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灾害与广播节目为难民博得版面

Nanmin Now

广播主持人宗田胜也 (Soda Katsuya)对听众说话,他所在的Radio Cafe是位于京都的小区广播电台。照片经同意使用。

「你看,这里不一样啦。日本安全又和平多了。」我的朋友说。当时我正向她介绍全球之声的构想:倾听世界另一端的故事,因为「世界正在发声」。

她接着说:「这儿的人几乎不需要表达任何意见或观点,尤其你只要跟随社会规范,生活就会受到保障。」

某方面来讲她说得没错,日本居民不大需要关心外头发生的事。新闻头条也反映了这种情况,在公开播出的晚间新闻当中,国际新闻只占了总量的7%。一名研究者监看新闻节目超过三个月,发现总计只有两分钟,亦即全数时间的0.7%,是用来报导非洲大陆的相关动态。

岛屿外发生的事多半与日本无关紧要,除非北韩试放核武,或强权美国发生了重大情事。人们都说,无知就是福。

有位日本市民为此感到汗颜,那就是宗田胜也,他相信公众对世界议题的漠不关心正在使日本衰颓。2004年2月,胜也开办了着眼于难民议题的广播节目「难民Now!」(难民ナウ!),透过京都的小区广播电台对外播放。节目开头,胜也以京都味儿的方言说出开场白:「又是时候来听难民Now!本节目报导难民议题一如气象报导。」

网络与社群媒体成为大众意见的发表空间之前,低频FM广播和小区电台是唯一的媒介,能让人在京都这种传统古城对外放送难民议题。

「当时网络信息的可信度还没有现在这么高」,胜也说道。「我认为用一种大家熟悉的媒介提供信息,这点相当重要。小区电台的普及率比较小,但却是可信赖的媒体,因为用来传递讯息的电波是受法律管控的。」

胜也创设「难民Now!」指望藉由报导难民相关新闻,让难民议题得到日本同胞关注。在读过前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绪方贞子( Sadako Ogata)的著作后,他便受到启发而创办节目。「这本书阐述了媒体角色与稳定关系的重要,天气预报这主意因此浮上我的脑海」,胜也说道。「我决定开办一个广播节目,像播报天气一样持续报导难民议题。」

自节目开播以来,胜也针对难民议题访问超过5百人。六分钟节目每星期六播出。

难民一词──日文同样称作「难民」(Nammin)──不常出现在日本新闻头条。虽然对于联合国难民署的财政经援是世界第二高,但日本每年收容的难民少于50人(2010年收容了39人)。对一个安全和平的岛国来说,这数字少得惊人。部分寻求政治庇护的人士甚至在日本遭遇困境,像是受到拘留驱逐出境。对日本而言,难民问题仅在世界贫困的那一侧上演。「就像是种远方的哀愁」,克也说,「不只是地理上距离遥远,心理感知也很遥远。人们相信自己绝对不会沦为难民。」

难民Now!挑起使命想确保「世界上所有孩子都能在家中安睡」,首要指的是某些特定国家如非洲、阿富汗、缅甸,这些主要的难民发源地。然而受到日本2011年3月地震灾情影响,随后福岛第一核电厂又发生事故,胜也亦开始关注起日本的孩童。

震灾毁坏近126,583栋建筑。而单是在福岛县,就有16万人被迫迁离家园,当中有10万人现在仍住在福岛县内的临时房屋,余下的6万人则散居日本各地。

地震过后,胜也加入民间团队,在受灾区成立临时电台提供紧急情报。日本政府将儿童的辐射暴露限制量从1毫西弗调整成20毫西弗之后,许多日本人揣测国家领导者是否让民众置身风险当中,胜也于是开始积极与福岛撤离的民众交流。

「我和那些从高辐射污染区撤离的人交谈」,胜也说,「慢慢开始看出福岛灾民与难民之间的相似处;他们两者都受害于结构性暴力。人民必须撤出他们在福岛县的家园,因为那儿发生了核灾。建造核能发电厂的行为,就像在国家内部实施殖民,边缘弱势的群体非接受不可。」

对于日本民众来说,2011年的大震灾和福岛事件将难民议题拉近至家门前,胜也从事了将近十年的工作,如今产生了效果且声势大张。

「难民Now!」在广播FM79.7频道播出,该小区电台位于京都,视需求也能以网络在线播放。宗田勝也的第一本著作《這時代誰都可能成為難民: 京都社區電台攸關福島的提問》(誰もが難民になりうる時代に: 福島とつながる京都発コミュニティラジオの問いかけ),現已在日本亞馬遜網站上販售。

原文作者 Keiko Tanaka 热衷参与日本公民媒体,关切数字协作、广播与青少年文化。

译者:Jessie Han

校对:Josephine Liu

展開對話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