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 2007

報導 關於 南亚 來自 六月, 2007

印度: Rajnikanth的电影狂热,宝莱坞及网站分析

  26 六月 2007

本周是一个电影狂热周,狂热的却不是来自宝莱坞(的电影),而是泰米尔的电影工业kollywood。Rajnikanth(或称 Rajni)主演的Sivaji:老板,预定于明天首映(2007,6月15日,礼拜五)。随着电影而来的狂热已在他的影迷间造成发烧级的热潮。Rajni是印度片酬最高的演员,且在日本亦有一群众多的影迷。没错,他还是几个月前印度总理和日本首相在东京进行会议时的谈论话题,可见Rajni的巨星魅力。于Onion Dosa网站有着一篇包含许多日本Rajni狂热现象照片的文章。 Sivaji:老板是印度史上耗资最钜的电影,在我们看看电影以及影迷的反应之前,有一些来自techowaves部落格,关于此电影的有趣资讯。 1. 为了 Rajnikant 的出场场景,导演Shankar采用了2500名年轻艺术家。 2. 为了拍摄萨哈娜这首歌,兴建了一栋大型的玻璃屋。 3. 为了此部电影,印度首度使用了4K DI (数位微调矫色技术,Digital Intermediate) 数位摄影机。 本周稍早官方开始 Sivaji 上映的倒数计时,那时kirukkal(随笔)写道: 还有六天Sivaji即将发表,如果你住在美国,赶紧到IndiaGlitz买你的门票! 这里还有Sivaji独家剧照! 让我们从这些独家剧照切换到那些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电影的民众。于电影发表数天前,影迷大排长龙,为的是那令人期待的首映。题外话,通常在印度你可以于影片正式发表前事先购买到电影票,对许多人来说,看这部电影的首映可是件大事。 Rising Tide 写到: 我想这些人是不是都疯了。他们早上七点就大排长龙为的是什么? 我手头上有一张照片,看照片就知道为什么了(译注:那张照片是一张花了六万多卢比买到电影票的收据)。很明显的,印度人真的为了 Rajnikanth 这位亚洲第二高片酬的巨星而疯狂。 而第一天初映的电影票价是多少呢? Randomly 写到: 第一天的初映票价是一千二百卢比。我的银行存款又要瘦了。 第二天上映的票价是五百卢比。 我就像是一颗电子处于激发态一样地兴奋(译注:这里他用了双关语,excited 有兴奋之意,而在物理学中 excited state 则有激发态之意,指的是电子处于较高能量的态位)。叫我 Rajini 光子吧!!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是Rajni的粉丝,Ghost Particle 在一篇名为世界为Sivaji而停的文章中写道,如果你不喜欢他,加入我们这一挂,把你的不满写出来吧。他也解释为何未来几周将是他的梦靥: 好吧,首先我得承认,我不是RajniKanth的超级粉丝,理由是我讨厌他的影迷们。99%的影迷都是泰米尔makkals,这就有了两难,好像我跟所 有影迷敌对一样。然我可是da ghost,我只做我要做的。我特意告诉我的室友(一个会为Rajni祷告的没脑白痴),在 Sivaji发布当天,我会下载并贩售其盗版。但是老兄,我在跟谁开玩笑啊,再一天Rajni的热潮就慢慢鬼上身了,是的,鬼上身。你得是个泰米尔电影的 影迷才能了解这部电影的原力,即使尤达大师也无法解释这股力量。这部电影的力量非常强大,对我来说,这将是数个梦靥般的礼拜。我只希望他们不要贴海报在我 身上。...

八大工业国高峰会(G8 summit)后,世界变的更好了吗?

  20 六月 2007

八大工业国高峰会(G8)(外加延伸五国)上周在德国北部的海滨渡假胜地海利根达姆举行。世界最富裕的国家领袖群聚一堂准备对气候变迁以及非洲国家贫穷问题达成协议,但这似乎不能满足众多对于全球资本主义的批评。 全球之声在过去的几周连结了来自印度、俄罗斯和非洲的评论。以及远从秘鲁和日本而来的示威者,参与反对这场会议的举行。 译者补充: 来自印度的评论: a reader's words 在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会场外的抗议活动之中。为什么这些人要抗议呢? 答案很简单,即使全球化让第一世界之岛一座座的开在上海和印度的班加罗尔,它同时在已开发国家也建立了一个下层社会的第三世界。 来自俄罗斯的评论: Edward Lucas 写到在这次在德国召开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上俄罗斯的问题。大部份的会议所产生的结论都是杂乱无章的。但经由精心琢磨的陈腔滥调,在此之间,各国的差异会被尽其可能的以手段应付和模糊化。这似乎是无一例外。 来自非洲的评论: 一群与 Panos London 合作的非洲记者将从德国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现场,在博客上书写他们的观察。从六月一号起,为期九天,来自伊索比亚、乌干达、莫桑比克和南非的记者,将带给读者新闻,及从非洲的观点谈艾滋病的问题和医疗服务、国际援助、外债免除以及气候变迁。 我们将从德国北部的海滨渡假胜地海利根达姆、同也是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现场报导,我们也会报导八大工业国另类高峰会,以找出八大工业国是否真的在倾听非洲的声音。 Jewels in the Jungle在德国持续的追踪收集许多在网络上关于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好文章及博客文章(特别是来自非洲),他说道: 我对此次高峰会会谈的结论并不像某些人那么的悲观和失望,但同时你也必须感到疑惑,八大工业高峰会究竟和谁有关?他们对于解决世界上的问题有任何有用的帮助吗? 会议就变成给政治人物的马戏团表演,每个团体在太阳下为他们各种原因的愤怒发声,而这和会议很少或一点关系也没有,有人就问,何必这么麻烦呢? Francisco Xerinda在九位非洲记者所组成的博客AfricaVox2007上持比较正面的看法: 最近的四天这里都被反全球化的抗议人士所占据,道路持续封锁,警方不断告诉我们要改道。 但这对我而言,实际的恼怒很值得。这些抗议人士对我来说有其意义。我看到当二年前民间团体向在英国苏格兰格伦伊格尔斯(Gleneagle)召开的八大工业国会议施压,最后让我的国家莫桑比克免除外债(debt relief)。 Patricia Daniels在开放民主(openDemocracy)的开放高峰会博客上报导了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以及从女权出发的另类高峰会。她建议不必大费周章地去读八大工业国高峰会宣言。她说道:「那主要是枯燥乏味的声明,只指出了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一点用也没有」 可以预测的是,数以百万计的YouTube观众比较有兴趣看到,新选出的法国总统萨柯奇(Nicolas Sarkozy )在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记者会上醉醺醺的样子…   作者:Solana Larsen 校对:Leonard

孟加拉国:天灾与博客之责

  19 六月 2007

上周一大雨引发土石流,掩埋吉大港山边数十间贫民房舍,造成至少134人死亡,这就像是我们每日所听闻的不幸消息,身为博客,各位有何反应? Arild Klokkerhaug是位企业家、博客,也是孟加拉国最大博客平台Bandh Bhanger Awaaj的老板,此次他再度身先士卒,希望展现博客圈面对此种悲剧能有何作为,他在自己的博客里表示: 有多少位博客住在吉大港?各位当地人能否告知现场的状况与讯息?吉大港的博客能否团结发起活动?例如动员民众提供粮食与衣物给灾民?请试着让各位的文章登上媒体、提出建议、亲身协助,也将灾情回报至互联网上,我想大家都能这么做。 他也呼吁大家采取行动: 这是博客圈的潜在力量,我们也该为此团结!博客起来吧,让我们一同组织活动、撰写报导并伸出援手。 Arif Jebtik响应上述发言,批评博客未尽责任: 我们忘了那些雨中滂沱的无助人民,因为他们从不是我们讨论或风雅高尚论辩中的主题,祖国对我们是个重大议题,然而我们却轻易遗忘祖国子民。 这些发言确实发挥庞大影响力,Bokolom等博客开始思考如何拯救吉大港水患灾民,要求停止砍伐山林以避免土石流再發生、如何协助受灾户等。   Arild Klokkerhaug与其它博客前往吉大港,并报导当地实际情况,孟加拉国博客与全球学生也开始为灾民募款,Trivuz提到个人该如何省下钱协助灾民,比如说减少吸烟量、喝茶次数、讲电话时间等,他也报导第二批博客的行动,照片请见此。   Arild Klokkerhaug指出还有更多潜在力量: 无论在互联网上或现实生活中,博客圈都能够团结与动员帮助他人,这些灾民未来需要长时间援助,无论是明天、下周、下个月、明年,这个叫humayun的男孩还是在这里,他能代替母职照顾弟弟吗?他能让弟弟长大成人后,符合母亲当初的期望吗?博客圈能提供时间、力量与建议,帮助此次与未来无数次灾祸的受害者。 身为博客,你可曾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作者:Rezwan 校对:Portnoy

印度:肮脏黄金、塔米尔穆斯林、Orkut互联网社群

  17 六月 2007

黄金及钻石象征纯洁与爱情,但Passtheroti的Desi Italiana却认为,被称作「印度狂热」的黄金其实很肮脏,而钻石「恒久远」的背后辛酸更是血渍斑斑。她还说,黄金及钻石的需求大多来自喜爱黄金的女性,并指出黄金肮脏的缘由、血钻石以及印度日益茁壮的钻石市场。 [.]1991年至2002年期间,狮子山共和国(Sierra Leone)爆发内战,而邻国赖比瑞亚(Liberia)内战则已长达14年,二国内战之部分肇因为「血钻石」,两国皆将钻石收益用以挹注战争军火,军火掮客、军火走私等,情势在联合国实施制裁后愈加猖狂,而印度则是军火走私中继站之一。[..] 塔米尔(Tamil)语族为一古老聚落,多见于印度南方及斯里兰卡(Sri Lanka)东北部,时至今日,塔米尔移民足迹已散及全球各地,包括斯里兰卡中部、马来西亚、南非、新加坡及模里西斯(Mauritius)。TW News的PK Balachandran针对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各地塔米尔语穆斯林撰写一篇报导,试图寻找三者共通特征,重振这支衰微4百年之久的民族,内文并载有该语族迁徙的历史。 [.]当初葡萄牙人实行港沪通行制度,穆斯林船舶因此无法穿梭往来南亚及东南亚诸港,另外在荷属斯里兰卡,由于穆斯林未获国家契约许可,故亦不得驶入商业繁盛的西岸港沪。[..] 印度偏远地区信息教育不发达,而最近国内有部分人士对网咖业者威胁施压,企图抵制大型 互联网社群Orkut,his blog 的Roshan对这些现象只能苦笑。虽然 互联网社群Orkut在印度吃了不少苦头,不过Itsmaklife 的Asif Khan分享亲身经历表示,他在Orkut认识的日本网友提醒他记得携带雨伞,并准备了他最爱的印度主食──鸽豆菜(Dhal),让他得以在旅日期间一解思乡之愁。 [.]启程日本之前,我在orkut利用剪贴簿功能(scrapbook)认识了Gautam,他也十分高兴认识我,还不忘提醒我记得携带雨伞,他的建议真宝贵,抵达日本翌日果真下起雨来。[..] 作者:Javits Rajendran 校对:Leonard

尼泊尔:圣母“疯”

  7 六月 2007

又是登山季,尼泊尔境内有世界第一高峰圣母峰,自然成为许多新闻报导焦点,每年也都会留下记录,例如今年截至目前为止已超过500人登顶,5人在途中死亡,这股热潮仍无消减迹象。 尼泊尔部落格圈对此也有些看法,有些部落客很意外地发现,许多雪帕人(Sherpa)擅于登山,也协助许多登山客攻顶,但外界却很少提及这群人。 “尼泊尔站”(Nepal Sites)则惊讶登山对雪帕人如此轻而易举:“…比如说Appa Sherpa已登圣母峰17次,攀上世界屋顶对他是小事一椿”;“明亮之星”(The Radiant Star)则写道,“Appa Sherpa已登顶17次,Pemba Sherpa今年在九天内也已来回三趟,上圣母峰顶超过五次的雪帕人比比皆是。” 两个部落格也都提到,在攀爬圣母峰这件事上,外界总是遗忘尼泊尔人的存在,“明亮之星”觉得很不公平: 但雪帕人未获应得的重视。 几乎每部电影里,登山客离开基地营后,雪帕人便消失于镜头前,而在记录片里,雪帕人的工作也只有背行李与准备伙食而已。 “尼泊尔站”想问,为何没有尼泊尔登顶者拍摄与撰写的电影与书籍: 我也在想,外国登山客总形容攀登圣母峰的故事如此美好,充满英雄事迹,但尼泊尔人登顶的次数远超过其他国家,却从未述说其经历,就连记者也没兴趣记录他们的故事。 “所见与凝视”(Look & Gaze)提及,现年60岁、又名“雪豹”的Ang Rita Sherpa率领一支远征队,打算将尼泊尔八个政党党旗插在圣母峰顶,这场“圣母峰民主远征队”是当地一件大事。 这场行动虽然看似后现代,用这些装饰物点缀世界最高峰,其实象徵着“尼泊尔新民主”,那将是历史重要时刻,当这群人将旗帜插在山顶,便解构了大英帝国与尼泊尔封建史的旧时代论述,“圣母峰民主远征队”将会历史带来新意。 除此之外,尼泊尔真实报导(Real News Stories from Nepal)则有一篇文章,提及圣母峰的环保清洁远征队。 作者:Ujjwal Acharya 校对:Portnoy

孟加拉:突破禁忌与一场论辩

  1 六月 2007

作者:Rezwan 校对:Justin 孟加拉部落格平台Bandh Bhanger Awaaj里满是各种讨论、论辩、对话与书写,数百部落客与数千读者不停为这个空间注入活水。 各式各样的话题在部落客与读者之间交流,创造出许多火花,最近便有一连串对话与书写,Sadiq率先以即时部落格记录的方式,书写如何烹煮魟鱼的过程,其他人也起而效尤,以同样手法提供各种令人惊喜的食谱。 部落客也勇于利用平台自书想法与疑问,代号Yusnikto的部落客最近便以逻辑质疑《可兰经》的著者身份,他引用Ibne Wareq博士的言论,试图证明经文其实是先知穆罕默德对阿拉的祈祷文,而非真主所撰。 这篇文章立刻引来许多争议,有些人抗议质疑《可兰经》让他们感到受伤,不过也有些部落客以另一套逻辑回应,Trivuz指出,《可兰经》内显有段落指出,这是透过先知穆罕默德之手交给穆斯林,藉此佐证 Yusnikto所言有误;Dikkhok Dravid则支持Yusnikto的发言,认为唯有人才能书写,在中古时代,诗文也常天神之名发表;Samudrer Uttal Torongo则发誓绝不相信《可兰经》为人所着。 由于Yusnikto言论内容敏感,部落格管理员于是将之移除,但却引发意料不到的反应,许多部落客开始抗议管理员移除发言,认为这明显违背言论自由,虽然许多人认为Yusnikto发言立论薄弱,但也该以另一套论述证明,而非限缩言论自由,最后管理员只能恢复这篇留言。 对于以穆斯林为人口多数的孟加拉而言,这确实是大事一件,其他媒体向来不敢刊登此类言论,在世界许多国家里,言论自由都会受自我审查,但在部落格里,人们可匿名书写,也常能带动一波理性的思辩。 Mahbub Sumon总结整场论战,并提醒部落客应尽的责任: 每位写手都有其书写自由与表意自由,但并不代表可恣意而为,自由有限,我个人相信宗教有其论辩与置疑的空间,不过仍应秉持良善合理的原则,也不应故意刺伤他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