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 2007

報導 關於 人权 來自 七月, 2007

(短信)日本:右翼份子的心理

  16 七月 2007

博客Niphonese提到,有些日本人赴欧洲求学,回国后便加入右翼民族主义团体[JA]:「这些日本人在欧洲受到歧视,便开始认为:『西方人总是强调人权尔尔,好似西方没有歧视情况一样,但各地根本是半斤八两,那么就算做个歧视他人的日本人又怎么样?』」

孟加拉国: 政治改革

  15 七月 2007

孟加拉政坛近来纷扰,政治改革变成了政坛显学。 由于孟加拉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民众不得参与一切政治活动,但某些党派却私下研议整肃贪污,带动国内政治改革,并期待在党内建立、落实民主机制。In the Middle of Nowhere的Rumi表示,如此行径明显来自政府高层授意。 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开表示,“为筹办眼前的总统大选,政党改革将为首要目标。”,An ordinary citizen对该委员会十分赞许。 不过政客口中的改革究竟为何?以下是Rumi的详细解说: 一般而言,政治改革手段包括限定国家元首任期、成立联合政府及落实政府透明运作制度。 部落客Angelmorn批评,两位政坛女强人相互恶斗,眼前政坛动荡全由她们一手造成。 现在全国都在辩论,是否就此让两位前总理(瓦吉德夫人及齐亚夫人)退出政坛,一时间,孟加拉国民党(BNP)及人民联盟(AL)无不引颈期盼新面孔能在党魁选举出线。 然而两位女强人退出政坛之前,难道不须为政治恶斗负责吗? 近来两位女强人所属政党内部闹得风雨满城,改革派与传统派正激烈厮杀。 人民联盟资深领袖Suranjit Sen Gupta将当前局势称为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局面,Dhaka Shohor则严词抨击Suranjit Sen Gupta提出的改革方案。 他的改革方案仍旧是一套独裁制度,只不过是把内阁制改为总统制罢了,完全忽略权力制衡之重要性。 一时间,国内主要政党纷纷提出政党改革方案,Angelmorn惊叹表示: 最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国家紧急状态时期严禁“集党结社”谈论政治,但实际上政治活动未稍停歇,许多人并未遵照政府法令。 Rumi说: 个人认为当下谈论的改革方案实为提供一套退场机制,现任政府心知肚明,若人民联盟或孟加拉国民党重起炉灶,孟加拉政治体质仍虚弱,必将无法负荷,因此政府当下绝不可能将权力交付任何一党。 孟加拉未来政坛发展引发各方广泛臆测,临时看守政府已承诺明年中将举行总统大选,故一切需待彼时方能定夺。 作者: Rezwan 校对: Leonard

黎巴嫩: 几乎无关政治

  9 七月 2007

我们吃下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国银行业这么发达?谁在清除子母弹?巴西要怎么协助黎巴嫩回收废弃物?在战火中失踪的孩子在哪里?黎巴嫩音乐水准如何?这些都是本周黎巴嫩部落圈在讨论的部分话题。 首先Mazen Kerbaj在其艺术作品中,提出三项存在主义式的问题:“我们是谁?谁知道一切?谁能填补空格?” 再来,Rami Zurayk教授写了篇文章名为“如果在黎巴嫩的各位了解眼前食物”,其中转录了黎巴嫩农民组织主席Antoine Howayyek写的一封信,寄给内阁部会首长,并质疑他们: 为什么国家没有管控进口食品的标准?蔬果、牛奶、乳制品等都没有,为什么政府不善尽责任,于边界进行或外包执行品质管控的工作? 这封信当中提及许多有关贸易、农业与本地产业的问题,其中一项是: 民众在市场上根本无从得知产品来源,国内大多数产品均为进口,但是却当作黎巴嫩本地生产产品贩卖,每年黎巴嫩都进口5000吨的白起司,不过却都以国内生产的食品销售。事实上,黎巴嫩法律明文规定产品出售时不得改变原包装。 探究信件内容后,Rami Zurayk教授的结论是: 标明原产地不仅能协助本国产品,也是建立食品品质标准的第一步,不过如果我们决定标示含基因改造的食品,那么美国谷物、垃圾食物、大豆油、糕饼都会名列其中,我们目前大量进口此类食物为美方带来了钞票进帐,不过如果加上此标示将影响销量,美国老大哥应该不会高兴吧? 去年以色列与真主党开战期间留下许多未爆子母弹,严重损害黎巴嫩南部的农粮生产,自宣布停火以来,亦有239人因误触未爆弹而伤亡,部落客黎巴嫩人提到一部影片,其中记录志工清除未爆弹的情况,企图真实反映出数字背后的故事与脸面。 影片介绍名为Muhammed Nahle的民防组织志工,他在战争最后一天因子母弹爆炸而失去一条腿,但他仍维持乐观态度,着实鼓舞人心,这些人都是战火下的英雄,也是各种数据背后的真实人物。 黎巴嫩一家主要银行的周报显示,虽然政治动荡、社会危机不断,客户存款仍年年增加,2005年提高4%,2006年为6%,Remarkz的Bech便谈到此一现象: 我认为那些押宝于黎巴嫩经济者,尤其是那些大户,必然已获得政治保证,而且是来自于相关的事业。似乎也只有在银行业,我们还看得 见稳固的体制,这个体制的参与者不多但却有大量的金钱投入,完全不受整体经济的影响。毕竟这些人在意的不是经济本身,而是某种由公共金融体系所虚拟创造的 “信心经济”,然而公共金融体系却不断淌血,因为本地银行若非投资于获利丰厚的TBill,就是投资国外市场。在这个情况下,这个体制的稳定与否已与战火 无关。 巴西将协助黎巴嫩回收建筑物废土石等废弃物,根据部落格黎巴嫩之泪报导,废弃物将用于建屋与铺路。 部落客Golaniya张贴巴勒斯坦孩童的照片,这些孩子因为黎巴嫩军队与伊斯兰征服者(Fatah al-Islam)武军团体交战,而被迫逃离Nahr al Bared难民营。她上周另外提及,部分伊拉克孩童在伊国一间孤儿院里,不仅受到虐待,更几乎要饿死。 最后我们听听音乐,Ziad El Ahmadie是作曲家、歌手与乌德琴(oud)乐手,他的作品揉合不同乐器与风格,他的新部落格中可下载试听版。 以上就是本周内容,各位保重。 作者:Moussa Bashir 校对:Julys

巴勒斯坦人内閧

  6 七月 2007

巴勒斯坦怎么了?巴勒斯坦人为何内哄?冲突的导火线为何?到底谁胜、谁负?后续又会如何发展? 巴勒斯坦博客Haitham Sabbah综合心中厌恶感受,响应以下问题,笔者将原文(阿拉伯文)译为英文。 巴勒斯坦占领区正上演一出丢人现眼的剧目,不仅兄弟互相残杀,部份巴人甚至为了求胜,竟和敌方连手打击手足,表面上似乎取得胜利,但他们打败的其实是自己,他们并非被战机、坦克或火箭炮击败,摧毁他们的是心中的盲目及病态,他们庆祝的是失败,并非胜利。西方国家往往慷慨金援这些巴人,造成家破人亡,然而巴人亟需司法公义昭彰时,西方国家却一副阮囊羞涩。 作者: Amira Al Hussaini 校对: Leon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