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的医院里,汪达慕和他的妻子拉琪许,将近三个礼拜使用袋鼠式育婴法照顾他们的双胞胎。其中比较健康强壮的宝宝已经能够自己入睡也正常哺乳。体型较小的宝宝则还趴在妈妈的胸口以「袋鼠」姿势来照顾。摄影:达莉亚摩踏妲。
本篇文章和声音档是2015年3月17日达莉亚摩踏妲(Dalia Mortada)对The World 的报导内容,原先公开在PRI.org,基于内容共享协议重新发表。
一个适度的解决方法竟扭转开发中国家成千上万早产儿们的生死权。
佐维图(Zeweditu)医院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这些地区的医院里,婴儿保温箱非常罕见。即使医院备有保温箱,不稳的供电能力也无法确保保温箱运作。因此,这里的医护人员会让早产儿与其父母留院,且鼓励父母使用「袋鼠式育婴法」照顾孩子。袋鼠育婴法十几年前在南非发展,是一种肌肤相触的育婴法,专门用来照顾早产儿以及体重过轻的新生儿。
婴儿出生后,只要没有其他身体上的问题,新生儿会直接被放置到父母赤裸的胸口前,通常是妈妈。接下来的数天、数个礼拜,甚至是几个月,婴儿将会一直待在妈妈的胸口,由毯子紧裹住两个人。
有一对双胞胎以及他们的父母已经待在医院里将近一个月了。其中一个宝宝出生时体重不到3磅,而另一个宝宝不到2磅。他们的父母使用袋鼠式育婴法来照顾他们将近三个礼拜了,现在,体重较重的宝宝已经可以自己睡觉,另外一个宝宝状况也逐渐良好。
汪达慕(Wandamu),这对双胞胎的父亲,轻声细语笑着说:「最初…他们无法顺利进食,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能正常喂奶,我们很开心。」一旁的太太拉琪许(Lakish)点头表示同意。此时两个弱小的婴儿还躺在她胸口上。
这种幸福对埃塞俄比亚的人来说是很盛重的,因为他们通常认定早产儿没有存活的机率。
艾莉丝艾伦(Alice Allen)是佐维图医院教导护理师袋鼠式育婴法的训练员,她说:「很不幸的在一些社会中,他们认为『神做了祂的判决』,因此早产的婴儿会被遗弃、等待死亡。其实婴儿如果可以贴近自己的妈妈,本来有生存的机会的。」
但是对于一些筋疲力尽的父母来说,袋鼠式育婴法的要求很困难的。碧儿古潭(Birkutan)是一位三十岁的新手妈妈,已经待在医院三个礼拜了。她的双眼显得疲惫,她让宝宝全天二十四小时躺在她胸口,尝试着以坐姿来入睡,也因此并无法好好休息。
碧儿古潭(Birkutan)的宝宝早产了两个半月。因为健康的问题,她的宝宝一开始在保温箱里待了一个礼拜。接下来,护理师将宝宝缠在碧儿古潭(Birkutan)的胸口来实施袋鼠式育婴法。但是现在,她有些顾虑。
「宝宝的体重感觉越来越轻,我并不相信袋鼠式育婴法有什么帮助。」碧儿古潭(Birkutan)烦躁的说。她害怕自己的女儿没有办法存活,她甚至还没有为她取名字。而护理师们持续安慰着这位恐惧的新手妈妈。
在埃塞俄比亚,许多措施是致力于让妈妈与新生儿健康存活:近年来偏远地区开辟更多道路以及增设健康设施,同时也投资产房以及新生儿加护病房。这些投资看起来是相当有益的,活不过五岁的儿童数目从1990年后已降低了至少四倍,但是绝大部分的育婴措施都需要正常供给的电力还有大笔金额来维持,而这两个关键点在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足够的供给,甚至连医生的供给也堪忧。
「袋鼠育婴法减少了需要医生的时间」 艾伦解释着,「你不需要用科技来完成这项工作,所以对于开发中的国家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是简单可做到的事情。」
在如此忧心且困难的时刻中,只要家长能够感觉到一些有效的成果,就像汪达慕和拉琪许。「我们花越多时间去照顾,去抱着宝宝,我们对他们的爱越是深刻」汪达慕诉说着。
达莉亚摩踏妲(Dalia Mortada)的此专题报导由International Reporting Project 奖学金计划协助完成。
校对:Bamboo Hsu
2 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