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

最新文章 Justin

黎巴嫩:新教令废止伊斯兰教传统罪刑

  17 八月 2007

黎巴嫩部落格圈的讨论话题五花八门,从规范女性如何与黎巴嫩男性应对、到Lamia的姓名涵义,最后还提到黎巴嫩什叶派最高领袖颁布教令(fatwa),废除可憎的家庭名誉罪(honor killings)。 如何与黎巴嫩男性应对 今天第一篇文章的主题是男女关系。部落客Lebanon Reporter在贝鲁特(Beirut)得知,原来黎巴嫩女性得学习一套规范,以瞭解与黎拉嫩男性的相处之道,避免造成男性误会: 在贝鲁特眼目所及的街头女子似乎眼睛都长在头顶上,不过她们并非自大傲慢,而是必须装成趾高气昂,若不表现出那种公主般不可一世的样子,她们行事所往将处处受阻,甚至让男性误会,想入非非。 讨厌的无聊男子前来搭讪时,妳该如何是好? 面露厌恶。挑着眉毛、一脸怀疑、哈欠连连,尽量善用脸部表情向对方表达:“你很白目”。 装忙。假装阅读,或表示妳一定得立刻穿过人潮汹涌的街道,告诉他妳在等男朋友之类的,但千万别说妳已婚,无聊男子会误以为妳想趁老公不在时,跟眼前这位陌生男子来点刺激的。 置之不理。“妳叫什么名字?”、“你是哪里人?”这些问题似乎无关痛痒,不过妳一旦回答了,就很难脱身。 把周遭当作妳的地盘,表现怡然自信,不要和男子四目相交。 千万不要面带笑容。 艺术与神话 Einmal-Ist-Keinmal 在部落格放了一幅“Lamia”半裸的美丽画作,Lamia是阿拉伯世界常见的名字,这名部落客分别说明Lamia在希腊神话及阿拉伯世界所代表的寓意,两种解释截然不同: 希腊神话:Lamia是一名心怀恨意,满脑子想复仇的母亲,亲生骨肉夭折后,藉由吃掉别人小孩以达心理平衡。 阿拉伯语:Lamia意指有着美丽暗色双唇的女孩;美妙樱桃小嘴;暗黑坚硬的利矛;粗壮茂盛的树木。 宗教信仰 文末,Human Province写了一篇文章,内容有关黎巴嫩什叶派最高领袖Grand Ayatollah Fadlallah所颁布的教令,该教令废除了家庭名誉罪。家庭名誉罪乃是专用以惩戒(处决)不当性行为及举止的女性,由家人及亲戚亲自行刑。 黎巴嫩什叶派最高领袖周四颁布教令,宣布废止家庭名誉罪,这项处决不当性行为女性的回教传统十分“可憎”。 黎巴嫩什叶派最高领袖颁布教令,甚至出面谴责回教传统,此种情况十分罕见,其办公室声明表示,颁布教令是因家庭名誉罪近来致死人数上升。 网路上还有更多有趣的部落格文章,请随时密切注意! 原文作者:moussa-bachir 校对:Leonard

摩洛哥:男女合班哪里好?

  15 八月 2007

男女合班真的比男女分班好吗?摩洛哥部落客Mohammed Saeed Hjiouij于文中和各位分享他的观点,笔者则负责英译阿拉伯原文。 Hjioui写道: 摩洛哥教育制度分为初等教育(6年)及中学教育(3年),两者之间还有另外3年的中等教育。当时我在一间新学校念中等教 育,入学 那年学校刚落成,头一年我在男生班,男生与女生分班授课,不知道这是由校长的决定,还是依循教育部的政策命令。日子就这样过去,这一年各班成绩平平,学生 顶多只达到不会被当掉的最低标准。 第二年教育政策改变,开始男女合班,学生表现有了惊人转变:考试不再是乏味的例行公事,教室成了男女学生相互切磋习艺的竞技场,考试成绩也一次比一次进步。这年我的法文成绩十分优异,不过几年后就忘了差不多:) 学校良好风气延续至三年级,所有学生求知若渴,热情不断。 但上了中学后,一切又不同了,我主修公认难考的科系,班上同学人数已经够少了,女生人数就更不用说了,同侪之间竞争也因此减少。 综而观之,我认为:男女合班能激励学生正面学习,让学生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而非读死书,这样一来人人都有机会出类拔萃。 原文作者:Amira Al Hussaini 校对:Leonard

苏丹:部落客凭吊政治先烈

  12 八月 2007

本周苏丹部落格圈有两项重要议题:一为已故政界人物,苏丹前任副总统加朗(JohnGarang)博士,再来则是苏丹政府接受联合国决议,同意维和部队进驻达尔福尔。 Sudanese Returnee在部落格中称许加朗博士: 已故加朗博士也许是苏丹史上最伟大的政坛人士,他笃信基督,来自苏丹南部的丁卡族(Dinka),对苏丹社会问题有不同见解,自有一套真知灼见。 Black Kush也在个人文章 中称许加朗博士: 前任副总统加朗博士是一名自由斗士,两年前搭乘直升机于苏丹南部丛林失事,不幸身亡,当时苏丹民众点蜡烛、献花圈以纪念加朗博士,并发动支持苏丹和平计划,但当初和平的愿望正逐渐走向绝望。 Black Kush另外发表一篇文章,内容关于近日苏丹接受联合国决议,同意维和部队进驻达尔福尔: 苏丹成功发动外交政变,终于同意联合部队进驻达尔福尔。联合国非洲联盟达尔福尔任务团(UNAMID)将接管达尔福尔维和任务:此任务团将以非洲联盟为主要武力,不受联合国第七宪章所辖,不要求叛军解除武装,不以制裁作为威胁。电台广播说,此次联合国第1769号决议文是经过通盘考量决定。 Kizzie如实描绘出苏丹民众的自卑情结: 我们不断自轻,讨厌自己,盼望成为他者,认为他人比自己优越,自己较次等,我们必须将自己从精神奴役解放! 苏丹女孩总希望能有白皙皮肤,梦想嫁入豪门,她们觉得白就是美(他国女性亦如此!) Kizzie的另一篇文章则指出阿拉伯世界对达尔福尔报导严重不足,文中提及的阿拉伯人Nabil Kassem,拍了一部达尔福尔纪录片,名为马背上的圣战士。 The Sudanese Thinker则运用SWOT分析,粗略审视苏丹。 一名苏丹南部医生Konyokonyo写出当地酗酒问题: 数天前,我隔壁邻居被发现陈尸家中,死者友人表示他夜夜酗酒,上周又有另一个家伙被送进我的诊所,病入膏肓,检查结果发现有肝衰竭迹象,他也长期酗酒。 类似的故事不断在祖巴(Juba)镇上演,结局也都大同小异,例如多人被发现陈尸树底,而如今情势愈趋严重,但镇民明瞭当地酗酒问题严重,但并未思考解决之道。不幸的是,民众竟开始在上班时间,就在办公室里喝了起来。 最后,旅居阿曼的苏丹人Amjad再度发表了一篇电影评论: 昨晚我终于有机会跟朋友一起看电影版辛普森家庭。 …总之,电影很好看,但如果你还没看过,我会建议等到DVD发行后再租来看,尽管电影值得一看,但还没好看到非得上电影院不可。 原文作者:Drima 校对:Leonard

海地:政府能否落实反贪腐及反毒政策?

  30 七月 2007

海地总统浦雷华(René Préval)上周在美国布什总统及加勒比海共同市场(CARICOM)15位会员国总统面前公开宣示,政府部门将以反贪腐及反毒为施政首要目标。 蒲雷华接受《消息报》(Le Nouvelliste (法文))访问时表示,「贩毒走私集团买通了警察、法官及政府官员,打通各方关系,若毒品问题未妥善处理,社会就无法安定。若不着手毒品问题,光是空谈各种投资、社会稳定与进步,一切将是徒劳。」 博客Collectif-haiti-de-provence振笔响应总统谈话,指出海地严重贪腐情形,并质疑蒲雷华反贪腐的决心。 许多关心海地情势的国内及国外人士经常苦思,如何制定有效率的政策,带领人民走向更好的未来,但问题在于,何时制定政策?该如何落实?由谁主导政策执行? 若要有效执行政策,就必须铲除陈年祸害,克服过程中的障碍… 无庸置疑,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贪腐。贪腐不但隔绝政府与人民,更是窃国之罪,从侵占戴沙林大道(Jean Jacques Dessalines boulevard)角落作生意的小贩到中饱私囊的部会首长,不论社会阶级,人人都应该了解此道理… 博客Collectif为文表示,虽然政府揪出金融弊案,但仍不足以显示政府打击贪污的决心。 金融弊案风波过后,海地国会信用大打折扣,我们原本以为部分人士会因收贿而下台,另外,警方日前起出了15公斤古柯碱,相关单位高度怀疑部份宪兵牵扯其中,以上二例清楚显示贪腐早已深入重要政府机构,然而官官相护,加上民众漠不关心,事情竟然悄悄了结,若人民不愿费力维护司法正义,社会必将沦为不公不义。 Collectif的悲观结论认为,海地民众太满足于现状,已为惰性麻痹: 时至今日,各种腐化的因素早已根深蒂固,深植在海地民众内心深处,任其在污秽、病态的环境中萎靡,但民众自己却不自知。 无庸置疑,海地政府不可能由内部改革。 作者:Jennifer Brea 校对:Portnoy

玻利维亚: 大寒之夜

  15 七月 2007

6月24日对南美洲民众而言是特别的节日,部落客Juan Arellano先前曾为文描绘了祕鲁当地如何欢度此节庆。 今年玻利维亚(Bolivia)在圣胡安节(San Juan)前夕举行庆祝活动,据说是该年的大寒之夜,当晚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围着火堆取暖,一边用餐(热狗是主菜)。由于燃起的火堆会产生大量烟雾,造成 隔天空气品质不良,引起部分民众翌日出现咳嗽及红眼等病征,因此许多民众对此感到不满。 民主中心部落格(Democracy Center blog)在文章中提到,各大城市均呼吁民众在狂欢时仍需保持责任感,首善之都拉巴斯(La Paz)公家机关即请来饶舌歌手,协助向民众宣传“别生火、别生火”口号,科查邦巴(Cochabamba)当地某民间团体则以火焰般的服装打扮走上街头,四处宣导“别生火、别生火”口号。 Angel Caido [西班牙文]的米兰达(Hugo Miranda)为文表示,他一直记得和家人窝在火堆前的时光,但后来他终于明白,原来火堆会使空气不良,另外环保人士及政府官员也时常呼吁民众,不要在节日当天燃起火堆,不过米兰达则认为全年都应禁止此举。 我还需要补充吗?早就有人谴责这个节日对环境所造成的伤害,但空气污染并非节日一天所造成;乃是一年365天累积所致。我记得环保人士曾对我说,许多天主教徒认为,周日做礼拜或参加圣母及耶稣的相关庆典就能保证灵魂得救。 食物往往是庆典的重头戏,“热狗”则是圣胡安节的传统食物,但Vania Balderrama of Capsula de Tiempo [西班牙文]表示,玻利维亚日常生活不常使用热狗这个语汇。 我买了香肠,回家发现忘了买面包,于是吩咐阿玛丽亚(家中帮佣)去买热狗面包。遍寻不着,可怜的阿玛丽亚跑遍附近所有店家,甚至 一路绕到小广场那边去,就是找不到,她回来跟我说到处都没卖,我听了很生气,因为香肠早就凉掉了,于是我自己走到住家附近的小商店,劈头就问有没有卖热狗 面包,德蕾(Tere)小姐回答说她不知道什么是热狗面包,我们对话同时,一位小姐走进店里对柜台说:“我要潘趣多(panchito)面包。”接着我就 看见德蕾小姐将热狗面包递给那位小姐。 最后,拉巴斯当地部落客用独特的方式庆祝圣胡安节,举办部落客聚会,主办人Cronicas Urbandinas [西班牙文]已将邀请函放在自己部落格上。 邀请人:Jim Shultz,民主中心(Democracy Center) 受邀来宾:拉巴斯所有部落客 作者: Eduardo Avila 校对: Leonard

孟加拉国: 政治改革

  15 七月 2007

孟加拉政坛近来纷扰,政治改革变成了政坛显学。 由于孟加拉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民众不得参与一切政治活动,但某些党派却私下研议整肃贪污,带动国内政治改革,并期待在党内建立、落实民主机制。In the Middle of Nowhere的Rumi表示,如此行径明显来自政府高层授意。 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开表示,“为筹办眼前的总统大选,政党改革将为首要目标。”,An ordinary citizen对该委员会十分赞许。 不过政客口中的改革究竟为何?以下是Rumi的详细解说: 一般而言,政治改革手段包括限定国家元首任期、成立联合政府及落实政府透明运作制度。 部落客Angelmorn批评,两位政坛女强人相互恶斗,眼前政坛动荡全由她们一手造成。 现在全国都在辩论,是否就此让两位前总理(瓦吉德夫人及齐亚夫人)退出政坛,一时间,孟加拉国民党(BNP)及人民联盟(AL)无不引颈期盼新面孔能在党魁选举出线。 然而两位女强人退出政坛之前,难道不须为政治恶斗负责吗? 近来两位女强人所属政党内部闹得风雨满城,改革派与传统派正激烈厮杀。 人民联盟资深领袖Suranjit Sen Gupta将当前局势称为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局面,Dhaka Shohor则严词抨击Suranjit Sen Gupta提出的改革方案。 他的改革方案仍旧是一套独裁制度,只不过是把内阁制改为总统制罢了,完全忽略权力制衡之重要性。 一时间,国内主要政党纷纷提出政党改革方案,Angelmorn惊叹表示: 最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国家紧急状态时期严禁“集党结社”谈论政治,但实际上政治活动未稍停歇,许多人并未遵照政府法令。 Rumi说: 个人认为当下谈论的改革方案实为提供一套退场机制,现任政府心知肚明,若人民联盟或孟加拉国民党重起炉灶,孟加拉政治体质仍虚弱,必将无法负荷,因此政府当下绝不可能将权力交付任何一党。 孟加拉未来政坛发展引发各方广泛臆测,临时看守政府已承诺明年中将举行总统大选,故一切需待彼时方能定夺。 作者: Rezwan 校对: Leonard

巴勒斯坦人内閧

  6 七月 2007

巴勒斯坦怎么了?巴勒斯坦人为何内哄?冲突的导火线为何?到底谁胜、谁负?后续又会如何发展? 巴勒斯坦博客Haitham Sabbah综合心中厌恶感受,响应以下问题,笔者将原文(阿拉伯文)译为英文。 巴勒斯坦占领区正上演一出丢人现眼的剧目,不仅兄弟互相残杀,部份巴人甚至为了求胜,竟和敌方连手打击手足,表面上似乎取得胜利,但他们打败的其实是自己,他们并非被战机、坦克或火箭炮击败,摧毁他们的是心中的盲目及病态,他们庆祝的是失败,并非胜利。西方国家往往慷慨金援这些巴人,造成家破人亡,然而巴人亟需司法公义昭彰时,西方国家却一副阮囊羞涩。 作者: Amira Al Hussaini 校对: Leonard

缅甸: 给翁山苏姬的生日祝福

  29 六月 2007

6月19日是缅甸在野党领袖翁山苏姬(Daw Aung San Suu Kyi)62岁生日,当周许多缅甸部落客不但替她庆生并献上祝福。 翁山苏姬是缅甸知名民主运动领袖,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殊荣,但多年来,政府将她软禁,只能在家庆生;各界人士每年不断呼吁缅甸当局释放翁山苏 姬,但始终徒劳无功,年复一年,她为了国家信念备尝艰辛,想到就令人心痛,她不仅受人景仰,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更深植在许多缅甸青年心中。 翁山苏姬(感谢Stephen Brookes提供图片) 许多部落客写下诗、散文以及衷心祝福,以示他们诚挚的支持。 以下为部份作品清单: 诗类: 出污泥而不染,作者Dr. Maung Maung Nyo 苏阿姨的生日,作者May Nyane  玛西之声,作者Nay Phone Latt 诗一/诗二,作者Thandar 2007年6月19日,作者Tesla 祝福: 62岁生日,作者Generation96 62岁生日愿望,作者May11 献给母亲,作者Klosayhtoo 母亲,愿和平与你同在,作者Maydar-Wii 生日快乐,作者TZA 翁,生日快乐,作者Yangon Thu 苏阿姨生日快乐,作者Blog of Nyein Chan Yar 翁山苏姬生日快乐,作者thehimmoderator 散文: 翁的62岁生日,作者Ka Daung Nyin Thar 6月19日,作者Pu-htu-sin 随着时光推演,各界对翁山苏姬的诠释也有所更变,演进过程相当有趣,她的头衔包括缅甸女儿(the Daughter of the Union of Myanmar)、希望之声(The...

摩洛哥:照片之旅

  24 六月 2007

随便询问任何摄影人士,所有的答案都是:不用怀疑,摩洛哥是世上数一数二适合摄影的场景。本周,澳洲籍博客Moroccan Meanderings即选择以照片代替文字,告诉我们: 由于我的博客照片得到许多正面回响,因此我想多分享一些关于摩洛哥的照片。 上图摄于摩洛哥东南方的达德斯谷地(Dades Gorges),风景美不胜收,博客Wakha分享一张苏维拉(Essaouira)壮丽美景照片,并附上一段引述,图文相得益彰: 感谢Lindsey Ludwig提供照片 「我自己似乎又在里边又在外边,对这幕人生悲喜剧无穷的演变,又是陶醉又是恶心。」 ──费兹杰罗(F. Scott Fitzgerald) 一如前图,摩洛哥天际早已是摄影人士惯用的主题,The Morocco Report带领我们前往远在北方的城市梅克尼斯(Meknes),欣赏摩洛哥澄空的另种风情。 摩洛哥不但以澄澈天空著名,当地的艺术品如地毯等,也相当引人入胜,My Marrakesh的 Maryam与我们分享一些色彩斑斓的摩洛哥珍品: 本周最后一张照片带领我们来到即将闭幕的费斯摩洛哥宗教音乐嘉年华(Fes Festival of World Sacred Music),博客Long Way Home分享了部份嘉年华的照片,今年的活动成功展现多元文化,我特别喜爱其中表演葛利果圣歌的团体: 作者: Jillian York 校对: Leonard

印度:肮脏黄金、塔米尔穆斯林、Orkut互联网社群

  17 六月 2007

黄金及钻石象征纯洁与爱情,但Passtheroti的Desi Italiana却认为,被称作「印度狂热」的黄金其实很肮脏,而钻石「恒久远」的背后辛酸更是血渍斑斑。她还说,黄金及钻石的需求大多来自喜爱黄金的女性,并指出黄金肮脏的缘由、血钻石以及印度日益茁壮的钻石市场。 [.]1991年至2002年期间,狮子山共和国(Sierra Leone)爆发内战,而邻国赖比瑞亚(Liberia)内战则已长达14年,二国内战之部分肇因为「血钻石」,两国皆将钻石收益用以挹注战争军火,军火掮客、军火走私等,情势在联合国实施制裁后愈加猖狂,而印度则是军火走私中继站之一。[..] 塔米尔(Tamil)语族为一古老聚落,多见于印度南方及斯里兰卡(Sri Lanka)东北部,时至今日,塔米尔移民足迹已散及全球各地,包括斯里兰卡中部、马来西亚、南非、新加坡及模里西斯(Mauritius)。TW News的PK Balachandran针对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各地塔米尔语穆斯林撰写一篇报导,试图寻找三者共通特征,重振这支衰微4百年之久的民族,内文并载有该语族迁徙的历史。 [.]当初葡萄牙人实行港沪通行制度,穆斯林船舶因此无法穿梭往来南亚及东南亚诸港,另外在荷属斯里兰卡,由于穆斯林未获国家契约许可,故亦不得驶入商业繁盛的西岸港沪。[..] 印度偏远地区信息教育不发达,而最近国内有部分人士对网咖业者威胁施压,企图抵制大型 互联网社群Orkut,his blog 的Roshan对这些现象只能苦笑。虽然 互联网社群Orkut在印度吃了不少苦头,不过Itsmaklife 的Asif Khan分享亲身经历表示,他在Orkut认识的日本网友提醒他记得携带雨伞,并准备了他最爱的印度主食──鸽豆菜(Dhal),让他得以在旅日期间一解思乡之愁。 [.]启程日本之前,我在orkut利用剪贴簿功能(scrapbook)认识了Gautam,他也十分高兴认识我,还不忘提醒我记得携带雨伞,他的建议真宝贵,抵达日本翌日果真下起雨来。[..] 作者:Javits Rajendran 校对:Leonard

俄罗斯 & 格鲁吉亚 : 签证、美酒、世贸组织

  10 六月 2007

笔者曾翻译一篇cyxymu的文章,内容不仅与俄国放宽乔治亚国民签证限制有关,也牵扯到乔治亚在俄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事中扮演的角色。俄国与身为独立国协(CIS)成员的前苏联加盟国向来实行互相免签证制度,但俄乔两国却于千禧年开始实施签证制度(双方事前不时讨论放宽签证限制),原因在于俄国长期支持乔治亚分离主义地区,两国紧张情势因此升高。不过由现今情势看来,俄国将对部分乔国人民开放签证: 惟有天真的人才会相信,俄国会出自善意而放松签证限制,其背后目的是为了让俄罗斯入会代表团能顺利抵达乔治亚,以利进行世贸组织入会事宜。俄国全面拒发乔国人民签证像是一根棍子,相形之下,俄国对部分乔国人民开放签证只是一棵小红萝卜。 不过我认为乔治亚将持续要求两国边界检查哨合法化,乔治亚先前才关闭了Psou河及Roksk隧道的检查哨,但前阵子俄国又在相同地点非法增设检查哨,于是乔治亚要求让乔治亚籍海关官员进驻这些检查哨。 双方龃龉的事例不仅于此,俄国还对乔治亚矿泉水及酒类实施禁运,倘若以上问题未解决,乔治亚要如何同意俄国加入世贸组织?我认为乔治亚不会同意俄国入会。 当然,我认为不仅俄国民众迫切希望加入世贸组织,俄国政界也持同样期待,由于迟迟无法加入世贸组织,俄国政府一年损失近十亿美元,是故俄国总统蒲亭针对入会事宜向乔治亚施压。 我浏览过的部落格中,就属Cyxymu的部落格人气最旺,其内容主要与阿布哈兹共和国(Abkhazia)相关,我觉得主笔者身分若非冲突下的难民,即是国内颠沛流离人士,该部落格全名为“苏乎米(Sukhumi,阿布哈兹首都)回忆、战争、痛楚”,其文章近乎以此主题作为焦点,最近部落格也出现一些关于南奥塞梯(South Ossetia)冲突的文章。该部落格时常放着苏乎米及阿布哈兹境内各地照片,版主常藉此书写怀旧文章,而网友也会在文章回应中缅怀过往,部落格访客及回应次数络绎不绝,替该部落格营造了活络气氛,网友经常在文章回应中,以趣味十足方式交流阿布哈兹近况。 照片摄于2006年8月13日,乔治亚首府提比里西(Tbilisi)。感谢Lyndon Allin 提供照片 作者: Lyndon Allin 校对: Leonard

摩洛哥 : 法语部落格圈:政治、权力、金钱

  10 六月 2007

摩洛哥下届选举将于9月7日举行,年轻人质疑国内政治是否合理,并谈及多项重要议题,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以及摩洛哥面临的转变。 “你不操纵政治,政治就会操纵你。”摩洛哥部落客le mythe (fr)的友人曾以此格言赠之,本周le mythe质疑北非各国政治是否合理,并提出个人观点: 参与政治不该只是被动投票,也不是镇日举牌抗议就叫做反对党人士。政治人物不是专为某些党派提供“北非人民服务”*,也绝非国王的弄臣,这让从政与性爱差不了多少……政治与性爱根本是一模一样。 * 带有轻蔑之意。 他还提到政治哲学家汉娜萼兰(Hannah Arendt)的知名著书《La politique a-t-elle encore un sens?》,作者在书中表示: 现今政治仍然合理吗?政治绝非必需,不像饥饿或爱等人类自然需求,也非人类社会中的必要存在,实际上,物质必需品及劳力根本与政治毫无干系。 对许多人而言,政治代表了权力与金钱,追逐权力永无止境,一旦权力在握,金钱自然滚滚而来。Maroc Bourse (fr)宣布一间制药厂即将上市: 继SOTHEMA制药厂后,PROMOPHARM制药厂将于6月15日在卡萨布兰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对另一些人而言,金钱则是工具。Citoyenhmida (fr)不断呼吁,阿拉伯世界应协助身陷苦难的巴勒斯坦人。 无论是领导阶层内部自相矛盾的巴勒斯坦,还是受国内政策制肘的以色列政府,我不在乎究竟何方应负责任;我也不在乎美国明明有能力 解决问题,却袖手旁观……炸弹、枪弹、隔离围墙、沉默、羞耻的巴勒斯坦领导人、自大的敌国、冷漠的阿拉伯世界,种种情况之下,巴勒斯坦正逐渐消失。 Naim (fr)发表评论: 总结所有文章,我认为巴勒斯坦人需要的是正义,而非“和平”。 权力和金钱无法恒久,生命亦然。大学教授Naim (fr)颂扬最近往生的Driss Benzekri。 这名高贵、正直的伟人逝世了,在此我向遗族及所有自由斗士献上衷心哀悼。 部落客Moi, dans tous mes états (fr)的法文名字意谓“在世界各地的我”,他也哀悼Benzekri之死: Driss BENZEKRI之死,让我感到无比哀伤,他曾是游击队员、摩洛哥全国学生联会(UNEM)及左派激进份子、曾于1974年入狱,被判监禁30年、曾是摩 洛哥国王钦定之人权谘询委员会秘书长、公正调解委员会主席……BENZEKRI是国家民族英雄,他那慈悲圣洁的灵魂属于上帝。“我们属于上帝,我们因他而 悔改。” 感谢Daveyll提供图片 作者: Hamza Daoui 校对: Leon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