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 來自 十二月, 2007
俄罗斯:总统人选底定?
一年半前,俄罗斯部落客若想对着熊大叫,一定得去动物园才行,现在他们完全不用离开电脑前,因为总统普廷(Vladimir Putin)已打算支持第一副总理梅德维捷夫(Dmitry Medvedev)角逐2008年总统大位。 梅德维捷夫的姓氏(Medvedev)字源出于俄文的“熊”(medved),Yandex Blogs(RUS)便列出超过1500篇关于批评梅德维捷夫(RUS)的文章,另外1400篇文章则比较客气[RUS],称他是总统“继承人”。 以英文书写的俄罗斯部落客也在讨论此事,先前都在猜测谁可能是下任俄罗斯总统,以下是部分反应。 Mark MacKinnon's Blog: 恭贺梅德维捷夫总统,当然选举这个形式还是要做,不过他已笃定当选,除非克里姆林宫内决策又出现大转弯,否则普廷钦点者肯定能过关,自由派的在野党已自毁前程,无法团结一心,竟派出三人参加明年四月大选。 梅德维捷夫一切都是拜普廷之赐,若普廷开口要当总理,或是要他放弃总统职位,梅德维捷夫都会照办。 Ruminations on Russia: 终章抑或序曲 Google News现在有108个条目,都宣布梅德维捷夫已成为执政党与亲政府政党共推的总统候选人,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好事。 但一切太简单了,事情不会就这样结束,反而是意想不到的面向,今年夏末的传言指出,梅德维捷夫被查察正在积极布置势力,以坐享好处继续掌控重要职位(GAZP),但应不会成为总统候选人。 Sean's Russia Blog: 故事尚未了结,未来还有更多值得讨论之事,但光是在初期,有件事已是再明白不过,无论普廷用何方式强调他会卸下总统职位,批评者也不可能轻易饶过他,正如Michael Corleone在电影《教父第三集》所言:“当我以为自己已是局外人,他们还不断将我拉回局内。” Siberian Light: 我开始在想,究竟梅德维捷夫能否担此重任,成为领导俄罗斯的总统,而让普廷进入半退休状态,我相信许多人和我心有同感。 梅德维捷夫对普廷高度忠诚,代表他当选后不太可能对付普廷,就像2000年普廷就任总统前没没无闻,外界对梅德维捷夫也知之甚微,没有权力基础,又夹在派系交战之间,或许这正是团结各方的最佳人选… Perspectives on the...
哈萨克:政制符合欧洲标准?
哈萨克部落格圈最近主要话题仍是政治,当地政制屡见争议,也愈来愈像苏联时期制度,人权记录也仍旧低落,但然欧洲主要推动民主的“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主席,却由哈萨克担任。 外界许多人揣测,独立国家国协愈来愈像个“独裁者俱乐部”,成员国领袖不时相互交换处理媒体与选举的方式与经验,b-ryskulov指出,俄罗斯总统普廷(Vladimir Putin)数周前的电视访谈中,两度特别赞扬哈萨克的发展,尤其支持哈国总统纳札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 他表示[ru]:“为了某些原因,普廷在与其他邻国比较时特别将哈萨克提出来,这个画面会在精心策画的电视节目上播出,让我怀疑这并不是脱口而出的即兴言论。” Slavasay回顾[ru]哈萨克高层官员的资历,注意到许多官员都是遭总统大规模任命与撤换,他认为:“如此调整内阁比较容易”,他也提到,哈萨克与俄罗斯不同,现任或前任情报机关官员较少进入行政单位任职,他指出:“情报人员入政府,最著名的例子是现流亡在外的前总理卡赫泽汀(Akezhan Kazhegeldin),据传现任总理马西莫夫(Karim Masimov)也出身情报组织,不过他完全否认。” 尽管哈萨克2005年与2007年选举显有瑕疵,“终身总统制”等修宪结果也受人质疑,但该国仍赢得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主席之位,Kzblog指出:“这已是正式结果,哈萨克先前争取2009年主席未果,却将于2010年担任主席,官方通讯社也只报喜不报忧”。“人权观察组织”亦发布新闻稿,谴责这项决定,认为哈萨克并未达到该组织的要求。 Joshua Foust也分析此事,一方面哈萨克人权与民主记录贫乏,却能担任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主席,确实具有争议性,他认为这种所有有关此事的外交协调是桩“丑陋的交易”。Slavasay也认为[ru]:“2010年主席之位已底定,哈萨克现在得非常努力,才能让外界未来相信他能荣之重任”。Adam-kesher则觉得,“这是哈萨克外交人员的大胜利,也是该组织的大挫败”,Adam-kesher看法很悲观: 哈萨克又承诺在2008年要改革,包括媒体法规、诽谤罪除罪化与选举法规自由化,不过人们对此新闻的反应通常是失望与迷惑,哈萨克以前也曾承诺改革,但后来没落实,此次机会也不大,但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的声誉已毁于一旦。 Epolet以不同的观点看待[ru] 此事,认为哈萨克现任总统很在意形象问题,他指出:“2010年哈萨克担任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主席时,正好也是总统纳札巴耶夫的七十岁大寿,届时将有大规 模庆祝活动,而2008年的主要活动,则是国家迁都阿斯塔纳(Astana)十周年,这将形同是2010年的预演,而且十周年庆祝日也选在总统生日当 天。” 本文英文版同时刊载于neweurasia 原文作者:Adil Nurmakov 校对:Portnoy
特别报导:2007峇里岛全球气候变化会议
今天起,全球领袖、社运人士与学生将聚集在印尼峇里岛,共同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大会,是紧随着2007年9月于纽约举办的联合国高层环境会议,当时全球之声曾做了相关报导,认为其中一些讨论将可把其热烈气势带至峇里岛会议。纽约会议中,几乎全体同意,气候变化是一个重要紧迫的全球议题,需要大家共同的投入与行动。 当会议开始,延续京都议定书的期待正在传开,全球之声环境主题将特别突显世界各地部落客对环境变化的想法,他们的意见以及解决此问题的建议。什么东西塑造了环境变化的政治氛围?部落客们是否对峇里岛会议的协商前景乐观?全球层次的讨论,与在地之间又有什么关联?最后,全球之声创建了一个特别报导页面,联播全球环境议题的部落格消息,本网页也会连结至全球之声部落客有关环境的详细报导。 除了2007年峇里岛里大会的报导,12月8日星期六为全球气候变化行动日,世界各地都有抗议行动,我们希望届时可以全面整理各国公民媒体的相关报导资讯。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对:Portnoy
环境:来自非洲的绿色环境观点
最近,峇里岛的气候变迁会谈成为全球诸多博客的关注焦点,此外,12月8日世界各地也展开大游行,提醒世人重视气候变迁,要求政府领导人合作以解决此一问题。在线行动组织Avaaz 制作了一幅全球抗议照片的地图。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特别是南非,博客讨论了峇里岛会议、核能、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绿色节能的各种方法。 Urbran Spoud 贴了一个简单扼要的「峇里岛会议字母缩写」,让读者了解联合国气候变迁网页上一堆缩写字母代表的意义。这个议题中最常用的缩写字,就是COP13,其解释如下: COP13 — COP 是指缔约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大会最高权力者,最高决策单位。它由参与气候变化纲要公约大会的各国组织来组成。除非另有决议,否则COP每年应定期开会。 COP13的意思,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UNFCCC)第13次大会。 Rory 认为 COP必须放入政治要素考虑,公平的经济发展权力是全球气候问题协商的重要关键。 峇里岛13届大会一个要点是对贸易协议的冲击,特别是针对开发中国家,气候缓和的策略将如何影响这些国家经济与社会。 他也提到,绿色建筑革命已慢慢在南非开普敦展开,尽管目前还无适宜法令来规范绿建筑。他举了二个开发计划,结合了另类能源方案和绿色工法技术: 绿色建筑革命由南非绿建筑委员会支助,希望发展出一套鉴定制度。但是目前仍没有适当的法令,愿意投资的公众是促成改变的唯一动力。 EkoGaia 的Glenn Ashton 针对各类别作了一个后设分析,强调部份气候变化的问题是来自资本主义2.0经济模式,现在需要新的对策。他提出资本主义3.0,加入了许多新想法: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体系,我并不是说资本主义3.0就是最终的方案,而是认为它的确朝着一个建设性的方向去找出最后的处理之道。这个对策必须包括以民主方式,控制大企业对全球资源的掌握。如果我们不能管理大企业,就不可能对全球生态体系采取一套较合宜的控制方式来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 Omar Barsawad 考虑全球暖化对非洲的效应,也评论了乌干达总统Yoweri Museveni在前一回非洲联盟高峰会上的发言。 把时间转回前些时候非洲联盟高峰会上,乌干达总统Yoweri Museveni宣称气候变化是已开发富裕国家的一种「侵略行为」,非洲应受赔偿,当时大部份的人都忽视了这番谈话。看看IPCC(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迁小组)最近提出的预测—非洲将会受到全球暖化的严重影响,再想想Museveni 发言的确有其道理。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也是最不起眼的资源消耗者,却因为全球暖化问题而受害最深。 他的结论仍带着期许,敦促: 非洲的政治人物与领袖们应该且必要展现出务实、建设性的领导力与远见,带领非洲去面对奴隶制度之后最大的危机,亦即全球气候变化。希望峇里岛的协商可带来正面的结果,找出对策将地球从严重的全球暖化问题中解救出来。...
中东观点看和平会谈
來自中東的政治領袖大老遠的來到美國馬里蘭洲的安那波里斯市,忙著代理以色列和它的阿拉伯鄰國的和平方案協議,但是區域內的博客作者對此事仍抱持著失落、懷疑和悲觀的情緒。 這裡是來自中東地區博客作者的看法: 巴勒斯坦:多餘的承諾 巴勒斯坦人Lelia Haddad不隱藏她悲觀的情緒,承認在加沙的人們並不對此次和談抱持太多期待。她解釋說: 這次的和談只是讓以色列領導作出新的、多餘且糾結複雜的承諾,但同時又閃躲許多責任。他們盡可能地玩弄讓人迷惑的法律文字遊戲:我們不建立新的屯墾區,我 們只是徵收更多的土地,以自然成長的方式使其擴張,直到這些地方像個城鎮,而不是殖民地。這是美國當局認可保住面子的方式,我們可以保證剷平檢查哨。 Al Haddad 進一步補充: 所以,加沙地區的人們能期待此次和談有什麼成果嗎? 總而言之,沒有太多的期待。歴史的教訓是,不要提及任何有關他們(巴勒斯坦)命運的事,像1991年馬德里和談、1993年奧斯陸協議,或是2003和平路線。當參與和談的西方國家試圖控制和談的方向和結論,歴歷的經驗告訴他們—永遠不要再試著圖勞無功地這樣做。 敘利亞:巴勒斯坦被排除在和平之外 敘利亞博客作者Omar同意他所截取某新聞網站畫面所顯示的訊息。在當地,這次和談和巴勒斯坦多麼的沒有關連。他的博客張貼了半島新聞台(Al Jazeera)的網站畫面截圖,並解釋說: 照片為Omar所有 這張圖片顯示Aljazeera.net目前所提供的RSS訂閱主題 第一條翻譯如下: 安那波里斯會議正在進行中,布希認為此次會議是協議溝通的理想時刻 第二條是: 以色列突擊加沙,六人犧牲 我猜想,生活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被排除在此次正在進行的協議之外。 以色列:持續懷疑 同時,來自以色列的Bert說他對此次和談能否成功抱持懷疑。他也注意到在以色列增加了安全警戒。他補充說: 如同大部份生活在以色列的人們,我一直懷疑安那波里斯和談成功的機會,我也懷疑這整個會議有什麼意義。仍然、也許、只是也許,以 色列總理奧爾默特(Ehud Olmert)和其他與會者是對的,當他們說此次會議的舉行從某方面來看是一次成功和勝利。當今天下午我和二個小孩在逛街的時候,我是想著這樣。在購物中 心,我看到一名男警和女警在巡邏,我也發現到這名男警上掛著半自動步槍,以雜誌作為遮掩。我向他們走近,問他們有什麼原因要如此的特別警戒。他們禮貌地笑 笑說「安那波里斯」。每次看著巴勒斯坦人和其他阿拉伯國家,談著他們和我們的幻想,基本上,都是挫敗。我不必指出他們所說的成功看起來是什麼了。 黎巴嫩:主人的召喚...
(短讯)俄罗斯:风云人物计划
博客「新俄罗斯观点」认为,美国《时代杂志》今年将俄国总统普廷(Vladimir Putin)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项对美俄两国政治及媒体菁英皆有利的成功计谋,至于此举是否符合两国人民利益,这个问题就留待各位读者自行评断了。」
中国:我们的人在澳大利亚?
陆克文(Kevin Rudd),这位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赞赏有加的澳大利亚新总理,80年代曾在中国担任外交官,而就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陆克文与霍华德(John Howard)竞选总理之前,胡锦涛主席便邀请他和家人于明年去北京的奥运会。 对于陆克文广泛的中国交际网,中国的博客作者知道些什么呢?11月25日,网易将此条新闻置于头条。 MSN Live Spaces的博客作者黄小雨,在澳大利亚的国际学生公寓的住处里写了一篇文章,“陆克文的胜利”: 凌晨的时候听说小陆胜了。果然和这里的媒体和民调预计的一样。工党顺利执政。替换了已经执政11年之久的自由党国家执政联盟。 消息公布之后。我们的国内的媒体到是颇为兴奋。新浪网上出了很多的报导。CCTV9也进行了专访。 最感兴趣一点。也就是这个新总理会讲中文。给了中澳关系一个美丽的遐想空间。中国人民包括我们那么多留学生来说自然多了些憧憬。 此人的施政纲领,其中几点我比较感兴趣。一个是优质教育系统的建立和教育经费的增加。不过这个貌似也是09年的计划了。不知道对我有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另外一个是改进网络建设。看看这里的破网络。比国内还落后的512KADSL就知道真的要改改了。 其余的比如医疗和社会保障。签《京都议定书》和伊拉克撤军之类的事情和我们切身关系暂不太强烈。 不过我觉得他获胜的另一个法宝是对手已老。霍华德这个老秃驴每天在大家眼底下晃了11年。大家已经看的厌恶了。 另外我还是觉得无论霍华德继续执政还是小陆上台。对中澳关系的大局来说并无太大影响。只是此人更熟悉中国。亲美的立场也不会改变。且其美中关系中的微妙纽 带的作用变得愈加清晰。早上一上线又看到法国总统启程访华了。而且还带着1000亿的合同意向而去。这个时代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在经过 200年的压迫和斗争之后。一切就如命运之轮一样滚滚而来… 还有一篇文章作者DreamhouseLHH1106也来自于澳大利亚,题目为“谁是陆克文”: 陆克文是Who,这几天是澳洲的大选,各种媒体上都是和大选有关的消息一打开电视整段都是介绍选举的情况当记者问选民对大选的看 法时,多数人都用了boring这个词偶在想既然很多人都觉的boring,电视台还有别的媒体,为什么总是不停的放选举难道是因为好莱钨的编剧罢工,导 致电视台没有美剧放,才拿选举充数昨晚,选举结果出来了工党的陆克文击败了自由党的霍华德,出任了澳洲的新总理陆克文的获胜一方面是因为他提出的福利政策 吸引了选民澳洲这几年经济增长很快,但老百姓除了收入有些增加,福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其实澳洲的福利已经很好了,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一 点似乎和中国有些像而有着苦难童年的陆克文便大打福利牌,从而吸引了多数选民。 另一方面,他的中国背景又为他吸引了N多的亚洲选民陆克文虽是土生土长的澳洲白人,但他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大学时,他的专业便是中文和中国历史大学毕业 后,他曾在北京工作过八年不仅如此他的三个孩子均会说中文。 他的小儿子现在在复旦大学深造工党一向比较倾亚洲随着亚裔尤其是中国移民的增加陆克文自然为获胜 增加了砝码偶倒觉得,陆克文挺有先见之明,能在三十年前选择当时很冷门的中文做为自己的专业其实现在在西方,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如果有在中国或是亚洲有 工作学习的背景,那么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就是不知道西方人是不是也像中国那样有“海归”一说陆克文是Who从今天起,他是澳洲的总理。 新浪的博客作者Old Thrift贴了这样一张照片: 接着我们再回到澳大利亚,新浪博客作者龚学中这样抨击到:“陆克文赢了,而幼稚已经开始”:...
哥斯达黎加:中国来了
在盛大军礼欢迎[ES]之下,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Oscar Arias)访问中国,有些人或许觉得这幅画面相当讽刺,Fusil de Chispas博客提供了相关影片与照片。 然而这项新政治与商务关系背后意涵何在?为何哥斯达黎加决定放弃与台湾一甲子的邦谊,转而投向亚洲商务大国,中国的怀抱?News Star博客的Roy Rojas提及这项改变带来的部分利益,部分人士认为,这项转变对哥国好处多多,因为无论在经济力与国际地位上,台湾都无法与中国等量齐观,不过在中美洲地区,哥斯达黎加也是唯一与中国建交的国家[ES]。 自建交之后,哥中两国往来益加频繁,Tiquicia指出,一群中国代表已由姜恩柱率团访问哥斯达黎加四天,其间拜会国会议长Francisco Antonio Pacheco及外交部长Bruno Stagno。 国际间也有博客提及此次重要的访问中国行程,区域博客Nicaragua Hoy[ES]在首页上便写到此事,并张贴阿里亚斯的发言逐字稿,其中指出: 对中国企业而言,哥斯达黎加市场极具吸引力,除了人民教育水准与劳工素质优良之外,未来产品出口至美国,还可能有免课税优惠。 阿里亚斯所指称的免课税优惠,就是最近藉公投通过的与美国自由贸易协定。 访问行程一开始,两国领袖便宣布将签定合约,哥斯达黎加将出口总值1.5亿美元的虾子至中国,之后中国企业也将投资数百万美元至哥国兴建炼油厂,而观察亚太地区的西语系博客Actualidad也提及中国将在哥国投资发展行动电话技术[ES]。 原文作者:Roy Rojas 校对:Portnoy
伊拉克的“觉醒”
這是真的嗎? 我敢這樣說嗎?伊拉克真的越來越安全了? 這個名為意圖把基地組織(Al-Qaeda)趕出巴格達郊區、「覺醒」(Awakening)的運動又是什麼?報導說暴力事件明顯下降,伊拉克回到步入正軌上。美國總統布希的增兵行動真的見效了嗎?伊拉克博客們探討這個問題,告訴我們真正的街聞巷語。 Adhamiya 的「覺醒」 博客圈中一個重要話題,是關於一個叫「覺醒」的自衛隊(Awakening/Al-Sahwa)占據了巴格達北郊的Adhamiya區的 街頭,這個區域曾被基地組織( Al-Qaeda)所控制,而目前在美軍的協助之下,街道上有種回歸常態的感覺。要了解過去這個地區在基地組織的控制下竟究有多糟,最後的伊拉克人(Last of Iraqis)描述道: 我發誓,除非是生死關頭,不然這輩子我不要再到Adhamyia去了,那兒的情況真是越來越糟糕。特別在基地組織的人擱下一輛醫生所駕駛的車(我認識這位醫生跟他太太),把他們倆拖出車外,冷血的在路中間把兩人殺害,卻沒有人能做些什麼。基地組織還侵入一對新婚夫妻的家中,將先生反鎖在浴室中,然後輪暴了他的太太,最後殺了她,然而她的先生無能為力,只能在浴室裡發了瘋似的大叫。這裡的狀況真是越來越危險。 活在巴格達(Alive in Baghdad)的記者在「覺醒」接管該地時做了現場報導。Alaa 在他的第一則報導中,描述了這支新的自衛隊如何接管該區: 今天,11月11號,「覺醒」開始逮捕某些之前有疑似有犯罪作為的人。那些被逮捕的人被送交美軍加以拘留。同時,他們也逮捕了二名殺人犯,他們同時也犯下了搶劫和綁架等罪行。 稍後,他報導更多的進展: 因為一些基地的成員開始為「覺醒」工作,「覺醒」開始拘捕為基地組織效力的人,他們逮補了超過20名的成員。這一波的拘捕行動之 後,這些前基地組織成員向美軍指出炸彈埋設的所在,使美軍能破壞埋設在Adhamiya的六個不同地方以上的炸彈,同時昨晚也破壞了一個汽車炸彈。 在新的自衛隊取得它的權威性的同時,Alaa報導街頭已漸漸回到常態: 由於這個計劃,這裡已無從讓任何叛亂份子在街頭攜帶或放置炸彈,也讓Adhamiya目前維持一種安全的狀態,一些商店開始營業,生活也一步步的邁上常軌。 沒有人會懷念新的事件,最後的伊拉克人 決定到Adhamiya為自己一探究竟,進而產生喜憂參半的感覺,他寫道: 街道上為數眾多的來往車輛讓我覺得安心,行人、準備好要重新開張的商店,和安置妥當的感覺,孩子們在街上踢著足球,男人女人走在街上,工人們忙著照料已經一年已上沒有維護的花園和廣場。 我之所以擔心是因為大多數「覺醒」的成員只是14-16歲的孩子,他們帶著AK步槍身著防彈背心(不是每個人都有),也因為居民說這些小孩和成員的背景。大多數成員並非社會中的良民,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在前不久還是基地的成員… 「覺醒」將這個區域控制住,他們藉由美軍的助力達到目前的狀態,看起來他們想把事情做好。嗯,我應該把話講清楚。他們在命令和指導之下把事情做好,因為 他們這麼做是為了錢,而這很顯而易見。基地並沒有付錢給這些「前」成員,而這些成為「覺醒」成員原本是基地中低階份子… 我聽說付給「覺醒」成員的區間是這樣的:14-16歲每月250美金,16歲以上每月450美金,高階成員則是每月600美金以上。 巴格達連接(Baghdad Connect)寫的有點冷嘲熱諷:...
伊朗与委内瑞拉的亲密关系
上个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Hugo Chavez)再度访问伊朗,这是他在两年内第四度旧地重游,两国也签署更多经济协议,他与伊朗总统阿曼尼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均表示“景仰”对方,前者给予伊朗政府种种支持,后者则称伊朗是查韦斯的第二故乡。 “社会主义”总统查韦斯竟然与伊朗维持良好关系,去年多数伊朗左派学生与博客对此提出批评,因为过去伊朗曾处决数千名社会主义武装份子。 伊朗知名博客作者Jomhour与澳洲作家兼博客Anthony Loewenstein都写到两国总统的友谊,知名漫画家兼博客作者Nikahang则画出以上图画。 什么和平?哪来安全? Jomhour表示[Fa],阿曼尼内贾德与查韦斯会晤后宣示:“我们已拥有为所有国家拓展和平与安全的计划。” 他写道: 如此说来,我们可真要重新定义和平与安全这两个词了!当他们为自己国家的国民带来问题与危险时,如何能让其他国家获得和平与安全?…在这两国内,词语的意义都与旧时不同,当阿曼尼内贾德大声宣告伊朗拥有绝对自由,其他国家将享受和平与安全,听来真是个大笑话。 Jomhour认为,查韦斯为委内瑞拉制造民主与自由问题,伊朗政府也侵犯基本人权,并不时压迫社运人士。 “丢脸” Anthony Loewenstein表示: 我今年六月造访伊朗时,注意到拉美左派与伊朗政府出现变态的关系,国际间左派人士却大多沉默,不愿批评查韦斯与伊朗相拥取暖。 我的记者朋友Rodrigo Acuna对此的看法是:“委内瑞拉身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与另一会员国伊朗建立政治与贸易关系或许很自然,但查韦斯去年九月竟颁赠‘解放者勋章’给阿曼尼内贾德,这是委内瑞拉对来访贵宾的最高荣誉,此事不仅令人尴尬,更令人感觉可耻。” 他也认为,“在国际左派势力的忠诚支持者眼中,查韦斯不可能犯错,他们的字典里根本没有‘矛盾’与‘不一致’等词语”。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校对: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