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八月 2007

報導 來自 17 八月 2007

菲律宾:极端天候让人民警觉

  17 八月 2007

菲律宾许多部落客为国内气候型态改变而忧心忡忡,假若几年前“全球暖化”一词还像是神秘暗号,今日已几乎是众所周知,菲律宾群岛位于太平洋火环中,时常经历强烈台风、地震与火山爆发等剧变。尽管菲国民众对天灾毫不陌生,他们仍警觉到过去几个月间天气怪异,气候变迁造成人民恐慌,让社会讨论以何种方式应变最佳。 “一种另类能源部落格”指出,旱咒已影响菲律宾北部: 菲律宾正张开双臂迎接台风,不是因为台风造成生命与财产损失,而是为了伴随而来的豪雨,此刻首都马尼拉所在的吕宋岛(Luzon)亟需降雨,希望大雨能填满水力发电用的水坝,今年雨季前的干季特别长,使坝内水位极低,这可证明全球暖化确实存在。 The Keyboard Confessional列出旱灾发生的十项原因,旱象不仅冲击用水,也使农业受害,A-Force连结到一篇新闻报导,指称旱灾将使经济损失十亿菲律宾披索。 《马尼拉时报》报导,菲律宾面对的全球暖化风险很高,Thoughtstreams提及一座位居高地的城市降下冰雹,也有省分出现龙卷风,Wow Zamboanga则记录菲国南部的怪异天候。 政府企图以人造雨提高水坝水位,天主教教会要求信众祈雨,也得到上天的应许,Chuvaness非常喜悦: 雨水挟带雷电而来,我觉得是真是上天赐雨,菲律宾天主教各地弥撒昨日开始祈祷降雨,果然带来奇迹,若全国一同祈祷将有更多神迹。 Aiza Bautista, Typing Free警告媒体切勿惊吓大众: 我已拒绝看电视或听广播,因为媒体总是夸大旱灾的影响层面,包括电价上扬、人造雨、全球暖化等,他们不告诉大众该做些什么,反而只是让每个人惊慌失措,真是可悲。 人民也时常批评气象预报失准,Akomismo解释: 目前全国只有12名气象预报员,而且半数都想至国外谋职,全国只有菲律宾大学提供气象学课程,却连要找到五名学生都有困难,显示需求孔急。 Kalikasan质疑政府是否做好准备因应全球暖化: 无论干季之后是旱灾,又或者是风强雨骤的大雨季,重点在于,政府是否已准备好处理天候带给人的影响,尤其是各种环境灾害、疾病与经济混乱加剧等问题。 the Planet提出人人都能实行的方案: 小动作即有大改变,各位省下任何能源,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雨季到来,气温会下降,请关掉冷气、改用电扇;大学生若经过空教室,请顺手确认电灯与电扇已关,别忘了向亲友宣传这些节能小习惯,毕竟这个世界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Batanghamog建议政府师法他国经验;The composed gentleman赞扬政府决定将全球暖化纳入教程;Planeta Azul指出,总统的立法议程也包括了气候变迁事项;Allen's Site提醒政府,部分政治人物可能利用环境危机做为总统选举议题;Gerry Albert Corpuz presents希望反贪腐团体能密切监控提供给农民的“急难救助金”;绿色和平组织东南亚分会也有关于气候变迁意识的专页。 Blogged上传了一份新闻报导,提到菲律宾需要“因应全球气温提高的整合计划,涵盖面向应包括沿岸、山林管理、农业、卫生等”。 检视菲律宾有关全球暖化的部落格文章后发现,许多年轻人之所以瞭解气候变迁的灾难后果,主因在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制作的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相关文章延伸阅读:完美风暴、最糟的海难。 原文作者:Mong Palatino 校对:FoolFitz

黎巴嫩:新教令废止伊斯兰教传统罪刑

  17 八月 2007

黎巴嫩部落格圈的讨论话题五花八门,从规范女性如何与黎巴嫩男性应对、到Lamia的姓名涵义,最后还提到黎巴嫩什叶派最高领袖颁布教令(fatwa),废除可憎的家庭名誉罪(honor killings)。 如何与黎巴嫩男性应对 今天第一篇文章的主题是男女关系。部落客Lebanon Reporter在贝鲁特(Beirut)得知,原来黎巴嫩女性得学习一套规范,以瞭解与黎拉嫩男性的相处之道,避免造成男性误会: 在贝鲁特眼目所及的街头女子似乎眼睛都长在头顶上,不过她们并非自大傲慢,而是必须装成趾高气昂,若不表现出那种公主般不可一世的样子,她们行事所往将处处受阻,甚至让男性误会,想入非非。 讨厌的无聊男子前来搭讪时,妳该如何是好? 面露厌恶。挑着眉毛、一脸怀疑、哈欠连连,尽量善用脸部表情向对方表达:“你很白目”。 装忙。假装阅读,或表示妳一定得立刻穿过人潮汹涌的街道,告诉他妳在等男朋友之类的,但千万别说妳已婚,无聊男子会误以为妳想趁老公不在时,跟眼前这位陌生男子来点刺激的。 置之不理。“妳叫什么名字?”、“你是哪里人?”这些问题似乎无关痛痒,不过妳一旦回答了,就很难脱身。 把周遭当作妳的地盘,表现怡然自信,不要和男子四目相交。 千万不要面带笑容。 艺术与神话 Einmal-Ist-Keinmal 在部落格放了一幅“Lamia”半裸的美丽画作,Lamia是阿拉伯世界常见的名字,这名部落客分别说明Lamia在希腊神话及阿拉伯世界所代表的寓意,两种解释截然不同: 希腊神话:Lamia是一名心怀恨意,满脑子想复仇的母亲,亲生骨肉夭折后,藉由吃掉别人小孩以达心理平衡。 阿拉伯语:Lamia意指有着美丽暗色双唇的女孩;美妙樱桃小嘴;暗黑坚硬的利矛;粗壮茂盛的树木。 宗教信仰 文末,Human Province写了一篇文章,内容有关黎巴嫩什叶派最高领袖Grand Ayatollah Fadlallah所颁布的教令,该教令废除了家庭名誉罪。家庭名誉罪乃是专用以惩戒(处决)不当性行为及举止的女性,由家人及亲戚亲自行刑。 黎巴嫩什叶派最高领袖周四颁布教令,宣布废止家庭名誉罪,这项处决不当性行为女性的回教传统十分“可憎”。 黎巴嫩什叶派最高领袖颁布教令,甚至出面谴责回教传统,此种情况十分罕见,其办公室声明表示,颁布教令是因家庭名誉罪近来致死人数上升。 网路上还有更多有趣的部落格文章,请随时密切注意! 原文作者:moussa-bachir 校对:Leonard

苏丹:在“后伊斯兰”时期对抗爱滋

  17 八月 2007

来自突尼西亚Djerba的部落客Zizou,在苏丹首都喀土穆(Khartoum)的卫生爱滋防治部工作。苏丹不像北边的邻居--埃及,愈来愈能够接受现代观念的苏丹,已经进入了“后伊斯兰”时代。 Zizou提供了一个一张照片作为证据:他的一位同事围着面纱(Niqab),读着一篇关于俄国同志的学术论文。 “我同事对弱势族群很有兴趣,尤其是同性恋者。她甚至进行了一项研究,共访问超过100位男女同志,同时她仍戴着面纱。”。 如果要说明苏丹的“后伊斯兰”时期,再也没有比这个女孩更好的例子了。当北方的阿拉伯邻居们仍越来越陶醉于伊斯兰政治的时候,苏丹已经走过了它的伊斯兰时期。没有人想念那段时期。对我周遭的人们来说,那段时期没有带来任何东西,只有不好的回忆。 当时苏丹人相信伊斯兰教条的施行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灵丹,但这项政策的施行结果令许多人失望,而且许多人的生活却变得比以往更差。多年来,大多数苏丹人对开放的风潮十分欢迎。 Zizou很快地指出,尽管某些地方抱持自由主义,苏丹社会仍然是非常保守的,而这使得爱滋防治计划遇到挑战。他说:“开放,没问题!但不能太多…你不可能从倡导禁欲一下子跳到推行保险套。” 但是他从余烬中的闪闪火光得到希望,就像他那戴着面纱的同事。这位同事还说,如果苏丹通过了法国风格的法律,她就再也不戴面纱。 原文作者:Jennifer Brea 译者:heee 校对:FoolFitz

伊朗:女性部落客成为言论过滤的目标

  17 八月 2007

Mehdi Mohseni's blog Jomhour [Fa]在伊朗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社会与政治议题之消息来源,若想瞭解伊朗的部落格圈,绝对不可以错过它。这个部落格每天约有1000名的读者造访。 问:你可以介绍自己和你的部落格吗? 我的名字是Mehdi Mohseni,在1979年出生于Qom。我学的是土木工程;也算是个独立记者。我从2002年开始部落格的书写。 问:你是伊朗西南部的人,可以跟我们谈谈当地的部落客吗?我指的是那种专门写些自己家乡事的部落客。 你也知道,部落格是种没有疆界的媒体,部落客可以在伊朗的任何地方写作,而且拥有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读者。我想的确有些人会在部落格上提供他们家乡或当地的资讯,但一般来说这类专注于当地讯息的部落格写作比较不会受到注目。 女性站上火线 问:网路过滤机制对伊朗部落客造成了什么问题?骇客们有惹出任何麻烦吗? 就跟其他人一样,部落客在伊朗也遭遇了各种困难。许多伊朗网站,特别是政治类的,都已经被过滤了。近两年来,言论过滤、审查的情况越来越 严重,尤其女性所写的部落格;如果你是个女人,部落格就有被过滤的风险,无论是何种内容。此外,改革派和民族主义者所开设的政治性网站、部落格,也是过滤 的目标。但受过滤机制打击最严重的还是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如学运、工运和女权运动人士的部落格。 而对部落客来说,骇客称不上是麻烦,目前只有官方的网站遭到入侵过。对一般人而言,缓慢、高价、低品质的网路连线速率等科技问题,才是较大的麻烦。 超越想像 问:你对近几年伊朗部落格革命如何评价? 虽然不能给出严谨的科学分析,但我想我可以说说自己的主观看法。我认为社会上的人们拥有很多压力,而部落格是一个抒发己见的好管道,也许这就是为何有这么多女人和女孩写部落格的原因。最近也有不少中年人士,开始利用来说出自己的意见。 问:你如何看待部落格对社会的影响? 在日益严格的审查制度以及新闻媒体的缺席之下,虽然我们不能尽信从网路上得到的讯息,但部落格确实成就了某些超越想像的事。部落客能够引发社会对一个议题的关注,并迫使政府做出回应。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校对:Jul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