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 · 二月, 2009
- Breaking News 重大消息
- Censorship
- Development 发展议题
- Disaster 灾难
- Economics & Business
- Education 教育
- Elections 选举
- Environment 环境
- Ethnicity & Race
- Film 电影
- Food 饮食
- Freedom of Speech 言论自由
- Gay Rights (LGBT)
- Good News
- Governance 政府治理
- Health 卫生
- History 历史
- Humanitarian Response
- Humor 幽默
- Ideas 思维/想法
- Indigenous 原住民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
- Labor 劳工
- Language 语言
- Law 法律
- Media & Journalism
- Migration & Immigration
- Music 音乐
- Photography 摄影
- Protest 抗争
- Refugees 难民
- Religion 宗教
- Science 科学
- Sport 运动
- Technology 科技
- Travel 旅游
- War & Conflict 战争和冲突
- Women & Gender
- Youth 青年
- 人权
- 公民媒体
- 政治
- 数字行动
- 文学
- 艺术和文化
- 三月 2019 2 篇作品
- 一月 2019 1 篇作品
- 九月 2018 1 篇作品
- 七月 2018 1 篇作品
- 五月 2018 2 篇作品
- 四月 2018 1 篇作品
- 二月 2018 1 篇作品
- 十月 2017 1 篇作品
- 九月 2017 2 篇作品
- 七月 2017 1 篇作品
- 六月 2017 1 篇作品
- 三月 2017 1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6 3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6 3 篇作品
- 十月 2016 3 篇作品
- 二月 2016 1 篇作品
- 一月 2016 3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5 1 篇作品
- 十月 2015 1 篇作品
- 九月 2015 2 篇作品
- 八月 2015 1 篇作品
- 四月 2015 1 篇作品
- 三月 2015 2 篇作品
- 二月 2015 1 篇作品
- 一月 2015 4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4 1 篇作品
- 十月 2014 1 篇作品
- 九月 2014 1 篇作品
- 八月 2014 2 篇作品
- 七月 2014 3 篇作品
- 六月 2014 2 篇作品
- 五月 2014 6 篇作品
- 四月 2014 2 篇作品
- 三月 2014 7 篇作品
- 二月 2014 3 篇作品
- 一月 2014 4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3 3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3 3 篇作品
- 九月 2013 6 篇作品
- 八月 2013 3 篇作品
- 六月 2013 3 篇作品
- 五月 2013 2 篇作品
- 四月 2013 3 篇作品
- 三月 2013 4 篇作品
- 二月 2013 5 篇作品
- 一月 2013 4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2 5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2 2 篇作品
- 九月 2012 8 篇作品
- 八月 2012 2 篇作品
- 七月 2012 5 篇作品
- 六月 2012 3 篇作品
- 五月 2012 3 篇作品
- 四月 2012 4 篇作品
- 三月 2012 4 篇作品
- 二月 2012 4 篇作品
- 一月 2012 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1 5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1 1 篇作品
- 十月 2011 6 篇作品
- 九月 2011 7 篇作品
- 八月 2011 1 篇作品
- 六月 2011 7 篇作品
- 五月 2011 7 篇作品
- 四月 2011 9 篇作品
- 三月 2011 16 篇作品
- 二月 2011 14 篇作品
- 一月 2011 9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0 12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0 8 篇作品
- 十月 2010 13 篇作品
- 九月 2010 6 篇作品
- 八月 2010 8 篇作品
- 七月 2010 5 篇作品
- 六月 2010 11 篇作品
- 五月 2010 4 篇作品
- 四月 2010 7 篇作品
- 三月 2010 3 篇作品
- 二月 2010 6 篇作品
- 一月 2010 15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9 6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9 6 篇作品
- 十月 2009 9 篇作品
- 九月 2009 12 篇作品
- 八月 2009 17 篇作品
- 七月 2009 16 篇作品
- 六月 2009 25 篇作品
- 五月 2009 18 篇作品
- 四月 2009 10 篇作品
- 三月 2009 12 篇作品
- 二月 2009 16 篇作品
- 一月 2009 26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8 18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8 10 篇作品
- 十月 2008 18 篇作品
- 九月 2008 15 篇作品
- 八月 2008 12 篇作品
- 七月 2008 11 篇作品
- 六月 2008 6 篇作品
- 五月 2008 11 篇作品
- 四月 2008 9 篇作品
- 三月 2008 8 篇作品
- 二月 2008 12 篇作品
- 一月 2008 5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7 10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7 12 篇作品
- 十月 2007 7 篇作品
- 九月 2007 1 篇作品
- 八月 2007 4 篇作品
- 七月 2007 5 篇作品
- 六月 2007 11 篇作品
- 五月 2007 6 篇作品
- 四月 2007 9 篇作品
- 三月 2007 9 篇作品
- 二月 2007 7 篇作品
- 一月 2007 11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6 5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6 3 篇作品
- 十月 2006 2 篇作品
- 九月 2006 2 篇作品
- 八月 2006 4 篇作品
- 七月 2006 1 篇作品
- 六月 2006 6 篇作品
- 五月 2006 3 篇作品
- 四月 2006 1 篇作品
報導 關於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 來自 二月, 2009
瓜地马拉:总统为历史事件致歉
在1961年猪猡湾事件发生之前,瓜地马拉政府容许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国内训练古巴流亡民众,虽然最后行动失败、约百人阵亡、更多人被俘,人们记忆犹在,博客作者Tokolshte Chapin描述瓜地马拉与此行动之间关联的史实[西班牙文]。
美国国务卿希拉蕊访问印度尼西亚
美国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Hillary Clinton)于2月18日访问印度尼西亚,强调「印度尼西亚在处理恐怖主义、保护主义、气候变迁、经济危机等全球问题上的角色」,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第三大民主国家。 希拉蕊除了与印度尼西亚领袖会晤之外,也找时间访视首都雅加达(Jakarta)的贫民窟,还参加青少年电视节目
亚塞拜然:欧巴马竞选幕僚长来访
亚塞拜然不久后将举行极具争议性的公投,决定是否取消总统连任次数限制,与此同时,美国新总统欧巴马(Barack Obama)竞选幕僚长却在2月8日访问亚国首都巴库(Baku),由于外国媒体近期才在亚国遭禁,多数网络政治评论员对此事并无太多留言。
巴西:引渡案威胁与义大利关系
巴西政府称巴提斯蒂(Cesare Battisti)为政治运动人士,但对义大利政府来说,这位作家是个遭判刑的恐怖份子,巴西政府于数周前决定将他列为政治难民,不仅在国内舆论看法分歧、义大利严正批判,也很可能冲击原本友好的两国关系。
巴勒斯坦:「在加萨的我们是新闻主角,但看不到电视」
昨日(一月六日),在Jabaliya难民营中被当成掩蔽的一所联合国学校遭到以色列军队攻击,并造成40人死亡。今天,以色列暂停其军事行动三个小时允许救援物资进入加萨走廊进行人道援助。在此我们听到网路日志撰写者在加沙的反应。
柬埔寨:报告指控菁英贪腐
英国非政府组织「全球目击」(Global Witness)于2009年2月5日发布「待售国家」(Country for Sale)报告,其中警告柬埔寨可能沦为窃盗统治的贪腐国家,意即政府大笔经费将落入少数执政菁英之手,而非让广大人民受惠。
中国:丢向温家宝总理的鞋激发愤怒
鞋子丢向了一位领导者,但这次目标是在英国剑桥大学的中国总理。愤怒的谴责之声回击了丢鞋者,Youtube上开始了笔战,那中国国内媒体呢?抱歉,他们太和谐了以致于无法接受这只不受欢迎的鞋。
吉尔吉斯:关闭美军基地
吉尔吉斯总统巴基耶夫(Kurmanbek Bakiev)宣布将关闭美国的空军基地。围绕着空军基地的政治阴谋从巴基耶夫当选吉尔吉斯总统时就开始了。每次总统前往莫斯科之前,关闭基地的问题都会被提出来[英文],但今年二月的行程成为一个关键。
摩洛哥关闭驻委内瑞拉大使馆
摩洛哥于日前宣布将关闭驻委内瑞拉大使馆,因为委国承认西撒哈拉存在,摩洛哥政府宣称拥有这块区域的主权。全球共有48国承认西撒哈拉,西撒哈拉亦在其中13国设有大使馆。
欧巴马与麻生:美日领袖对比
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相当重要的盟友,先前也和其他国家一样,密切注意美国总统欧巴马(Barack Obama)的选情,他在竞选期间的多场演说极受欢迎,选集不仅成为畅销书,也用来当做英文教材。日本媒体与电视节目相当热衷于播放、翻译[日文]及评论[日文]他的演讲内容,许多部落客自然也将他与日本首相麻生太郎(Tarō As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