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艺术和文化 來自 二月, 2010
智利:一年一度的比尼亚节盛大揭幕
在2月22日,一年一度的比尼亚节,也就是比尼亚德尔马国际音乐节, 一如往昔的在智利比尼亚德尔马市的Quinta Vergara环型剧场,由智利的喜剧演员Coco Legrand和加拿大歌手Paul Anka,揭开序幕。
巴基斯坦:让风筝翔起
在巴基斯坦许多地区,特别是在拉合尔(Lahore),民众会依据传统以放风筝来庆祝巴桑特节(Basant, 春天之意)。然而这项传统已经被中断了好一阵子。2005年时,一位巴基斯坦律师在拉合尔法院主张「巴桑特节」不仅是一种印度教的民俗,还是个危险游戏。
埃及:进退两难的情人节
先忘了你所认识的情人节。在浏览埃及博客圈后,你会阅历很多和情人节有关却相互抵触的反应和想法:有些人就是庆祝这个时刻、有些咒骂、有些讥它愚蠢、有些则相信它与宗教相背离。
美国:切罗基原住民为圣地而战
现居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切罗基原住民(Cherokee)正在反对兴建电塔,表示位址将侵入他们的圣地Kituwah,切罗基人相当重视这座神圣山丘,相传天神就在此赋予他们法律及第一把火,此后流传近万年。
巴基斯坦:禁放风筝
Hamza Ahmad Qureshi及Momekh在博客Lahore Metblogs写到2005年巴基斯坦禁止放风筝,并讨论合理化该禁令的愚蠢理由。巴基斯坦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在拉合尔(Lahore),传统上人们藉由放风筝来庆祝巴桑特(春)节。
伊朗:绿色歌曲支持抗议活动
「绿色运动」(伊朗的反对党)运用各种方式对抗伊朗的执政党。一些伊朗的博客建议人们将手机铃声换成「喔,伊朗」。这首在伊朗家喻户晓又备受欢迎的颂歌,能够表现他们与抗争运动团结一致的心。以下是这首歌的一部分:
印度:电影里的文化政治
本文重点不在于印度宝莱坞电影《我名可汗》(My Name is Khan),而是印度与美国民众对电影的看法及原因,若观察印度博客里的相关文章,可发现一项特别现象,多数人都在分析该片与印度文化政治的关系,而非电影本身的美学价值。
印度:史前语言的消失
最后一位能说古博语的人Boa Senior,在2010年2月于其家乡安达曼群岛(印度领土)过世。此例强烈的证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年发表的报告,其中警告2500种语言正面临消失的危机。
开放影片:Lawrence Lessig线上讲座
什么是合理使用?著作权概念如何融入数位时代,影片评论、教学、重制与研究如何能自由发展?欢迎在美东时间(GMT-5)2月25日下午6时,于「开放影片联盟」网站即时收看Lawrence Lessig讲述这些议题,或可查阅各位所属城市是否有公开播放活动,
拉丁美洲涂鸦艺术概览(下)
在公共空间里,街头艺术(或都会艺术)代表社区、边缘团体及年轻人企图发出的声音,也无视于私人财产权的概念,拉丁美洲亦未置外于这股潮流,有些拉美街头艺术不同于嘻哈运动,聚焦于政治讯息及奋斗故事,直接诉诸于观众。
秘鲁:网络美食影片
秘鲁饮食文化极其多元,部分原因在于国内地形变异大、多种文化交融于饮食中、现代料理手法结合传统食谱等,本文将介绍几段网络影片,或许能吸引你亲手尝试烹调几道秘鲁最著名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