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 2007

報導 關於 Elections 选举 來自 十二月, 2007

巴基斯坦:为什么是布托?巴基斯坦现在怎么办?

  29 十二月 2007

自从一个非常强悍、有能力的领导人不再存在后,巴基斯坦与各地的部落圈都涌出大量回应,有些部落客关注法律与秩序问题,提供了个人所见、发生在街道上的暴 力事件,也有许多人注意陷入僵局的选举、以及随之而来的延期问题。我们先谈谈这个议题,有些部落格正在讨论布托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巴基斯坦的未来、以及 策划这起暗杀的嫌犯,虽然盖达组织已经坦承犯案(译按:连结失效,但最新消息为盖达否认刺杀布托)。 Red Diary谈到布托成为暗杀目标的原因、以及随后的暴动。 在一些对伊斯兰基本教义派心存同情者的眼中,因为世俗主义者碧娜芝(译按:即是布托)崛起、并很有可能获取权力,碧娜芝也随之成为一个致命的威胁,特别是这些基本教义派在冷战和阿富汗战争以来,便与恶名昭彰的情报局紧密相连,如巴基斯坦内部情报局(ISI, Inter-Services Intelligence),布托变成一个反抗基本教义派的象征-不论是国内或国外,她代表世俗主义与现代,对抗军事的退化者与保守趋势。 有些部落客表示,虽然他们不认同布托的政治理念、或她的政党-巴基斯坦人民党(Pakistan Peoples Party),发生这种炸弹攻击事件是很令人心痛的,也反映出巴基斯坦将遭遇苦难,Muslim Matters称这起攻击事件是恐怖主义的表现,他也谴责将暴力作为革命的手段。 不论从宗教上、或其他观点来看,这是所有人都必须谴责的纯粹恐怖主义,如果任何人不认同她的政治理念,可采用适当的途径,诸如劳 心动笔和她辩论意识形态议题,而非利用这种群众的悲剧,来让你不认同的人永远闭嘴。如果人们不清醒起来,认清以暴力手段复仇是邪恶的(从伊斯兰或世俗社会 的观点都是),冤冤相报将让巴基斯坦陷入万劫不复。 Ali Eteraz也回应类似的观点,他在Huffington Post上写道: 先不谈个人对布托的看法(我对她的看法大多是负面的),她是巴基斯坦一个非常世俗观点的民主领导人,她曾经发表过关于追猎宾拉登的看法,包括应该将邪恶的伊斯兰教育(madrassa)系统连根拔除,并为自己在1990年代初期任由塔利班组织拿下政权道歉,她的死对巴基斯坦反极端运动来说,是一大冲击,坦白说,这起事件代表巴基斯坦再也没有任何反极端主义的民主领导人。 Metroblogging Karachi写出关于街道上群众陷入恐慌的细节,Tabish Bhimani则把焦点放在这起悲剧的后果,同时建议人们冒险离开家门时,最好小心一点。 我的重点不在于这些个人或组织犯下一起谋杀案这种凶恶的罪行,或是他们决定了不只巴基斯坦的命运、也决定了人类的命运这些论点,我想说的是,现在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们不能断下定论,因为像巴基斯坦这种在国际媒体颇有名声的国家,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会有其全球效应。 Teeth Maestro持续提供这起事件的最新讯息,并写下一篇让人们吊唁布托的哀悼文章。 为了让线上社群或其他人能表达失去家人的悲伤、并哀悼上千名巴基斯坦人民党的支持者,我愿意起头吊唁布托,我也会向巴基斯坦人民党办公室附上这封哀悼书上的所有人名单。 * 原文作者:Neha Viswanathan * 校对:abstract

巴基斯坦:碧娜芝布托之死

  28 十二月 2007

碧娜芝布托(Benazir Bhutto)之死震惊了许多来自巴基斯坦或以巴基斯坦为写作主题的部落客。虽然布托在政治上有所争议,但她的暗杀却正是巴基斯坦原本期待战胜民主倒退之际。 在Metroblogging Islamabad,这篇文章激起一些回响,从不信任到对即将举行的选举感到忧心。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个是哀伤的日子,布托不是完美的圣人,但至少她为了民主进程努力。民主再一次随她而死去。Metroblogging Mumbai向巴基斯坦人民表达哀悼。 Abu Muqawam说当在哀悼碧芝布托这件事时,一件重要的事是别忘了她政治的本质。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人把布托之死弄的听起来像是一个与穆夏拉夫政权不同的自由民主,这样的论述让布托有点像是巴基斯坦的翁山苏姬。好啊,大家,我们都知道她有雄心富于表现,她上过哈佛和牛津,是英语系媒体的宠儿。但她也受争议的是南亚歴史上最贪腐的女人。 当一些部落客对碧娜芝布托之死持保留态度时,在All Things Pakistan,Adil Nijam写道此时此刻,这个事件是一个人道层次的悲剧。 在人道的层次上,这无异是个悲剧。不久之前我提到,在全巴基斯场,也许全世界,最悲剧性的人物是碧娜芝布托的母亲努斯拉特·布托 (Nusrat Bhutto)。试想,她的先生遭到杀害(注:Zulfikar Ali Bhutto曾任巴基斯坦总统及总理,1974年因被控涉涉嫌谋杀Ahmed Kasuri被处以绞刑),一个儿子遭到毒害,另一个儿子遭到谋杀,一个女儿可能是死于用药过量,另一个曾二度出任总理的女儿,在监禁和流放国外之后,最 终遭到枪杀。 今天,在震惊之中,我只能想到碧娜芝布托如常人的一面。明天,我才会想到政治。 Chapati Mystery写道: 在一个歴史缀以政变、谋杀、吊死政治领袖的国家,这无疑的是最血腥的污点。她的自传名为“天命之女”(the Daughter of Destiny),但她确实不该遭到如她父亲和巴基斯坦首任总理Liaqut Ali Khan (注:1951年在会议中遭到一名坐在听众席的男子开枪射杀)相同的暗杀结局。这真的是个悲剧,且是一个撕裂国家的突发混乱。 巴基斯坦政策部落格(Pakistan Policy Blog )提供了布托是如何遭到枪杀的细节,以及其他严重受伤者的详细情形。“巴斯斯坦人民党( the Pakistan People’s Party,PPP)主席在发表演说后离开政党选举造势集会举行所在地–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利亚格勒公园(Liaquat Park),不名人士朝她开3-5枪,其中一枪击中她的颈部,这名攻击者随后引爆炸弹自杀。布托的安全顾问Rehman Malik和布托的一名亲近友人Naheed Khan受到重伤。除了布托,另外有超过30人死亡。” 当部落客回应着这场悲剧,还有些人表达这将引发街头暴力和示威的忧虑。Metroblogging Karachi 报导政府机关关闭,人们急忙回家。一名评论家指出外面可以听到枪声。The Pakistani Spectator写道“在拉瓦尔品第的其它地区像是法札巴德( Faizabad)、萨达尔(Saddar)和穆里路(Murree Road),愤怒的群众烧毁商店和车辆,大喊反对恐怖份子的口号。” 原文作者:Neha Viswanathan...

俄罗斯:总统人选底定?

  26 十二月 2007

一年半前,俄罗斯部落客若想对着熊大叫,一定得去动物园才行,现在他们完全不用离开电脑前,因为总统普廷(Vladimir Putin)已打算支持第一副总理梅德维捷夫(Dmitry Medvedev)角逐2008年总统大位。 梅德维捷夫的姓氏(Medvedev)字源出于俄文的“熊”(medved),Yandex Blogs(RUS)便列出超过1500篇关于批评梅德维捷夫(RUS)的文章,另外1400篇文章则比较客气[RUS],称他是总统“继承人”。 以英文书写的俄罗斯部落客也在讨论此事,先前都在猜测谁可能是下任俄罗斯总统,以下是部分反应。 Mark MacKinnon's Blog: 恭贺梅德维捷夫总统,当然选举这个形式还是要做,不过他已笃定当选,除非克里姆林宫内决策又出现大转弯,否则普廷钦点者肯定能过关,自由派的在野党已自毁前程,无法团结一心,竟派出三人参加明年四月大选。 梅德维捷夫一切都是拜普廷之赐,若普廷开口要当总理,或是要他放弃总统职位,梅德维捷夫都会照办。 Ruminations on Russia: 终章抑或序曲 Google News现在有108个条目,都宣布梅德维捷夫已成为执政党与亲政府政党共推的总统候选人,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好事。 但一切太简单了,事情不会就这样结束,反而是意想不到的面向,今年夏末的传言指出,梅德维捷夫被查察正在积极布置势力,以坐享好处继续掌控重要职位(GAZP),但应不会成为总统候选人。 Sean's Russia Blog: 故事尚未了结,未来还有更多值得讨论之事,但光是在初期,有件事已是再明白不过,无论普廷用何方式强调他会卸下总统职位,批评者也不可能轻易饶过他,正如Michael Corleone在电影《教父第三集》所言:“当我以为自己已是局外人,他们还不断将我拉回局内。” Siberian Light: 我开始在想,究竟梅德维捷夫能否担此重任,成为领导俄罗斯的总统,而让普廷进入半退休状态,我相信许多人和我心有同感。 梅德维捷夫对普廷高度忠诚,代表他当选后不太可能对付普廷,就像2000年普廷就任总统前没没无闻,外界对梅德维捷夫也知之甚微,没有权力基础,又夹在派系交战之间,或许这正是团结各方的最佳人选… Perspectives on the New Russia: 四,俄罗斯部落客圈对此事有所回应,有些充满嘲讽语气,几位部落客认为普廷之所以挑选梅德维捷夫接班,因为他是唯一比普廷矮的人选,其他人则认为,这场选举等于是投票支持由国营石油公司来担任新总统。 五,梅德维捷夫说话温和,尤其与其他更具领袖魅力的候选人相较,他显得格外木然,但其实梅德维捷夫年少时非常喜欢黑色安息日、深紫色、齐柏林飞船等摇滚乐团,据报导他也很喜欢黑胶唱片录音。 The Accidential Russophile: 我十分怀疑此事是否会对俄国企业方向有任何改变,梅德维捷夫拥有丰富营商经验与特质,而俄罗斯也正是个崛起中的企业国家,多数分析师认为梅德维捷夫是个自由派人物,但我不同意,他只是跟一般的俄国人不同,不会脱口显露出他的本性。 梅德维捷夫不是个凭直觉行事的人物,也不会让部落客轻易写下“他是个法西斯”的简单评语,更不可能出现与某位王子光着上半身钓鱼的画面,也不太可能亲吻孩童的肚子。 简而言之,他是个专业人士。 Scraps of Moscow: 俄罗斯股市应声上扬, 由梅德维捷夫担任董事长的的国营石油公司股价上涨3%,我必须说,在不完美的俄国政坛里,政权平稳转移给梅德维捷夫,或许是维系俄国成长与稳定的最好方 式,早自进入国营石油公司之前,梅德维捷夫便已涉足商界,九零年代他担任SPB木材公司Ilim Pulp的法务主管,也符合多数人对他的评价:“温和自由派/技术官僚”。 市场对此事反应正面,显示社会乐见政局接班态势变得明朗。 展望未来的对美国关系,或许这同样是好事一椿,一方面俄美两国都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另一方面梅德维捷夫不若伊凡诺夫(Sergei Ivanov)鹰派色彩浓厚,但谁也无法确知未来发展,过去几个月充满意外,之后几个月应该亦复如是。...

苏丹:当死亡变得稀松平常

  7 十二月 2007

对大多数的人而言,眼见一个人的死亡可以是个重创的经验。然而,当你身处其中很长一段时间后,这样的事就会变成日常小事,没什么大不了。这就是SudaneseReturnee 领悟到的。他在欧洲待了几年的时间,再重回Juba-苏丹南部的一座城市-见证了廿多年的血腥战火。 多年来,我从不知道为什么会老是想着我可能会死于横祸。在Juba,人们谈论死亡和悲剧,大概比欧洲人谈到天气还要频繁。 …两天前,就在Juba,发生了一件实在令我目瞪口呆的事。那晚的夜空下,我和几个朋友坐在家门口。 …然后一阵似是痛苦、似是困惑、又或惊骇的尖叫声划破宁静。 …一场意外事故。他的头完全变形了。看来被不知道什么东西撞到的当时,他就死了。我听到有人说,又是一件意外身亡事故。 …他看起来绝对是死了,但还是有人跪在他身边,检查他的脉搏,接着不带任何情绪地宣布“aaah, deintaaha!”(啊哈,这个完了!) …他们是同母兄弟!…人群在夜色中逐渐散去。对大多数的他们而言,这不过是Juba的另一天。但对我和我母亲而言,这却是难以忘怀的一天。 SudaneseReturnee仍然觉得很难过。他想找Dr. KonyoKonyo聊聊,但在诊所遍寻不获他。可能是因为Dr. KonyoKonyo忙着在博客上发表关于南苏丹的健康议题应设优先顺序的文章: 你如何决定哪个问题应该优先处理?当南苏丹政府(Goss, Govenment of South Sudan)上任,他们承诺会尽快完成百废待兴的建设,像是兴建医院、诊所、卫生中心、重建旧有的医院。现在所有的州都完成健康调查了,然后呢? 很遗憾,大多数的承诺都落空了。在健康议题上,我们需要知道轻重缓急。 Drima, The Sudanese Thinker在博客中提到一个孩子如何在一场暗杀未遂的事件里被利用: 目击者表示,一位群众里的陌生男子把一个爆炸装置交给那个孩子,要这个孩子往前拿到Kodi站的讲台上。但这孩子还没走到讲台,东西就爆炸了! 他也刊登苏丹总统Omar al-Bashir最近在义大利拜访教宗的照片。 Little.Miss.Dalu阐明了她认为女性割礼是性暴力的想法: 将标题取为“视女性割礼为性暴力”,因为我相信女性割礼是以暴力反对女人具有性欲。它物化了女人,透过身体的伤害,并剥夺(或说压抑、消除)她“微不足道’的性欲。她的身体是用来取悦她丈夫的东西。这整件事关乎不平等的权力掌控,却以“保护贞洁”之名遂行其道。 Wholeheartedly- Sudaniya提问:“达尔富尔,谁想要和平?” 一场反叛攻击杀死了至少十名在苏丹达尔富尔(Darfur)地区里,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军事基地里的维和人员。这件事引起国际社会的非难。--资料源自BBC News 我猜达尔富尔人对这事件大概要说“又来了!这些自私的白痴不计任何方式就是要破坏和平!” The Sudanese American评论最近Khartoum对SPLM的镇压: 这类的事让苏丹想要维持一个统一团结国家的努力备感艰辛,因为它传达的是错误的讯息,不仅是对南苏丹人,对苏丹北边也是。眼看议会的选举即将在两年内举行,我们很难期待这个“一统的政府”可以为民主的改变铺路,也很怀疑目前国会的执政党能够接受选举的结果。 最后,同样重要的,允许我呈现给你们Path2hope这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新的起点”,做为苏丹的博客圈本回的尾声: 我抵达英国了,很高兴天气没有令人太失望。如我期待,灰蒙蒙的、多风、偶有阵雨。 明天我要搭火车出发前往就读的大学。我抱持最美的希望,但上帝自有对我的安排。祝我好运! 尽管苏丹仍有些正向积极的事在进行着,但负面的事远远多出许多。苏丹,需要一个新的起点! 原文作者:SudaneseDrima 译者:Sophia 校对:nairobi

中国:我们的人在澳大利亚?

  6 十二月 2007

陆克文(Kevin Rudd),这位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赞赏有加的澳大利亚新总理,80年代曾在中国担任外交官,而就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陆克文与霍华德(John Howard)竞选总理之前,胡锦涛主席便邀请他和家人于明年去北京的奥运会。 对于陆克文广泛的中国交际网,中国的博客作者知道些什么呢?11月25日,网易将此条新闻置于头条。 MSN Live Spaces的博客作者黄小雨,在澳大利亚的国际学生公寓的住处里写了一篇文章,“陆克文的胜利”: 凌晨的时候听说小陆胜了。果然和这里的媒体和民调预计的一样。工党顺利执政。替换了已经执政11年之久的自由党国家执政联盟。 消息公布之后。我们的国内的媒体到是颇为兴奋。新浪网上出了很多的报导。CCTV9也进行了专访。 最感兴趣一点。也就是这个新总理会讲中文。给了中澳关系一个美丽的遐想空间。中国人民包括我们那么多留学生来说自然多了些憧憬。 此人的施政纲领,其中几点我比较感兴趣。一个是优质教育系统的建立和教育经费的增加。不过这个貌似也是09年的计划了。不知道对我有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另外一个是改进网络建设。看看这里的破网络。比国内还落后的512KADSL就知道真的要改改了。 其余的比如医疗和社会保障。签《京都议定书》和伊拉克撤军之类的事情和我们切身关系暂不太强烈。 不过我觉得他获胜的另一个法宝是对手已老。霍华德这个老秃驴每天在大家眼底下晃了11年。大家已经看的厌恶了。 另外我还是觉得无论霍华德继续执政还是小陆上台。对中澳关系的大局来说并无太大影响。只是此人更熟悉中国。亲美的立场也不会改变。且其美中关系中的微妙纽 带的作用变得愈加清晰。早上一上线又看到法国总统启程访华了。而且还带着1000亿的合同意向而去。这个时代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在经过 200年的压迫和斗争之后。一切就如命运之轮一样滚滚而来… 还有一篇文章作者DreamhouseLHH1106也来自于澳大利亚,题目为“谁是陆克文”: 陆克文是Who,这几天是澳洲的大选,各种媒体上都是和大选有关的消息一打开电视整段都是介绍选举的情况当记者问选民对大选的看 法时,多数人都用了boring这个词偶在想既然很多人都觉的boring,电视台还有别的媒体,为什么总是不停的放选举难道是因为好莱钨的编剧罢工,导 致电视台没有美剧放,才拿选举充数昨晚,选举结果出来了工党的陆克文击败了自由党的霍华德,出任了澳洲的新总理陆克文的获胜一方面是因为他提出的福利政策 吸引了选民澳洲这几年经济增长很快,但老百姓除了收入有些增加,福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其实澳洲的福利已经很好了,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一 点似乎和中国有些像而有着苦难童年的陆克文便大打福利牌,从而吸引了多数选民。 另一方面,他的中国背景又为他吸引了N多的亚洲选民陆克文虽是土生土长的澳洲白人,但他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大学时,他的专业便是中文和中国历史大学毕业 后,他曾在北京工作过八年不仅如此他的三个孩子均会说中文。 他的小儿子现在在复旦大学深造工党一向比较倾亚洲随着亚裔尤其是中国移民的增加陆克文自然为获胜 增加了砝码偶倒觉得,陆克文挺有先见之明,能在三十年前选择当时很冷门的中文做为自己的专业其实现在在西方,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如果有在中国或是亚洲有 工作学习的背景,那么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就是不知道西方人是不是也像中国那样有“海归”一说陆克文是Who从今天起,他是澳洲的总理。 新浪的博客作者Old Thrift贴了这样一张照片: 接着我们再回到澳大利亚,新浪博客作者龚学中这样抨击到:“陆克文赢了,而幼稚已经开始”: 我看了中国的网络,一片欢呼声,都认为,澳大利亚产生了一个亲中国的政府首脑,预示着澳大利亚将给中国带来很多好处。我笑 了笑,连嘴也不用捂的,便斥之曰:“幼稚!”新加坡是什么国家,华人国家。亲中国吗?以色列总理是哈尔滨长大的,他爹的墓还在哈尔滨。亲中国吗?布什年轻 时随他爹(任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在北京生活了好几年。亲中国吗?韩国,从人种,到文化,压根就是中国的种,亲中国吗?日本,从人种,到文化,压根就是中国 的种,亲中国吗?台湾……亲你吗?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亲不亲,阶级分。这个“阶级”及其“立场”是什么呢?一是,“反中”。不要以为,西方国家反对中国,是因为 中国是一个共产党统治的国家。那是骗人的理由。西方反对中国,就是因为你是中国,因为你越来越强大了。看看俄罗斯,早不是共产党国家了,却越来越是西方国 家的肉中刺了。二是,“反共”。这当然是为他们的第一个理由找理由了。例如,西方就不反对越南,因为越南太弱小了,不会威胁到他们。三是,“反华”,因为 你不是他们的“族类”。 陆克文要当总理了,让他的党徒们高兴吧。而我们,是无论如何找不到任何理由高兴的,因为,克文兄仍然要像他的前人那样,继续履行与美国的军事同 盟协议,继续与日本、美国实施对中国的实际上的军事包围,继续像他的前任那样接见达赖…原因呢,一是因为他必须“反中”,二是因为他必须“反共”,三是因 为他必须“反华”。根本的原因,是“阶级斗争”… 有点相似的,受到有影响力和略有狂热民族主义博客作者、星巴克boycotter 以及央视国际主持人芮成钢对陆克文的长篇专访的启发,hoop China BBS的作者“30 point lag”发表文章“我的最好的澳洲朋友的人成为首相”,为了讨论,他在文章提供了自己的简介以及一条思路: 他本人在本科阶段的专业是中文学习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恐怕他的中文水平比大部分国人都要 强),他三个孩子都学习汉语,女儿今年与一位香港华人结婚。大儿子现在在大学读法律,同时也学习汉语,水平不错,前年曾到上海复旦大学读书,小儿子还在初 中,也在学习汉语。很好,很强大~~...

黎巴嫩:是否进入紧急状态

  2 十二月 2007

黎巴嫩在国会未能选出拉胡德总统的继任者后陷入了政治中空期,在拉胡德总统(Emile Lahoud)任期结束的前几个小时,他命令军队接管全国治安,让几个敌对派系提名新总统,并引发国际社会呼吁黎巴嫩内部保持平静。黎巴嫩博客迅速响应,M Bashir以下描述了目前黎巴嫩处境: …所以基本上目前情况可以摘要如下:在今晚午夜过后,黎巴嫩没有总统、政府内阁(假定毫无合法性争议)将总辞、国会的总统大选投票也延期到11月30日,军队接管全国。 Mustapha更进一步厘清黎巴嫩的情况,他写道: 对于过份渲染拉胡德总统谈话的国外观察家,我有个很重要的厘清,这位即将卸任的总统「并未」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或颁布戒严法,拉胡德的谈话中,引发困惑的段落如下:「黎巴嫩所面临的威胁使黎巴嫩需要进入紧急状态」,此处拉胡德先生所指的是,他要求军队接管全国治安,然而这只是无谓的重复之举,因为总理Seniora的执政团队早就下令了。如果还有什么好说的话,那就是这位马上要成为前任总统的仁兄没有能力做出任何一点正经事,而黎巴嫩与巴基斯坦、约旦、埃及等军队强烈压迫人民的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快就不需要了。 Liliane同时也质疑,现在于黎巴嫩国内发生的事情,是否符合宪法原则,她也补充,世人在这一天见证了「最矛盾的」黎巴嫩,因为以下原因: 1. 包括反对党在内的109位国会议员在中午抵达国会 2. 为了选出一个各方同意的总统,选举日期被延后到11月30日 3. 在会后,各方代表各自透过媒体反击 4. 参与国会的内阁阁员自晚间6点30分起讨论最新情况 5. 拉胡德总统(任期到2007年11月23日晚间11点59分)宣布,2007年11月24日起黎巴嫩进入紧急状态。 6. 内阁基于宪法原则,否决这项宣布,并解释,只有内阁通过、送到国会表决、获得国会多数议员的签名后,才能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这是今天8:30的情形) Blacksmith Jade也在这里关注局势。 因为还有其它博客会持续更新,请继续注意黎巴嫩情势。 原文作者:Amira Al Hussaini 校对:User: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