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公民(The Online Citizen)抗议的视频截图
Average executions in #Singapore: 1981 – 1989 = 2 1990 – 1999 = 32.2 2000 – 2009 = 13.1 2010 – 2013 = 1 #deathpenalty
— Second Chances (@2ndchance2all) November 6, 2014
新加坡平均每年死刑执行数量:
1981-1989=2
1990-1999=32.2
2000-2009=13.1
2010-2013=1
#previoustweet For example, if you are robbing a bank and you shoot in the air, you're already going to get mandatory death.
— Second Chances (@2ndchance2all) November 6, 2014
例如,如果你抢劫银行,朝天空开枪,你就会受到唯一死刑的惩罚。
「第二次机会」的理事Priscilla Chia,认为其他的刑罚可以用来惩罚罪犯。
尽管法律是社会价值的体现,国家杀人并不是人们对杀人犯或贩毒者表达道德愤怒的唯一方式。 这种愤怒可以通过其他的惩罚来表达,比如无期徒刑。
另一个反对死刑的组织「新加坡死刑工作小组」(Singapore Working Group on the Death Penalty),也发表了他们的立场:
在缺乏完备理由证明其必要性的情形下,新加坡不应该诉诸死刑,特别是其他刑罚可以达到同样的威慑效果。另外,体制中不可避免的人为错误,也可能会造成错误执行死刑,把死刑当作落实正义之工具,代价实在太大。
尽管如此,新加坡政府还是坚称死刑对于威慑犯罪是有效的。
校对:Ameli
1 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