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高峰会改变了大众对气候变迁的认知

Since the Copenhagen negotiations, the global population has passed 7 billion people. Photo by Flickr user James Cridland. CC-BY-NC-SA 2.0

在哥本哈根协议以后,全球人口已超越七十亿人。照片取自Flickr用户James Cridland。CC-BY-NC-SA 2.0

[英文原文刊登于2015年11月16日。]

于2015年11月30日召开的巴黎会谈,是自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 (UNFCCC) 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 (COP15) [即哥本哈根会议] 后最重要的一次谈判,而这些年以来全球也经历了显著的改变。本系列文中的第一篇已检视了科学上的关键发展及排放量趋势,而此篇将讨论过去六年来在政治及人们认知上所产生的改变。

系列文的第一及第二篇由 Fiona Harvey 所撰写,本系列原发布Ensia.com。Ensia.com 是一本着重关注全球环境问题解决之道的杂志。

哥本哈根会议后,全球局势在政治层面上有所进展。最明显的迹象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美国和中国,在去年底[2014年]针对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发表联合声明及承诺;美国将会在2025年以前将排放量减少26至28个百分比,而中国则承诺于2030年以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峰。

这个进展和哥本哈根会议有个明显的差异:中国愿意和美国同台,并提出碳排高峰年,这预示了朝达成协议迈向一大步。

在经济上也是如此。我们已看到许多研究表示,处理气候变迁对于经济可以是有益的,而这些研究也指出在为了达成碳排放限制而进行改变的同时,人们该如何因应才能同时享受繁荣经济的果实。由墨西哥前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 (Felipe Calderon) 带领的新气候经济企划 (New Climate Economy project) 已成为此论述的关键推手。气候融资--由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提供帮助来协助其减少排放量并适应气候变迁的影响--也在开发银行的带领及其私营基金的杠杆操作下窜起。

各企业则在留心观察;许多企业准备赶在巴黎会谈以前发布新的气候提案。需考量长期风险的保险业即早已开始对此采取行动,最近欧洲六家主要的欧洲石油及天然气公司在碳定价 (carbon price) 上发表联合提议。然而同时,部分声音认为,与其说是为穷人们在全球暖化的情况感到担忧,这些大型企业可能别有动机,它们此举将影响甚大。

公众压力逐渐增加

去年度,其它正面的迹象也包括了大型的集会活动,纽约的“人民气候大游行”即为一例;这些成长中的公民运动也促使了个人、机关团体及企业抛弃石化燃料。这类的行动将有可能会在巴黎会议前进一步发挥影响力。

著名的公众人物也在这个议题上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今年[2015年]春天,教宗方济各所发表的教宗通谕,这份通谕强调了处理气候变迁议题在道德层面上的重要性。此举为教宗带来了正反两极的评价,气候变迁的怀疑论者对教宗加以谴责,表示其不应干涉科学议题。

此外,今年秋天,在巴黎会谈开始之前,联合国及各国政府已准备启用永续发展目标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以接续今年即将到期的千禧年发展目标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在永续发展目标中,因为气候变迁对农业用水资产短缺、性别平等及移民等问题的广泛影响,这个议题将不仅再是附加项目,而是核心议题。于永续发展目标所投注的努力被许多发展专家视为相当关键,而这也将会为反对气候变迁议题的争论带来正面影响。

令人不安的气候变迁论点

过去六年来的许多发展,对此次巴黎会谈而言显然都是好兆头。然而同时,也有许多其它论点也渐渐发展,而这些观点很可能会危及协议的建立、以及削弱我们处理气候变迁的能力。

最关键的即是哥本哈根会议本身,尽管在会中有所进展,却普遍地被大众视为一个完全失败的会议。这场会议从来没有抛开它的负面形象,这也使得巴黎会谈的风险居高不下;一旦这次第二十一届缔约方大会 (COP21) 失败了,联合国对此议题的处理将会显得疲软。

对于全球暖化暂停的论点则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使得气候变迁的怀疑论者能够宣称暖化其实不存在、或是暖化的速度不足以造成威胁,而现今这种说法已广泛流传。科学家们很清楚这个分析并不精确:地球气温仍然在升高,而且有充份的原因可以证明微幅的减缓趋势只是暂时的,有可能只是因为海洋吸收了热量所致。

碳的黑暗面

在所有帮助我们减少碳排放的机制中,碳交易曾经占据最重要的地位。然而联合国的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富裕国家透过资助在贫穷国家的太阳能及风能建设来抵消其碳排放量--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几近崩毁之后,亦遭受一连串的打击且已濒临垂死。如果这样的抵消机制仍要继续实施至2020年及更久以后,在这次巴黎会议中绝对需要为它注一剂强心针,否则,新的气候基金 (climate funds) 交流管道则必须被证明能够顺利运作。

然而另一个和COP15及COP21不同的趋势是近期日渐增加的煤炭消耗量。随着价格的下跌以及用途的增加,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这个高碳燃料的崛起;一个能源交易员针对过去几年来的现象表示:“煤炭的欢乐时期到了!”而这个现象的源头,尤其是在贫困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兴建了更多低效能且老旧的电厂。许多如国际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及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等具领导地位的团体已对此提出警告,并表示在处理气候变迁的议题上,这个问题可能会是最严重的威胁,而且可能无法在巴黎会谈中获得解决。一旦有新的燃煤电厂被建起,这些电厂很有可能会持续运作长达半个世纪,并使得全球继续被框限于高排碳量的困境里。

协议有可能会达成吗?

在哥本哈根会议的两年以后,地球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七十亿人。而在贫穷人口随着总人口数增加的同时,如何确保每个人都能拥有充裕的粮食、拥有像样的生活条件及生命机会绝对有其复杂性;许多科学家表示,在不超出气候(变迁)门槛的情况下这仍是有可能达成目标的,但这将会是一场硬仗。

在巴黎会谈的引导之下,各国政府愿意对此困境所做的协议将会是最可贵的商品。在哥本哈根会议以后情形是否确实改变则有待观察。许多迹象已指出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然而是否要听从科学家、公民及企业们的声音,最终决定权仍握在各国的领袖们的手中。

Fiona Harvey为一名获奖的环境新闻工作者,她在为英国卫报工作以前曾为金融时报工作逾十年。她曾为每个重大的环境议题进行报导,范围广至北极与亚马逊问题;曾受她访问的对象包括潘基文、东尼·布莱尔(Tony Blair)、艾尔·高尔(Al Gore)以及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她的推特帐号为 @fionaharvey
译者:Fang-Ling Hsueh
校对:Stella Peng

展開對話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