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Language 语言 來自 一月, 2007
利比亚: 归或不归?
原文: Libya: To Return or not to Return?作者: Fozia Mohamed译者: Leonard 过去几周利比亚博客圈关注话题众多,当地学校正值期末考,Khadijateri提供数篇相关报导。 另一方面,博客Nura,在Ly-Hub上掀起一阵热烈讨论,许多利比亚博客与“对利比亚有兴趣者”都会聚集在此交流,Nura提出以下这个话题,许多海外人士都很感同身受: “我想问各位利比亚兄弟姐妹,是否偶尔会有冲动想回利比亚看看呢?因为我从未在利比亚生活,我常与这个国家感到疏离,觉得该回去重新强化彼此关系,因为这种情感联结已经愈来愈微弱。” Anglo Libyan接续这个问题,张贴文章问道“归或不归?”,似乎也困扰着许多海外利比亚人。 各位可在这里看到人们的想法,Anglo Libyan提到 “重点是,利比亚会欢迎我们回去吗?当地民众会否接纳我们?还是会瞧不起我们,视我们为移民?问题很多,但答案很少。” Rose Bud是位居住于美国德州的利比亚人,他觉得当利比亚人离开国家后,就会忘却所有不好的事,只记得利比亚的好,也同意应该有人回去看看,让我们回想起当初为何对利比亚不满。更多想法见此 我最近还认识另一个有趣的博客名叫OnLibya,他的部落格Survey关注利比亚社会的现况,例如婚姻、健康、批评等。 他在文章中会先抛出一项议题,再陈述他的疑惑,这是种很不错的方式,各位在他的实地报导中应该可以学到不少。 各位可以发现,利比亚博客圈所关心的面向非常多样,所以我们从不会感到无聊,欢迎各位前往探索。
北印度语部落格圈: 失踪儿童的遗骨与新年
原文:The Hindi Blogosphere: Nithari and the New Year 作者:Amit Gupta 译者:Fool Fitz 校对:Portnoy 在NOIDA工业区的Nithari村里,当地所有居民和新闻媒体,都因为失踪儿童的议题及之后发现这些儿童的遗骨而陷入一片骚动,这时北印度语部落圈当然也不忘表示他们的意见。Tarun批评北方邦的首长Mulayam Singh甚至没有到访Nithari,慰问那些哀伤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被绑架、性骚扰,而后被残忍地杀害,他们的尸骸在失踪后数月才被发现。Chandra Prakash也因此感到惆怅,并表示,Nithari象徵着腐败的印度制度亟欲隐藏的一张脸,尽管藏也藏不住。他也说,当我们瞭解这些事实,我们才能找出这些弊病,并加以根除。 但新年也不全都是这些严肃的事情,有些人北印度语部落格圈的人,在寒冷的天气里跑到山上去迎接新年,并活着回来,诉说他们的故事;也有些人在跨年时忙碌得不得了,例如像Tarakash的团队就策划了公开票选,要选出“2006 北印度语部落客”,这活动几天前才刚结束,而结果也已经出来了。Tarakash团队的努力也受到部落格圈外的媒体注意,例如Gujarati的日报Divya Bhaskar就特别报导了这次票选,以此行动认可北印度语跟Gujarati部落客。而说到颁奖,Eswami将“2006 Eswami 漠不关心奖”颁给了印度警方,以“表扬”他们漠不关心的态度,并完美体现了这句俗话: Laaton ke bhooth, baaton se nahin maante. 对某些人来说,棍子是比文字更容易理解的语言。 再回到北印度语部落圈,Ravi...
俄罗斯: 悲哀的北高加索新闻业
Timur Aliev – LJ用户名为timur_aliev ,是平面/线上周刊《车臣社会》 (Chechenskoye Obshchestvo)的总编辑及战争与和平研究报告机构(Institute for War and Peace Reporting)的车臣编辑,他参与一个新闻学教育计划,于高加索各地和当地新闻专业人员举办讨论会。在上次造访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的首府后,他做出的结论是:“在北高加索,新闻工作实际上不存在”,原因是: 我们刚举办完讨论会从Cherkessk回来。在离开时差一点遇上麻烦–因为市中心完全被封锁,幸好我们住 在市郊,费了不少工夫从人家后院开车到公车站。然而一行人还是在公车站被警察拦下,带到警局,并被要求写下他们在Cherkessk做了什么。我的记者证 让我免于成为那些警察的帮手,他们只是假装为了某些原因而提高警戒,我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在寻找犯罪者。不管如何,我们安然离开,顺利到家。 讨论会最后实在使人精疲力尽。只有我们二个人主持,那是一个很吃力的任务。 在讨论会之前的圆桌论坛,我提议大家一起来讨论在北高加索最普遍的新闻型式是什么-互动的公民新闻、传统资讯式的新闻、后苏维埃新闻,或其它的型式。我接着提议讨论这种型式的新闻是否符合当地的需求,如果不符合,该是怎么样才对。 但到了后来,每个人都提到了他们的“难处”-缺乏对资讯的接近权、新闻检查…等 等。讨论并没有用。我们做出的结论仅仅是:因为对资讯接近权的问题,资讯式的新闻产制有其困难,而因为社会的被动,也几乎没有收到来自读者的回馈。那也就 是为什么我们最后认为,除了少数例外,在北高加索任何地方的新闻在形式上都属于苏维埃新闻学。当我们讨论到未来的展望时,其中一名与会者提出,我们应开始 在字里行间隐藏意义(如同他们在苏维埃时代经常做的事)。棒呆了。 总括而言,我们发现北高加索新闻业并不存在。 […] morozov_ilya_s:“除了少数例外,在北高加索任何地方的新闻在形式上都属于苏维埃新闻学”。很抱歉,Timur,但是哪些人或事算是“例外”? timur_aliev: 那里的记者是他们的刊物的喉舌。从实际故事来看比较清楚,举例来说,Daghestani的〈自由共和报〉便是植基于读者的回馈。它们一开始就重视这些回 馈–在报纸的不同版面,编辑会列出自己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信箱,以便读者能传达某些新闻线索,或是对新闻的抱怨。 我暂停训练员的角色一会儿,告诉他们我起初认为⟪车臣社会⟫是份报纸,有着和英国报纸一样的文类,像是新闻分析,深度报导,评论,就这些。 在两个案例中,都有些许成果。 其它的媒体工作者说他们的编辑要求在报导中有些记者的想法或意见是重要的,即使是一般新闻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