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非洲能源转型中,扮演何种角色?

位于南非西开普省豪达的豪达风力发电场。图片来源 Wikipedia 许可协议 CC BY-SA 4.0

人们在游历布隆迪、乌干达、南苏丹、索马里等东非国家时,经常会发现当地的乡村学校、城镇道路、医院、家庭等许多地方没有通电。学生们用手电筒复习功课。一些医院和诊所,难以保存疫苗等温度敏感型药物。市民的日常生活也缺乏可靠电力。

这一问题在东非普遍存在。电力供应不足阻碍了发展,影响了教育和医疗。目前,没有一个东非国家实现全电覆盖,各国之间的电力供应也存在显著差异。肯尼亚目前拥有最高的电力覆盖率(接入率与需求之比),该国在2018 年达到75%。而布隆迪同年的电力覆盖率仅为 10% 。

但与此同时,非洲拥有丰富的地热、太阳能资源,能源转型具有天然优势。若借助可再生能源,肯尼亚、卢旺达等国家有望在2030年实现全民电力覆盖

肯尼亚是中国在东非共同体成员国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主要受益者。环境保护主义者、绿色能源倡导者史蒂夫·奥蒙迪的社区是中国肯尼亚合作的可再生能源受益者,他在接受全球之声采访时表示:“中国在肯尼亚各地资助并建造了大型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场,帮助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他补充说,截至 2022 年,可再生能源已占肯尼亚发电量的近 90%。

中国角色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已成为非洲新能源市场最大的投资者,投资数十亿美元的大型水电、太阳能和风能项目,试图将非洲大陆的清洁能源潜力变成现实。

卢旺达的太阳能电池板田。图片来源 Flickr. 许可协议 CC-BY-SA 2.0

据非洲气候基金会报告,2010年至2020年,中国对非洲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6%,主要通过太阳能、水电和风能技术。根据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报告, 2022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增加34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中国在非洲设立的海外企业超过3300家,直接投资总额超过400亿美元。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策研究员Lei Bian对美国之音说:“中国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旨在履行中国的国际气候承诺,即加速非洲的能源转型,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非洲会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在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方面受益于这一合作。

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FDI)大部分是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CHEXIM)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进行的。然而,这种投资颇有争议。研究表明,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与当地可持续发展呈负相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不断扩大的投资用于道路建设和自然资源开采等项目而增加了污染。

许多“一带一路”倡议项目都优先考虑非洲的电力行业。在肯尼亚,中国国有企业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与肯尼亚农村能源管理局(REA)在加里萨镇(Garissa town)共同建设了最大的光伏发电站之一。该项目得到了中国2018年设立的“一带一路”基金的部分支持,该基金拨款6万亿肯尼亚先令(KES),帮助扩大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中国已帮助非洲建设了 80 多个大型发电设施。大多数是水力、风能或太阳能发电厂,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努尔瓦尔扎扎特太阳能综合体,以及东非最大的光伏发电站——加里萨太阳能发电厂。https: //t.co/g3Muj1knjy

—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 (@ChineseEmbKenya) 2021 年 1 月 7 日

除了提供资金,近年来中国还不断加大对肯尼亚的技术支持。加里萨光伏电站的建设资金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中国公司则全程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培训等工作。该电站装机容量为54.66兆瓦,可满足肯尼亚7万户家庭、38万余人的用电需求。

中国能源产能过剩,非洲国家同样如此

许多独立研究表明,中国能源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在这一领域,中国生产了本国市场无法消化的商品,于是将其以低廉价格出口到其他市场。中国花费数十年时间,投资数十亿美元,发展和建造了太阳能、风能与水力发电的技术生产线。而非洲,则是这些产品的理想市场。

随着中国向全球出口绿色能源技术,并在非洲需求激增,美国与欧盟的竞争对手开始对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感到忧虑。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表示,中国产能过剩威胁着美国的新兴产业。她警告,廉价商品占领市场可能损害竞争。与此同时,欧盟于2024年6月起,开始对中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8%的额外关税

中国政府一直否认“产能过剩”的说法,并引用国际能源署的《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达到4500万辆。如果中国保持每年20%的产量增长率,到2030年也只能生产3435.2万辆新能源汽车,仍低于全球需求。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显示,初步宏观证据可以证明当前中国产能过剩的地缘政治叙事。然而,尚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中国正在用不公平的定价策略,来削弱全球制造业竞争对手。

同样,非洲也在努力解决自身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表明,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和卢旺达也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些国家的装机容量超过本国峰值需求的 50% 以上,但许多家庭仍然缺电。这种吊诡现象在许多国家出现,原因也不尽相同。一些国家的能源部对国民实际需求预测过分乐观,另外能源官僚部门也管理失责。

更有原因,则是因为一些国家的私人投资者。例如,肯尼亚电力作为一家公共电力公司,它从私营公司购买电力的价格,远超其市价,最后仍导致公民的用电成本高昂。私营部门高度卷入,并且和中国私营企业签署的购电协议 (PPA),更加剧了电力过剩与供应不足同时存在的困境。

非洲自身的机遇

许多非洲领导人将对中国能源产能过剩的疑虑视为机遇,可能鼓励中国将其供应链生产转移到非洲。

尽管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不断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但非洲对华出口中很大一部分仍是原油、铜、钴、铁矿石等原材料,这些产品占2022年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目前,以电动汽车领域为主的新能源制造业投资仍主要集中在埃及、摩洛哥、南非等相对富裕的非洲国家。

一些非洲金融专家建议中国应考虑将该行业的部分供应链转移到非洲,而不是仅仅将非洲大陆视为原材料的来源地。

中国和非洲市场,似乎已准备好以互补互利的共生伙伴关系进行合作,但仍然存在障碍。虽然非洲的能源过剩问题,可以通过降低购买成本来解决,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确保私营企业和政府之间的采购关系透明和公平,如何确保能源转型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展開對話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