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2007

報導 來自 十月, 2007

肯尼亚:关于环保的好坏消息

  27 十月 2007

肯尼亚近来传出的消息好坏参半,好消息是首都奈洛比持续绿化,坏消息是肯尼亚山邻近土地可能遭人掠夺,本文将有详细报导。 首先是好消息,Bankelele指出在10月17日的领袖论坛中,奈洛比市议会议长John Gakuo发表演说题为“恢复奈洛比荣耀”。 John Gakuo仿效九零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前市长、现任总统参选人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的政策,决心要整顿奈洛比,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干净、更安全、更美丽、更适合人造访。 该文尽力记录奈洛比每个改变,写下John Gakuo为绿化城市的各种措施,例如照明、公园、人员配置、策略等。 他在演说中提及有效管理资源的挑战,并首先强调资源并非变革关键,有些国家虽坐拥丰厚矿藏,民众却仍一贫如洗,其他国家却资源有限,但却透过适度管理,获得良好成果,他的演说重点在于,善用现有素材、达成最大效果。 市政府现有的成功都来自于有效管理,也认为许多领导人以“没有财源”为藉口毫不作为,但其实他们应该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如各位想看看John Gakuo的绿化成效,请至摄影师egm的博客,镜头中的奈洛比有美丽的中央公园,不仅是大众良好休憩去处,亦成为以下照片内诸多动物的栖地。 Egm亦提供全球之声众多照片,显示奈洛比市议会旁的植栽与绿树。 接下来则是坏消息:知名古生物学家Richard Leakey在博客上,邀请东非野生生物学会执行长Ali Kaka,向大家报告肯尼亚山林地部分通报区域的围篱调整情况。“肯尼亚山围篱与土地掠夺恐惧”一文提供的空拍图显示,篱笆围起部分林地,也将肯尼亚山部分地区与动物纳入其中,Ali Kaka表示: 据估计,没有划入保护区的林地面积约为3000英亩,但都是肯尼亚山通报世界遗产位址的范围内,若未获保护,我们不仅将损失重要的原始林地,更将危及肯尼亚山这块地区的集水区,布古雷河(Burguret river)的多条支流均在新篱笆保护区域之外;象群喜爱的盐渍地亦不在划定范围内,由于肯尼亚山象群营养来源有限,故必须仰赖肯尼亚山四周多个区域来摄取矿物质,否则将会影响象群数量成长,这项说法虽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但或许这确实是象群时常出现这群地区的原因。 更多相关最近消息,请至Richard Leakey的博客。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对:FoolFitz

(短讯)巴尔干半岛:语言议题

Balkan Baby 谈起巴尔干半岛上的“语言议题”:“在过去组成前南斯拉夫的各国里,我们使用什么语言呢?在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答案十分简单,因为他们都有前南斯拉夫政府认证的官方语言;而对于波士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来说,答案可能就没那么清楚了。” 原文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短讯)巴巴多斯,多米尼克:记者被告

  26 十月 2007

「泰晤士報 刊載了一篇文章,質疑首相以區區政治人物的薪水,名下怎麼能擁有價值數百萬元的不動產?」巴巴多斯自由報指出,一位多米尼克報社編輯,因為質疑官員財產的來源,而被該國首相所控告。 原文作者:Janine Mendes-Franco

(短讯)阿塞拜疆:2007欧洲男同志选美冠军

  25 十月 2007

Unzipped: Gay Armenia 在文章中惊喜地表示,赢得2007 欧洲男同志选美、现年19岁的Sadikj Ragimov,是第一位来自南高加索地区的参赛者。作者提醒道,这对一个来自同性恋恐惧症大本营的人来说,需要多少的勇气呀!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博客也立下了重要的榜样,他是亚美尼亚人,却能在书写中广纳邻近国家,丝毫不带种族偏见,尤其是在性/别人权、LGBT这等敏感的议题上。 原文作者:Onnik Krikorian

日本:对伊朗绑架事件的反应

  24 十月 2007

上周有消息指出,一名日本男性在伊朗遭挟持,之后报导发现这名人质为一大学生,当时正在伊朗南部自助旅行,让人回想起之前日本民众数度在伊拉克遭绑架。这些事件引发诸多争议,社会批评这些人没有对自己负责,也抨击他们浪费纳税人的钱,政府也向这些人质索讨获释后搭机返国的费用。 此次也有许多博客严词炮轰这个年轻人的行为“不负责任”,认为一切都是他活该,aomanaei也觉得: 一名日本大学生在伊朗遭到绑架,为什么他要去这么危险的地方?人们实在很难理解,他行前肯定知道当地很危险,为什么还要去?因为 很酷吗?因为现在不去,以后就没机会了吗?他以为他是记者吗?我觉得旅行很棒,但你不需要去个早知危险的地方,这种没用头脑的行为让政府得采取行动,我希 望他牢牢记住,还有家人在为他担心。 另一名博客也有类似看法: 别人都劝他别去,为什么他执意要去?因为他,首相必须召开记者会,并与伊朗政府协商,造成许多麻烦,我真搞不懂他在想什么,如果可能,我们根本不想浪费税金和时间在这种没必要的事情。 masaru-iwai对这些批评的回应是: 纵然媒体说伊朗很危险,或是外务省发出撤离警告或建议,如果人们想去,他们还是会去,人们前去伊朗的动机各异,但我认为基本上都 是“想看看现实情况如何”,有什么理由能阻挡这种欲望呢?因为对日本人造成麻烦吗?因为浪费税金吗?这到底对日本人造成什么麻烦?难道就没有其他浪费税金 的情况吗?人们对其他浪费公帑的事有同样愤怒吗?我不太明白。 原文作者:Hanako Tokita 校对:julys

(短讯)阿尔及利亚:迫害新闻自由

  24 十月 2007

..Or Does it Explode? ,一个在中东致力于推展公民权力的博客,引用国际记者联会的报导,指出阿尔及利亚近来被一波迫害新闻自由的浪潮所袭击。 这段期间,杰勒法(Djelfa)地区共有三名记者入狱。一位是阿拉伯语报纸Al Fadjr 驻杰勒法的特派员Dhif Talal,他揭露了当地农业部门因粗劣的行政作业亏损了巨额的公帑,所以被农业部长控告诽谤罪,于10月15日遭判处罚款及六个月的徒刑。此外,在同一个地区,阿拉伯语报纸Al Bilad 的特派员Ouahid Oussama也因他在报导中指责杰勒法教育政策的失败,而被该省教育局主任控告诽谤,他将在11月19日出庭。另一位记者是El-Youm 报的特派员Hafnaoui Ghoul,不断受到该省当局搔扰,只因为他以报导批评当地政府。 原文作者:Amira Al Hussaini

巴基斯坦:前總理返國爆炸事件

  23 十月 2007

经过八年自我流亡海外之后,巴基斯坦前总理布托(Benazir Bhutto)终于返国,群聚欢迎者除了数千位支持者之外,还有两名自杀炸弹客,攻击事件造成136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舆论也对此事大感震惊。 政治人物一开始全都谴责自杀攻击,不过到了隔天早上,人们对于背后元凶却有不同看法,包括总统穆夏拉夫(Pervez Musharraf)、情报单位、最大党MQM领导人胡山(Altaf Hussain)均受点名,布托更认为是盖达(Al Qaeda)与塔利班(Taliban)组织主使。 社会各界当然也有一套自己的观点。 巴基斯坦博客圈对自杀炸弹事件立即有所回应,“一切巴基斯坦”博客对该事有适当反应;“巴基斯坦目击者”博客则认为巴基斯坦人民党的支持度将会上扬;Ali Eteraz则描述爆炸现场与之后的反应。 “月亮之泪”博客对巴基斯坦政局感到愤怒: 首先,我们受到最勤奋的领导人保护…我刚才是写“领导人”吗?容我调整一下,应该是说,我们受到如树懒般慵懒的政治人物领 导,而且这些领导人物还把自己关在透明防弹箱里,这些胆小鬼躲在人群之后,避免被其他胆小鬼攻击,听起来很矛盾吗?在那种箱子里,连笨蛋都会窒息而死。 ARY频道的政治评论员Shahid Masood博士有篇文章值得注意,宣称布托向他透露,早在布托返回巴基斯坦前,便曾寄信给总统穆夏拉夫,点名三位政治人物应以嫌犯身分进行调查,以免布托返国时遭攻击身亡,而她也将三个姓名姑隐不发。 Zindagi认为首都喀拉蚩市长必须为安全措施不足负责,而Glasshouse则对布托返国之后的情势乐观以对,并在攻击事件发生后为文章补注,提及部分对攻击事件的有趣反应。 人民党大老很快便指称政府秘密情报单位策划攻击事件,由于布托平安返国确实会威胁到穆夏拉夫政权,故这些指控确有其根据,尤其这些秘密机构发动类似攻击的记录众多。 Desicritics与反恐博客均提出谁该为自杀攻击负责的可疑证据;“结语之前”博客认为布托高调行事也必须为攻击事件负起部分责任。 顺便告诉各位,笔者经过八个月出外工作后,也将于11月第一周左右返回巴基斯坦,不过各位不必担心,应该不会有欢迎阵仗等着我。 原文作者:Omer Alvie 校对:FoolFitz

埃及:我对博客写作的不同感想

  22 十月 2007

你一直在博客上谈论你的生活以及个人细节。然后才发现原来你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在读你的博客。现在你发现你的私生活曝露在大家面前,你觉得你还会像从前想的一样自由吗? 埃及博客Mohamed El Tohamy (又称2-Hamy)在本篇讨论这个议题,并写下他对博客写作的新感想: 在写博客一阵子之后,我发觉要成为一个成功博客最简单的方式是写作有关政治的主题。对博客不熟悉的人一想到博客就会联想到政治。 但我还是偏好写作我个人的生活和朋友。不过一直到我的博客越来越热门后,我才发现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在读我的博客。这也让我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地写作。我 开始感到不自在,而希望我是个没人注意的无名小卒。我开始觉得我说过的每件事都会被用来评断或对付我。我更有个奇怪的感觉,觉得身边可能出现我不认识但是 却一直读着我文章的人。不知道你能不能想像这种感觉:有个人知道你的每件事,但你对他/她却一无所知。我无法克制地想继续写博客;但我却再也无法像从 前那样自由自在地写作。 原文作者:Tarek Amr 校对:julys

全球之声一周间 1015-1021

21 十月 2007

以下为各位整理世界过去一周在全球之声的动态: 博客,其实就是生活在你我周遭的一般民众,他们不像政治人物遥不可及,也不像明星艺人离群索居,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常常能看见当地社会的变化,或许细微,也同样受人注意。本周我们看见了各地的改变,继先前全球之声报导伊朗劳工因积欠薪资发动罢工抗争,本周我们喜闻罢工运动终获成功,让劳工能拿回应得的血汗钱;越南本地有新入口网站开张,证明互联网科技进步并非西方世界的专利,其它国家同样拥有急起直追的空间;台湾社会亦持续转变,有愈来愈多人参加同志大游行,以行动支持多元的声音与态度;本周亦有博客为我们整理非洲环保消息,显见当地除了竭力追求经济发展,也同样意识到利用方法,保护或减少危害地球。 倘若委内瑞拉总统查维兹(Hugo Chávez)是去年国际政坛的焦点人物,那么今年非伊朗总统阿曼尼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莫属,为了国内核能究竟是民用或军用,争议便从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一路上至联合国安理会,还动用决议制裁,依然尚未解决,前往联合国发表演说之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又声称「伊朗没有同性恋」,之后转往玻利维亚签署双边合作协议,同样引来各方揣测,回到国内,前往大学演讲遭学生抗议,只要有他出现的地方,争议势必如影随形。 博客当然也关心社会发生的大小事,日本职业高尔夫球选手上田桃子的发言,让众人讨论究竟如何看待运动选手与运动,是否都得以年薪衡量功成名就,倘若无法像姚明或王建民如此大放异彩、受人瞩目,是不是就该早早转行放弃,问题的核心在于,到底要如何看待运动这件事?另一方面,政府的责任,并非将各项建设兴建完成便了结,后续的管理与维护,不仅影响到人民的权益,更攸关城市或国家的形象,阿根廷的火车系统便遭遇种种弊病,软硬件均需改善,看到文章内的图片之后,各位对于阿根廷会有如何的印象? 博客也还在探索互联网世界的可能性,例如现场记录联合国会议,例如试图结合互联网与现实世界的会议。 更多信息请至全球之声中文版网站,如欲收到每周信息整理,请寄发电子邮件给中文小组负责人,主旨注明「我要收到全球之声一周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