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Voices 简体中文 - https://zhs.globalvoices.org -

资通讯科技与原住民知识传递

类别: 北美洲, Australia 澳大利亚, Canada 加拿大, Ghana 加纳, India 印度, 美国, Development 发展议题, Education 教育, Indigenous 原住民, 艺术和文化, The Future of ICT for Development

乍看之下,原住民知识与网络的关系似乎很紧张,原住民知识汇集 [1]某一地区特定的信仰、习俗与表现,而网络向来以跨越国界与隔阂自豪。

原住民知识传承的传统具有独特文化,以地方知识解决地方问题,在生态、教育、农业与医疗安全皆为重要元素;网络则以散播资讯帮助人民见长, 但网络也像是个市场,向大企业及规模经济倾斜:如Amazon.com、Google、Microsoft、PayPal等。原住民知识具有特定精神及仪 式,网络则大多主张不可知论,也透过色情交易赚取大笔金钱。

虽然两者差异甚大,原住民知识与全球知识体系在过去十年愈来愈靠近,原住民知识份子开始运用不同媒体交换想法,并将传统经验公诸世界。

衣索比亚一位研究员指出 [2],网络与通讯科技是种平价方式,能够为后代记录、储存与传递不同形态的原住民知识。

资通讯科技也让更多人接触到原住民知识体系,尤其是学校能将相关内容融入教程中。

进入知识系统

如上所述,资通讯科技能将原住民知识融入正式及非正式教育系统,科技能够将地方文化传递给学生,并让学校有机会以当地语言教授某些课程。

在提出明确案例之外,我们先观察两位博客讨论,让学生瞭解不同知识体系多么重要,例如在学生眼中,增加接触传统知识的机会后,会不会让他们更重视传统知识?

或许是如此,George Sefa Dei在The Freire Project博客认为 [3],在发展与教育议题方面,学者与实务人士必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取平衡。

学生时常质疑,为何某些知识比其他更重要,学生已瞭解在不同历史、环境与背景下,知识确实有不同的运作模式,可惜目前在定 义知识 时,未能考量到知识的多样性,这些多元历史结合起来,才持续形塑出人类成长与发展。学生质疑知识阶级的同时,也提到中立、无政治色彩的知识立场问题,过去 非洲在教学过程中,总接受西方科学知识体系强调中立、普世与非霸权,却从中贬低其他知识体系。

理论上听来不错,但实际上要如何落实?

Passionate Pedagogue留言 [4]提出主要阻碍:

我花费几个小时浏览网络,寻找历史课学生上课内容所需的网站,通常找到的内容对学生都太复杂或不易理解,又或是网站的文化色彩太鲜明,青少年若无对当地或民族特定知识,都很难瞭解内容,最后学生真正能接触的「原住民」资讯其实很有限。

我相信在教职生涯中,一定会努力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原住民知识课程,我希望从原住民的无价贡献中获得知识,不会受到大学社会学教科书或批判式教材初 阶课本 限制。让研究生与学者瞭解世界原住民的内容固然很好,但也要小心出现拿破仑心态,不要整理出只为学术界高层服务的原住民历史。

缺乏资源之处

寻找资源与素材困难时,有些教师便决定自制,以下两项案例中,科技都帮助学生学习不同文化,第一例 [5]来自澳洲的Scot Aldred,他在e-learning博客写道:

明确来说,我希望为澳洲原住民特别成立WIKI区块,他们具有多元文化、历史、语言与土地,虽然市面上有相关出版品,但数量还不够多,也未详述澳洲所有原住民族,网络上情况更糟,很少能找到正确资讯。

试想若所有澳洲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公开的WIKI,提供有关当地原住民族的资讯,澳洲多数原住民族历史皆以口述故事传承,长者与有些史学家的资讯能与所有澳洲人及世人分享。

…何不建立一个共有网络空间,开放给澳洲所有公私立学校,让有能力的人士能够创造内容与合作,管理员也能由各个学校推荐提名。

来自美国阿拉斯加州的Ginga留言 [6]

这个以协同方式收集原住民知识的构想,其实在阿拉斯加北部的白令海峡学区正在进行。

我们的成员与学生以Inupiaq及Siberian Yupik语建立维基辞典,记录当地原住民语言,学生张贴录音档案、当地图片及其他收集而来的资源,我们也正在发展其他计划,让学生能以各种形式在维基页面上分享及合作。

中式英文塔?

至少有一位专家主张 [7],资通讯科技种种愿景下,许多传统组织却觉得在网络资讯过载下迷失,他们的网站在搜寻引擎结果排名落后,有时网站也不够吸引人。

其中一项问题为语言,例如以格陵兰文、厄瓜多尔查巴拉文、菲律宾比沙亚文书写的网站,在浏览数上恐怕难与西班牙文、北印度文、中文、日文或阿拉伯文网站相比,要翻译这些页面通常也较困难、较费时。

但资通讯科技有机会拓展语言涵盖范围,例如透过网络课程、家教,或是配合电话及电脑的小型应用程式,尤其对于原住民语言所身处的脆弱环境中,这种管道格外重要。

以下这段讨论与语言及科技相关,由美国教师Heather在flex your info博客中提供,她提到 [8]科技或有助于部落成员远距沟通,不过「科技还有更好的用处,可以用来重振与保存文化」,可是其中也有问题存在。

由于都市化与现代化,再加上政府过去迁移与抹灭原住民族,致使原住民语言长期岌岌可危。

今日科技让人可轻易记录资讯,并与他人进行远距联系,故似乎要记录、保存与公布原住民语言资讯变得简单,但在过程里,也有几项问题必须考量,主要 在于所有权与开放等方面。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纵然部落成员在日常生活未使用这些语言,也可能在仪式中出现,语言与仪式也许仅限流通于特定群众,有时是整 个部族,有时只有少数几人,或许也有人负责保护这些知识及语言,故必须确保建立语言记录及保存计划时,必须意识到这些问题。

另外也得注意滥用或误用这些资讯,有些部族长老可能不愿与外人分享知识,使用科技记录下来后,外人就更可能接触到这些资讯,若无文字影音记录,部族 成员便 较容易掌控这些文化资讯;若要掌控资讯传递范围,另一种方式则是让部落成员及长老参与设计保存计划,若有更多原住民投入语言保存工作,他们便可瞭解如何收 集及提供可用资讯,无论部族决定要记录与保存语言,或是维持以口传方式分享,都要尊重他们的意愿。

透过电话学习语言

在这种概念下,她推出新型手机应用程式,可以学习Cherokee这个部族的语言,这个部族源于美国东南部,但在一八三零年代遭美国政府强迫迁往中部。

…这套应用程式包括闪卡、录音与语言学习游戏,也有任天堂DS的版本,使用热门科技保存与复兴语言的想法令人感到兴奋,因为这让所有部族成员都能接触这些语言资讯,而不仅限于当地民众,也能让语言易于融入生活中。

…使用Cherokee语的iPhone应用程式等科技,能够让离散各地的部族成员学习语言,软体也能用来建立多媒体教材,网络视讯科技则可用来教学,或与其他人练习会话,但这些计划也必须注意掌控权及开放性的问题,让部落成员及长老充分参与,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

校对:Soup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