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 2007

報導 關於 Governance 政府治理 來自 十一月, 2007

(短讯)塞尔维亚:科索沃预言

A Fistful of Euros 预测科索沃未来的局势:“科索沃将会获得某种形式的独立,而贝尔格莱德和莫斯科会气得跳脚,到时必然将是一团乌烟瘴气…然后,就这样。国界依然开放,太阳一样从东边出来。这种过渡状态将造成某种‘巴尔干版的台湾’,拥有主权而不被外界承认。” 译按:BBC中文网上,有篇颇为相似的评论。 原文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黎巴嫩:总统大选辩论

  26 十一月 2007

黎巴嫩已经正式进入新总统选举的宪法阶段,但我们还没开始选总统,在黎巴嫩,总统是由国会选出的,到目前为止,总统选举已经延期两次,国内两大政治 派系间的严重分裂是导致延期的诸多原因之一,此外,也有人害怕一旦选出一个不符共识的总统,可能会导致更多暴力与动荡。许多当地或国外的交涉与干预这几天 正在登场,总统选举的最后期限是11月23日,当天同时也是现任总统任期届满之日,国会已经决定在最后期限的前两天,也就是11月21日召开选举大会,多数人都希望能在那之前达成共识。值得注意的是,11月22日是黎巴嫩的独立纪念日。以下是来自黎巴嫩博客圈几个关心总统选举的回应,请持续关注此议题,因为接下来两周会有更多对话。 Walid提到笼罩黎巴嫩的歧异性,以及想要陈述或书写一个意见有多难,因为永远都会有反对意见,在针对现今局势做出若干分析后,他最后提出了解决当前僵局的建议: 每次当有人书写关于黎巴嫩的事物时,总会产生许多争议,其中一个原因是极端的极化现象,这是干扰对话并让双方意见呈现两极化结构的原因。[…] 目前黎巴嫩僵局的唯一解决之道,就是让多数人直接说出他们的兴趣和选择,这些论述就代表了他们的利益所在。 那么如果一直不断延期,直到最后一刻才选出新总统呢?对此Riemer Brouwer建议我们不用担心: 众所周知黎巴嫩民众都会迟到,且鲜少事先计划,说不定还有很多时间,[…],在这里,生活是比较不固定、有弹性的,黎巴嫩民众习惯在最后一刻才做事,而现在也正是展现这项绝活的时候了。 对Mustapha而言,目前正在黎巴嫩政党之间正在进行、希望提出一名符合共识总统的交涉,都是不透明而复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会让人们毫无线索、也失去权力: 我们知道哈里里先生(Saad Hariri)*正在和贝里先生(Nabih Berri)*会商,我们也知道哈里里先生正在会晤奥恩先生(Michel Aoun)*,就这样,除了他们会商的些许清楚陈述外,谈起谁会是下一任总统时,我们黎巴嫩民众一无所知。 译按:哈里里为黎巴嫩遭暗杀的前总理Rafik Hariri之子,现为黎巴嫩国会多数党领袖;贝里现为黎巴嫩国会议长;而奥恩为自由爱国运动党的领袖,该党在2005年的国会大选中,抢下21席,随后却与真主党结盟 R在其博客Voices on the Wind指出,“共识总统”的概念是天真而荒谬的,因为还有其他原因: 在所有可能性之下,他们同意成为我们下任总统的名字,将是个不重要的笨蛋,而且他毫无民众支持基础,因此选出一个仪式性位置之 后,这个仪式性位置的实权注定阻碍更多仪式性位置..当然,透过妥协,M14欢迎大家询问下一个问题,也就是他们必须在面对动荡或内战的威胁(也就是黑 函)下,再度妥协组成一个国家实体政府。 Jounoune写到真主党(Hezbollah)对这次选举的看法,这是由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Hassan Nasrallah)所发布的: 纳斯鲁拉支持解除总统危机的早期民调…“全世界”都无法消抹反抗势力,而内阁(政府)只是“一群小偷与杀手凶手。” Sursock则对美国长期警告其他人不得干涉黎巴嫩选举的行为挖苦一番,因为美国已经在干涉了: 我现在只能看到这个新闻头条,“布希警告黎巴嫩选民不得干涉总统选举。” Leila's Magazine发表一篇分析文章,分析中描述黎巴嫩与其他地区所陷入的挣扎,就如同自我认定的民族主义者、与为了世界新秩序而努力的国际主义者之间的关系一般: 多数人将反对派与忠诚党之间、叙利亚与黎巴嫩之间、以及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等上述关系视为政治僵局,然而真正的冲突应该是在“国 际主义者”(包括各种立场,只要是希望能有全球政府,并希望能创造出可容许更多国际干预环境的人都算)与“民族主义者”(也包含各种立场,只要是希望能更 为触及其他地区、并保住国家政权与宪法权力的人都算)之间的关系。[…] 考虑到黎巴嫩的总统选举议题,就目前而言,已经产生了特定前景,更具体来说,也就是可容许更多国际干预、削减黎巴嫩政权地位,另一方面,来自各种立场的“民族主义者”当然必须预防发展到如斯情况,同时采取能延续宪法标准、与一统政府机构的措施。 Abu Kais描述了法国倡议内容的新方案细节,并将它形容为一个在民主之外的民主选择,他进一步怀疑,于本周举行的国会会议将延期,而这种质疑也确实成真了: 这就是法国希望在黎巴嫩和叙利亚倡议的事情:建立一个机制,让基督教马龙教派主教(Maronite patriarch)*提名五位总统候选人,然后由Hariri和Berri将人选筛选到两位,再让国会投票 选出其中一位。[…] 自周一起,世界各代表将会聚集在黎巴嫩,并用“萨柯奇(Sarkozy)风格”向黎巴嫩施压,让他们同意一群候选人名单(很不幸 的是,因为在这里我们丝毫看不到任何法国民主的痕迹,所以不能算是法国风格)。此外,在周一进行的会议将或许无法举行,因为必须等一位恐怖份子通过他已经 不及格好几次的试验。在随之而来的暗杀与大众恐怖之中,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忘了民主的运作方式、以及必须进行的民主抉择。 译按:黎巴嫩有两个主要宗教,分别为伊斯兰教及基督教 最后,对于这场可预期结果的总统选举, Blacksmith在他的博客上,扼要地复诵一次以上所说过的话: 过去一周来,我们都对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议题保持沈默,但这只是因为,我们已经说了大部分该说的。 这场选举还没结束,而博客们的回应也是,请期待更多对话发生。 延伸阅读:BBC 中文网|黎巴嫩总统离任 国家面临权力真空...

孟加拉:独立之战的争论

  21 十一月 2007

1971年孟加拉争取解放之际,大多数国民都支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但有一小撮人另有主张。“Jamaat-e-Islami”是巴基斯坦最老牌的宗教政党,它的孟加拉支部当时便和巴国军方合作,但最终仍无法阻止孟加拉独立建国。当年Jamaat 除了提供巴国军方独立派人士的情报消息,还组织许多武装行动,像 Razakar, Al badr, Al shams,以捕杀孟加拉的自由斗士。许多孟加拉自由派知识分子因而被害丧命。Jamaat虽然一度被孟国政府禁止,但1978当时国内积极的政党环境让他们又重新成立,允许他们从政空间,最后还变成为联盟伙伴。 最近Jamaat的领导人Ali Ahsan Muhammad Mujahid 的一席话却恼怒了孟国人民,他说:“Jamaat当年并无反对独立战争,所以根本没有战犯处置问题。”而另一位领导人Shah abdul Hannan也认为,孟加拉独立战争只是内战。博客Drishtipat收录了此事件一连串否认、回应、事实证据等种种反应,其留言区在部落圈内激起热烈讨论。 E-Bangladesh觉得Jamaat这么说是想要窜改历史,他评论道: 这根本和 Jamaat 在独立战争中宣誓支持巴基斯坦、凌杀孟加拉人的事实不符。当年屠杀孟加拉人是史上最恐怖的种族灭绝行动之一。 Shadakalo 毫不掩饰其愤怒: 我要看到这些蛇鼠小人在有生之年,因其战争罪孽受到审判。 Tacit 质疑Jamaat此话的企图: 他们的公开言论,正预示着Jamaat 想要重回孟国主流政坛的焦点。 Lal Dorza 报导Jamaat 领导人宣称,对“所谓的”战争罪犯,孟加拉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法律行动[Bn],民众凭什么要把他们叫做战犯?何况1974年的全国大赦,战犯份子已得到特赦。 但Eskimo 提醒我们[Bn],特赦并不是含盖所有的情况,它只能提供给那些并无特殊指控的人犯。第三世界观点引述专门调查巴基斯坦及其同谋战争罪行的战犯事实调查委员会特使Dr. Hasan,认为Muzahid的发言是公然撒谎。 有充份的证据显示这些人在独立战争中都渉及战犯行径,现在必须要有一套审判正义的机制来制裁他们。 1994年,全国人民调查委员会对于八名孟国战犯进行了诉讼(包括Ali Ahsan Muhammad Mujahid),并有一份总结报告,它说: 调查委员会在检示了被告人的罪行与相关法条后,作出以下结论:依照1973年国际战犯法庭判例,这些战犯应接受审判。为确保孟加拉主权完整、国家和平人权尊严永久保障,对这些战犯(杀手、共谋犯、战犯)必须采取正义行动。委员会强烈建议将其起诉。 但不知何故,后续的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带头的评论者建议,此刻正是制裁战犯的时候了。事情过了36年,在缺乏充份的证据下,我们必须采取其它合适的处理方案,例如成立真相调查委员会。 博客们要求 ,不该让Jamaat 继续在孟国政界活动,因为他们的主要党纲是建立一个宗教领政的国家,这与现行的民主、司法、宪政、社会结构并不相容。有些博客还共同成立了一个名为 反Jamaat-Islami 网站来传达抗议心声。 大部份的文章放入1971年留下的录像和当时种族屠杀的新闻报导。ShadaKa放上了一些巴基斯坦军队杀戮的照片,说明Jamaat 和巴基斯坦合力要消灭孟加拉,并反覆重申这句话:“我们不会忘记,你们也别想忘记!” 原文作者:Rezwan 校对:FoolFitz

(短讯)拉脱维亚:雨伞革命

  17 十一月 2007

图片来源:Marginalia Marginalia 的Peteris Cedrins,写了些关于拉脱维亚最近的“小小起义”--“雨伞革命”的感想:可见这里和这里。 译注:这场自十月下旬开始,在拉脱维亚首都进行的抗议活动,起因可参考中广新闻及全球之声之前的报导;群众们最后成功地让被违法停职的肃贪局局长 Aleksejs Loskutovs 复职,且令总理 Aigars Kalvitis 解散国会并且下台。然而拉脱维亚民众担心,目前的政府体制不改,问题依然存在着,政府下台只是换汤不换药。 原文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格鲁吉亚:革命理想破灭时?

  15 十一月 2007

南高加索地区三个国家明年竟陆续都要举行大选,实在不是个好现象,外界向来认为格鲁吉亚是其中相对民主国家,而且相对于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政府过去以 武力镇压群众,格鲁吉亚在2003年11月发动的“玫瑰革命”过程平和许多,让现任总统萨卡施维利(Mikhail Saakashvili)上台,但最近格鲁吉亚却首开负面先例,未来三国反对阵营在选举前后可能都会不断抗争。 在听来讽刺的“稳定国家”部落格中,便刊登一篇文章名 为“格鲁吉亚的疯狂…”,并提供连结至TOL Georgia的报导,这两个部落格都是由“Transitions Online”这个组织所成立,特别为格鲁吉亚开辟的区域也值得鼓励,他们对此次事件报导众多,除了不时更新,现正报导国内独立媒体遭攻击的情况,本文所拮 取的照片摄于首都提比里西(Tbilisi)市中心,感谢Flickr用户Davit Rostomashvili提供。 继关于Kavkasia电视台与Imedia电视台断讯报导后,TOL Georgia提出可怕的结论: Imedia电视台记者遭人用武器威胁,还被轰出电视台,手机也被拿走了。 掌控内政的部队进入电视台,一人遭殴打。 有多少民主国家会发生这种事? 也许政府会指控Imedia电视台由俄国叛徒掌控…真是可耻,我国现在就像个独裁国家… 根据格鲁吉亚官方说法,目前提比里西一切问题都是死对头俄罗斯在背后搞鬼,国际媒体报导称,总统萨卡施维利将元凶直指莫斯科当局,例如国内安全机构便公布影片与录音,内容为在野领袖与据称是俄国情报人员的人士接触,格鲁吉亚也召回驻俄大使。 在野阵营否认指控,Unzipped的Artmika等部落客则认为,格鲁吉亚政府与总统本人是拿俄罗斯做为代罪羔羊,掩饰国内本身问题。 我认为总统真的有严重的间谍恐慌症,过去苏联时代也常以此病征让异议噤声,正如预期,他将一切都归咎于俄国及俄国情报人员身上, 对于任何觉得地位不稳的领袖而言,这都是便宜行事的方法,他以前用过这个招数,此今尔后,任何对政策或政府不满的声音都等同于叛国,往日再现,这也很适合 用来争取西方世界持续支持。 这位亚美尼亚部落客Artmika现居英格兰,提及有位格鲁吉亚的朋友不断提供国内情况细节,根据Unzipped部落格的文章,两边情况都已趋近失控,但他认为主要责任在于政府以铁腕作风驱散抗议群众。 我的格鲁吉亚朋友住在提比里西,也批评在野人士行为不当,他一方面谴责政府不该使用大规模武力,另一方面也觉得在野者有错,不该挑 衅警察,也没准备好与执政者对话,“双方行为都很丑陋”,我相信在野阵营也没有比政府好多少,光看成员名单就令我不舒服,而且抗议期间的口号更是荒谬至 极,但我知道,当执政者动用大批武力镇压平民,政府便一定有错,因此我仍谴责政府。 他的结论是,“只要萨卡施维利仍在位,格鲁吉亚便不会出现民主与平静日子”,在他另一个部落格中,则张贴冲突照片。回到TOL Georgia部落格内,部落客jibs呼应Artmika的意见,认为政府只会怪罪俄罗斯。 只要听听格鲁吉亚总统关于国内情势的最新谈话,除了强制驱离反对群众之外。 他又将一切怪罪俄国了。 我想俄国人可能得打包搬家至南美洲,才不会成为格鲁吉亚内政的代罪羔羊吧。 这一切怎么能怪在俄罗斯头上?难道抗争当天涌现的七万人都是俄国的傀儡吗? 难道我们要高呼“对抗俄国黑魔法的救世主万岁!”吗? GL.Mimino.Org的Gregory Levonian在提比里西记录当天情况,不过他也承认希望部落格里尽量少有政治,表示格鲁吉亚“情况并不乐观”,他或许能代表不分族群、多数格鲁吉亚民众的心声,他赞扬萨卡施维利过去的政绩,但很担心国家未来发展。 人们实在很难支持在野党,因为他们根本没什么政见主张可言,但我也觉得,人们对总统总是期望过高,不过可以肯定时,我们的总统对人民已愈来愈冷漠。 他是民粹主义者,将所有不同意他的人都发配边疆。 但他仍对格鲁吉亚致力奉献,也是我国最民主的总统。 至少以前都是如此,不过现在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如何,整个城市都陷入震惊及恐慌。 我不敢相信自己写下这段话,但这座城市似乎已遭人占领。 外界对于提比里西发生的事态亦评价两极,例如部落格underWater desert Blogging记得上回造访格鲁吉亚,认为这个国家“令人惊艳”,对于该国印象极佳,希望事情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个国家永远都有无比,我希望格鲁吉亚总统萨卡施维利英明睿智,懂得化解这项问题,不要再拿出苏联时代的高压手段,如果他能确实与抗争者的核心诉求对话,我一定会彻底支持他。 但全球之声的作者Veronica Khokhlova在部落格“Neeka's Backlog”却看法不同,她在2003年玫瑰革命时写过一篇文章,希望格鲁吉亚能抛开过去的问题,但她如今和其他人一样对局势感到失望且震惊。 我真心希望萨卡施维利能让抗争者尽情宣泄不满,但他缺乏耐心,于是动用武力将人们赶走。 这段时间我没有密切注意格鲁吉亚的发展,但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导,“示威者指控萨卡施维利贪污,也未处理国内贫困问题”,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的控诉。 更多消息与发展,请至TOL Georgia与BBC记者Matthew Collin的This...

印度:班加洛基础建设不佳

  12 十一月 2007

班加洛(Bangalore)是本文焦点,这座城市除了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Karnataka)首府,外界也常称之为印度硅谷,班加洛过往曾是印度「花园城市」,今日已演变为基础建设极差的巨大都会区,地方政府似乎每几个月便遭撤换,几周前现任政府又遭解散,改由总统直接领导,Churumuri的文章清楚描绘目前政治状态的轮廓: 卡纳塔克邦由两党轮流执政、政权不断更替的情况,小说人物雷普利先生就算没有放弃,可能也会火冒三丈,根据星期六的最新发展,JDS与BJP两党又将合作,问题在于,这次结合的蜜月期会有多长?能够做完19个月的任期吗?还是不到一年?或是三至六个月?又或者不到三个月就夭折? 从事创投业的Alok Mittal在VentureWoods博客中,分享搭飞机到班加洛的经验: 我星期三为了参加BangaloreIT.in的活动,来到班加洛,因为交通问题和抗议事件,来回机场便花费四小时,当天晚上光是要通过机场安全检查,就耗费超过一个半小时! 信息科技是班加洛博客圈的主要话题,并不令人意外,而在几年前开始风行的开放式会议(Barcamp)方面,班加洛也领先印度其它城市,下届会议预定于11月中举行,但「无线乌托邦」博客的Rajiv Poddar却表示,他对于开放式会议已失去兴趣,可能不会参加: 在我看来,第三届会议已是最高峰,之后便每下愈况,开放式会议吸引人之处便是模式简易,很容易了解参与者及讨论主题,但一切却变得愈来愈难以入门,人们根本无法快速掌握第四届会议内容,我想第五届也不会改善。 Jace则对上述看法有所怀疑: 焦点活动确实让开放式会议的重要性降低,不过Rajiv似乎误会,当社群找到讨论重点后,自然会希望倾向自我管理与前进,让开放式会议留给努力争取曝光机会的新社群,当初设计的整体模式也鼓励人们这么做。 班加洛亦为许多信息科技企业及研究室所在地,笔者最近访问印度微软实验中心的Jonathan Donner,讨论全球出现的「未接来电」现象,各位可听听看Jonathan对印度、卢安达、肯亚、牙买加、菲律宾的此一现象有何看法。 聊完科技,我们来品尝美酒,「班加洛猴子」博客的John和Don撰文评论印度多种酒品,例如他们对于Seagrams Nine Hills Chenin Blanc的评语是: 老实说,我们觉得这种酒的甜度并不适合开胃菜,可能较适合佐甜点或饼干,各位想喝香槟的时候,这种酒也是不错的选择。 原文作者:Kamla Bhatt 校对:nairobi

巴基斯坦緊急狀態:沒有新聞、沒有互聯網

  10 十一月 2007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Musharraf)于11月3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根据新闻来源指出,这意谓着基本的公民权利遭到中止。所有的新闻频道中止播送,行动电话讯号及互联网连线也被封锁。 在 All Things Pakistan有着热烈的讨论,这也给我们一瞥博客圈对此事的反应为何。 “巴基斯坦政策博客”陈述军队已控制了最高法院,包围各大新闻台,以及拘捕或软禁许多政治人物。这个博客评论这份国家紧急状态的宣告文。 在穆沙拉夫的紧急状态宣言(下见全文)中,他认定自己是军队的领导人,不是总统,鉴于国家的暴力状态急剧上升,遂执行戒严法。然 而,在文中严厉指责司法部升高暴力,且侵犯立法和执行机构的权责,陈述道:“某些司法部人员在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上,行使了超越立法和行政部门的职 权,藉此削弱政府和国家的决议,并稀释政府控制这些威胁的效力。” RedDiaryPk写道这宣告所确认的是--现任政权的意图以及军事统治的结果。 穆沙拉夫将军粗暴唐突违反宪法的攻击司法部、媒体和巴基斯坦人民,将现在政权的独裁性格带到了聚光灯下。这也证实了巴基斯坦若不将军队从政治中移除,绝不可能进展到任何型式的民主。所有试图和军队进入妥协或达成协议都只会阻碍为民主的奋斗。 SAJA论坛在文章中张贴关于此事的评论,提及印度的电视台认为这已经超过了国家紧急状态,这是宣告戒严法,因为国家的宪法失去效力。 Chapati Mystery 谈到国家紧急状态意谓什么: 下一步?戒严法。更多爆炸。然后耗尽国家过去八年来所累积的资本。辛巴威,我们来了。除非美国和中国终于觉醒,做些实质上外交的 作为。这样的状态令人寒心。让我们祈祷穆沙拉夫辞职离开政坛。最高法院宣布大选的日期、新政府解决俾路支省的问题、美国重新在阿富汗布署军队(以及维持军 队常驻)、巴基斯坦军队在城市和山间战斗。战争、混乱、不确定性。我高雅的读者,这些,将会是最佳方案。还有一个更可能的选择,是介于 2005年左右、罗伯·穆加比(Robert Gabriel Mugabe)领导的辛巴威,和1976年左右、甘地(Gandhi)领导的印度。我一定会被证明是错的。 在 Metroblogging Lahore,Pickled Politics 和 Metroblogging Islamabad的评论,KO写道这像是“回到专制独裁”: 这有点是矛盾修饰。巴基斯坦过去八年由军事独裁者执政,但独裁者保留了一些民主的装饰,像是言论自由,反对势力,不只在政治上,也包括了私人军队的归属(像是塔利班在全国四处漫游),诸如此类 Ali Eteraz 在 Comment Is Free一文中分析紧急状态的来龙去脉: 传统上,临时宪法命令是一道中止宪法的命令,中止包括立法及司法在内的基本权利,附以实施戒严法。穆拉沙夫的临时宪法命令只消解 了司法(因为它逾越了权限,介入反恐战争),也保留议会的完整。缩限的临时宪法命令,表示现况还不到戒严的程度;但也不能被理所当然地称为紧急状态,因为 这个状态包含戒严的宪法临时命令。这种居于中间的状况被称为“特殊紧急状态”(emergency plus)。 是的,这是社会再次起身反对巴基斯坦言论管制(Society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in Pakistan )的时刻。Awab Alvi博士发起一个活动,藉由建议将自己写作落格的权力由国际博客代为行使。 我想这是全巴基斯坦博客停止博客写作的时刻,要小心的是由于戒严法的实行已经生效,我们得小心行事 -把我们的写作权托付给国际记者及博客来协助报导,因为戒严法,我们不能在这里冒险写作。 举例来说,我把我的博客交给言论自由行动者...

(短讯)伊朗:学生抗争

  6 十一月 2007

Salam Democrat的博客指出[Fa],一群学生今天的德黑兰的Alameh大学进行抗议活动,要求释放遭到逮捕的学生们,Salam Democrat说,在10月30日有其他七名学生遭捕。 译按:1999年7月9日,伊朗政府对学生进行镇压,在今年的周年纪念中,伊朗总统阿曼尼内贾德6月前往德黑兰的Amir-Kabir大学演讲时,便遭学生抗议,当时有6名学生遭逮捕,详见美国之音报导;今年10月,德黑兰大学学生再群起反对阿曼尼内贾德前往演讲,要求释放学生,详见全球之声的实况报导。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日本:在富庶国土上饿死

  3 十一月 2007

最近有则关于一个人因无法获得福利支助而饿死的新闻,多亏他在日记中纪录下生命最后几天而让这则新闻受到注目,也激起许多日本博客反省国内福利政策的广义内涵。 博客SkyTeam连结饿死事件与执政党自民党的政策: 这位病人生前有肝病与糖尿病。这就像拒绝给病人一张床一样,是自民党“美丽日本”政策与因而“抵抗势力互斗”的结果。 大部分人的想法都不觉得这跟福利计划有关系,但是我听说这个地区对提供公共支助的核可流程是非常严苛的。大众媒体应该涵盖这议题,但是…报纸中没有任何有关的消息。 当然会有接受福利的人过着很自我的生活…但是拿走人们最终可获得的赖以维生的东西,我想就太超过了。 同时,博客Sen讨论北九州政府对福利支助政策特别严苛: 福利系统难道不是最终凭藉的安全网吗?在北九州市,被半强迫退出福利计划的人根本没有受到照顾,只有死了才会被发现。 对于日本国民与市民,福利是任何人都合格得以申请的。但是在北九州市,所谓的“北九州风格”是指试图以配额来减少申请福利支助的数量,这让我震惊。 博客Masami分析一篇有关九周当地福利政策的报告,对几段关键段落作摘要与评论: 很明显地,最近每年市议会中关于福利行政的预算,会计相关的决策是来自且经过常任委员会讨论。“福利支助之理想措施”已经由代表市民的议会通过。换言之,本政策是由市民支持的。 Masami观察到: 如果你有看报告末尾所附的调查(第47页之后),所谓“由市民支持”是很容易想像的。阅读时,我感受到市民对于不诚实地接受福利支助的愤怒。 最后,博客lastchristmas展望未来,询问当前政策会将日本带往何处: 但是,此后还会发生什么? 我有种感觉,这类事件会越来越常发生。 每个人都会生病与失业,所以若没有生活保障或亲戚,那么这种事就会发生。 显然有人即使有钱也要接受福利支助,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该切断真正需要保障者的福利收入。 原文作者:Chris Salzberg 校对:FoolF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