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 2007

報導 關於 Breaking News 重大消息 來自 十二月, 2007

安息吧:巴基斯坦的碧娜芝·布托

  28 十二月 2007

巴基斯坦的碧娜芝·布托(享年54歳)今日(2007/12/27)稍早于拉瓦尔品第的一场政治集会中遭到暗杀。讽刺的是,依据媒体报导,到处是安全人员的拉瓦尔品第是巴基斯坦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另一个讽刺的地方是,根据一份BBC报导,碧娜芝·布托几乎是在和巴基斯坦首任总理同样遭刺杀的地方被暗杀。 她的遭受暗杀使得巴基斯坦的政治前景进入了一个失序的未来,且有疑问指出,巴基斯坦是否将进入内战状态。 碧娜芝·布托是第一位连任两次巴基斯坦总理的女性。 对于一个为巴基斯坦民主奋斗的领袖而言,这是一件悲剧性结局。早从今年她回到巴基斯坦时就有了个错误的开始,当时一个炸弹企图攻击她从机场返回住家的座车。随着她的突然去世,巴基斯坦的政治前景再度陷入一个不确定的立足点,下个月的选举不知是否仍会如期举行。 碧娜芝·布托,一个具争议性的领袖。她的政治观点来自其父亲,前巴基斯坦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的影响。贝娜齐尔·布托,一位经验丰富的雄辩家及作者,于返回巴基斯坦前她曾求学于英国及美国,其后并加入她父亲的政党,巴基斯坦人民党 Pakistan's People's Party (PPP) ,并曾担任巴基斯坦的总理。于Metroblogging Lahore的一位部落客指出“虽然他不支持布托的政治观点,然这位政治领袖的突然丧生仍是一件悲剧。” 我个人从未支持碧娜芝·布托女士及其政党 (PPP)。无论如何,这场悲剧凌驾政治或任何其他事,毫无疑问的没有任何人该死于如此不自然的方式,且是如此可憎的愚蠢原因。如同我们应已瞭解的,命运 都是带着一丝的讽刺。碧娜芝·布托是是由于当要离开位于利亚格特花园的一场政治集会时遭到枪伤而死(主要原因);利亚格特花园,不但是以巴基斯坦的首任总 理利亚格特·阿里·汗的名字命名,同时也是他遭到一颗子弹谋杀之地。 原文作者: Kamla Bhatt 校对: nairobi

巴基斯坦:碧娜芝布托之死

  28 十二月 2007

碧娜芝布托(Benazir Bhutto)之死震惊了许多来自巴基斯坦或以巴基斯坦为写作主题的部落客。虽然布托在政治上有所争议,但她的暗杀却正是巴基斯坦原本期待战胜民主倒退之际。 在Metroblogging Islamabad,这篇文章激起一些回响,从不信任到对即将举行的选举感到忧心。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个是哀伤的日子,布托不是完美的圣人,但至少她为了民主进程努力。民主再一次随她而死去。Metroblogging Mumbai向巴基斯坦人民表达哀悼。 Abu Muqawam说当在哀悼碧芝布托这件事时,一件重要的事是别忘了她政治的本质。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人把布托之死弄的听起来像是一个与穆夏拉夫政权不同的自由民主,这样的论述让布托有点像是巴基斯坦的翁山苏姬。好啊,大家,我们都知道她有雄心富于表现,她上过哈佛和牛津,是英语系媒体的宠儿。但她也受争议的是南亚歴史上最贪腐的女人。 当一些部落客对碧娜芝布托之死持保留态度时,在All Things Pakistan,Adil Nijam写道此时此刻,这个事件是一个人道层次的悲剧。 在人道的层次上,这无异是个悲剧。不久之前我提到,在全巴基斯场,也许全世界,最悲剧性的人物是碧娜芝布托的母亲努斯拉特·布托 (Nusrat Bhutto)。试想,她的先生遭到杀害(注:Zulfikar Ali Bhutto曾任巴基斯坦总统及总理,1974年因被控涉涉嫌谋杀Ahmed Kasuri被处以绞刑),一个儿子遭到毒害,另一个儿子遭到谋杀,一个女儿可能是死于用药过量,另一个曾二度出任总理的女儿,在监禁和流放国外之后,最 终遭到枪杀。 今天,在震惊之中,我只能想到碧娜芝布托如常人的一面。明天,我才会想到政治。 Chapati Mystery写道: 在一个歴史缀以政变、谋杀、吊死政治领袖的国家,这无疑的是最血腥的污点。她的自传名为“天命之女”(the Daughter of Destiny),但她确实不该遭到如她父亲和巴基斯坦首任总理Liaqut Ali Khan (注:1951年在会议中遭到一名坐在听众席的男子开枪射杀)相同的暗杀结局。这真的是个悲剧,且是一个撕裂国家的突发混乱。 巴基斯坦政策部落格(Pakistan Policy Blog )提供了布托是如何遭到枪杀的细节,以及其他严重受伤者的详细情形。“巴斯斯坦人民党( the Pakistan People’s Party,PPP)主席在发表演说后离开政党选举造势集会举行所在地–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利亚格勒公园(Liaquat Park),不名人士朝她开3-5枪,其中一枪击中她的颈部,这名攻击者随后引爆炸弹自杀。布托的安全顾问Rehman Malik和布托的一名亲近友人Naheed Khan受到重伤。除了布托,另外有超过30人死亡。” 当部落客回应着这场悲剧,还有些人表达这将引发街头暴力和示威的忧虑。Metroblogging Karachi 报导政府机关关闭,人们急忙回家。一名评论家指出外面可以听到枪声。The Pakistani Spectator写道“在拉瓦尔品第的其它地区像是法札巴德( Faizabad)、萨达尔(Saddar)和穆里路(Murree Road),愤怒的群众烧毁商店和车辆,大喊反对恐怖份子的口号。” 原文作者:Neha Viswanathan...

俄罗斯:总统人选底定?

  26 十二月 2007

一年半前,俄罗斯部落客若想对着熊大叫,一定得去动物园才行,现在他们完全不用离开电脑前,因为总统普廷(Vladimir Putin)已打算支持第一副总理梅德维捷夫(Dmitry Medvedev)角逐2008年总统大位。 梅德维捷夫的姓氏(Medvedev)字源出于俄文的“熊”(medved),Yandex Blogs(RUS)便列出超过1500篇关于批评梅德维捷夫(RUS)的文章,另外1400篇文章则比较客气[RUS],称他是总统“继承人”。 以英文书写的俄罗斯部落客也在讨论此事,先前都在猜测谁可能是下任俄罗斯总统,以下是部分反应。 Mark MacKinnon's Blog: 恭贺梅德维捷夫总统,当然选举这个形式还是要做,不过他已笃定当选,除非克里姆林宫内决策又出现大转弯,否则普廷钦点者肯定能过关,自由派的在野党已自毁前程,无法团结一心,竟派出三人参加明年四月大选。 梅德维捷夫一切都是拜普廷之赐,若普廷开口要当总理,或是要他放弃总统职位,梅德维捷夫都会照办。 Ruminations on Russia: 终章抑或序曲 Google News现在有108个条目,都宣布梅德维捷夫已成为执政党与亲政府政党共推的总统候选人,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好事。 但一切太简单了,事情不会就这样结束,反而是意想不到的面向,今年夏末的传言指出,梅德维捷夫被查察正在积极布置势力,以坐享好处继续掌控重要职位(GAZP),但应不会成为总统候选人。 Sean's Russia Blog: 故事尚未了结,未来还有更多值得讨论之事,但光是在初期,有件事已是再明白不过,无论普廷用何方式强调他会卸下总统职位,批评者也不可能轻易饶过他,正如Michael Corleone在电影《教父第三集》所言:“当我以为自己已是局外人,他们还不断将我拉回局内。” Siberian Light: 我开始在想,究竟梅德维捷夫能否担此重任,成为领导俄罗斯的总统,而让普廷进入半退休状态,我相信许多人和我心有同感。 梅德维捷夫对普廷高度忠诚,代表他当选后不太可能对付普廷,就像2000年普廷就任总统前没没无闻,外界对梅德维捷夫也知之甚微,没有权力基础,又夹在派系交战之间,或许这正是团结各方的最佳人选… Perspectives on the New Russia: 四,俄罗斯部落客圈对此事有所回应,有些充满嘲讽语气,几位部落客认为普廷之所以挑选梅德维捷夫接班,因为他是唯一比普廷矮的人选,其他人则认为,这场选举等于是投票支持由国营石油公司来担任新总统。 五,梅德维捷夫说话温和,尤其与其他更具领袖魅力的候选人相较,他显得格外木然,但其实梅德维捷夫年少时非常喜欢黑色安息日、深紫色、齐柏林飞船等摇滚乐团,据报导他也很喜欢黑胶唱片录音。 The Accidential Russophile: 我十分怀疑此事是否会对俄国企业方向有任何改变,梅德维捷夫拥有丰富营商经验与特质,而俄罗斯也正是个崛起中的企业国家,多数分析师认为梅德维捷夫是个自由派人物,但我不同意,他只是跟一般的俄国人不同,不会脱口显露出他的本性。 梅德维捷夫不是个凭直觉行事的人物,也不会让部落客轻易写下“他是个法西斯”的简单评语,更不可能出现与某位王子光着上半身钓鱼的画面,也不太可能亲吻孩童的肚子。 简而言之,他是个专业人士。 Scraps of Moscow: 俄罗斯股市应声上扬, 由梅德维捷夫担任董事长的的国营石油公司股价上涨3%,我必须说,在不完美的俄国政坛里,政权平稳转移给梅德维捷夫,或许是维系俄国成长与稳定的最好方 式,早自进入国营石油公司之前,梅德维捷夫便已涉足商界,九零年代他担任SPB木材公司Ilim Pulp的法务主管,也符合多数人对他的评价:“温和自由派/技术官僚”。 市场对此事反应正面,显示社会乐见政局接班态势变得明朗。 展望未来的对美国关系,或许这同样是好事一椿,一方面俄美两国都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另一方面梅德维捷夫不若伊凡诺夫(Sergei Ivanov)鹰派色彩浓厚,但谁也无法确知未来发展,过去几个月充满意外,之后几个月应该亦复如是。...

黎巴嫩:是否进入紧急状态

  2 十二月 2007

黎巴嫩在国会未能选出拉胡德总统的继任者后陷入了政治中空期,在拉胡德总统(Emile Lahoud)任期结束的前几个小时,他命令军队接管全国治安,让几个敌对派系提名新总统,并引发国际社会呼吁黎巴嫩内部保持平静。黎巴嫩博客迅速响应,M Bashir以下描述了目前黎巴嫩处境: …所以基本上目前情况可以摘要如下:在今晚午夜过后,黎巴嫩没有总统、政府内阁(假定毫无合法性争议)将总辞、国会的总统大选投票也延期到11月30日,军队接管全国。 Mustapha更进一步厘清黎巴嫩的情况,他写道: 对于过份渲染拉胡德总统谈话的国外观察家,我有个很重要的厘清,这位即将卸任的总统「并未」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或颁布戒严法,拉胡德的谈话中,引发困惑的段落如下:「黎巴嫩所面临的威胁使黎巴嫩需要进入紧急状态」,此处拉胡德先生所指的是,他要求军队接管全国治安,然而这只是无谓的重复之举,因为总理Seniora的执政团队早就下令了。如果还有什么好说的话,那就是这位马上要成为前任总统的仁兄没有能力做出任何一点正经事,而黎巴嫩与巴基斯坦、约旦、埃及等军队强烈压迫人民的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快就不需要了。 Liliane同时也质疑,现在于黎巴嫩国内发生的事情,是否符合宪法原则,她也补充,世人在这一天见证了「最矛盾的」黎巴嫩,因为以下原因: 1. 包括反对党在内的109位国会议员在中午抵达国会 2. 为了选出一个各方同意的总统,选举日期被延后到11月30日 3. 在会后,各方代表各自透过媒体反击 4. 参与国会的内阁阁员自晚间6点30分起讨论最新情况 5. 拉胡德总统(任期到2007年11月23日晚间11点59分)宣布,2007年11月24日起黎巴嫩进入紧急状态。 6. 内阁基于宪法原则,否决这项宣布,并解释,只有内阁通过、送到国会表决、获得国会多数议员的签名后,才能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这是今天8:30的情形) Blacksmith Jade也在这里关注局势。 因为还有其它博客会持续更新,请继续注意黎巴嫩情势。 原文作者:Amira Al Hussaini 校对:User: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