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 2007

報導 關於 Environment 环境 來自 十月, 2007

伊朗:对俄罗斯的不平之鸣

  29 十月 2007

好几名伊朗博客共同关注着俄罗斯,认为它只想分给伊朗里海资源的一小部份。在苏联垮台之前,伊朗曾经能够开采里海资源达50%。 五个里海沿海国家领导人-亚塞拜然、哈萨克、伊朗、俄罗斯与土库曼-在10月16日星期二于德黑兰召开里海高峰会。五个国家对如何分配海中资源没能达成贡识,包含能够产制鱼子酱的鲟鱼渔产、天然气及最重要的石油。 插图来自Badban Blog Mohammad Moeeni发表[Fa]了一张插图比较普亭与前苏维埃联邦的独裁领导人斯大林(Joseph Stalin)。这名博客以“普亭闪开”做为该篇文章的标题。他谈到伊朗与前苏联及俄罗斯帝国的冲突。博客表示伊朗因为这些冲突在过去二百年来已经失去了部份的领土。 对于当前局势,他写道: 俄罗斯找到了不同的藉口以延迟普谢尔(Bushehr)核电厂的建造或从中获取新的利益。俄罗斯不声明是否参与其中。谈到里海的法律定位,俄罗斯的立场与伊朗利益相冲突。做为一个伊朗人,即使人微言轻,我仍有权利说,普亭闪开。 Yek Yaghyi(意为反判者)表示179年前俄罗斯利用Turkmencay协定欺骗伊朗,使伊朗失去了部份领土与里海的航行权。该名博客质疑是否又有一个Turkmencay协定在等着我们?他表示仅管普亭(Vladimir Putin)在摄影机前对伊朗总统阿曼尼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微笑,但他并不相信伊朗,也不支持伊朗政府。谁能说明狼与羊的友谊是怎么回事? Kaghz Pareh(意为一张纸)表示[Fa]为了获得俄罗斯在核能议题上的支持,伊朗政府已经出卖了伊朗。该名博客宣称下一代将承受今日所发生之事的苦果。 Razeno说[Fa],俄罗斯只想让伊朗拥有11%的里海资源。他认为伊朗政府给了俄罗斯太多好处,以获得该国对伊朗核能政策那“微弱”的支持。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译者:Atlantis 校对:FoolFitz

肯尼亚:关于环保的好坏消息

  27 十月 2007

肯尼亚近来传出的消息好坏参半,好消息是首都奈洛比持续绿化,坏消息是肯尼亚山邻近土地可能遭人掠夺,本文将有详细报导。 首先是好消息,Bankelele指出在10月17日的领袖论坛中,奈洛比市议会议长John Gakuo发表演说题为“恢复奈洛比荣耀”。 John Gakuo仿效九零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前市长、现任总统参选人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的政策,决心要整顿奈洛比,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干净、更安全、更美丽、更适合人造访。 该文尽力记录奈洛比每个改变,写下John Gakuo为绿化城市的各种措施,例如照明、公园、人员配置、策略等。 他在演说中提及有效管理资源的挑战,并首先强调资源并非变革关键,有些国家虽坐拥丰厚矿藏,民众却仍一贫如洗,其他国家却资源有限,但却透过适度管理,获得良好成果,他的演说重点在于,善用现有素材、达成最大效果。 市政府现有的成功都来自于有效管理,也认为许多领导人以“没有财源”为藉口毫不作为,但其实他们应该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如各位想看看John Gakuo的绿化成效,请至摄影师egm的博客,镜头中的奈洛比有美丽的中央公园,不仅是大众良好休憩去处,亦成为以下照片内诸多动物的栖地。 Egm亦提供全球之声众多照片,显示奈洛比市议会旁的植栽与绿树。 接下来则是坏消息:知名古生物学家Richard Leakey在博客上,邀请东非野生生物学会执行长Ali Kaka,向大家报告肯尼亚山林地部分通报区域的围篱调整情况。“肯尼亚山围篱与土地掠夺恐惧”一文提供的空拍图显示,篱笆围起部分林地,也将肯尼亚山部分地区与动物纳入其中,Ali Kaka表示: 据估计,没有划入保护区的林地面积约为3000英亩,但都是肯尼亚山通报世界遗产位址的范围内,若未获保护,我们不仅将损失重要的原始林地,更将危及肯尼亚山这块地区的集水区,布古雷河(Burguret river)的多条支流均在新篱笆保护区域之外;象群喜爱的盐渍地亦不在划定范围内,由于肯尼亚山象群营养来源有限,故必须仰赖肯尼亚山四周多个区域来摄取矿物质,否则将会影响象群数量成长,这项说法虽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但或许这确实是象群时常出现这群地区的原因。 更多相关最近消息,请至Richard Leakey的博客。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对:FoolFitz

“联合国现场报导”结语

19 十月 2007

本次受邀以博客即时报导联合国会议,可说是破天荒的创举,联合国记者室首次为博客预留席位,记者室架设了视野清晰的巨型屏幕,上头的四个画面分别是四个不同频道,并可透过联合国提供的白色耳机接收现场声音。 我们清楚掌握各会议主席的相关资讯,甚至可以前往会议现场。后来笔者才明白全体会议(plenary)的意思,虽然字面上都是会议,但全体会议与一般会议稍有不同,字典释义为: “全员到齐,所有具有与会资格人士齐聚一堂”。另外“联合国官腔”用字还包括“能力建构”(capacity building)及“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等等,笔者参加了部份议程,与会讲者均不断重复以上几组关键字,类似字眼不绝于耳,就像坏掉的CD播放机反覆播放。 重回正题,全体会议指的是具有与会资格人士齐聚一堂,各抒己见,但各国代表的发言一再重复,令人倍感无聊,这样的会议似乎没有实质作用, 与多名联合国基金会连络官员谈话后,我才了解这就是联合国的会议模式。现在是在对话吗?是平行对话吗?主题是什么?是适应、科技、缓和还是金援?我不确定 每场参加过的会议重点为何,但我确定的是,主题所用的字词都是后来才安插上去的。我很希望能听到关于适应全球暖化的实例,也以为这会是会议焦点,但会中却只有荷兰首相及毛里求斯首相等国领袖提出零星讨论。平心而论,会中只有寥寥几位非洲领袖提及适应气候变迁的挑战,希望募集资金作为“能力建构”之需,但这 也许是因为各国尚未拟定气候变迁适应对策,因此与会内容流于典型的联合国官腔。若各国无法各抒己见,也就不需要联合国这个机构了,但身在会中,我却一直怀疑全球暖化是否正在发生,说也奇怪,思考了一下后,我虽然觉得这种对谈方式很奇怪,但还是得习惯并且解读演说背后意涵。12月的峇里岛会议是否会认真讨论气候变迁下一步该如何走? 唯一无庸置疑的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Ban Ki Moon)任重道远,大力劝进各国领袖实际回应气候变迁议题,笔者大力推荐读者可观赏其开场演说,及阅读演说大意,另外,个人也可依照对个别国家的兴趣,线上观赏联合国新闻中心上传的会议影片。(注:必须先下载Real Player播放器) 谈论适应专题的第一场全体会议讲者来自下列国家:阿根廷、危地马拉、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捷克、塞浦路斯、洪都拉斯、赞比亚、加纳、安哥拉、泰国、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义大利、荷兰、南韩、毛里求斯、孟加拉、安道尔、西班牙和几内亚。荷兰、加纳、赞比亚与尼日利亚等国演讲之约略纪录,请见前文:〈联合国气候变迁会议〉。 笔者觉得捷克总统的演讲颇为精彩,他认为气候变迁的辩论全然倒向一方,因此提出一些揭穿全球暖化的论点,七分钟的演讲中,他不仅详细提出建议,并不时展现幽默,虽然建议内容极具争议,然其适时幽默却博得满堂采。 总而言之,正如先前笔者所言,“联合国现场报导”可说是前无古人之举,只要联合国知道“如何与博客对话”,只要博客如笔者知道如何报导联合国活动,未来博客报导将可为联合国会议创造更多价值。如今联合国已踏出了第一步,利用博客作为工具,拉近各国民众与联合国会议之间的关系。 文末,笔者诚挚感谢联合国基金会工作人员及多名了不起的博客,包括solar back pack carrying、 moleskine totin和 mac lugging;也可以参阅“联合国现场报导”。 原文作者:Jualiana Rotich 校对:FoolFitz

本周非洲环保消息

  15 十月 2007

南非首都开普敦(Capetown)设立太阳能发电街灯,加纳首都阿克拉(Accra)打造现代绿建筑,社会质疑企业是否符合绿色环保标准,非洲还出现可爱的大猩猩宝宝,以上内容都在都汇集在本周全球之声的环保博客整理报导。 首先在南非消息指出,开普敦市政单位设置以太阳能发电的街灯,博客Carbon Copy认为,这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很好的起点,他也在同篇文章中,认为应发展大规模计划,并以明确策略鼓励社会大幅改用洁净能源。“绿色车辆”博客的Carl也提及同一件事,除了赞扬之外,他也提供这项创新计划的意涵与背景思维。 这种大型交通号志每月用电量相当于有三间卧房的住家,如果开普敦政府决定让这种号志消失,等于减少1200户的用电。 Carl也提出新装置的首要及次要益处: 除了使用永续型能源的直接环保优点之外,还有另一项重要的好处:如果新型号志的稳定性高于传统号志,故障情形便能减少,交通阻塞也会改善,燃料使用也能降低。 不过他也担心有人会窃取或毁损太阳能板,希望此事不会发生。 接下来是加纳消息,根据“非洲建筑与设计”博客指出,首都阿克拉出现现代绿建筑,这种新发展的公寓将会… 新建筑将会证明,加纳也有许多可永续使用的材料,例如竹子便可用来建筑湖滨小屋或阳台栏杆,用灰泥砌墙壁,用回收的油桶做大型的屋顶侧边,依规定砍伐的木材能创造出线条简洁的墙面。 各位可曾质疑过,那些标榜环保的企业确实有说到做到吗?“解毒剂”博客的Andreas在〈虚构的环保假象〉一文中指出,我们必须获得更多资讯,并“仔细审视眼前所有的消息”: 大家现在都认为环保就是好事,全球企业都已明瞭,环保作为有助于提高利益,故大作广告宣传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拿出数百万美元重建品牌形象。 有些人认为,这些行销策略代表营商走向永续发展的第一步,但仍有许多人持保留与怀疑态度。 最后是刚果消息,当地战火仍持续影响民众与阻碍大猩猩保育工作,“保护大猩猩”博客持续更新当地消息,包括一名管理员去世的憾事。 因为不希望本文在忧伤气氛中结束,“保护大猩猩”博客上,提供一张名叫Kabila的大猩猩宝宝照片。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对:FoolFitz

博客的Web2forDev会议笔记

  14 十月 2007

Web2forDev 是首度结合参与性互联网和农村发展的会议。在2007年9月25~27日举办于义大利罗马。与会的博客包括了用英、法语写作的非洲记者。 Brenda Zulu,是一位来自甘比亚的记者与博客,她访问与会者在Day Zero 学到的东西。 我问他们在会议中学到什么,可以带什么回到自己的国家: “加纳资讯与知识分享网络(GINKS)”的助理: 我打算来建立一个当地语言的影像网站,并把它翻译成英文。这次会议让我了解到许多人透过博客知道我的故事与相关资讯。影音博客强化了我的知识与分享的技巧。人们易受影音的吸引,希望可以同时看到或听到故事。我在会议上学会了使用delicious 社会书签,wikis和标签等工具。如果不应用标签功能,你的故事就不会有这么多人读到。 William Eziniwa Nwangwu,奈及利亚的区域资讯科学中心讲师: 我曾经质疑 web2.0有何必要?它不是新瓶装旧酒吗?我了解它如何被使用,但身处学术圈,我有时不免憺心:维科条目的作者是谁?其资讯是否经过同侪的审校?在我工作的单位,我会限制人员参考维基百科。 第三天, Brenda访问了肯亚“农产品交易”的Wycliffe Ochieng Arua 这是一个很棒的会议,尤其我们可利用现有的Web 2.0 工具把非洲当地的工作更往前推。农民将很乐意运用这些方法。我正看着一只手机,透过声音的互动来回应肯亚当地调频广播电台节目。 我学会了许多知识,了解博客与wikis,所以打算在我们的组织中建立一个博客。 我们习于既有的网络去联结草根层级的人民与民间组织。 Chris Kgadima 张贴了他采访SANGOnet ICT(资讯及通讯科技)服务部门的经理Matthew de Gale 的播客节目。Matthew 谈及公民新闻的计划,期望推广 Web 2.0在非洲农村的使用 SANGOnet 是一个推广资讯通讯技术的非政府组织,在非洲南部当地推广支援相关的ICT计划。他们日前设立了〈公民新闻〉计划,希望提高非洲农村使用 Web2.0 工具在相关的发展议题。Matthew 解释他们打算如何提供必要的技能与机会,让社区可以利用Web 2.0 改善生活。 Brenda Zulu 也报导了非洲农村与影音博客场次的情形。影音博客--可放大非洲农村的声音吗? 非洲农村未来可以利用影音博客的Web 2.0应用,扩大草根声音把故事分享给更多的观众。 Prince Deh 也分享了制作影音博客的经验。他曾经创作影片发布在博客, 因而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回响。不过他也忧心农村地区互联网线路铺设的问题,希望能尽快解决,以扩大...

玻利维亚:伊朗总统来访

  8 十月 2007

编者注:本文收集来自玻利维亚与伊朗博客的反应,其中伊朗部分信息收集由全球之声波斯文编辑Hamid Tehrani协助。 玻利维亚政府前几天欢迎伊朗总统阿曼尼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短暂访问,玻国总统莫拉列斯(Evo Morales)也与他签署多项协议,由于两国过去鲜有往来,许多玻利维亚民众对此事大感意外。协议内容主要涉反能源业与农业投资,不过细节尚未决定,莫拉列斯强调协议与核事务无关,或许是刻意撇清这方面的关系,也让人想起莫拉列斯接受喜剧脱口秀Daily Show访问时强调:「别把我算进邪恶轴心国」。 玻国民众很想厘清两国情况究竟如何,当伊朗总统抵达机场时,博客Palabras Libres的Mario Duran前往拍摄现场情况,却马上受到安全人员的关切,还爆发口角[ES]: 我手持数位相机,站在连结机场与首都市中心的英雄大道7公里处,开始四处拍照,…我沿着县界走,只看到一面玻利维亚国旗在风中飘扬,转个弯接近机场出口处,我看见人们手持标语、伊朗国旗,以及象征玻利维亚原住民的三色旗,以手工制作的标语写着欢迎伊朗总统阿曼尼内贾德,我一开始拍照便听见有人大叫:「那个拍照男子是谁?」,很快便有个人上前,一把抓住我的皮外套,另一双手要抢我的相机,他质问我:「你在干嘛?你以为你是谁?」,我似乎一定得出示身分才行。 Mario Duran表明为博客「La Constituyente」写稿后,安全人员便允许他继续摄影,才有现在博客上刊登的照片集,这次访问前后似乎都非常敏感,博客也开始分析签署协议与伊朗总统来访背后的真正原因,有些人希望一切不要只是为了激怒美国,Voz Boliviana认为此事背后还有另一国介入[ES],不过也想问:「为什么选伊朗?」 其实这也不是秘密,玻利维亚之所以与会伊朗接触,当然是因为政治上与外交上和委内瑞拉结盟,此事也证明外交政策能如何影响到一国政府,我国总统不过是跟随外交走势,并且加入了挑衅美国的行列。 其它人则更加怀疑玻利维亚即将卷进伊朗核争议与世界的冲突中,Willy Andres指出[ES]: 我希望与伊朗的协议对我们影响不会太大,我听闻有些人认为协议「就是让人相信这一切与核事务有关,因为无论是核反应堆所需的铀或是『重水』,玻利维亚全都有」。 许多玻利维亚民众对伊朗文化并不熟稔,也对伊朗代表团提出的要求感到意外,MABB的Miguel Buitrago写道: 在野党当然是持怀疑态度,他们质疑玻利维亚如此公开与伊朗建立外交关系,究竟获得什么利益?部分人士更特别指出,阿曼尼内贾德一方面赞扬两国女性,另一方面却禁止女性出席所有伊朗官员在场的活动或酒会,简直是自相矛盾。 伊朗民众对于两国的新协议也有话要说。 Ayandeh MA提及,伊朗总统阿曼尼内贾德结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争议演说后,前往玻利维亚,没有人清楚此行目的为何[fa],而玻利维亚在野党则警告政府不要邀请伊朗总统前来,因为一方面伊朗政局并不稳定,且阿曼尼内贾德访问可能有损玻国利益。Ayandeh MA还指出,伊朗总统已承诺要提供十亿美元给玻利维亚政府,连同之前给委内瑞拉和中国的优惠,金额已很庞大,伊朗希望藉此减少联合国对伊朗核计划的制裁带来的冲击。 Minyator也表示,玻利维亚反对党认为伊朗总统前来会损及该国利益,而且此类消息在伊朗已遭封锁[fa]。 Kaghzpareh亦指出,阿曼尼内贾德结束访问行程后,表示玻国所有报纸都是由反对党掌控!他也很意外许多群众夹道欢迎,阿曼尼内贾德也提到,有个贫穷的小女孩每天在街上以擦鞋维生,不过Kaghzpareh认为,总统应到伊朗首都德黑兰市中心看看,就知道伊朗也有很多处境相似的贫困孩童[fa]。 原文作者:Eduardo Avila 校对: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