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 2007

Below are posts about citizen media in Japanese. Don't miss Global Voices 日本語, where Global Voices posts are translated into Japanese! Read about our Lingua project to learn more about how Global Voices content is being translated into other languages.

報導 關於 Japanese 來自 十二月, 2007

日本:米其林指南登陆

  20 十二月 2007

11月22日,广受各界讨论的东京米其林指南上市,在日本,只要结合法国与美食准没错,在上市前后,这本由法国轮胎公司米其林出版的餐厅及旅馆指南,果然深受日本媒体注目而获大幅报导,自然也成为日本博客的焦点话题。 Flickr用户pict_u_re拍摄照片。 博客gen认为: 我只随意浏览朋友手边这本已热卖一空的东京米其林指南,我只去过其中少数几家餐厅(大概是五至七家一星级餐厅),相较于纽约和巴黎餐厅数各约两万家,大东京地区竟有逾十六万家餐厅,想到就十分惊人。 许多人都在讨论评鉴结果是否合理,也有人认为,为什么是由非日本企业来决定东京美食标准,而又有多少最佳餐厅只能凭邀请函进入,故没有进入评审范围,不过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东京米其林指南餐厅全列表在网站上,不过只有店名,评论内容等再版买纸本书才看得到。 再者,这本指南也引发某些争议,批评者认为用西方品味与标准衡量日本传统餐厅,无法得到正确结果,ko-ji指出,指南只评鉴东京部分地区,而且评鉴标准也不明。 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但就我翻阅看来,东京23个行政区之中,指南内只报导了9个区,台东区与中野区有诸多悠久知名的餐厅都未获评鉴,让我更想知道这群外国人的评审准则何在。 Flickr用户eprouveze拍摄照片。 有些博客以讽刺口吻看待整件事,这位博客表示: 为什么大家要小题大作?老实说,我觉得人们太大惊小怪了,我不认为法国人能够评论日本美食,不过大概可以建立东京法国餐厅的质量标准吧。 许多博客也认为这本指南太过势利,也对日本饮食文化在其中并未彰显感到失望,saturday_interlude便表示: 就算巷内小餐馆不是高级食肆或高档法国餐厅,也能享受到三星级的体验,因为小餐馆里不仅有美味饮食,还有老板娘的温暖笑容。 原文作者:Hanako Tokita 校对:User:nairobi

日本:恶霸与遭受霸凌者

  2 十二月 2007

在日本,霸凌是层出不穷的问题,媒体上周期性地报导将警讯水准不断升高。发生于北海道校园的霸凌事件影片被上传到YouTube(之后被撤掉),在2006年年末成为头条。政府于上周公布的调查更加强化恐惧,调查发现,相较于前一年,霸凌案件的数目上升六倍。尽管部分是因为霸凌的定义与测量方法有所改变,这个攀升的数目是:2005年的两万件,到2006年的估计值膨胀到十二万五千件,其中包括六起与霸凌有关的自杀案件。 并非每个人都等闲看待这新闻。蝇量级世界冠军的日本拳击手内藤大助,到学校跟学童演讲叙述他小时候被欺负的经验,以此来对付这个问题。学校也受到压力,要求改变处理霸凌事件的方式。 在泷川高中发生因霸凌所引起的自杀 博客作者tekicho对此问题的敏锐观察: 说起来很敏感,但霸凌是不会消失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即使成年人,就如每个人所知,也有霸凌。 但是,这种霸凌文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博客作者nano3000xp探索其根源: 霸凌不会消失。它存在已久,而且会自然而然地持续下去,因为它是消减挫折的一种方法。这是人类的天性。在职场、在社会中、以及在学校,每当人们聚在一起形 成团体,辟出一块属于他们的地方,于是人类关系互动的处所于焉诞生。 我曾使用很困难的字眼,但换言之,进行交换处所的诞生,这里人们承认其他人,也受其他人所承认。一旦这个处所固定下来,相对化(排序)就会根据某些标准建 立起来。职场或组织中,这就像位阶。在警方或自卫队中,位阶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只要你身处其中,长官或上司说的话就是绝对。 回顾人类历史,没有一个地方不发生这种相对化,每个社会系统(资本主义跟共产主义)中都存在着某种阶级系统。 在没有真实案例比对之下,容易将现象理论化。在一个留言版上,一位十五岁女孩写下她遭受霸凌的经验,提供了一则案例: 我在学校正遭受霸凌。 我一度去找老师,希望可以让霸淩停止,但似乎得到反效果。 现在情况变得更加可怕。 不论男生或女生,我几乎被所有人言词欺侮。 很痛苦,而且很难受。我考虑退学。 我想去读自由学校(free school),我想转去别的学校。 (如果我没毕业,将会很难找工作…) 如果我开始就业会不会好点呢? 我还没跟父母说过这件事。他们可能会反对,我也不知该如何启齿。我真的很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我该怎么做? 一位协助儿童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工作者,提供另一则霸凌事件的二手描述: 我接到来自一名担心霸凌的三年级学生的Email与电话询问。 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受到霸凌。他们的鞋子被脱掉藏起来,被取了不雅绰号称呼。 如果学生告诉家长,家长会生气地跑去学校理论,所以孩子们都噤声。老师也会在班上说出来而曝光,所以学生们都噤声。甚至连亲近的朋友也会跟着一起霸凌。 怎么办呢?你想要好好上学,对吧? 什么是最好的作法呢?我问他们这些问题并等答案。 在道德课中,大家一起来思索霸凌问题。我们想要在课堂中做这件事,这是学生的回答。相对于有没有遭受霸凌跟谁受到霸凌,他们真的感受到全班一起探讨霸凌问题的重要性。如此气度让我非常惊讶。 在我尝试个别辅导霸凌行为时,对话通常从这些事情开始或结束: 谁是受害者? 谁是加害者? 还有,谁要负责? 当你这么作,他们会受到二度伤害。这些孩子,以及他们跟成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难以处理。终止眼前发生的霸凌事件固然重要,但也不容易。 除此之外,提高班上所有学生的共同觉察力,共同思索霸凌行为,以及提高预防教育优先性,这是我们组织成员的想法。 最后,博客作者ojezal69在写到有关内藤大助,一位小时候曾被霸凌的日本拳击手,十分振奋人心: 内藤很惊人。他在国中时曾被霸凌过,但他曾想抹除那段事实,在这样的想法之下,他努力工作,并奋力变成世界冠军。 我觉得他将勇气带给了此时正和霸凌挣扎的孩子们。他说他与心中那段[遭受霸凌]的记忆一起努力不懈。 原文作者:Chris Salzberg 校对:nairobi

關於我們的Japanese相關報導

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