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 · 五月, 2007

最新文章 Leonard 來自 五月, 2007

智利:地震与后续浪潮

  8 五月 2007

校对:mountaineer 智利乃地震之乡。近几个月来,艾森大区(Aysén)每日出现小型地层活动,四月下旬发生芮氏规模6.2地震,造成一片峡湾崩溃没入海中,大浪袭击小城Puerto Tortuga,造成严重损伤。 许多人批评政府因应不当,例如Copihues Rojos[ES]提到: 当局还在讨论这算是满潮、海啸或只是较高的海水面,好似对于失去屋舍、亲友与牲畜的人而言,这些名词有多么重要,总统视察当地后,右派立即抨击她不该前往,但假若她没去,右派还是会批评,重点在于解决地震造成的问题,并且避免可能的后续效应,我们必须回想,两年前北部山区也曾发生强震,震垮西班牙殖民时代兴建的老教堂与遗迹等,至今尚未重建。 自1985年智利中部地震后,Capitán Tricolor[ES]便担任救灾志工,他提到艾森大区情况时,想起地层活动从元月起便相当频繁,他指出国家突发状况办公室(Onemi)[ES]曾在三月发表报告,建议疏散当地居民,认为可能有芮氏规模6的地震将造成损害,他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建议: 艾森大区情况不同,国家突发状况办公室指出,自元月起影响当地的地层活动与火山有关,海底火山锥正在生成,也注意到海水温度上升造成海洋动物死亡,上周他们也记录到强震导致山崩。 截至目前为止,已造成三人死亡、七人失踪。 El Morrocotudo[ES]提到在艾森大区的外籍人士对此事件的印象:Steve and Rhonda Wilson为居住于巴塔哥尼亚地区的传教士,英国籍女子Jen则与男友居住于Coyahique。 智利政府的图书馆、档案库暨博物馆部(Dibam)[ES]内,提供有关当地地震史的信息与相片,智利大学[ES]的地震学服务单位[ES]则提供每月完整地震报告。

危地马拉:作家以博客为转机

  7 五月 2007

校对:Justin 危地马拉民众喜欢买啤酒和杂志,而不愿意买书;除了西班牙语,社会上还有好几种语言同时流通;很多人都是文盲;这些都是本地作家所面临的挑战。危地马拉的书籍不是免税品,孩童很少读书,连指定教材都无意阅读,更何况是以文学做为未来职业。多数作者在危地马拉难以出书,要因此赚到钱更难,作家通常也是有书写习惯的记者、分析员、工程师等,很少人从事全职写作,而且多数作家在本地都没没无闻。 不过许多作家后来发现,透过博客,他们有机会表达看法、分享作品,并提高民众对诗歌及短篇故事的兴趣。 其中又以诗歌为相关博客先锋,Bicicleta[ES]的Pablo Bromo自2005年开始经营博客,其它书写博客的作家包括Marré v. Marré[ES]的Alejandro Marré、revolver[ES]的Alan Mills、Palabras Mayores的Gerardo Sandoval、Tercer Perfil[ES]的Arnoldo Gálvez等。小说家Ronald Flores甚至买下了自己名字的网址[ES],甚中不只有小说作品,还有文学批评、杂感与外国书籍评论。 在博客Buscando a Syd[ES]中,每周四都能读到危地马拉成功青年作家Maurice Echeverría的专栏。 Claudia Navas除了经营博客Ordinaria Locura[ES],也活跃于集体博客Panoptico Literario[ES];Wingston González[ES]在个人博客ALFILER[ES]之外,也刚启动一项名为LIBROS MINIMOS[ES]的计划,结合评论与电子书,让许多作家兼博客能分享自己的作品,也能在附属博客里相互评论。 重点在于,人们运用博客技术与空间推广文化,不仅吸引年轻读者,也能将自己的想法向全世界发声,他们至少都曾出版一本着作,也曾获多项文学奖与书奖,利用部落圈散播作品、开放所有人批评指教,也在危地马拉建构自由新文化,并透过博客让世界知道他们心中的话。

俄罗斯:对叶尔钦逝世的看法

  5 五月 2007

校对:Leonard 俄罗斯第一位民选总统叶尔钦(Boris Yeltsin) 于今天(4月23日)逝世于莫斯科,享年76岁。 死讯公布后,俄罗斯博客圈中涌进从「愿他安息」到「咒骂」的大量响应。 以下只是从LiveJournal用户dolboeb (Anton Nossik)所写文章回应中,所摘录出的一小部份: aristo_big:十年前,这则新闻应该会让我很高兴 emailya:真可怜!不管他被如何责难,每个人因他的政策而得到了自由 aristo_big:然而...他们有了一个「真正的继承者」,忘掉自由的继承人:)(意指现任总统普丁, Vladimir Putin,他曾是苏联时代秘密警察头子) […] emailya:叶尔钦是个有趣的人,当他取笑他自己的时候,他才不在乎别的。普丁就很吓人,而且抹去了笑声和打油诗。然后你可以看到这样一来的结果 daunit:是的,我们只得到了政治混乱而不是自由。人们不需动手在极权主义废墟中打造无政府状态,因为一切会自然生成,这些年来,我们不清楚人们是如何将某人误认为另一人。九零年代我们的自由在恶棍手下,现在自由在官僚和警察手中;很可惜叶尔钦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因为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Berezovsky,注1)、阿布拉莫维奇(Abramovich)和1998年的经济危机入狱 […] lapkis:愿他安息 mr_quietest:愿他安息 […] kashtan123:这个国家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完全理解叶尔钦所成就的。他埋葬了苏联帝国,埋葬了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者阵营,埋葬了苏联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CPSU),将带领苏联成为新的国家-俄罗斯。而完成这些,只流了一点血,且没有发生内战。他让这个世界摆脱了冷战。的确,他犯了些错,但也有许多是圣人的时候。他的脑袋不像当下的那个秘密警察(chekist)一样没用。永远的怀念他。 m_darklighter:自掘坟墓者开始着手自己的坟墓了: ) chelobitnik:少量的流血? […] 车臣 (Chechnya)的战争和叶尔钦执政有直接的关系。国营事业私有化的不法过程和其后果是叶尔钦不可思议愚蠢的结果。还有更多的。[…] […] 100rm:因为一些理由…我为他感到遗憾…我个人对他的态度是矛盾的[…]一个时代过去了 LiveJournal用户drugoi (Rustem Adagamov)张贴了不同时期叶尔钦的照片,而这些照片也已收到三页的回应。以下是从中选出的一些看法: dostacha:有些人是真心的感到遗憾,有些则表示唾弃。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时代过去了。 […] tonya_monya:看着这些照片,我对叶尔钦感到遗憾,看着他就像个普通人一样,有家庭、孙子…他喜欢打网球(看他为俄罗斯网球选手加油喝采很有趣),而他的政治活动在这几年渐渐的从人们的记忆中被抹去。 gordita_rusa:你忘了他的政治活动!!!那些被他送去车臣打仗的人们呢?你记得吗?还有全世界的人怎样取笑他在德国记念俄罗斯军队撤军的严肃外交活动上喝醉即兴指挥?还有那些让国家处于被耻笑状态的事,都从你的记忆中抹去了吗?还有那些陷于饥饿的退休人士?还有坦克车向合法的国会开火?还有俄罗斯失败的国际政治? […] zvetaeva_41:我正在想,谁可以取代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 (Felix Dzerzhinsky)在KGB总部(Lubyanka)的纪念碑?叶尔钦值得 prelate:我同意 voutsen_cv:请不要竖立任何纪念碑,现在已经有够多纪念碑了 jenyay:为了历史的目的竖立纪念碑没什么问题,但别在KGB总部。那会像是叶尔钦推翻了捷尔任斯基,而他自己掘起。 注1.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和叶尔钦过从甚密的政治连带使其在商业上取得优势。他在利用本身在媒体的所有权上占有优势支持叶尔钦,在叶尔钦1996年竞选连任时成为重要的支持之一。但他和叶尔钦继任者普丁在车臣问题上意见相左,为避免政治迫害,后来流亡英国,现定居于伦敦。

(短讯)乌克兰:在野党向总统妥协

  4 五月 2007

Mark MacKinnon提及乌克兰最新政治发展:「政治对立目前已停歇,总统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在这场持久战中击败对手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ich,总理),上个月政府爆发贿赂丑闻后,尤申科决定解散国会重新选举,引发两人与双方阵营间的冲突,不过两人已达成协议,今日宣布将于不久后举行国会大选。」

尼泊尔:博客成立协会

  4 五月 2007

校对:Justin 4月21日星期六,24名尼泊尔博客群聚首都加德满都,讨论成立尼泊尔博客协会(BLOGAN),希望推广与保护当地博客,在这个喜马拉雅小国内,博客还未大为风行。 尼泊尔长期经营的博客不到300个,不过无论从2004年10月至2006年4月,国王贾南德拉(Gyanendra)严控媒体,或是去年4月人民运动重建民主法治,博客都扮演重要角色,让人们更有热情拓展部落圈。   相片由Jiten World提供 博客发表的文章也反映出这种热情,认为这是历史性的聚会,Mero Sansar以「尼泊尔博客历史性会议」为题,张贴相片与影片;Deepak’s Diary则赞扬会议海纳百川: 今天举行尼泊尔博客第四次会议,由各方面看来皆为历史性聚会,不仅出席人数创记录(共24人,其中女性6名,噢,我没有性别偏见的意思!),而且成员广泛,包括18岁的Deelip Khanal、尼泊尔普查部前秘书长Buddhi Narayan Shrestha、代表贱民阶级(Dalit)的Rajendra Biswakarma、穆斯林Mohammad Tajim、积极关注特莱地区的Salik Shah等,博客的共同特质让我们共聚于此,重大时刻正在发生,你看见了吗? 会议中亦成立工作委员会,许多与会者都毛遂自荐,最终决定主席为Ujjwal Acharya,成员包括KP Dhungana、Ghanshyam Ojha、Deepak Adhikari、Ram Prasad Dahal、Bishnu Dhakal、Rajendra Biswokarma、Avinashi Paudel、Mohd Tajim、Tapas Barsimha Thapa及Umesh Shrestha。 席间亦决定出版有关博客的书籍,不仅提升大众意识,也要推广博客,NepaliVoices里写道: 今天还达成出版书籍的决议,KP Dhungana将负责协调相关工作,在场所有人都同意提供各种协助,博客将以英文或尼泊尔文书籍相关经验。 虽然所有与会的博客同意设立协会有其需要,但部分人士还在考虑是否有必要向政府登记,Dedicated to Daniel Pearl反对登记,害怕会因此失去博客所享受的自由: 我们真的需要登记才能进行这些任务吗?我害怕如此不仅会丧失原有自由,还会列入非政府组织名单中,这份名单内的团体向来以榨取社会资源而恶名远播,…我要强调的是,难道我们不能只做博客?非得成立组织不可? Kathmandu Speaks则主张成立协会,无论登记与否,每位博客都赞成BLOGAN该举行研讨会,并每年奖励最佳博客,尼泊尔部落圈似乎正形成一股力量。

沙特阿拉伯:热门部落格遭封锁

  4 五月 2007

  包括Muhammad Basheer与Amaar均报导,「半岛对话」是个广受阿拉伯年轻人欢迎的博客与讨论区,但沙特阿拉伯政府却决定封锁该网站,让当地用户不得其问入。 「半岛对话」的回应则是「感谢沙特阿拉伯!」,讽刺的是,此事竟然发生在世界媒体自由日,他们质疑的是,封锁事件究竟是政府对抗博客的新战争,抑或只是无心之过?他们也指出,阿拉伯各国政府其实企图用不同方法打压部落客。

(短信)巴哈马:在野党胜选

  3 五月 2007

巴哈马5月2日举行大选,在等待结果公布时,博客「巴哈马博学者」抛出了定期政党轮替的想法:「我国无论是政治人物、公务员或负责法治的司法体系,都像白蚁一样,会侵蚀我国根基,所以让他们乖乖听话的最好办法,就是每五年让政府落败一次」。Nicolette Bethel则更新消息:执政党败选。

(短信)埃及:释放莫南行动

  3 五月 2007

正当各国在庆祝世界媒体自由日,埃及记者兼博客莫南(Abdel Monem Mahmoud)却仍在狱中,因为他先前报导政府虐囚,并谴责政府将平民送往军法法庭审判,于是遭到囚禁。 全球各地有些博客与社运人士因此发起释放莫南行动,他们在邮件声明中写道:「我们不能放任埃及政府压制莫南的声音,我们必须让埃及政府明白,当他们把一名部落客丢入大牢,非但无法扼杀他的声音,反而让声音更大!」

(短信)危地马拉:认养孩童新法规

  2 五月 2007

外国人士领养危地马拉孩童的情况相当普遍,全国近1%的孩童皆由美国家庭收养,博客「关于危地马拉」(About Guatemala)提及现象背后的成因,以及政府采取何种作为,希望让整个制度能够更为健全。

马尔代夫:警方遭质疑虐杀民众

  1 五月 2007

校对:Portnoy 马尔代夫警方虐待遭拘留者最近又再度成为焦点,4月15日早上,民众于首都马列(Male)海边发现一具身上多处伤痕的尸体,经调查证明死者是名为Hussain Solah的年轻男性,死前几天曾遭警方拘留,虽然警方宣称于4月13日便已释放他,但其间都没有人再见到他,他在那几天也未曾与亲友联络。 数千人因此走上街头抗议,他们认为这是警察犯下的另一起谋杀案,但抗议群众后来也遭到警方菁英部队殴打,英国前警方监察员则强烈谴责此事。 马尔代夫民主党主席Mohamed Nasheed亦遭警察痛殴并逮捕,他获释后便前往海外就医。 死者家属希望能解剖尸体,以验明真正死亡原因,但警方原本却企图尽速掩埋尸体,后来警察建议由斯里兰卡专家在马尔代夫进行验尸,但由于国内缺乏相关设备,家属也拒绝接受警方的安排,最后政府才同意家属要求,将遗体送往他国解剖。 警察先前表示,尸体外表上看不出明显伤痕,但目击的数百人都否认此种说法,一名关心此案的医师在MaldivesHealth博客上发文指出,最初检查遗体的医师拒绝签署下葬同意书,坚持应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 事实是,最先检视遗体的医师拒绝签署报告,坚持应送往IGMH做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死者生前受伤情况,面对庞大压力,这位医师的态度相当值得赞扬,这也是正确的决定。 我国医师一方面因未获许可,故并未验尸,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员缺乏相关技术,就像是各位也不会让牙医割盲肠对吧? Maldives Today感叹对此谋杀案,大众反应却相当冷淡,并对比2003年9月曾有名囚犯遭安全人员在狱中杀害后,社会曾因抗议而引发暴动事件,今昔确实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