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尔吉斯巴特肯地区 (Batken) 境内,由于水库林立,河流溪水断流枯竭,当地居民被迫必须为水而战,想在此找寻安全可饮用的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摄影:Fyodor Sacintsev/Salt Images (2012)。版权:Creative Time Reports同意授权使用。
本文首刊于 Creative Time Reports,由Fyodor Savintsev摄影,Katya Kazbek 和全球之声中亚地区编辑Chris Rickleton共同撰文报导。
全世界现今仍有7亿8千万人面临缺乏饮用水的问题。其中中亚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不仅将当地居民暴露在缺水与卫生条件不佳的威胁之下,居民越界争水的冲突更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使得中亚地区政治气氛紧绷,更可能让「中亚水战」一发不可收拾。

69岁的Kurambaev Almaz与妻子住在吉尔吉斯奥什州 (Osh Province),住处距离最近的小镇有100英里远。他每天必须骑着驴子到山里找寻饮用水。摄影:Fyodor Savintsev/Salt Images (2008)。版权:Creative Time Reports授权使用。
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OECD) 的研究指出,公元2030年时全世界将有近一半的人口住在「极度缺水」的区域。

眺望穿过吉尔吉斯Kalmak-Ashu山路的公路;Kalmak-Ashu山路高于海平面超过两英里。摄影:Fyodor Savintsev/Salt Images (2008)。版权:Creative Time Reports同意授权使用。
长期以来的水资源争议,极可能是乌兹别克决定对奥什「断气」的原因。吉尔吉斯与塔吉克计划在锡尔河与阿姆河上游兴建大型水力发电厂,吓坏了乌国首都塔什干的官员。

吉尔吉斯纳伦地区的山上,一家四口喝着从水管流出的水。摄影:Fyodor Savintsev/Salt Images (2013)。版权:Creative Time Reports同意授权使用。
锡尔河与阿姆河为乌兹别克重点策略农作区的主要水源,乌兹别克担心,一旦水力发电厂完工运转,他们的「坏邻居」届时将利用水坝拖延供水。2012年时乌兹别克总统Islam Karimov曾警告,吉尔吉斯与塔吉克的计划,无视下游国家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的死活,将逼使相关国家全面为水而战。

吉尔吉斯的伊塞克湖 (Issyk Kul) 不仅是吉国境内最大的湖泊,同时也是世界第十大湖泊。摄影:Fyodor Savintsev/Salt Images (2012)。 版权:Creative Time Reports同意授权使用。
争夺水资源而生的冲突不单单发生在国与国之间,更延烧到各国内部与社群之间。建于苏联时期的基础设施逐渐破败也是冲突的原因。举例来说,吉尔吉斯的灌溉系统因年久失修,流失掉三分之一的水,对耕种农作物的乡村造成极大影响。

牧牛少年站在伊塞克湖附近的树墩上望着牛群。摄影:Fyodor Savintsev/Salt Images (2013)。版权:Creative Time Reports授权使用。
绝望的吉尔吉斯农民为了在贫旱的土地上耕种,自行建立水坝使当地河流转向,灌溉自己的农田,但是他们的举动却让下游村庄陷入无水可用的窘境。因此,像是吉尔吉斯南方与塔吉克北方交界的巴特肯地区,吉尔吉斯农民与塔吉克农民经常为了争夺水资源而械斗,双方都指控对方窃取自己的水。

吉尔吉斯奥什州努卡特地区 (Nookat) 充满雪水的采石场。摄影:Fyodor Savintsev/Salt Images (2012)。版权:Creative Time Reports授权使用。
研究水资源短缺的俄罗斯科学家指出,对于亚洲大陆而言还有更大的危机与更严重的后果,中亚水资源不足的情形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驻守在纳伦河Kambaratinsk水坝出入口的军方卫哨。Kambaratinsk水坝下游设有Kambar-Ati-1水力发电厂,经一项俄罗斯援助20亿美金的计划筹建而成,可提供大约1,900百万瓦的发电量。摄影:Fyodor Savintsev/Salt Images (2012)。版权:Creative Time Reports同意授权使用。
中国大量的人口与商业活动对发源于中国新疆,流经吉尔吉斯,最后汇入俄罗斯鄂毕河的伊梨河与额尔齐斯河造成重大影响。人们若过度抽取开发颚毕-额尔齐斯河流域,将破坏广大的肥沃农地、危及渔业,并严重冲击俄罗斯靠近北冰洋的区域,整个亚洲将付出无法抹灭的惨痛代价。

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的灌溉系统即面临损坏无人修缮的困境。摄影:Fyodor Savintsev/Salt Images (2012)。版权:Creative Time Reports同意授权使用。
世界其他地区常将中亚水战视为当地的小冲突,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但随着水资源逐年减少,会有愈来愈多深受干旱所苦的居民相继投入水战。这场由人类引起的社会型生态浩劫 (socio-ecological disaster) 已经近了,我们无后路可退。趁着仍有时间防范水资源短少以及随之而来的水战,透过分享与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此状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