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 2007

報導 關於 Travel 旅游 來自 一月, 2007

西非扫瞄:什么是NOSPETCO? 援助无用、多贡建筑、与观光治疗

原文: West Africa: What is NOSPETCO?, Aid Does Not Work, Dogon Architecture and Tourism As A Therapy作者: David Ajao译者: Leonard校對: Portnoy 以下介绍本周西非博客圈的动态,第一站是奈及利亚,当地博客都注意到NOSPETCO,但什么是NOSPETCO?根据Deolu Akinyemi的说法: 如果各位没听过NOSPETCO的话,这是一种投资商品,如果人们投入45万奈拉(奈及利亚币),每个月能够获利4万奈 拉,这种 商品采取合资企业模式,让投资者与企业所有人共享获利,这种方式非常适合虔诚的穆斯林,因为根据伊斯兰教信仰,他们不能用钱滚钱,只能投资与他人共享获 利。 他后来又写了篇文章题为“NOSPETCO还能撑多久!”: 人们得要有智慧,才懂得问对的问题、才知道何时进场、才知道何时出脱,如果问问现在45岁到60岁的民众,他们肯定记得七零和八零年代的金融公司经验,也记得有多少百万富翁一夕之间变成乞丐,若不懂得回顾历史经验,一定会让历史重演! 他的深入分析也值得一读: NOSPETCO是高风险产品,若要投资就得张大眼睛、保持警觉,有个叫Ade的人在有个部落格(注)上留言,他就运用策略得当,但今日要再模仿他可能没这么简单,我以前也曾经捧着大把钞票在市场杀进杀出,不过最近有些现象发生,依我的浅见并不适宜投资。 另一位博客Timbaland则问:“NOSPETCO该脱手了吗?”: 我后来注意到,这项投资产品的进场门槛从30万奈拉增至45万奈拉,我和几个朋友原本打算筹措一笔私募基金加入投资,但后来因为某些因素而停摆了,门槛提高也是其中一项原因。 后来我及时在部落格上找到Deolu Akinyemi写的文章,得知这个发财梦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如果他所言属实,NOSPETCO可能很快就会消失于市场上。 在这个商业与财务的世界里,Emmanuel Oluwatosin问的是:需要商业导师吗? 各位正打算做生意吗?还是已经开业了?情况是否与各位计划相?这时就该寻找一位导师,让他为各位指点迷津、从旁指导,让各位更聪明、更有效率,如果站在导师的肩上看世界,就能避免重蹈覆辙,还可以更早成功。 这些人其实就在各位身边,但首先各位得先想清楚,到底希望从导师身上学到什么? 他之后在文中提出关于潜在商业导师的建议。 非洲援助事业与喀麦隆的平权反歧视行动 接下来的话题仍与钱有关,但地点移至喀麦隆,部落格Enanga's Pov重新整理了“非洲报告”组织所发表的报告内容:外援:这种“帮忙”根本没帮上忙 非洲援助事业总值高达数十亿美元,但大多数都以失败收场,出问题的不只是援助事业内部,许多非政府组织亦然,不过他们当然 不愿承 认失败,不愿承担成效甚微的责任,这些组织结构封闭,无论是联合国发展计划或双边机构都一样,永远都说:“只要给我们更多钱,我们就能完成工作…” 他们常说这句话,对吧?但其实真相并非如此,近年来有关于非洲的非政府组织数目快速增加,让他们掌握庞大权力,但这些组织顺应责任调整的动作却很缓慢。 Home of the...

寻人启事:在柬埔寨失踪的Eddie Gibson

  11 一月 2007

原文链结:Missing in Cambodia: Eddie Gibson 作者:Tharum Bun 翻译:rungheng 校对:Portnoy 在2004年10月,19岁的Eddie Gibson在从泰国前往柬埔寨的途中失踪了。直至今日还没有人知到这位英国的旅人(背包客)在哪里。他的双亲目前在柬埔寨,提供了奖赏给任何有Eddie Gibson消息的人。 他在10月24日最后一封给妈妈, Jo的电子邮件中,提到了他正在东萨西克斯郡,准备要回家。但当他的家人去机场接他时,却没看见Eddie Gibson,该班飞机为11月1日从曼谷起飞。 两年后,他的母亲仍旧渴望着任何关于她挚爱的儿子的消息。“我认为柬埔寨人知道他在哪,而且我仍然相信在那国家里有人知道Eddie发生了什么事,”她在网站上写了许多这位神秘失踪的前里兹大学生的相关讯息。 他的双亲,Mike和Jo,已经设置了一个网站Eddie Gibson Missing in Cambodia以提供必需资讯给协助搜寻的当地官方、私家侦探和英国警方。 图说:失踪的英国国民Eddie Gibson的寻人启事海报已分派到柬埔寨各地。 摄影:Sopheak 以谷美尔语写作的柬埔寨部落客Sopheak,详述这则新闻: 21 岁的英国国民Eddie Gibson在2004年在他离开泰国经过柬埔寨边境Poi Pet入境柬埔寨时失踪。Eddie Gibson送出他最后一封电子邮件是在2004年的10月24日,告诉他的双亲他即将在2004年12月1日返回英国,但从未回国。我们希望Eddie 仍然活着且很快的被寻获。如果任何人有任何关于Eddie的资讯或曾经看到他,请通知有关当局或是位于Phnom Penh的英国大使馆。将会提供美金20,000元的奖赏给任何提供Eddis资讯的人。Eddie的双亲举办了一个搜寻协会以协助找寻他们挚爱的儿子。 BBC News的通讯记者Guy De Launey写道:对于低生活开销感兴趣的背包客和休学的学生,柬埔寨将会成为愈来愈普遍的长期逗留旅游胜地。虽然柬埔寨已经维持了七年的和平,但对旅客而言仍有风险存在。 不过,Saha,柬埔寨出生的部落客在美国评论这则关于这位年轻的英国失踪少年的新闻: 很明显的这个儿子依据他个人的自由意愿逃离了父母亲。不过这有可能是一场卑鄙的游戏,当Eddie似乎涉及了一场赌局。 他可能欠了某个人不少的钱,即使他的双亲很富有,且他也有足够的对外连系管道得以逃脱。这导致我相信他“选择”逃离他的父母。无 论什么理由,他都不希望被发现。对于他的父母,我感到遗憾,因为当你的孩子无缘无故消失时,的确是很难以面对。

没那么简单!–玻利维亚要求美国人申请签证入国

  4 一月 2007

校对: dreamf 玻利维亚政府宣布,未来美国公民不得自由出入该国,必须事先向领事馆申请签证,让许多人大感意外,玻国政府以对等及安全考量为由,要求所有 美国公民未来都必须申请签证才能入境该国,无双重国籍的玻裔美国人及归化他国的玻国民众亦在限制范围内。由于玻利维亚民众欲入境美国必须持有签证,美国也 常拒绝发出签证,再加上先前一名美国男子于首都拉巴斯旅馆犯下爆炸案,虽然这只是个案,犯案者后来也诊断为精神异常,但玻国政府仍基于以上因素,决定于本 月底实施这项新政策。 许多部落客并不支持这项政策,有些人认为美国观光客在玻利维亚消费频繁,新政策将严重冲击旅游业,网路帐号为Angel Caido的Hugo Miranda表示,玻利维亚的吸引力没那么大,很多旅客会因需申请签证而决定不来玻国[ES],他也相信邻国智利与秘鲁会另筹办嘉年华会,趁此机会将观光人潮吸引过去。居住于El Alto的Mario Duran在部落格Palabras Libres里不禁想问:“玻利维亚究竟什么时候才会懂,观光业创造的利润其实比天然气还多?[ES]” 也有少数人关心玻裔美国人未来境况如何,因为他们与这个国家拥有特别情结,MABB的Miguel Buitrago生于玻利维亚,现为美国公民居于德国,他现在得申请并取得签证才能重返出生地: 新政策不但对美国旅客是项负担,也会影响玻裔美国人,像我这样的人必须有签证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我有许多朋友不断从外国 汇款回玻利维亚,帮助当地经济成长,现在却得申请签证才能前往玻国,可能还得获得许可才能待三个月,我也知道有些人过去常在玻利维亚一待就超过三个月,新 政策让一切变得很讽刺。 美国人Josh Renaud娶了玻利维亚人为妻,时常往返两地,他举出四项理由证明新政策很糟糕,虚伪便是其中一项, 他指出加拿大、澳洲、墨西哥、宏都拉斯、委内瑞拉等国都规定玻利维亚民众持有签证才能入境,“为何玻国总统莫拉列斯(Evo Morales)不要求其他国家对等待遇?尤其是委内瑞拉?因为莫拉列斯其实根本不在乎是否对等,很明显‘对等’不过是制定敌视美国政策的藉口。” 不过也有其他人主张玻利维亚有权要求对等待遇,Así como me ves me tienes的Sergio Asturizaga表示观光客若真希望前来玻利维亚,就算多了这项小小不便,他们还是会来[ES]。 Almada de Noche的Gustavo Siles亦支持新政策,他希望能藉此提高玻利维亚领事馆的效能[ES],他在马德里的玻国领事馆内便有不愉快经验。 去年此时 未来除了整理每周部落圈的大事外,我们也会回顾去年此时玻利维亚部落圈的热门话题。 当时焦点显然是大选后相关事务,几位部落客参与Open Source广播电台的节目,畅谈拉丁美洲的新社会主义趋势;其他部落客则讨论总统当选人访问世界各地的行程,以及准备举办不同以往的就职典礼计划。

罗马尼亚:唱颂歌

  2 一月 2007

原文:Romania: Singing Carols 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翻译:Sweet 校对:Portnoy 对罗马尼亚的记忆:我在ONESTI的最后一天,一大群学生到教员办公室向老师们献唱圣诞节颂歌。此前我对他们的精心准备毫无所知,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美好记忆。:)- L-plate big cheese这么说。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2007年元月1日成为欧盟的最新成员。 这是Flickr用户L-plate big cheese在他的罗马尼亚相簿中替罗马尼亚写的介绍: 在这片土地上似乎什么都有,但上世纪和本世纪的发展情况似乎让其中大多数显得黯然失色。这并不意味着罗马尼亚已经毁坏;事实恰恰相反。她的历史地景结合了古老与近代,朝着地平线不断扩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