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ing News 重大消息 · 十一月, 2007
- Breaking News 重大消息
- Censorship
- Development 发展议题
- Disaster 灾难
- Economics & Business
- Education 教育
- Elections 选举
- Environment 环境
- Ethnicity & Race
- Film 电影
- Food 饮食
- Freedom of Speech 言论自由
- Gay Rights (LGBT)
- Good News
- Governance 政府治理
- Health 卫生
- History 历史
- Humanitarian Response
- Humor 幽默
- Ideas 思维/想法
- Indigenous 原住民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
- Labor 劳工
- Language 语言
- Law 法律
- Media & Journalism
- Migration & Immigration
- Music 音乐
- Photography 摄影
- Protest 抗争
- Refugees 难民
- Religion 宗教
- Science 科学
- Sport 运动
- Technology 科技
- Travel 旅游
- War & Conflict 战争和冲突
- Women & Gender
- Youth 青年
- 人权
- 公民媒体
- 政治
- 数字行动
- 文学
- 艺术和文化
- 二月 2019 1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8 2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7 1 篇作品
- 九月 2017 1 篇作品
- 八月 2017 1 篇作品
- 一月 2017 1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6 4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6 3 篇作品
- 八月 2016 1 篇作品
- 六月 2016 1 篇作品
- 四月 2016 1 篇作品
- 三月 2016 2 篇作品
- 一月 2016 1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5 1 篇作品
- 十月 2015 2 篇作品
- 八月 2015 2 篇作品
- 三月 2015 2 篇作品
- 二月 2015 1 篇作品
- 一月 2015 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4 3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4 1 篇作品
- 十月 2014 2 篇作品
- 九月 2014 1 篇作品
- 八月 2014 3 篇作品
- 七月 2014 2 篇作品
- 六月 2014 1 篇作品
- 五月 2014 6 篇作品
- 四月 2014 1 篇作品
- 三月 2014 7 篇作品
- 二月 2014 1 篇作品
- 一月 2014 5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3 2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3 2 篇作品
- 十月 2013 2 篇作品
- 九月 2013 3 篇作品
- 八月 2013 2 篇作品
- 七月 2013 3 篇作品
- 六月 2013 4 篇作品
- 五月 2013 5 篇作品
- 四月 2013 2 篇作品
- 三月 2013 2 篇作品
- 二月 2013 4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2 1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2 4 篇作品
- 十月 2012 2 篇作品
- 九月 2012 2 篇作品
- 八月 2012 1 篇作品
- 七月 2012 1 篇作品
- 六月 2012 4 篇作品
- 五月 2012 1 篇作品
- 四月 2012 3 篇作品
- 三月 2012 9 篇作品
- 二月 2012 1 篇作品
- 一月 2012 1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1 3 篇作品
- 十月 2011 3 篇作品
- 九月 2011 6 篇作品
- 八月 2011 7 篇作品
- 七月 2011 3 篇作品
- 六月 2011 9 篇作品
- 五月 2011 8 篇作品
- 四月 2011 9 篇作品
- 三月 2011 23 篇作品
- 二月 2011 26 篇作品
- 一月 2011 1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0 9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0 9 篇作品
- 十月 2010 4 篇作品
- 九月 2010 5 篇作品
- 八月 2010 3 篇作品
- 七月 2010 8 篇作品
- 六月 2010 9 篇作品
- 五月 2010 6 篇作品
- 四月 2010 9 篇作品
- 三月 2010 9 篇作品
- 二月 2010 2 篇作品
- 一月 2010 1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9 1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9 1 篇作品
- 十月 2009 8 篇作品
- 九月 2009 6 篇作品
- 八月 2009 2 篇作品
- 七月 2009 9 篇作品
- 六月 2009 3 篇作品
- 五月 2009 8 篇作品
- 四月 2009 4 篇作品
- 三月 2009 6 篇作品
- 二月 2009 6 篇作品
- 一月 2009 18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8 12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8 6 篇作品
- 十月 2008 5 篇作品
- 九月 2008 8 篇作品
- 八月 2008 9 篇作品
- 七月 2008 7 篇作品
- 六月 2008 5 篇作品
- 五月 2008 12 篇作品
- 四月 2008 4 篇作品
- 三月 2008 3 篇作品
- 二月 2008 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7 4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7 5 篇作品
- 十月 2007 4 篇作品
- 九月 2007 4 篇作品
- 八月 2007 7 篇作品
- 七月 2007 1 篇作品
- 六月 2007 2 篇作品
- 五月 2007 2 篇作品
- 四月 2007 2 篇作品
- 三月 2007 4 篇作品
- 二月 2007 3 篇作品
- 一月 2007 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6 4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6 1 篇作品
- 十月 2006 2 篇作品
- 九月 2006 3 篇作品
- 八月 2006 1 篇作品
- 七月 2006 2 篇作品
- 六月 2006 1 篇作品
- 五月 2006 2 篇作品
- 三月 2006 1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5 1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5 1 篇作品
- 十月 2005 1 篇作品
報導 關於 Breaking News 重大消息 來自 十一月, 2007
日本:宣布暂时休息的博客女王
日本的Gravure idol, 艺人(talento),同时也是部落格女王 Wakatsuki Chinatsu(若槻千夏)昨日宣布她将暂时不写部落格了。Wakatsuki的官方部落格“ マーボー豆腐は饮み物です”以致力书写名人和她自己的爱情生活为主轴而出名,且吸引的观赏人次也远远超过其他同样架设在Ameba部落格平台上的其他站台。这个部落格在先前还创造了“一天之内留下超过7500则回覆”的记录。
孟加拉:飓风 Sidr 与灾后余生
Sidr 是一个四级(译注:此处分级方式使用的是iSaffir-Simpson分级法,详情请见Wikipedia上的解释)的飓风 (比 卡崔娜飓风Katrina还致命) ,从周二下午5:30到周五早上,以每小时最高达240公里(相当于150哩)的风速猛扑孟加拉南岸。现在它已经减弱成为一个热带风暴,并且扫过整个孟加拉,从东北部进入印度。 数十万民众因为当地的早期预警系统得以及时疏散 (用麦克风宣导和收音机广播等),机场暂停起降,海港停止作业。飓风阻断了全国的通讯和电力供应,大部份沿岸地区整个晚上停电。首都达卡也因为暴雨淹没了 街道和导致电力和通讯中断,狂风把广告看板吹到半空中。建筑物和屋顶整夜因为猛烈的强风而摇晃,到了早上电力和自来水供应都中断了。孟加拉的 BDNEWS24.com 全日不间断地更新著这些消息。 孟加拉部落圈一直关注着飓风的动态,利用许多开放来源的卫星影像和追踪站台。The 3rd World View 和 E-Bangladesh 一直更新著防台讯息和飓风路径。 The Uncultured Project 纪录了目击者在达卡的亲身体验: “我觉得这简直就是电影的情节。我坐在车里,返家的路上,此时还有15分就半夜了。街上半个人都没有,除了大雨打在路上、风的噪音和车子的引擎声之外,什 么都听不到。一片漆黑 – 每栋房屋、公寓、和你视线所及的建筑物都停电了。然后...
巴基斯坦:进入紧急状态
今天巴基斯坦总统穆夏拉夫(Musharaff)宣布国家的紧急状态,部落客们忙着试图掌握最新的政治发展。据报导前往杜拜探视亲人的布托(Benazir Bhutto)已启程返回巴基斯坦。总统穆夏拉夫预期会在今日稍晚对人民发表说明。(这篇文章发布的时间是11月3号星期六晚间11点44分) 有见地的国际事务评论Informed Comment, Global Affairs 的 Manan Ahmed写道: 这个举动一点也不令人惊讶,考虑到巴基斯坦目前所卷入的混乱,从政治上:最高法院审议着“大选”的命运;到军事上:部族/军事冲突扩散到斯瓦特(Swat )和白夏瓦(Peshawar);以及意识型态上:俾路支省(Baluchistan)的分离主义;还有国际上:美国国务卿莱斯(Condoleezza Rice)已决定她要的民主。 根据临时宪法命令宣布国家紧急状态,采取这样的举动是因为近来的恐怖攻击、以及司法部释放可疑恐怖份子、司法部疏失的缺漏以及国家军队及警察士气低落。全文请参考这里。 自由巴基斯坦博客(Free Pakistan blogspot)上有段錄像是关于该国最近的情势,这里的连结是关于军队入侵最高法院。 Metroblogging Karachi说明在巴斯斯坦,如何及何种时机宣告国家紧急状态。 在binary-zero立即地报导全国的私人电视台报导遭到停止播送后,其中一些猜测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传言,如今已获得证实。 甚至是国家媒体,包括巴基斯坦电视网(PTV)确认此项消息,宣布穆夏拉夫将军将在今晚对人民做出说明。 媒体和司法院已成为紧急命令的首要目标,几乎所有主要的私人电视频道仍遭到禁播,根据一家电视频道的报导,军队己进入最高法院大楼。 原文作者:Kamla Bhatt 校对:FoolFitz
亚美尼亚:决议案与历史错误
Tsitsernakaberd大屠杀纪念碑,位于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 亚美尼亚并不常登上国际媒体头条,如果会出现于头条新闻中,大多都是因为同一件争议:1915年至1917年间,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究竟是否曾屠杀150万亚美尼亚人,此事至今仍争论不休,全球共有22国将发生在一次大战末期的此事定义为种族灭绝,尽管莱默金(Raphael Lemkin)于1943年创造「种族灭绝(genocide)」一词时,确实指涉犹太人与亚美尼亚人的苦难,但土耳其政府直至今日仍不愿承认此一罪刑。 多数学者也认为亚美尼亚人的际遇即为大屠杀,但对散居全球的亚美尼亚裔民众而言,让美国承认此事才是国际串连运动的主要目标,因此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于10月10日投票,以27票对20票的结果,通过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的决议,不仅跃上国际媒体头条,也在博客圈激起阵阵涟漪。 决议通过后不久,居住于埃里温的Raffi Kojian便在「亚美尼亚生活」博客里写道,此事成为国际媒体瞩目的焦点: 今天早上我读着众多新闻报导,发生了有趣的事情,我连结至Google新闻查询,想知道决议案是否有结果,搜寻得到的条目第一项便是「决议案通过」的报导,其后共有650篇有关消息,这真是件大新闻!当然报导角度与篇幅各有不一,从《华盛顿邮报》的恶心社论至众人赞扬决议正确一应俱全,委员会主席蓝托斯(Tom Lantos)在投票前便表示,委员们将用投票决定,究竟是要承认此事为种族灭绝,抑或要为军事因素姑息土耳其,他虽然没有明说,但就是将赞成票等于支持正义,将反对票等于向所谓的盟国压力妥协。 虽然类似决议文在美国并非首见,但过去出于国家安全因素或外交政策,美国都避免将这些决议落实为正式法律条文,故此事让亚美尼亚海外博客大受鼓舞,「亚美尼亚海外生活」博客的Lori的意见也相似: 我永生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多么重要的一日!人在加州的我无法收看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会议实况,只能仰赖人在亚美尼亚的父亲收看现场直播,再断断续续告知我最新消息,我现在的情绪笔墨难以尽诉,我觉得快乐、骄傲、放心、狂喜、兴奋、乐观…。我们的努力并非徒劳无功,就算是总统也不能推翻这份决议,身为美国前总统柯林顿(Bill Clinton)的支持者,我必须承认对他很失望,而看到现任总统布什阻挡决议通过失败,心情实在太好了!我希望向投下赞成票的27位国会议员一一握手致意,我想感谢他们不屈服于土耳其威胁,感谢他们未受土耳其游说团体收买道德良心,感谢他们未甘于成为土耳其的傀儡。 土耳其博客圈的反应则明显不同,尽管种族灭绝事件发生至今已92年,土耳其政府与人民依然否认到底,也谴责不该要求美国承认此事,不过他们谴责的对象并非亚美尼亚政府,而是海外亚美尼亚民众。得知决议案过关后,土耳其政府扬言中止对驻伊拉克美军的后勤支持,Erkan's Field Diary是很早响应决议案消息的土耳其博客: 这27名代表美国国民的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成员,他X的竟然插手一段毫不了解的历史,甘心做为种族灭绝谎言的共犯,干得好啊,证明由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对土耳其更差,希望这些议员因为反土耳其态度,把中东弄得昏天暗地之后,至少能为美国人民做点好事。 亚美尼亚与土耳其边境,图为亚拉拉特(Ararat)山区的霍瑞维拉(Khor Virap)修道院。 亚美尼亚与土耳其接壤,但两国至今仍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主要就是因为当年事件是否为种族灭绝争议不休。决议案出炉后,以美国及英国博客所撰写的文章较多,原因除了由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投票之外,也因为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企图阻挡本案通过。 美国博客显然不满布什的举措,博客「无聊老人」格外愤怒,认为布什根本没有资格对此「违反人道罪刑」发表意见。 若不是有人事前向他简报,我怀疑他根本不知道亚美尼亚在哪里,不知道奥图曼帝国与土耳其人的所作所为,不知道谁是凯末尔(Mustafa Ke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