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像散播和平

最近有一群青年企业家与摄影师提议,透过图像散播人性、善意及正面精神,「国际视觉和平调解连线」于8月16日正式在网络上成立,网站简介指出,该组织致力于「呈现世界不同文化的美丽与尊严,以破除各种刻板印象」,他们邀请成员张贴图片、相片集影像故事,述说世界各地极其相异又相似的文化生活故事。

该组织于八月的新闻稿写道:

无论是电视萤幕、YouTube网站或新闻里,世界都充斥着暴力与仇恨画面,一群知名人道与文化摄影师决定运用自己的技能,透过「国际视觉和平调解连线」呈现和平样貌。[…]

该组织共同创办人兼会长Mario Mattei为独立摄影师,现居土耳其,他首肯接受访问,进一步说明该组织精神:

问:以影像呈现各地人们其实相去不远,藉此破除刻板印象,这是个很简单、但很美好的概念,这个想法从何而来?如何发展?

答:首先感谢你访问我,并将内容发表于全球之声这个平台。

「国际视觉和平调解连线」当初发想时,共同创办人兼好友Jim Mullins意识到,他当初在911攻击事件后几乎要加入美军,就是因为看到在媒体上的影像,他记得读过一句话:「照片为证」,但他觉得这样还不够,才 种下以视觉追求和平的种籽,证据是飞机撞上两栋建筑物,但其余事物更加复杂,在回应之前需要更多研究与深思。

我们几个人于美国亚历桑那州聚首时,Jim提出这个想法,认为我们应开始透过视觉追求和平,我们两人便开始与Matt Brandon、Nicole Gibson、David duChemin、Logan McAdams、John Machado以电子邮件讨论,思考视觉追求和平的根本精神、如何传达及散播,以及网站应呈现什么面貌,之后我们拟定宗旨:「致力于创造和平,呈现世界不 同文化的美丽与尊严,以破除各种刻板印象」。

从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我们一起规划、招募其他成员,拟定构想、营运、运动及网站,Jim之后推出「国际和平触媒计划」,如果没有支持者运用自身网络,我们不可能走到这一步。

问:回顾历史,影像很明显具有影响力,例如Magnum镜头下的切格瓦拉及海明威,或是波士尼亚、伊拉克、阿富汗、关达那摩湾、中国、越战、二次世界大战里的战争照片,为何人们通常会注意或记得负面影像?我们如何让正面影像发挥更大影响力

答:我们注意到负面影像是出于震撼,视觉媒体、广告与自身责任都在争抢注意力,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不寻常的事物,战争景像、仇恨画面与异常情景都有这个效果,不过有些正面的文化图象也会带来震撼。

除了震撼与否,我们记忆画面与否的关键,在于故事是否带来正反深层冲击,有时不只是震惊而已,会受到创伤、困扰或启迪,看见南非领袖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肖像时,我感到希望与决心,我知道背后的故事。

正面影像通常捕捉寻常事物,较不受人注意,但若加入故事背景,寻常人事景象也能更有意义、更容易让人记住,许多杰出影像本身就是一个完整故事,但也有许多单张图片并不完整,我们通常需要一系统影像,或是需要文字或声音辅助。

无数影像都富含影响力,却没说出故事,或是缺乏背景及脉络,让观众无法更仔细地观察,IGVP每位成员都试图说出希望的故事、共通人性的故事,以及能破除有害刻板印象的新角度故事,有时只要一张照片便已足够。

计划成员计划创办者企图集结许多小故事,置入一个更庞大的叙事段落中,网站所有内容都是要吸引观众感受「缩短社会距离」,无论距离是出于文化、国族、宗教或社会,缩短距离便可避免恐惧,避免导致迫害、误解或暴力,网站不只是要减少问题,更要扩大欣赏人性,瞭解每个人的价值。

问:外界要如何协助这项计划?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吗?

答:理论上,任何人都能自由加入,但我们希望成员认真投入以视觉追求和平、阅读网站简介道德规范、认同我们想达到的目标,我们希望成员能长期创作影像与故事,并持续参与博客对话与社会媒体,我们不拒绝任何宗教或背景,也欢迎职业或新手摄影师,目前团队成员并不多,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已有某些合作机会。

我欢迎每个人签署「视觉和平宪章」,使用网站表格寄送电子邮件给他人,并在Facebook及Twitter网站上张贴讯息,我们在FacebookTwitter上都有帐号,我个人的Twitter则是@visualpeace,请替我们宣传。

我们设计网站时,每位摄影师都有自己的专页,也可依自己的性格调整,对于会员,我们索取微薄费用,以支付营运开销,我们希望扩大这项运动,也觉得没有局限或界线。

这个世界已经准备好了,我们透过媒体与网络,让彼此距离更近,连实际地理距离也感觉变得更近,我们该使用草根媒体的才能,一同彰显人类尊严与抱负,为各种可怕消息增添更平衡的观点,世上好事比坏事要多,若各位是摄影师,欢迎浏览我们的第一篇博客文章以及欢迎讯息

影像不论好坏、不论震惊或可爱,都会对人与历史带来长久印象,这个网站还有一项重要讯息,一张照片或许能诉尽千言万语,但有时用文字为照片上色也很 重,用背后故事为影像带来生命,下回各位想到人类互动与联系等基本需求时,别忘了文字及影像今日能轻易在网络上传递,让讯息保持正面,并用文化多样性散播 和平。

校对:Soup

展開對話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