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 2007

報導 關於 Governance 政府治理 來自 六月, 2007

巴西: 国家网路政策辩论新一回合

  30 六月 2007

在巴西,能让大众达成共识的议题本来就不多。不过当有人想要干预网路自由时,更会有许多人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政治立场,这也是本周Eduardo Azeredo(最近企图透过阴谋控制巴西网路使用者的国会议员)所遭遇的情况。宪法与司法委员会延后审定他想促成的网路犯罪法案,而来自部落圈的影响力是造成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 Se tinham como objetivo atenuar a polêmica causada pela primeira versão do projeto de lei sobre crimes virtuais, as alterações anunciadas pelo senador Eduardo Azeredo (PSDB-MG), relator do projeto, conseguiram atrair ainda mais atenção… O principal ponto de discussão do novo projeto permite que usuários contra-ataquem ameaças digitais...

(短信)日本:媒体与政府的距离拿捏

  29 六月 2007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密友古森重隆(Komori Shigetaka)最近出任新职,担任日本放送协会(NHK)经营委员会委员长,引发政府是否干预公营媒体运作的争议,博客Meipong提出这项议题、分析博客圈与主流媒体的看法,并分享她个人的观点。 作者:Hanako Tokita

伊朗:第二次文革?

  26 六月 2007

在伊朗,各区域的大学正经历一股安全部队的镇压潮。凡是六到八人的基进团体,学生联盟的成员,或是独立自主、敢于怀着异议思想或论述的教授们,不是在这几个星期里被逮捕拘禁,就是正听候纪律委员会的判决发落--有些是被指控为对严格的伊斯兰服装戒律不敬。 以世俗、改革思想净化学术殿堂,这样的行为被巴斯基民兵(Basiji,波斯语为“民众动员军”之意)及一些保守派称为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这位什叶派精神领袖、伊斯兰共和国的奠基者便宣称,需要对全国各地的大学进行文化革命。在那之后的两年之内,多所大学被迫关闭,许多学生和教授也遭开除。 以下是几位部落客分享他们对于最近这些事件的看法和忧虑: 数名Amir Kabir大学学生遭囚禁 在Amir Kabir大学,伊斯兰学生团体--独立学生联盟举行的年度选举中,数名学生因在校园刊物上登载侮辱伊斯兰共和国的文章,而遭到逮捕。被居留的学生们说,他们杂志的标志被人窜改,藉此破坏他们的自由学生联盟。 Cityboy谈到Amir Kabir大学越来越常用暴力手段对待学生: 当Arman Sadeghi和Ismail Salmanpour这两个伊斯兰学生基进团体的成员,试图进入位于德兰黑的Amir Kabir大学时,受到校园警卫的攻击。 这里是上述事件的录影: 这位部落客写到: 几位该大学的学生,持续地绝食以抗议对那七名学生的逮捕,他们现在被拘禁在鼎鼎大名的Evin Prison监狱;也抗议藉由骚扰、禁止、驱逐和殴打参与行动的学生,来对他们学术行动施压。 可曾记得第一次文化革命 改革主义者、前任的国会众议员Ahmad Shirzad表示[Fa],那些被二次文革煽动的人士,应该想想当年伊斯兰革命里,发动第一次文化革命的后果为何。Shirzad写到,许多伊朗的学生和学者遭到开除,并被要求遵守严格的纪律;但几年之后,当权者回过来看检视他们的决策,发现文化革命没有是发挥功效的。 尊重或污辱? Kadivar感到 [Fa]学术殿堂深陷危机,她谈到那些被拘捕的学生。总统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 的一场演讲,力促对抗世俗派的教授,因此有些教授遭到开除。他也提及还有三名学生死因可疑,有些学生被送往纪律委员会,以及暴力攻击大学的安全部队。 这位部落客说,政府将威权强加在民间体系,而这也是伊朗当局在外交政策上所作的事情。Kadivar表示,长期来讲,这种政策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和危机。她的结论是,若政府以尊重而非污辱的手段对待学生,将会是比较好的方法。 别谈政治 Retorik说[Fa],在他的Modares大学里,已经有好几位学者和教授被停职了。他难以置信地发现,他们竟然不能在大学的政治学课堂上讨论时政! Sanjaghak则说[Fa],她的学生们担心明天会不会就被抓去纪律委员会,“我们可怜兮兮地召开会议,以捍卫自己的权益,并期待被痛打一顿。” 我们需要文化革命 而一位穆斯林部落客协会的成员,Mohammad Masih,则反对上述部落客的论点,他认为[Fa]第二次文革是必要的。这位部落客说,问题是从改革派总统当权、且文化革命停止时开始的。他抱怨道,那些在大学里抗议伊朗政府的人,没有为伊斯兰共和国的国家安全赋税或做出任何贡献。 作者:Hamid Tehrani 校对:abstract

伊朗: Gonu飓风灾民,巴勒斯坦危机,石刑暂缓执行

  25 六月 2007

两周前,Gonu飓风袭击了阿曼和伊朗的Sistan及Balouchestan省。伊朗博客报道说,这个贫穷省份的灾民没有得到足够的政府救援,许多人得不到食物、饮水和医疗。他们批评政府的无所作为和媒体的沉默。 飓风灾民和媒体的沉默 Nazi Kavyani写道,数千灾民处于危险之中,而且有很多伊朗人从未听到过有关灾民状况的任何新闻。 该博客说: 35万人正面临着疟疾和霍乱等疾病和灾难。最多仅有30%的人口能获得饮用水。从最近几次地震灾民可怕的情况看来,伊朗的紧急援 助管理一直是一个问题。由于该地区道路被毁或阻塞,即使是缓慢的紧急救援也无法送达。灾难事件的新闻发布,既少且弱;国有的伊朗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IRIB)对灾难的严重程度和广度保持沉默。此刻,发生更严重灾后综合症的可能性,正急剧升高。实际上,很多伊朗境内的人也意识不到这场被掩盖的灾难的 细节和范围。 Razeno 说, 数月前他/她前往 Sistan和 Balouchestan省。博客中说,生活在那里的人尽管他们从伊朗得到的只有贫穷,仍然骄傲的认同自己是伊朗人。该博客说,由于Gonu飓风,30% 的人口得不到水,并且身受各种疾病感染的威胁。该博客进一步举例说,令人惊讶的是,伊朗政府和媒体为拉丁美洲的洪灾进行动员,但迄今为止没有行动起来,为 这个贫困省份的伊朗人提供帮助。 Futurama 请求博客和记者聚焦于这条消息,帮助人们了解这一灾难。他说,人们最需要的首先是食物和水,然后是医疗保健。 伊朗的自然灾害不是伊朗博客圈的唯一话题。一些博客谈到了巴勒斯坦危机。 上帝惊讶,垂死的民主 Haminjori说,上帝一定对巴勒斯坦哈马斯和法塔赫最近爆发的战争感到惊讶。该博客说,他们的主要目的一定是战争本身……现在他们无法与以色列作战,他们只能自相残杀。 Jomhour说,一周内有100名哈马斯和法塔赫成员丧生——不是被”占领军”——而是被巴勒斯坦人杀死。该博客报道,一群哈马斯成员围绕着一名法塔赫成员的尸体跳舞。对此,伊斯兰共和国电视台保持沉默。 Mohmmad Ali Abtahi, 前副总统和一名神职人员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昨天解散了哈马斯领导人Ismail Haniyeh领导的联合政府,而美国支持这个决定。Abtahi称此举为民主之死。他说,美国的中东政策是该地区民主的真正障碍。 石刑暂缓执行 但并非本周所有的伊朗博客都是负面消息。看来现在至少有一个消息令许多人快乐。 伊朗当局已暂缓一桩石刑执行令。 在Myedan,我们读到: 得黑兰司法部长书面命令 Takistan 的司法部门负责人,中止对 Mokarrameh Ebrahimi和她11岁私生子的父亲的石刑。石刑定于当地时间周四上午执行,而中止令在离预定时间不到24小时的时候到达。 Mokarrameh Ebrahimi是一名43岁的老妇人,11年前被判处石刑之后,一直在Ghazvin的Choubin监狱服刑。孩子的父亲也在监狱被关押了11年,计划与Mokarrameh Ebrahimi一起被执行石刑。他们被控发生非法关系。 Zeytoun认为,他们之所以暂停石刑,是因为害怕人们的抗议,同时担心数字媒体会把这一暴行的视频片段放到互联网上。 作者:Hamid Tehrani 译者:Davidpeng 校對:PipperL

利比亚:阿拉伯语已死?

  23 六月 2007

通常利比亚部落客讨论话题多元,最近Lebeeya发表一篇文章,提及同事多么喜爱她的巧克力饼干,并以触摸木头(touch wood)的方式,希望她能避开恶魔之眼,却意外引发人们论辩阿拉伯语是否已经死亡。 事件起始于Lebeeya提到:“各位,别再说‘触摸木头’了,说Mashallah吧!”,这个阿拉伯语汇ma sha`a allah,意指信徒完全接受真主降临其上的好运或恶运。部落客Suliman对此则回应: 我想你的同事会选择说英语而非阿拉伯语,是因为美国流行文化已笼罩全球,无论是阿曼、沙乌地阿拉伯、利比亚等国皆然,据我所观 察,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需要阿拉伯语、巴巴里语、斯华西里语等已死语言,这些语言背后的文化并不鼓励个人特质或表现,造成就算在阿拉伯国家里,年轻部落客 都时常以英文表达自我想法,对你、对他们都比较方便。 Mani利用这个机会,在他自己的部落里抒发感受,强调阿拉伯语等语言等并未死亡: 人们各有选择自由,…所谓自由,即人们能思考、观察、感受,并依此选择自己的行为… 文末回应同样非常精彩。 后来这个话题也在部落格Imtidad出现: 最近我准备对网路上的利比亚部落格进行研究,目前我已收集到76个部落格,这些利比亚作者分居于国内外,也有居住于利比亚的外籍 人士,其中一项共同点在于多数以英语写作,或是混杂使用英语、阿拉伯语、利比亚方言,其中55个部落格纯以英语写作,11个部落格混用英语及阿拉伯语,只 有10个部落格纯以阿拉伯语写作。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为何各位只用英语或只用阿拉伯语?为什么多数利比亚部落格都用英语? 这场论辩有时相当激烈,有些诽谤人士指控阿拉伯语象征恐怖主义,也有些人认为这个语言的功能就在《可兰经》之中,若各位有勇气,建议各位浏览所有回应,不仅内容值得留意,也会让各位认真思考自己的语言。 结论究竟会是什么?全球化已成功扼杀阿拉伯语吗?现在英语与阿拉伯语各自代表自由与恐怖主义吗? 作者:Fozia Mohamed 校对:Portnoy

伊朗: 瑞典博客眼中的伊朗

  23 六月 2007

译注:因为原文对照片说明只简短摘录原作者部落格的文章,为便于读者理解,我在翻译时也加入了原作部落格的说明,所以本篇的译文与英文原文有些许不同 瑞典部落客Jonathan Lundqvist几个月前造访伊朗,并在Global Voices 的专访中分享了他的经验。Jonathan 在他的部落格发表了许多关于伊朗出版品审查、日常生活、传统和现代性的照片。同时他也不忘了展现伊朗之美。这里的七张照片胜过了千言万语: 前二张照片展示了伊朗出版品审查的一瞥。Jonathan说Nashravaran是主管所有国外进口印刷出版品审查的机构。Nashravaran 也会操审查杂志之后,于不适当的内容上贴上标签。很令人惊讶的是有人的工作是整天坐在那儿,拿着一只大大的签字笔把不适当的内容遮掩起来。 第三张照片,是伊朗的情侣得跑到很远的地方约会,才能保有隐私。 伊朗约会的型态。男孩和女孩坐在蜿蜒的河边,享受他们不受干扰的谈话时间。山里像隐秘的天堂一样,有时候你甚至可以看到不穿戴头巾的女孩! 第四张照片,展示了当西方品牌遇上东方服装时,会变得如何。 Jonathan解释道:“我看到这位在北德黑兰一家运动服装店工作的女孩。她头巾上的品牌标志,激起了我的好奇”。PUMA并未生产头巾,但要求员工必须穿载头巾作为制服的一部份。 (译者补充自原作部落格上的一段说明:) 员工身为自己品牌的最佳代言人,这个女孩和另一个朋友自己把品牌的标志绣在头巾上。很明显的是这张照片展示了波斯和西方冲击 (波斯语 Gharbzadegi Weststruckness) 竞争文化间的二元性。金发,有一点过份的化妆,以及西方品牌的标志,明显可见地出现在要求女性端庄的宗教象征上。对全球化来说,这意谓着什么? 最后四张照片分别展示电子商场、德黑兰的一个美丽公园 (译注: Park-e Laleh 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美丽公园,距离德黑兰大学不远,公园的中央有个湖,远处的山清晰可见)、摄于伊斯法罕,令人赞叹的桥 (译注: Esfahan,伊朗的第三大城市,这座很壮观的Sio-Se-Pol桥建于1602年,比五月花号驶往新大陆建立另一个帝国早了二十年,长300公尺,有33个拱形)、以及有着波斯书道(译注:Persian calligraphy)作为装饰的清真寺窗户。 作者: Hamid Tehrani 校对:PipperL

八大工业国高峰会(G8 summit)后,世界变的更好了吗?

  20 六月 2007

八大工业国高峰会(G8)(外加延伸五国)上周在德国北部的海滨渡假胜地海利根达姆举行。世界最富裕的国家领袖群聚一堂准备对气候变迁以及非洲国家贫穷问题达成协议,但这似乎不能满足众多对于全球资本主义的批评。 全球之声在过去的几周连结了来自印度、俄罗斯和非洲的评论。以及远从秘鲁和日本而来的示威者,参与反对这场会议的举行。 译者补充: 来自印度的评论: a reader's words 在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会场外的抗议活动之中。为什么这些人要抗议呢? 答案很简单,即使全球化让第一世界之岛一座座的开在上海和印度的班加罗尔,它同时在已开发国家也建立了一个下层社会的第三世界。 来自俄罗斯的评论: Edward Lucas 写到在这次在德国召开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上俄罗斯的问题。大部份的会议所产生的结论都是杂乱无章的。但经由精心琢磨的陈腔滥调,在此之间,各国的差异会被尽其可能的以手段应付和模糊化。这似乎是无一例外。 来自非洲的评论: 一群与 Panos London 合作的非洲记者将从德国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现场,在博客上书写他们的观察。从六月一号起,为期九天,来自伊索比亚、乌干达、莫桑比克和南非的记者,将带给读者新闻,及从非洲的观点谈艾滋病的问题和医疗服务、国际援助、外债免除以及气候变迁。 我们将从德国北部的海滨渡假胜地海利根达姆、同也是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现场报导,我们也会报导八大工业国另类高峰会,以找出八大工业国是否真的在倾听非洲的声音。 Jewels in the Jungle在德国持续的追踪收集许多在网络上关于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好文章及博客文章(特别是来自非洲),他说道: 我对此次高峰会会谈的结论并不像某些人那么的悲观和失望,但同时你也必须感到疑惑,八大工业高峰会究竟和谁有关?他们对于解决世界上的问题有任何有用的帮助吗? 会议就变成给政治人物的马戏团表演,每个团体在太阳下为他们各种原因的愤怒发声,而这和会议很少或一点关系也没有,有人就问,何必这么麻烦呢? Francisco Xerinda在九位非洲记者所组成的博客AfricaVox2007上持比较正面的看法: 最近的四天这里都被反全球化的抗议人士所占据,道路持续封锁,警方不断告诉我们要改道。 但这对我而言,实际的恼怒很值得。这些抗议人士对我来说有其意义。我看到当二年前民间团体向在英国苏格兰格伦伊格尔斯(Gleneagle)召开的八大工业国会议施压,最后让我的国家莫桑比克免除外债(debt relief)。 Patricia Daniels在开放民主(openDemocracy)的开放高峰会博客上报导了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以及从女权出发的另类高峰会。她建议不必大费周章地去读八大工业国高峰会宣言。她说道:「那主要是枯燥乏味的声明,只指出了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一点用也没有」 可以预测的是,数以百万计的YouTube观众比较有兴趣看到,新选出的法国总统萨柯奇(Nicolas Sarkozy )在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记者会上醉醺醺的样子…   作者:Solana Larsen 校对:Leonard

玻利维亚:国际足协禁令剥夺乐趣

  13 六月 2007

Hernando Siles足球场位 于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的Miraflores区,是多个职业足球队的主场,亦为国家代表队练习场地,虽然过去三届世界杯足球赛中,玻利维亚总是在资格赛里 垫底,不过民众始终相信,正是因为高海拔的地利优势,让国家队能晋级参与1994年世足赛,那也是该国至今唯一出赛经验。居住于圣克鲁斯的E.在部落格 Voz Boliviana[ES]写道:“1993年,我国通过隔年美国世足赛的资格赛,全国上下都欢欣鼓舞,充满乐观与民族主义氛围,我们靠着自己的力量而有此成果。” 不过最近国际足协FIFA宣布,国际赛事未来只在海拔2500公尺以下的场馆举行,使玻利维亚许多场馆失去主办资格,也抹煞人民看到国家队再度晋级的期望。 同样身为足球迷的玻国总统莫拉列斯(Evo Morales)于是决定,将派遣高层官员赴瑞士苏黎世,直接与FIFA主席布拉特(Joseph S. Blatter)交涉,并称当天为“挑战日”,全国各地亦出现反此规定的游行与抗议场景,部落客亦群起加入反对足协。 FIFA的政策宣告激怒许多玻利维亚民众,不分意识型态同声谴责,圣克鲁斯的Andres Pucci表示[ES]: 无论是全球最湿热或最湿冷之处,都有人在玩足球。 有些人难在巴西下午三点的40℃高温下踢球,也有人难在海拔3500公尺的场地踢球,但足球运动就是如此,人们会到另一个国家、场地或地区比赛。 Sergio Asturizaga是个居住于巴西的玻利维亚人,他在部落格Así como me ves me tienes里回忆,过去人们争论是否该在高海拔地区比赛时,布拉特曾访问过拉巴斯[ES],当时Blatter向玻国政府保证会支持不设限制,为纪念此事,足球场外墙还高挂着一块看板,Angel Caido [ES]的Hugo Miranda记录了看板上究竟写了什么字: 我生于山中。 我在瑞士的家乡就在欧洲最高峰旁,因此我毫不害怕高海拔。 FIFA主席布拉特写于2000年2月11日 Miranda居住于奥鲁罗,这个城市便很可能受禁令影响,他认为这项决定背后真正的意义是: FIFA只是想赚钱,为了让赞助商掏出一样的钱,所以一定要让巴西、阿根廷与乌拉圭晋级世界杯。 Guccio's[ES]的Carlos Machiado Salas提到: 从没有人因为高海拔球场而死,如果他们真要禁止在高海拔球场出赛,他们也应禁止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保罗的球场比赛,因为每月都至少有一人因球迷间的暴力而死。 若国际足球赛事不得于这些地方举办,接下来会怎么样?Willy Andres [ES]怀疑所有运动都可能受影响,不再于高海拔地区举行。Nacido en Bolivia [ES]的Gery M.认为FIFA的决定,可能对这些国家的年轻人产生长期影响,他们因此对运动失去兴趣,进而丧失改善生活品质的机会。 作者:Eduardo Avila 校对:Justin

波兰:反安乐死、反飞弹与反闪族语

  12 六月 2007

The beatroot了一篇关于波兰男人死亡权利的文章,他也提到对美国反飞弹系统、以及波兰教育部长父亲反对以闪足语系写作的文章,一如过去总是发生的事,讨论区充满了热烈的评论。 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校对:Portnoy

俄罗斯 & 格鲁吉亚 : 签证、美酒、世贸组织

  10 六月 2007

笔者曾翻译一篇cyxymu的文章,内容不仅与俄国放宽乔治亚国民签证限制有关,也牵扯到乔治亚在俄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事中扮演的角色。俄国与身为独立国协(CIS)成员的前苏联加盟国向来实行互相免签证制度,但俄乔两国却于千禧年开始实施签证制度(双方事前不时讨论放宽签证限制),原因在于俄国长期支持乔治亚分离主义地区,两国紧张情势因此升高。不过由现今情势看来,俄国将对部分乔国人民开放签证: 惟有天真的人才会相信,俄国会出自善意而放松签证限制,其背后目的是为了让俄罗斯入会代表团能顺利抵达乔治亚,以利进行世贸组织入会事宜。俄国全面拒发乔国人民签证像是一根棍子,相形之下,俄国对部分乔国人民开放签证只是一棵小红萝卜。 不过我认为乔治亚将持续要求两国边界检查哨合法化,乔治亚先前才关闭了Psou河及Roksk隧道的检查哨,但前阵子俄国又在相同地点非法增设检查哨,于是乔治亚要求让乔治亚籍海关官员进驻这些检查哨。 双方龃龉的事例不仅于此,俄国还对乔治亚矿泉水及酒类实施禁运,倘若以上问题未解决,乔治亚要如何同意俄国加入世贸组织?我认为乔治亚不会同意俄国入会。 当然,我认为不仅俄国民众迫切希望加入世贸组织,俄国政界也持同样期待,由于迟迟无法加入世贸组织,俄国政府一年损失近十亿美元,是故俄国总统蒲亭针对入会事宜向乔治亚施压。 我浏览过的部落格中,就属Cyxymu的部落格人气最旺,其内容主要与阿布哈兹共和国(Abkhazia)相关,我觉得主笔者身分若非冲突下的难民,即是国内颠沛流离人士,该部落格全名为“苏乎米(Sukhumi,阿布哈兹首都)回忆、战争、痛楚”,其文章近乎以此主题作为焦点,最近部落格也出现一些关于南奥塞梯(South Ossetia)冲突的文章。该部落格时常放着苏乎米及阿布哈兹境内各地照片,版主常藉此书写怀旧文章,而网友也会在文章回应中缅怀过往,部落格访客及回应次数络绎不绝,替该部落格营造了活络气氛,网友经常在文章回应中,以趣味十足方式交流阿布哈兹近况。 照片摄于2006年8月13日,乔治亚首府提比里西(Tbilisi)。感谢Lyndon Allin 提供照片 作者: Lyndon Allin 校对: Leonard

乌克兰:政治事务过量

  10 六月 2007

4月2日,乌克兰总统尤申科(Victor Yushchenko)宣布解散国会并提前选举,但总理亚努科维奇(Victor Yanukovych)及其盟友则主张总统无此权力,(这里与这里有 先前全球之声的报导)。本周,尤申科将新上任的检察总长皮斯肯(Svyatoslav Piskun)解职,他的立场亦倾向亚努科维奇,内政部长图什柯(Vasyl Tsushko)因此指控总统滥权,镇暴警察则搜索检察总长办公室,尤申科的回应则是将内政部下辖军队改由总统直接指挥,亚努科维奇同样批评总统作为,内 政部则表示将拒绝接受此项命令,引发外界不解,究竟内政部下辖军队的指挥官为何人,隔天尤申科将更多军队调往首都基辅,不过多数在途中便遭代表政府的交警 拦下。 此次冲突极为复杂,结果也尚未浮现,不过有一事可确知,无论这些政治人物究竟是代表何种政治势力,民众都深受政治事务过量(及气候异常炎热)所苦。 当地新闻周刊《Korrespondent》两位记者于5月25日时,在部落格(RUS)上提及乌克兰近来的政治与气候情况,以下为部分内文。 《Korrespondent》总编辑Vitaliy Sych: 我觉得,政治人物所见的现实已与我们毫无交集,一切都结束了。 我们在电视上所见情形是:国会打算弹劾总统,总统企图开除总理,宪法法庭法官遭指控收取数百万贿款。观众看了之后心想:那又如 何,一切都已失去意义,重要的政治消息那么多,多到已失去所有价值,如果明天电视上播出总理或总统闷死并吃掉三个婴儿,人们的反应也只是:真是有趣啊。 乌克兰政事已变成一出肥皂剧,永远不会下档,对人民生活也不再有任何影响。 本地企业家对此早已心知肚明,过往选举将届,都会使多数重大计划延后一年,但现在人们早已不注意选举,因为选举已成常态,昨天我 读着英语的《基辅邮报》(Kyiv Post),我也曾在那间报社工作,乌克兰从未像今日一般,吸引如此多外资前来,从前大概每个月报上会有一间消息,报导市场上新增某件大型投资案,现在每 周都有五、六则类似新闻,就连国际评等公司的经济预测报告中,乌克兰也已终止跌势。 一般而言,政局不稳会使人感到焦虑,但现在人们一点也不在乎。 一切都结束了,政治已悖离人民生活。 但拜托告诉我一件事,如果我明天出城去烤肉过夜,而政府刚好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他们还会让我回到市区吗? 《Korrespondent》国家版编辑Olga Kryzhanovskaya: 昏昏欲睡的王国 这个国家频临紧急状态,三权分立下的两权已失去其合法性,神奇的是基辅市区内却毫无任何迹象,感觉不出紧绷氛围,人们平静地讨论 周末行程,没有人急着看新闻,经过两个月的政治冲突,似乎所有人都已对政治高层动态失去兴趣,夏日、高温、啤酒,没人想管政治。经济正常运作,银行、商 业、地铁都营运如常,彷佛什么问题也没有,新闻报导检察总长办公室遭突袭搜索,就好像是另一部成龙主演的动作片。醒醒呀,大家,以愤世嫉俗眼光看待政治人 物有时是好事,但完全冷漠或毫不关心便有些危险,回想2004年的情况,如果当时没有数千人走上街头掌控局面,国家会发生什么事?如果只有300名走路工 站在独立广场上,而非30万公民,根本就不会有圆桌论坛,也不会有任何妥协,除非我们现在再度拾起公民身分,否则政治人物只会继续让国家空转,不愿寻求解 决之道。 更新消息:不久后,乌克兰领导人宣布达成协议,订于9月30日举行大选,总统尤申科表示,政治危机已告落幕。 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校对:Portnoy

新加坡:缅甸侨民连署拒绝重覆纳税

  7 六月 2007

新加坡的缅甸部落客指出,缅甸民众正在发起“拒绝双重课税连署”活动,最终希望将连署交给新加坡总理。 海外缅甸民众除了得向驻在国缴税之外,还要交税给当地的缅甸大使馆,若不从,大使馆将拒绝提供任何领事服务。 部落格“Burmalibrary.org”提供缅甸双重课税政策的背景介绍: 例如居住于日本的缅甸民众,便要将所得的一成上缴缅甸驻东京大使馆,每月最低也得交10000日圆;美国侨民每月也得付10%的 所得给驻美大使馆,通常金额约为65美元,而且这些侨民都已经向美日两国政府纳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南韩、澳洲的缅甸人面临情况都相似,唯一的例 外大概只有英国,因为英缅两国签署了税赋协定。 这份连署书内指出,尽管星缅双重课税豁免协议于1999年签定,并于2001年1月1日生效,新加坡的缅甸民众仍得两边纳税,因此才发起行动,希望获得新加坡政府的行动与协助。 DTASG团体表示: 在法律专业人士建议下,我们已根据星缅双重课税豁免协议第26条规定,与新加坡税务单位进行数次沟通与讨论 依据第26条,新加坡税务单位已正式研究此项问题,下一步应与缅甸税务单位进行沟通。 此协议显然对缅甸民众有利,我们也已拥有清楚的策略与行动计划,不仅保护自身权力,更要让此事圆满解决。 部落客Lin Lat Kyal Sin与TZA呼吁读者尽量散播连署活动消息。 Ka Daung Nyin Thar希望在新加坡的缅甸劳工能团结,共同参与这项活动,让新加坡总理必须与缅甸政府协商遵循协议。 参与此计划的人们成立了DTASG部落格,从5月22日至7月1日,新加坡的缅甸劳工都可上网填写连署书,其中也提供文件下载及寄送地址。 连署书内请填写姓名与证件(签证、护照)编号,更多活动资讯与必要表格请见DTASG部落格。 作者:May Hnin Phyu 校对: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