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资源回收民众争取合法地位

环保人士查杜维蒂(Bharati Chaturvedi)从家乡印度德里飞行40小时,要深入关心垃圾问题,智利政府如今在思考,如何在国内推行资源回收,她认为政府不应遗忘以此为生的民众。

查杜维蒂带着在印度的丰富经验,前来智利分享,也想瞭解智利刚萌芽的回收制度,除了她之外,来自肯亚、印度、哥伦比亚、阿根廷、巴西的代表将于8月16日齐聚智利首都参与论坛,特别要讨论女性回收人员。

Picking Cart in Santiago, Photo By: Katie Manning

智利首都街头的资源回收推车,照片由作者拍摄

查杜维蒂身为Chintan环境研究与行动组织创办人,主张以有助环境的方式,因应印度都市化速度加快的现象,她也格外重视在拥有巨大贫民窟的印度城市里,走向环保趋势中的人性面向。

印度估计最高有150万人以回收为业,要负责管理工作需要很强的干劲,她刚下机便出席星期三早上的会议,但仍礼貌婉拒咖啡,认真讨论正事。

她表示,“回收业在印度不够环保,因为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真的很差,假若工作条件不佳,我们就无法以此为傲”,另外提到,“许多人认为环保是种流行,但光是如此无法达成目标”。

感谢“智利全国回收员运动”等组织积极投入,赶流行的智利民众不费吹灰之力,也可轻松做环保,2010年一份报告指出,智利制造逾1500万吨垃圾,回收员则协助翻找垃圾有用之物。

对忙碌上班族而言,通常不会将前往回收中心列为优先事项,住在智利的美国人Emily在Don’t Call Me Gringa博客写道

我们本周末历经此生最困难的回收工作,在智利做资源回收原本就不轻松…还是得自行前往回收站,不像美国会有人前来取走回收物品。

不过“智利全国回收员运动”主席Exequiel Estay表示,这些从业人员相当积极,有些人收入甚至是国内最低薪资的两倍。

Bins in Santiago are ripe for picking on the evening shift.

晚上等待收拾的垃圾桶,照片由作者拍摄

该组织设有博客Facebook页面Twitter帐号YouTube频道,以维持成员联系;他们也与国际组织往来,Boston.com网站指出,全球约有5000万人以回收为生。

该组织也想确保,未来新回收法规生效后,他们的工作不会受到忽视。

Santiago A.在Twitter网站指出:

我们必须支持这些回收员,他们对社会贡献很多,只需稍稍努力,就能将他们纳入体制之中。

他们的恐惧并非毫无来由,哥伦比亚法规原本禁止从事资源回收的民众捡拾垃圾。

哥伦比亚政治博客Sobre politicas提到:

这项法律其中有些段落禁止:

一,在街道等不当场所打开垃圾袋。
二,以不当车辆载运垃圾。

换言之,这项法律的原则是低收入者“不做资源回收”,只能饿得倒在路边。

法律显然支持有钱人处理垃圾,但禁止真正有需要者。

后来哥伦比亚宪法法庭改变法规,如今将回收民众重新定义为“企业家”。

世界许多国家都对以资源回收为生的民众存有负面印象,查杜维蒂表示,印度贫民居住环境和垃圾堆相去不远,造成部分民众对他们怀有敌意。

“许多人会说,‘好恶心,你碰过垃圾之后,现在要碰我的碗盘?好可怕,我会因此染病’”。

对于智利首都涌现大批示威群众,查杜维蒂认为,“智利如今应该更加明白,倾听民众有多么重要”。

尽管印度和智利看似颇为不同,但“都要拟定政策包容贫民”。

Bharati-Chaturvedi--375x250.png

查杜维蒂说明印度女性回收民众情况,照片由作者拍摄

她表示,这些法律对企业及个人都有利,因为在处理废弃物时,“地下产业效能更高”。

目前资源回收相关法规尚在讨论阶段,但以回收为生的民众也希望能参与决策。

“既然此事与公民相关,就得重视公民,这不是贫富对立,而是要如何住在符合基本标准的城市”。

本文作者为www.MiVoz.cl网站撰稿,内容发表于智利各省共15个公民新闻网站。

校对:Soup

1 则留言

参与对话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