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 2007

報導 關於 War & Conflict 战争和冲突 來自 十一月, 2007

(短讯)巴勒斯坦:到目前为止的和平

  30 十一月 2007

“在美国马里兰洲安那波里市所举行的中东和平会谈结束了,但在巴勒斯坦这并看不到什么真正的改变。布希真的相信这梦幻似的会谈可以解决占领的问题吗?”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市(Ramallah)的博客Asad Al Nimr如此写道。 他说: 这个会谈真的能解决我们和以色列之间所有的问题吗?! 他们相信这个会谈能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是真的很笨的一件事! 是因为大家都想着最好不要有这个无聊的会谈? 不是有某人想着这个会谈是达到真正的协议的一个选项? 或者,这是取悦美国的一种方式?他们真的了解我们生存的处境和占领的问题吗? 他们何曾关心我们在这里的生存方式? 为什么我要突然相信他们是真的关心巴勒斯坦? 这不过只是利害关系而已! 但也许,就只是也许,会有什么改变我知道所有人都希望有真正的改变。 我们只是需要持续的抱着希望!!! 原文作者:Amira Al Hussaini

(短讯)塞尔维亚:科索沃选举,过去与未来

  28 十一月 2007

Balkan Baby 在科索沃议会选举之后谈到:“这议会选举,是否会将此地区内所有成员,不止科索沃人、也将阿尔巴尼亚人、波斯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土耳其人、埃及人和罗姆人包括在内,实现真正的代议政治?也许不会吧,由于俄罗斯那基于纯粹害怕科索沃变成第二个车臣和鞑靼斯坦、而非同为泛斯拉夫民族兄弟之情的杯葛,科索沃将只有一个选择:憋气、跳入水中,等着欧盟看不下去而丢出救生圈。” 原文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短讯)俄罗斯、塞尔维亚、格鲁吉亚:科索沃的言外之意

  26 十一月 2007

TOL博客的Steady State,在〈如果科索沃能独立,那么阿布哈兹也可以?〉一文中,将科索沃与前苏联地区的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等地相比,写道:“如果‘科索沃法则’能被套用在前苏联的冻结抗争*中,那么莫斯科将一定会采取行动。” 译按:前苏联解体后,许多国家纷纷独立,但有些区域与其统治国的主要人口有着不同的种族或宗教,而未能独立,其区域内分离主义者所发动的冲突被称为冻结冲突(frozen conflicts)。 原文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叙利亚:论辩外交政策走向

  24 十一月 2007

“创意叙利亚”博客论坛的本月议题如下,势必将引发博客许多议论: 叙利亚外交政策 无论是土耳其、伊朗、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埃及、美国、俄罗斯或法国,叙利亚该与哪个国际或区域强权建立良好关系?对于邻近区域诸多冲突,叙利亚应参与其中或旁观自清? 首先Wassim认为,叙利亚应维持既有外交政策,尤其是继续强化与俄罗斯、土耳其与伊朗的关系。 阿拉伯主义之死以及区域国家倒向以色利和美国,显示必须重新评估局势,叙利亚也已完成评估,此刻既然伊朗仍握有主控权,叙利亚便不需在任何议题提高弹性,但不能依侍现有成就,必须更努力以强化叙国的影响力,否则只会坐吃山空。 Qunfuz虽然基本上同意Wassion,但强调目前的冲突实际上与宗教无关,不过有许多人企图将冲突与宗教连在一起。 许多人将目前的区域歧见导向为宗教冲突,但其实叙利亚政府主张政教分离,而哈玛斯是个逊尼派组织,其实对立的双方差异在于,一方欢迎美国与以色列形成霸权,愿意开始美军设立基地、愿意让美国控制资源,也愿意无条件开放区域经济让西方资本进入,而另一方不愿屈服,我认为叙利亚站在正 确的一方。 Tarek Barakat表示,真正的答案应该是与所有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包括以色列): 在叙利亚重回多样世界之前,伊朗甚至是土耳其都能提供许多帮助,叙利亚需要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程度上远超过这两国需要叙利亚之处,因为两国都能给予叙利亚伊朗无法提供的影响力,纵然基于战略利益矛盾,叙利亚无法获得美国的支持,起码不要激怒美国。 SimoHurtta觉得叙利亚与邻国关系的重要性远高于和欧盟及美国的关系。 叙利亚应该要专心寻找团结国家与区域的元素,以创造更紧密的中东政治及经济联盟,唯有合作能确保中东不再陷入数十年内战,唯有合作能挽救阿富汗与伊拉克的信念。 Ehsani认为叙利亚政府存有错误观念,误以为美国很快便会离开伊拉克,这个看法将危及外交政策及利益。 如果未能认清现实,叙利亚将会付出巨大代价,叙利亚过去不断抵抗美国入侵,已经让该国成为美方的目标,第一项代价就在黎巴嫩国 内,原本叙利亚能完全控制黎巴嫩政局,却突然大逆转,黎巴嫩前总理哈理理(Hariri)遭暗杀案是最后的导火线,很快便让叙利亚被迫放弃前总统阿萨德 (Hafez Assad)过往三十年的战略。 原文作者:Yazan Badran 校对:Nairobi

孟加拉:独立之战的争论

  21 十一月 2007

1971年孟加拉争取解放之际,大多数国民都支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但有一小撮人另有主张。“Jamaat-e-Islami”是巴基斯坦最老牌的宗教政党,它的孟加拉支部当时便和巴国军方合作,但最终仍无法阻止孟加拉独立建国。当年Jamaat 除了提供巴国军方独立派人士的情报消息,还组织许多武装行动,像 Razakar, Al badr, Al shams,以捕杀孟加拉的自由斗士。许多孟加拉自由派知识分子因而被害丧命。Jamaat虽然一度被孟国政府禁止,但1978当时国内积极的政党环境让他们又重新成立,允许他们从政空间,最后还变成为联盟伙伴。 最近Jamaat的领导人Ali Ahsan Muhammad Mujahid 的一席话却恼怒了孟国人民,他说:“Jamaat当年并无反对独立战争,所以根本没有战犯处置问题。”而另一位领导人Shah abdul Hannan也认为,孟加拉独立战争只是内战。博客Drishtipat收录了此事件一连串否认、回应、事实证据等种种反应,其留言区在部落圈内激起热烈讨论。 E-Bangladesh觉得Jamaat这么说是想要窜改历史,他评论道: 这根本和 Jamaat 在独立战争中宣誓支持巴基斯坦、凌杀孟加拉人的事实不符。当年屠杀孟加拉人是史上最恐怖的种族灭绝行动之一。 Shadakalo 毫不掩饰其愤怒: 我要看到这些蛇鼠小人在有生之年,因其战争罪孽受到审判。 Tacit 质疑Jamaat此话的企图: 他们的公开言论,正预示着Jamaat 想要重回孟国主流政坛的焦点。 Lal Dorza 报导Jamaat 领导人宣称,对“所谓的”战争罪犯,孟加拉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法律行动[Bn],民众凭什么要把他们叫做战犯?何况1974年的全国大赦,战犯份子已得到特赦。 但Eskimo 提醒我们[Bn],特赦并不是含盖所有的情况,它只能提供给那些并无特殊指控的人犯。第三世界观点引述专门调查巴基斯坦及其同谋战争罪行的战犯事实调查委员会特使Dr. Hasan,认为Muzahid的发言是公然撒谎。 有充份的证据显示这些人在独立战争中都渉及战犯行径,现在必须要有一套审判正义的机制来制裁他们。 1994年,全国人民调查委员会对于八名孟国战犯进行了诉讼(包括Ali Ahsan Muhammad Mujahid),并有一份总结报告,它说: 调查委员会在检示了被告人的罪行与相关法条后,作出以下结论:依照1973年国际战犯法庭判例,这些战犯应接受审判。为确保孟加拉主权完整、国家和平人权尊严永久保障,对这些战犯(杀手、共谋犯、战犯)必须采取正义行动。委员会强烈建议将其起诉。 但不知何故,后续的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带头的评论者建议,此刻正是制裁战犯的时候了。事情过了36年,在缺乏充份的证据下,我们必须采取其它合适的处理方案,例如成立真相调查委员会。 博客们要求 ,不该让Jamaat 继续在孟国政界活动,因为他们的主要党纲是建立一个宗教领政的国家,这与现行的民主、司法、宪政、社会结构并不相容。有些博客还共同成立了一个名为 反Jamaat-Islami 网站来传达抗议心声。 大部份的文章放入1971年留下的录像和当时种族屠杀的新闻报导。ShadaKa放上了一些巴基斯坦军队杀戮的照片,说明Jamaat 和巴基斯坦合力要消灭孟加拉,并反覆重申这句话:“我们不会忘记,你们也别想忘记!” 原文作者:Rezwan 校对:FoolFitz

阿布哈兹:追忆苏呼米

  14 十一月 2007

cyxymu,将其博客奉献给“追忆苏呼米,其战火与伤痛”的博客,花了整个九月下半整理苏呼米(Sukhumi)之役的史料,这是在阿布哈兹(Abkhazia)与格鲁吉亚(Georgia)的战争中,给予格鲁吉亚军队决定性打击的一役。他以自己独特的理论写了一篇钜细靡遗的文章,探讨这场冲突何以发生:他认为战争背后的动机在于,苏联希望令格鲁吉亚加入独立国家国协。 也有多位读者提供他们在苏呼米最后几天的经历,我翻译了其中两段,但最好的几篇因为篇幅太长,只好割爱… 这场追忆在9月27日达到高潮,cyxymu提出了自己对这些史料的想法: 今天,距离我最后一次立足故土,已经是第十四年了;自从1993年9月27日离开家乡后,我就不曾回去过。那是苏呼米仍存在之时的最后一天。如阿布哈兹人 所言,“他们射杀了那城市的灵魂。”如果要寻找我们格鲁吉亚人与其他阿布哈兹朋友之间的共通点,那就是,这天在我们之间划出了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裂痕。对乔 治亚人来说,那天是场梦靥,数以千计的百姓被闯入的阿布哈兹军队杀害;成千上万的格鲁吉亚人携家带眷要逃离这场噩梦,却造成无数骨肉分离的悲剧。但对阿布哈 兹一方来说,这却是占领苏呼米的胜利之日。我们之间永远不会有公约数。 我并不绝望,我相信我们将重回苏呼米,而阿布哈兹人和格鲁吉亚人也能够和平共处;但前提是,必须揪出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战犯加以严惩。 笔者在此似乎该将译文中的主观情绪稍做沈淀,这场冲突之所以会升级到“战争罪”的规模,我相信交战的双方都有责任(或可参见人权观察报告)。我认为这么做的价值在于,这已是过往之事,当事人的心态变得太根深蒂固,导致难以被法庭或冲突后的判决所影响;另一方面,或许能以不那么严厉、“真实而一致”的无害方式,重建彼此那座在1993年烧毁的桥梁。这是我所能想到最好的方法了。 cyxymu 也在九月底写了关于一支阿布哈兹的特别部队,在与格鲁吉亚军的前哨战之后掠夺百姓,以及他们是如何被一名在加入阿布哈兹军之前,服务于俄罗斯维和部队的军官所领导。其文的标题为“вот такие у нас миротWARцы”,是一句无法翻译的双关语,意指“那是我们的维和部队”,但俄语的“维和部队”又与句中的“战争”的发音相似。而几天之前,他写了一场在南奥塞梯(South Ossetia)使紧张情势升高的交火。 10月1日,cyxymu 以一系列图片纪念Gagra之役的第15周年,这是一场格鲁吉亚-阿布哈兹争战中较早的冲突。他在文中介绍这些图片: 这些图片摄于发生在苏呼米的最后一场冲突里,在在显示了,战争不是让你逞英雄、出锋头的事情,它只会带来血流成河;被战争杀死的不只是将士,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也受到波及。他们只是居住在城里而已。 我希望透过这些照片,能够让悲剧不再重演。 不久之前,cyxymu 写了他对苏呼米的计程车的回忆。(此文以一略带凄凉的注解做结--“在1992年8月14~15日之间,苏呼米计程车停车场变得空空如也,因为大部分的车子都被阿布哈兹偷走了,而剩下的则被格鲁吉亚军队取走。”)他也简略地提到那位引发群情激愤的前格鲁吉亚国防部长Irakli Okruashvili--cyxymu 猜想,大家已经买好爆米花准备看这场‘好戏’了。 不少见多识广(有时可说是十分激情)的读者留下了各式各样不同观点的回响,有些人甚至是这场战争的目击者,对其所知甚深。

查德:法国慈善组织被踢爆领养丑闻

  7 十一月 2007

佐伊方舟(Zoe's Arc),你的爱心让人窒息! 法籍喀麦隆博客Le blog du Prési!评论近来一件法国慈善组织丑闻,他们从乍得-苏丹边境救出103名濒临垂死边缘的达佛难民孩童,并试着以认养方式把孩童送到法国。 六名该慈善团体的成员在乍得被捕,被指控“绑架孩童,并企图改变其公民身份”,例如为孩子们找新父母,嫌犯可能遭判处5至20年的强迫劳役。 佐伊方舟组织否认不法,表示难民孩童是苏丹达佛地区的孤儿。但是根据报导,联合国官员与法国外交官表示,许多孩子的双亲是乍得人,而非苏丹籍,这两国都不允许跨国领养。 更糟糕的是,乍得总统德比(Idriss Déby)怀疑该慈善组织还收取2400欧元领养费,打算把孩童卖给恋童癖或是器官贩售组织。 法国总统萨科奇对此(Nicolas Sarkozy)相当不悦,时值法国领军的欧盟和平部队准备进驻乍得东部及中非共和国东北部前夕,这件意外却升高了法国与乍得之间的紧张关系。 Le blog du Prési!用一句话来评论此事:名流领养出自善意,但爱心却令人窒息。 佐伊方舟从天而现、穿越沙漠,把非洲可怜的孩童从死亡拯救出来,计划把这些孩子送到法国仰首期盼的家庭,而每个领养家庭要付出2400欧元的处理费。 事情原本进展顺利,正要踏上回程,但这时乍得政府介入揭穿事件,开始侦查佐伊方舟是否有诈欺绑架孩童,企图改变孩子们的公民身份。佐伊方舟成员对此事很愤怒,他们只是要拯救世界,把这些孩童从死亡边缘救回。但事实发现孩子们并非来自达佛地区的孤儿,从头到尾都是骗局。 人道绑架和花钱领养有何不同? 几个月前,美国流行乐女王玛丹娜(Madonna)拿出大笔金钱,领养(而非其它字眼)一些尼日利亚的儿童。我所有的调查中,看不出人道绑架或花钱领养之间有何差异,所以我期待民众或媒体当时也同样义愤。等轮到巴莉丝希尔顿(Paris Hilton)也做同样的行为领养卢旺达小孩时,就有八卦狗仔来跟踪。如果此事成真,我完全支持!因为这种崩溃之路是 我们自作自受! 二种方式相同的结果,或许有着不一样的目的。这些孩子的家庭是否真需要这种人道主义?即便对孩子许下黄金国度(El Dorado)承诺,亲生与领养双方如何为被破坏的家庭关系辩护? 如果这103个孩子来到法国,在领养过程中出问题,甚至发生更糟的情况,让孩子们像电影101忠狗一样流落街头,这都是拜内政部之赐。 佐伊,乘着方舟,她的爱心让人窒息。 原文作者:Jennifer Brea 校对:Leon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