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莫三比克学生持奖学金就读苏丹的非洲国际大学,其中却有五人提前返国,今年四月他们在社群媒体上签署一份申诉信,揭露在苏丹遭受的社会及经济困境。
这封信于4月27日张贴在Facebook页面“莫三比克人在苏丹”,这些学生由伊斯兰教慈善组织送往国外,信中要求莫国政府介入解决目前“极为混乱”的局面:
无论是签证费、注册费、就学用品、个人卫生用品、医疗保险,学生都付不出来,更别提每天三餐都是同样的菜色,只有米饭和非常怪异的配菜(用地瓜和南瓜煮成)。
信件引发莫三比克国内媒体与社群网站一片挞伐,迫使大学要求学生另外撰写一份文件,否认先前言论。
学生不愿屈服在苏丹压力之下,遭到大学赶出校园,并于6月29日被送回莫三比克。
他们在莫三比克首都机场无处可去,滞留七小时后,才获得“青年议会”收留,这个非政府组织后来也是最大力声援他们的单位,学生在青年议会总部召开记者会,说明自己历经的情况,并指称一切可能与苏丹的盖达组织有关。

被迫离开苏丹的学生,照片来自Victor Bulande,经许可后使用
民众在社群网站上严词抨击,莫三比克政府一副事不关己的的态度,教育部长Zeferino Martins 表示,政府“对于在苏丹就读的奖学金学生没有责任,因为这些年轻人是接受伊斯兰教组织资助,学习宗教教育”。
这些学生的介绍人与莫国首都的伊斯兰教组织有关,教育部指出,这些学生获得Sautul Islam组织象征性支持。
尽管部长言论如此,“莫三比克非政府组织联盟”仍发表声明,认为政府必须表明立场:
若学生最终因为限制花费而受害,政府就得建立对话管道,协助学生找出解决方案,不再一直受苦。
声明另提到:
这起事件让人注意到,对于奖学金发放,以及这些学生之后可能面临的情况,政府必须修改相关的公共政策。
在@Verdade报纸网站文章的留言区里,一位在越南的莫三比克学生匿名指出,类似情况过去也曾发生,同时“感叹在苏丹、阿尔及利亚、俄罗斯的学生处境不佳”。
Carlos Cantinho在另一篇文章提到:
在阿尔及利亚的奖学金学生要求校方兑现承诺,却遭遣送回国,在苏丹的学生情况恐怕最惨,教育部表示与自己无关,要由伊斯兰教组织处理,在文明国家里,若两国同意在教育方面合作,就会信守约定,但显然在这个案件里,没有人要负责。
本文与Rui Lamarques一同完成。
2 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