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巴林有数间公私立大学,但许多巴林人常以申请奖学金的方式,到海外念大学与研究所,其中时常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别人不知道巴林在哪里。本文将收集三位刚赴日本、英国与美国深造的博客经验,还有一位则已在印度求学一段时间。
Cradle of Humanity前往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读书不久,感觉有些挫折:
我有时害怕别人问我来自哪里,听到「巴林」这个国家时,约略知道地处何方的人不到一成,但这不是我困扰之处,知道巴林位于波斯湾的人,总会立刻联想到财富,有些人会直说,但最令我困扰的是刻板印象先入为主。我在这两个月遇见许多朋友,因为课程内容因素,其中多数都来自印度,虽然他们大多是印度菁英阶级、拥有连锁企业,也家财万贯,但他们总喜欢说我一定很有钱,且认为巴林人的财富都是从天而降,他们的钱才是辛苦挣来,还有,他们把杜拜等同于巴林。
- 这里的大众运输系统不是很好,但车价太贵,否则我就会买一辆。
– 是买新车还是二手车?
– 二手车,因为我不会在这里待很久。
– 新车比较好。
– 可是新车贵很多。
– 但你是巴林人啊,绝对买得起。
- 你不是有钱人吗?
– 其实不是。
– 每个杜拜人都有钱啊。
– 这我不清楚,但不是每个巴林人都有钱。
刚抵达日本名古屋的Yagoob,则得先解决最根本的语言问题:
老实说,我感受到非常强烈的文化冲击!我目前遇到的人几乎都完全不会说英文,我觉得自己像是个21世纪的穴居人,试图用最原始的方式沟通,不仅得比手划脚,还要用极慢的速度大声说英文。[…]我的宿舍非常日式,很窄小,而且每件东西都防震,好像住在铝制沙丁鱼罐头里,房间里的东西大多有使用说明,但全都是日文,所以我现在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名古屋地铁和英国伦敦相似,不过干净多了,而且我在这里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自以为又高又胖又汗又多毛的阿拉伯人在其它地方就很寻常)。[…]名古屋人似乎从没见过任何人来自巴林,至少宿舍办公室的人都这么说,不过我很意外他们都知道巴林在哪里(也许是因为这几年的足球赛),我和来自中国的邻居Andy聊天时,他说:「你来自西亚啊!」也许吧…因为我现在身处远东地区。
MuJtAbA AlMoAmEn提到他喜欢在印度[阿拉伯文]读书的原因是:
或许离家有些不方便,但肯定也有些好处,我先前提到离家的好坏,不打算在此重述,想写点不同的事,例如能够沉思、获得平静、能够阅读、可妥善利用的空闲时光。
在巴林有亲友陪伴,我没什么时间读国内外的报纸,也没时间读自传、小说或各种题材的书籍。
但在印度就有许多自思的时间,感觉心灵平静,也能常常思考,找到各种问题与困难的解决之道,更棒的是方法不只一种,可能权衡各种选择,这便证明我拥有了心灵与精神平静。
Bride Zone刚到英国求学,而且开始想家[阿拉伯文]:
我无法否认离家生活有多困难,这里仍是地球,仍是太阳系第三行星,我们就科学上都了解这个意思,但事实上搬至不同地方,地球便有不同面貌。我过去生活的地区有好有坏,但因为有亲朋好友,是我觉得最亲近的地方;虽然英国十分美丽,但远比不上我所爱的巴林,英国气候怡人,我从没见过像在这里的秋天,我们都在书里学过,秋林枯叶落满地,但我到了英国才初次亲眼目睹;巴林受降雨不足所苦,英国则永远阴雨绵绵,让我的生命因雨水新生,就像一片绿洲。
这是幻觉吗?我找不出和这些字的关联性,只是这些字塞满我的脑袋,这是我从窗子看见的世界,转译至此,亲爱的朋友请原谅我,其它的事我今天都不想说,只想说出自己对故土与母国的喜爱及思念。
校对:S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