇与这一篇内均曾报导。 最近首都比斯凯克又出现了抗争,前总理库洛夫(Felix Kulov)表示: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宪法改革与提前总统大选,除此之外别无所求,但巴奇耶夫的支持者显然不乐见此事发生,他们决心用尽一切手段维护既有权力。 若要大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氛围,可以看看2006年neweurasia网站上,CXW曾写过一篇文章,令人遗憾的是从发文当时到现在,我看不出当地有任何改变: 对于过错该怪罪谁,每个人都自有一套理论,许多人说一切都是前总统阿卡耶夫的错,好似现在的掌权者过往与他毫无往来一样,我们的诉求很清楚:重新启用工厂!立刻进行宪政改革!吸引更多外资!抗争! 好几个博客也在追踪比斯凯克目前抗议活动的情况: Registan.net的Teo Kaye现居于比斯凯克,带着他的相机与漫画图片记录一切,他便提供首都广场上最新事件发展,注意到街上出现反巴奇耶夫的涂鸦,先前也对政局提出分析: 巴奇耶夫不太可能在压力下辞职,但很可能像过去一样,草率进行宪政改革,关键当然在于巴奇耶夫与库洛夫能否达成共识与协议,另一项关键则是政治人物能否控制得住广大抗争群众。 吉尔吉斯斯坦还有多位博客都进行现场报导,例如morrire[RU]的博客提供相片,在野人士Edil Baisalov也有博客LJ[RU],另一网站「吉尔吉斯斯坦报告」虽然最近无更新,不过也提供不错的背景回顾。 在neweurasia网站的吉尔吉斯斯坦页面上,Tolkun和Mirsulzhan都提出他们对现势的观点,两人都质疑在野势力的动机,也怀疑上街抗议群众其实是受雇的走路工,Mirsulzhan指出: 在野人士已证明他们无力组织大型抗争,群众睡在军用帐篷里,也抱怨没有东西可吃。 他还提到: 两名来自卡拉巴提(Kara-Balty)的年轻女孩在首都广场说:「若巴奇耶夫未响应抗争群众要求,首都将陷入动荡…」,其中一人还表示,有个不认识的人答应她,每参与一天抗议就给她27美元。 居住于欧许(Osh)的Tolkun表示,目前抗争并未扩散至其它城市,他认为现在是政府居上风: 总结今天的活动,我觉得政府现在是以一比零的分数领先,在野人士反而因此失去了部分支持者,人们不满现状,又感到挫折,不过这只是刚开始,还不能太早下结论,我们等着看看明天会如何发展。 在博客「罗伯兹报告」里,Sean Roberts也很关心情况,他希望抗争不要出现暴力,但由于过去结盟的库洛夫与巴奇耶夫今日严重对立,让他感到很担心。

法国:逮捕外来移民,执行不当

  17 四月 2007

校对:Leonard (感谢broyez提供图片) 此篇文章为前文法国当局追捕非法移民的后续报导,部分非法移民已在法国遭到逮捕。随着总统大选逼近,事情快速恶化,闪电逮捕行动接踵而至,许多认为当局执法不当的法国人纷纷起身抗议。以下报导来自the French Association RESF(Reseau Sans Forntieres Education为一法国机构,保障移民学童免遭驱除出境。): 巴黎,2007年3月20日 外来移民遭受压迫与追捕:警方执法失当,民众忍无可忍。巴黎昨天及今晚发生严重暴动,3月19号周一当天,我们亲眼目睹一名女子在Rampal托儿所前被逮捕,过程令人气愤。被捕女子前来接站在托儿所门口的小女孩,警察却对她搜索盘查,丝毫不顾现场其它家长及老师的反对,更不理睬当事人抗议,警察的举止让家长及小孩饱受惊吓。接着警方带走该名女子,而警方未说明前往地点,只留下独自不知所措的小女孩……群情激愤的家长们尾随在后,不断对警方提出抗议,最后警方为避免引起暴动,才终于放人。 然而,今晚3月20日周二,类似事件再次在Belleville暴动地区上演,警方在当地来回巡逻多次后,包围了一家咖啡馆(坐落于4间学校的角落,包括Lasalle school多间校区和 Rampal),并逮捕了一名老先生,老先生的两个孙子都在一旁的Piver school 77就读。警方将他关在咖啡馆一个多钟头,后来决定趁学校6点下课之前,将他带回警局。学生家长、老师、无边界学习组织(RESF)激进人士及附近居民均试图阻止警方。不过警方反应迅速,毫不疑迟,不但以武力要求抗议群众解散,并在稍后向群众喷洒催泪瓦斯。在托儿所门口推着婴儿车的家长们受到催泪瓦斯攻击,纷纷躲进Lasalle小学,最终这位老先生还是被带到第2区的警局。稍后暴动持续在Goncourt 及Stalingrad圆形大厅发酵。 警方不仅扩大族群调查,时常踰越法律规范,现在他们更是跨越了代表共和国价值的最后防线-学校,也时常在人口众多的地区逮人。突袭逮捕行动不仅可憎,更使基本人权蒙羞,令人更无法忍受的是,国家机器竟然参与其中。不过警察或许低估了逮捕行动引发的群众怒火,群众已渐渐不再惧怕警方势力,且决心结束一切。去年7月5日及27日,警察总局曾向无边界学习组织承诺,不得在各级学校校园内盘查民众,在逮捕行动当中,我们曾两度呼吁警方遵守承诺,但现今情势令人不禁怀疑,尔后这些承诺是否仍然算数? Blog de primtemps也记述了警方其它恶行,如逮捕数名几内亚人、斯里兰卡人、乍得人及喀麦隆人,其中多人更因此丧生。Blog de primtemps不禁要问,这些疯狂举动何时才会停歇?: 对那些关注「无文件的非法移民」(sans-papiers)的人士而言,要掌握逮捕行动的最新发展,似乎越来越困难,新情况不断发生,数量之多,前所未见,而每一次的暴力羞辱行动都使人权逐渐萎缩。以下为节录: 「Lille是一名几内亚年轻人,在法国学理化,3月15日周四当天因未随身携带身分证明文件,被带往警局,翌日该名年轻人在朋友搀扶下,步履蹒跚地离开警局,他白色上衣背面满是脚印,胸前则留有混着口水的斑斑血迹……」 时间更近一点的事件:「3月20日周二,一名喀麦隆人士在Saone-et-Loire一处名为Lournand的小村庄遭警方逮捕,当时她的丈夫正与当地村长开会。该名喀麦隆籍女士随即被送往拘留所等候遣返,她先生连她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非法移民在法国遭警方逼迫,遭到遣返回国后情况更加不妙:Issa为乍得籍青年,今年3月6日遭驱除出境,遣返回国后被监禁在Djamena警局,饱受严刑拷打;3月13日,当时他相当虚弱,没有食物可吃,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另外,30岁的Elanchelvan Rajendram于前年8月遭遣返回斯里兰卡,次年2月28日遭斯里兰卡军方处死 自法国爆发司法丑闻(Outreau镇集体恋童性侵案)以降,地方官员的责任归属问题不断被重复讨论,从部长、省长至地方首长,不知这些与该案有牵连的官员们,最终是否愿意讲清楚、说明白,并承担应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