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叙利亚女性来说,她们的二十年华早已因战争受到限制

Aicha Hassan left Syria for Lebanon for years ago. She doesn't want to stay in Lebanon, but "I don't intend to go back to Syria, either, even if things get better." Credit: Venetia Rainey. Used with permission

Aicha Hassan在数年前离开叙利亚后前往黎巴嫩,她并不想待在黎巴嫩,但「即使情况有好转,我也不打算回叙利亚。」图片来源:Venetia Rainey,经同意后使用。

本文章原为Venetia Rainey撰写,并于2016年3月14日刊登在美国国际公共广播电台上,基于内容共享协议重新刊登于全球之声。

五年的时光很长,而对于住在黎巴嫩的110万叙利亚人来说,五年的差别只在于:和平或战争;成为公民或沦为难民;对于未来有所计画,或者是对于生活充满全然的不确定性。

在美国国际公共广播电台上聆听这则故事

对于这位来自叙利亚西部城市霍姆斯的25岁学生Aicha Hassan来说,这场战争把一切都弄得一团糟。

「一开始到达这里的时候,我们只想寻求庇护。我们认为大概只会在这里待个两年左右-不超过两年。」她边说边摇头。

但是四年过后,她和父母仍在黎巴嫩。她是第一波在2011年年末进入黎巴嫩的难民之一,当时因为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有类似的反政府抗议行动,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动乱很快就会结束。在动乱刚开始时,她和家人还能够使用当时仍丰富的救助资源。

Hassan带着悲伤的神情解释着:「三、四年前情况没有像现在如此艰难,当我们一开始抵达这里的时候,有更多的组织愿意帮助人,而且那时叙利亚人口也不多。」

而现今,叙利亚人占黎巴嫩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要帮助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餐券和租金补助的减少,许多人试图要移居国外。

Hassan说:「我无法想像黎巴嫩的未来会是如何。五年前我身在叙利亚,而现在我在黎巴嫩。连我的两个兄弟姊妹都去国外了,我不认为两年内我还会留在黎巴嫩。」

她继续说之前停顿了一下:「但即使情况好转,我也不打算回去叙利亚。人们杀害其他人的那种憎恨,会一直萦绕在你身边。」

另一方面,对于Marwa这位来自大马士革的24岁家庭主妇来说,适应新的现实花了她好几年的时间。

她指着窗外美丽的风景问:「看到这片景色了吗?我花了三年才了解到这片景色是多么漂亮。因为身为难民,我们拥有其他的烦恼。」

Marwa在2012年年末随着数万人来到黎巴嫩,当时叙利亚的战争已经失控,许多主要城市也已成为禁区。而身为新来的难民,她与家人迁徙于村庄间,她拼命地为了先生找工作,也积极地寻觅能接纳她两个孩子的学校。

当他们终于在黎巴嫩山里头的小村庄安顿下来后,还得化解当地人普遍因疲于招待客人而产生的猜忌怀疑。如今,当地人已经习惯新居民的到来,但是随着时间过去,居民间的关系改善了,新居民的经济情况却没有随之好转。

Marwa解释着:「我的邻居要回叙利亚了,虽然在叙利亚会受很多苦,但是她在这里背了太多债务。我先生也有相同的想法,他的薪水非常少,再也受不了了。 」

她挥舞着双手说:「我告诉我先生『你可以回去,但我不会跟着你。我们的孩子到底受了什么罪,要让他们活在战争中啊?』」

目前黎巴嫩封闭了国界,不让新的外来者进入。黎巴嫩政府在2014年年末决定,只接受有紧急状况的人,以及要转往其他国家的人。从此之后,黎巴嫩国内的难民数量就大约维持不变,但难民的生活情况却每况愈下。尤其是现在的签证要求非常繁复,大部分的难民都非法居住在黎巴嫩,让他们受尽虐待和剥削。

来自叙利亚北方城市阿勒波的31岁会计师Hala说:「这太困难了,你必须要有保证人,而保证人必须是黎巴嫩国民,并且在黎巴嫩拥有资产才行。」

除了保证人之外,叙利亚人现在还必须付200美金(约6400新台币)来获得一年期的签证,这和他们以往在国界可获得的六个月一期、免费且容易更新的许可证相比,是相当急遽的改变。若没有正当的证书,难民租赁公寓、找工作,甚至是去医院都要害怕遭到逮捕。

Hala都知道这些,所以她尽可能的延迟回黎巴嫩的时间,愈久愈好。最后她在去年九月与妈妈逃离了阿勒坡,只因为她得知她们已经通过了寻求加拿大庇护的申请,得以进行面试。她比大多数人都幸运:找到了保证人、拿到了签证,也等待面试期间找到了一份工作。

即使如此,她还是说身为叙利亚人,在这里生活的变幻无常,让人很不能忍受。

她说:「我们不能够待在这,因为黎巴嫩法律对于叙利亚人的规定每天都在改变。我不知道何时黎巴嫩政府会实施新规定,告诉叙利亚人说『回去叙利亚』。我仔细考虑了一下,我必须去加拿大,在那里的难民权利受到保障,我们也永远不会再被告知要回到叙利亚。」


校对:Lin Rui-ti

 

展開對話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