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关于户外休闲的文章「保存的美学」中,李奥帕多教授写着,「所谓发展休闲旅游,并非将道路建到风景优美的地方,而是让人的心灵能敏感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
台湾的总面积大约36000平方公里,山林就占了百分之三十。中央山脉由南到北彻底阻隔了台湾的东边和西边,不但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台风,也阻挡了来自西方的入侵者。自从台湾被中国和日本殖民之后,东西方的交通对于地区发展、政府控制、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搜刮就非常重要。
自从1871年牡丹社事件后,中国清朝政府就开始「开山抚番」的政策。不过1895年中日战争之后,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换成日本在台湾建西部铁路、北回公路、花东线铁路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国民党来台湾,也陆续建了三条横贯公路以及南北回铁路,整个台湾有一个环状的铁路网。
最近这一阵子,台湾人讨论三个重要的交通建设:高铁(已完成)、北宜快速道路(已完成)、以及还未敲板定案的苏花高。
台湾之前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在西岸平原,所以长久以来一直有压力要求加强东西两边的交通。而现在,人们不只要公路,还要快速道路或是高速火车,如此一来不管从台湾的那个角落都可以当天来回其它任何地方。
黑猫说,台湾交通变得更快速便利后,心中的那张台湾地图似乎也跟着缩小不少。
Chieftain也说,我以后应该会经常使用高铁吧,以我所处地区来看,坐高铁是比搭飞机更好的选择。而且搭飞机的话,要从松山出来,我倒不如在火车站出来还比较省钱、方便一些。
感谢现代科技,我们的梦想才有机会实现。举例来说,台湾的雪山隧道(长度为世界第五)可能在工程难度上是名列前茅,因为要贯穿台湾北部最大的山脉:雪山,这条隧道花了十五年完工,十三个人员因公去世(七名泰国人六名台湾人,另有三名台湾人员重伤,根据荣光电子报),以及一台全断面挖掘机(整个被破坏)。Discover频道有一集节目就在讲雪山隧道的故事:人类创造的奇迹:雪山隧道。
Wisely说,「在以往开车,大概要花费约两个半小时,而现今只要40分钟便可到达。这个对满多在台北工作的人,或是想到宜兰去观光游憩的外县市游客来说,真的相当地方便。毕竟对于离乡在外工作的我们,这条高速公路还是充满的便利性!我在未来购车之后,可以更常回宜兰探望父母,也不需要配合火车的时间通勤。」
赤子童心说,「要是讲”人定胜天”太武断了。这似乎小看了天地自然的力量。但是人所展现的智慧毅力以及坚忍不拔,造就了雪山隧道的诞生。」
虽然很多人快乐地拥抱便捷的交通,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开始质疑建筑道路的必要性,尤其当工程对环境影响很显著的时候。
当雪山隧道在施工时,有许多在地层当中的水流失了,在当时严重增加工程的困难度。隧道开始使用后,还是有水一直流失。国工局的报告指出:目前由南洞口监测总涌水量约600 l/sec 以下(36 m3/min)…此与日本石井政次与佐久间文彦(1973,1977)对日本全国主要铁路隧道(273个案例)之长期涌水量所做的调查分析结果,统计出长期涌水量与隧道长度之关系图相比较,可发现雪山隧道单位长度之涌水量并无特别。而根据中央大学黄俊鸿所主持的报告,隧道涌水对水库进流量无明显之影响。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忧心隧道的开挖是否会造成水资源的短缺。
刘克襄说,「大量流失的地下水,到底从何而来。失去这些水后,包括大尾山在内,周遭山林是否仍能跟过去一样,足以积蓄丰富的水源。整个微区域的雨量,能否经年正常。这些或那些不可预测的严重结果,以目前的科学知识,都没有人敢挂保证,未来恐怕也难有明确的答案。」
Momoge讨论这些工程计划案背后的心态:如果公共工程的思维是站在发展工商那一面,就会有苏花高,改天还会有花东高。站在自然那一面,就不会有苏花高,而是强化现有交通,避免进一步破坏,甚至想办法复原以往的破坏。现在苏花高提出来了,表示「政府就是这样想」,这很糟糕,因为「内部已经定案了」,不过还没盖,还有扭转的可能。
一封花莲孩子的公开信:过去的开发建设或许让我们经济起飞,但也让我们经历了许多大自然回报的惨痛代价,更何况要以高速公路带动经济的方式已经过于老旧,也有许多实例证明高速公路不等于经济发展;另外一些人认为花莲需要方便的交通,但我们认为高速公路绝对不是唯一的方式,科技进步,有更多元的方式可以 增加来到花莲的便捷性,别让大公路主义贯彻整个台湾。最重要的,苏花高这样的建设具有不可恢复性,当开工后,所造成的破坏将无法弥补回来,纵使再厉害的生态工法,还是要开隧道、建马路,没有人可以预估对土地造成多大的伤害。
当许多人加入反苏花高的联署时,Yenwen 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人权、环保意识逐渐抬头,很多人开始支持公益议题,或许他们觉得支持这些议题才是正义、有道德、人民素质提升的表现,但我不禁要问:
当你在联署这些公益议题时,对于他们的论述,你有能力辨别真伪吗? 你了解政府的政策吗? 台湾是否已先进到,足以接受「文化、环保高于经济发展」? 你能提出更好的政策吗?
这些问题都不是轻易回答的了的,不过台湾铁路局似乎试着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今年五月之后会有「太鲁阁号」往返台北和花莲。根据台湾火车介绍,台铁引进此型车的主要目的是为克服宜兰线、北回线弯道多的特性,以缩短台北花莲间的行车时间至两小时内。
追根究底,我们还是要问「交通建设究竟是在建设什么?」假如我们有很多道路了,下一步我们想要干嘛?李奥帕多说,我们应该要打开我们的心让我们更亲近自然。那么,假如我们有很多钱了,下一步我们想要干嘛?也许我们会想要活的更快乐更有意义,并且我们的子孙也能活的更快乐更有意义。
在2:30AM的博客提到,慈济的证严法师在一个电视节目提到:台湾也没多大,高速公路一条又一条,像我们这个地方,这样到底山要破坏多少?树要砍伐多少?水资源要垄断多少?都不知道!…我只能呼吁大家克己复礼!如果要救地球,要多种树,不要再破坏了!要开的路,也已经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