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 2007

報導 關於 Health 卫生 來自 八月, 2007

孟加拉:洪灾过后

  24 八月 2007

图说:孟加拉洪水区域的卫星照片,2007年8月3日摄影,由Cegisbd提供。 今年水灾在孟加拉已造成587人死亡,多数地区的洪水均已退去,但许多地区又见新一波洪水,让民众无法返回家园。 各位能否想像水灾的景况?屋舍隐没在水中、船只搁浅在高速公路上、人们在水里受苦,知名摄影记者兼部落客Shahidul Alam用影像记录孟加拉民众所受的影响,他指出: 水患又来了,那原是自然农业循环的一部分,水灌溉大地、滋润表土与冲走有毒物,但由于山区滥垦滥伐、大兴土木,领导人又未多关心,使降水成为灾害,水源变成怒涛。 社会各层面均有援求水患灾民活动,许多受薪阶级捐出一日所得给临时政府领袖基金,部落客也不落人后,发起募款活动,包括: Drishtipat 远居加拿大的部落客Mikey Leung。 “孟加拉地产更新”部落格列出其他募款活动,但“孟加拉企业部落格”则批评部分企业利用募款提高知名度,例如“每售出一包水泥,Taka(企业名)就捐出一元给水灾救助基金”,显然别有用心,该部落格也认为预防胜于补救: 我确定未来几天内,孟加拉一定会有公关公司善用这次水灾“活动”,举行慈善演唱会、时尚秀、晚宴等,以协助当地贫民与灾民,我怀疑这些突然冒出的众多公关公司,为什么不在平时到乡村或其他城市举行卫生安全活动?没有大水的时候,他们的慈善心肠在哪里? 灾后 水灾首先便让人们无家可归,但洪水退去后,也随即会带来诸多危险,“寻常百姓”便提及痢疾威胁与预防之道。 他也列出政府应采取的步骤,以处理如何安置灾民的问题。 摄影部落格Ershad Ahmed,透过照片让我们看到首都达卡大水消退的情况。 原文作者:Rezwan 校对:FoolFitz

肯尼亚:非洲气候变迁,肯尼亚当地及海外人士发声

  21 八月 2007

英国知名周刊《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与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等新闻媒体,向来不断关注非洲气候变迁议题,而在笔者环境系列文章中,首篇文章汇集了两股声音,一为非洲当地的部落格肯尼亚环境及政治新闻部落格(Kenvironews),二是美国丹佛市的医师Pius Kamau。这些声音引领我们瞭解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尤其是肯尼亚,气候变迁已开始影响当地民众健康以及农耕。 肯尼亚首都奈洛比(Nairobi)疟疾案例遽增,肯尼亚环境与政治新闻部落格现正辩论此现象是否与当地年均温升高有关。 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迁小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于2001年发表第三次气候变迁评估报告,内容特别关注高地区域的疟疾情况。该报告指出,蚊蚋生命周期短暂但强韧,又为疟原虫寄生宿主, “只要环境温度微幅上升,原先常年凉爽区域就会爆发疟疾危机”,“未来气候变迁可能加剧东非等高地疟疾威胁”。 “高地疟疾”已在非洲多国蔓延,俨然已成为气候变迁及卫生辩论中的关注议题。 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迁小组评估报告近一步表示,“由于疟疾过去传播的资讯不足,因此无法判定地球暖化是否与近来肯亚、乌干达、坦尚尼亚及衣索比亚等高地国家疟疾疫情升高有关。” 来自奈洛比基贝拉(Kibera)贫民区(如图)的多名医生就疟疾议题提出宝贵意见,以社会文化及社会底层观点来解析问题,汇整如下。 无论疫情原因或科学证据如何,基贝拉贫民区的医疗人员正与疟疾抗战,当地Ushirika诊所主管George Gecheo说:“疟疾是我们面对的主要疾病。”Senye诊所位于贫民区的Soweto市场,该诊所护士Dorah Nyanja也表示:“我每天照顾的疟疾病患比其他病症病人多。” 该文末处还提到肯尼亚卫生署如何防治疟疾。 现居丹佛的肯尼亚籍Pius Kamau医师,日前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晨间节目访问,他在节目中评论气候变迁对肯尼亚家中咖啡园的影响,有兴趣人士可连结至该评论录音-肯尼亚旱灾,农田遭殃。 Pius Kamau医师在节目中评论表示,已发展国家民众生活习惯 (例如购买星巴克咖啡及高耗油休旅车)所造成的环境变迁,正逐渐危害他肯尼亚家人的咖啡园生计,彼此关联可谓休戚与共;另外此篇评论还检视了身处已开发国家 的肯尼亚人所制造的碳排放量及其对原乡的影响,他认为海外肯尼亚民众必须设法节约且减少自身碳足迹。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对:Leonard

苏丹:在“后伊斯兰”时期对抗爱滋

  17 八月 2007

来自突尼西亚Djerba的部落客Zizou,在苏丹首都喀土穆(Khartoum)的卫生爱滋防治部工作。苏丹不像北边的邻居--埃及,愈来愈能够接受现代观念的苏丹,已经进入了“后伊斯兰”时代。 Zizou提供了一个一张照片作为证据:他的一位同事围着面纱(Niqab),读着一篇关于俄国同志的学术论文。 “我同事对弱势族群很有兴趣,尤其是同性恋者。她甚至进行了一项研究,共访问超过100位男女同志,同时她仍戴着面纱。”。 如果要说明苏丹的“后伊斯兰”时期,再也没有比这个女孩更好的例子了。当北方的阿拉伯邻居们仍越来越陶醉于伊斯兰政治的时候,苏丹已经走过了它的伊斯兰时期。没有人想念那段时期。对我周遭的人们来说,那段时期没有带来任何东西,只有不好的回忆。 当时苏丹人相信伊斯兰教条的施行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灵丹,但这项政策的施行结果令许多人失望,而且许多人的生活却变得比以往更差。多年来,大多数苏丹人对开放的风潮十分欢迎。 Zizou很快地指出,尽管某些地方抱持自由主义,苏丹社会仍然是非常保守的,而这使得爱滋防治计划遇到挑战。他说:“开放,没问题!但不能太多…你不可能从倡导禁欲一下子跳到推行保险套。” 但是他从余烬中的闪闪火光得到希望,就像他那戴着面纱的同事。这位同事还说,如果苏丹通过了法国风格的法律,她就再也不戴面纱。 原文作者:Jennifer Brea 译者:heee 校对:FoolFitz

马尔代夫:恋童癖者的秘密天堂

  15 八月 2007

面对马尔代夫国内儿童性侵犯案件如此频繁,政府却缺乏处理此项议题的实际行动,让当地部落客感到非常愤怒。 近来新闻报导指出,四名强暴犯在法院获得轻判,因为法官认定被害人遭强暴当时并未高声尖叫,等于同意加害人侵犯,这几个人更能自由前往其他 岛屿继续其恶行。另一起案件中,一名高中女孩指控数学老师在个别教学时对她性骚扰,然而校方却刻意淡化处理此事,政府更允许该名外籍教师于调查开始前出 境。 还有一起事件里,离岛Goidhoo有数名女孩指控当地的伊玛目(Imam,伊斯兰教长),指称他在教授可兰经教义时猥亵她们,然后经过短暂调查后,该名伊玛目却又能重回原社区。 部落格“马尔代夫卫生”在此有些讨论: 一样的事情又来了,他们从前姑息此事,所以一再重演,这次法官竟认为,这名12岁小女孩“同意”与天杀的强暴犯发生性关系,她没有喊叫不等于同意,这真是他╳的荒谬,我很火大,12岁小女孩一定是吓得无法出声。 他认为马尔代夫政府选择沉默,以罔顾生命的方式处理孩童性侵害议题。 Jaa的部落格里抨击法官竟认为受害女孩同意犯行。 我浏览过马尔代夫最近的新闻,其中最让我愤怒者,莫过于4名持斧男子轮暴一名12岁女孩的官司判决。 部落格“马尔代夫今日”有篇文章题为“恋童癖者天堂”,其中回顾当地儿童性侵害历史,并认为政府向来未彰显正义,总是纵容恋童癖者。 他也批评马尔代夫独裁总统加尧姆(Maumoon Abdul Gayoom)处理相关问题态度软弱。 马尔代夫身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缔约国,但国内儿童人权记录奇差,总统加尧姆不仅公开支持加害人,他在任30年间,也未曾制定任何保护孩童免于性侵害的法律,造成国内恋童癖者犯案事件屡见不鲜。 今年所公布的调查结果,便突显出儿童性侵害在马尔代夫有多么严重,根据报告指出,现年15岁至49岁的女性中,每三人便有一人曾遭受肢体或性侵害; 每六人便有一人在15岁前曾遭性侵害,由于调查对象仅限女性,社工人员认为实际数字可能更高,若将两性都列入统计,马尔代夫可能会在南 亚或甚全球儿童性侵害比率居冠。 然而面对调查结果,马尔代夫负责保护儿童人权的部长迪迪(Aishath Mohamed Didi)却刻意淡化处理,而且迪迪在加入内阁之前,还曾任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他向《小卡车新闻报》表示,从其他国家标准看来,马尔代夫儿童性侵害数据便会下降许多。 眼见总统与部会首长袒护恋童癖者,马尔代夫部落客未来挑战相当艰钜,不过至少在部落圈里,恋童癖者之间的秘密已不再是秘密。 原文作者:Nihan Zafar 校对:FoolF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