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 2007

報導 關於 政治 來自 十二月, 2007

(短讯)立陶宛:政治家博客

  30 十二月 2007

Lituanica 介绍了一个英语博客,他形容这位前维尔纽斯市市长Artūras Zuokas,“是立陶宛最有公关概念的政治人物。”Lituanica 并期待立陶宛的政治界和舆论界也能跟进,使用英语写博。 原文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巴基斯坦:为什么是布托?巴基斯坦现在怎么办?

  29 十二月 2007

自从一个非常强悍、有能力的领导人不再存在后,巴基斯坦与各地的部落圈都涌出大量回应,有些部落客关注法律与秩序问题,提供了个人所见、发生在街道上的暴 力事件,也有许多人注意陷入僵局的选举、以及随之而来的延期问题。我们先谈谈这个议题,有些部落格正在讨论布托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巴基斯坦的未来、以及 策划这起暗杀的嫌犯,虽然盖达组织已经坦承犯案(译按:连结失效,但最新消息为盖达否认刺杀布托)。 Red Diary谈到布托成为暗杀目标的原因、以及随后的暴动。 在一些对伊斯兰基本教义派心存同情者的眼中,因为世俗主义者碧娜芝(译按:即是布托)崛起、并很有可能获取权力,碧娜芝也随之成为一个致命的威胁,特别是这些基本教义派在冷战和阿富汗战争以来,便与恶名昭彰的情报局紧密相连,如巴基斯坦内部情报局(ISI, Inter-Services Intelligence),布托变成一个反抗基本教义派的象征-不论是国内或国外,她代表世俗主义与现代,对抗军事的退化者与保守趋势。 有些部落客表示,虽然他们不认同布托的政治理念、或她的政党-巴基斯坦人民党(Pakistan Peoples Party),发生这种炸弹攻击事件是很令人心痛的,也反映出巴基斯坦将遭遇苦难,Muslim Matters称这起攻击事件是恐怖主义的表现,他也谴责将暴力作为革命的手段。 不论从宗教上、或其他观点来看,这是所有人都必须谴责的纯粹恐怖主义,如果任何人不认同她的政治理念,可采用适当的途径,诸如劳 心动笔和她辩论意识形态议题,而非利用这种群众的悲剧,来让你不认同的人永远闭嘴。如果人们不清醒起来,认清以暴力手段复仇是邪恶的(从伊斯兰或世俗社会 的观点都是),冤冤相报将让巴基斯坦陷入万劫不复。 Ali Eteraz也回应类似的观点,他在Huffington Post上写道: 先不谈个人对布托的看法(我对她的看法大多是负面的),她是巴基斯坦一个非常世俗观点的民主领导人,她曾经发表过关于追猎宾拉登的看法,包括应该将邪恶的伊斯兰教育(madrassa)系统连根拔除,并为自己在1990年代初期任由塔利班组织拿下政权道歉,她的死对巴基斯坦反极端运动来说,是一大冲击,坦白说,这起事件代表巴基斯坦再也没有任何反极端主义的民主领导人。 Metroblogging Karachi写出关于街道上群众陷入恐慌的细节,Tabish Bhimani则把焦点放在这起悲剧的后果,同时建议人们冒险离开家门时,最好小心一点。 我的重点不在于这些个人或组织犯下一起谋杀案这种凶恶的罪行,或是他们决定了不只巴基斯坦的命运、也决定了人类的命运这些论点,我想说的是,现在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们不能断下定论,因为像巴基斯坦这种在国际媒体颇有名声的国家,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会有其全球效应。 Teeth Maestro持续提供这起事件的最新讯息,并写下一篇让人们吊唁布托的哀悼文章。 为了让线上社群或其他人能表达失去家人的悲伤、并哀悼上千名巴基斯坦人民党的支持者,我愿意起头吊唁布托,我也会向巴基斯坦人民党办公室附上这封哀悼书上的所有人名单。 * 原文作者:Neha Viswanathan * 校对:abstract

安息吧:巴基斯坦的碧娜芝·布托

  28 十二月 2007

巴基斯坦的碧娜芝·布托(享年54歳)今日(2007/12/27)稍早于拉瓦尔品第的一场政治集会中遭到暗杀。讽刺的是,依据媒体报导,到处是安全人员的拉瓦尔品第是巴基斯坦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另一个讽刺的地方是,根据一份BBC报导,碧娜芝·布托几乎是在和巴基斯坦首任总理同样遭刺杀的地方被暗杀。 她的遭受暗杀使得巴基斯坦的政治前景进入了一个失序的未来,且有疑问指出,巴基斯坦是否将进入内战状态。 碧娜芝·布托是第一位连任两次巴基斯坦总理的女性。 对于一个为巴基斯坦民主奋斗的领袖而言,这是一件悲剧性结局。早从今年她回到巴基斯坦时就有了个错误的开始,当时一个炸弹企图攻击她从机场返回住家的座车。随着她的突然去世,巴基斯坦的政治前景再度陷入一个不确定的立足点,下个月的选举不知是否仍会如期举行。 碧娜芝·布托,一个具争议性的领袖。她的政治观点来自其父亲,前巴基斯坦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的影响。贝娜齐尔·布托,一位经验丰富的雄辩家及作者,于返回巴基斯坦前她曾求学于英国及美国,其后并加入她父亲的政党,巴基斯坦人民党 Pakistan's People's Party (PPP) ,并曾担任巴基斯坦的总理。于Metroblogging Lahore的一位部落客指出“虽然他不支持布托的政治观点,然这位政治领袖的突然丧生仍是一件悲剧。” 我个人从未支持碧娜芝·布托女士及其政党 (PPP)。无论如何,这场悲剧凌驾政治或任何其他事,毫无疑问的没有任何人该死于如此不自然的方式,且是如此可憎的愚蠢原因。如同我们应已瞭解的,命运 都是带着一丝的讽刺。碧娜芝·布托是是由于当要离开位于利亚格特花园的一场政治集会时遭到枪伤而死(主要原因);利亚格特花园,不但是以巴基斯坦的首任总 理利亚格特·阿里·汗的名字命名,同时也是他遭到一颗子弹谋杀之地。 原文作者: Kamla Bhatt 校对: nairobi

巴基斯坦:碧娜芝布托之死

  28 十二月 2007

碧娜芝布托(Benazir Bhutto)之死震惊了许多来自巴基斯坦或以巴基斯坦为写作主题的部落客。虽然布托在政治上有所争议,但她的暗杀却正是巴基斯坦原本期待战胜民主倒退之际。 在Metroblogging Islamabad,这篇文章激起一些回响,从不信任到对即将举行的选举感到忧心。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个是哀伤的日子,布托不是完美的圣人,但至少她为了民主进程努力。民主再一次随她而死去。Metroblogging Mumbai向巴基斯坦人民表达哀悼。 Abu Muqawam说当在哀悼碧芝布托这件事时,一件重要的事是别忘了她政治的本质。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人把布托之死弄的听起来像是一个与穆夏拉夫政权不同的自由民主,这样的论述让布托有点像是巴基斯坦的翁山苏姬。好啊,大家,我们都知道她有雄心富于表现,她上过哈佛和牛津,是英语系媒体的宠儿。但她也受争议的是南亚歴史上最贪腐的女人。 当一些部落客对碧娜芝布托之死持保留态度时,在All Things Pakistan,Adil Nijam写道此时此刻,这个事件是一个人道层次的悲剧。 在人道的层次上,这无异是个悲剧。不久之前我提到,在全巴基斯场,也许全世界,最悲剧性的人物是碧娜芝布托的母亲努斯拉特·布托 (Nusrat Bhutto)。试想,她的先生遭到杀害(注:Zulfikar Ali Bhutto曾任巴基斯坦总统及总理,1974年因被控涉涉嫌谋杀Ahmed Kasuri被处以绞刑),一个儿子遭到毒害,另一个儿子遭到谋杀,一个女儿可能是死于用药过量,另一个曾二度出任总理的女儿,在监禁和流放国外之后,最 终遭到枪杀。 今天,在震惊之中,我只能想到碧娜芝布托如常人的一面。明天,我才会想到政治。 Chapati Mystery写道: 在一个歴史缀以政变、谋杀、吊死政治领袖的国家,这无疑的是最血腥的污点。她的自传名为“天命之女”(the Daughter of Destiny),但她确实不该遭到如她父亲和巴基斯坦首任总理Liaqut Ali Khan (注:1951年在会议中遭到一名坐在听众席的男子开枪射杀)相同的暗杀结局。这真的是个悲剧,且是一个撕裂国家的突发混乱。 巴基斯坦政策部落格(Pakistan Policy Blog )提供了布托是如何遭到枪杀的细节,以及其他严重受伤者的详细情形。“巴斯斯坦人民党( the Pakistan People’s Party,PPP)主席在发表演说后离开政党选举造势集会举行所在地–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利亚格勒公园(Liaquat Park),不名人士朝她开3-5枪,其中一枪击中她的颈部,这名攻击者随后引爆炸弹自杀。布托的安全顾问Rehman Malik和布托的一名亲近友人Naheed Khan受到重伤。除了布托,另外有超过30人死亡。” 当部落客回应着这场悲剧,还有些人表达这将引发街头暴力和示威的忧虑。Metroblogging Karachi 报导政府机关关闭,人们急忙回家。一名评论家指出外面可以听到枪声。The Pakistani Spectator写道“在拉瓦尔品第的其它地区像是法札巴德( Faizabad)、萨达尔(Saddar)和穆里路(Murree Road),愤怒的群众烧毁商店和车辆,大喊反对恐怖份子的口号。” 原文作者:Neha Viswanathan...

加勒比海:暴力加剧?

  27 十二月 2007

我们是否身处在一个比过往更暴力的世界?有些人认为如此,有些人觉得只是暴力事件广受报导,今年稍早,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加勒比海地区可能是全球谋杀率最高的区域,也严重影响经济成长,许多加勒比海博客作者都在讨论此事,这个话题也跨越了疆界、经济与区域政治… Living in Barbados谈及区域整体犯罪情况: 多数加勒比海国家与他国关系长久和平,只有少数国家曾真正与他国交战,然而,我们如今也发现我们自己渐渐陷入了战争状态。 对于出生地牙买加犯罪率日增,他也感到忧心忡忡: 若各位不清楚暴力犯罪对社会有何影响,来牙买加看看吧,高居全球之冠的谋杀率,以及各种暴行,不仅让国家伤痕累累,也冲击了人们生活的方式。 巴哈马发生两起的重大谋杀案之际,Bahama Pundit的Craig Butler认为,我们正处于“痛苦时刻”: 我国必须先找出问题的本质,才能有效处理,我认为教育与身处边缘的年轻人受教育不足才是关键,我认为人们若未接受训练,便无法思考与做出理智决定,变得容易受骗受诱惑,就我国而言,要靠犯罪夺得金钱太轻松惬意了。 同样出身巴哈马的博客作者Nicolette Bethel写道: 人们对社会有着各种恐惧,我的电子邮件信箱里,每天都会传来最新社会新闻的邮件,每一封的焦点都是暴力犯罪,有一封还不时更新我国犯罪率数字,还有的邮件头条标题会出现火炎动画符号让你不得不注意,无论是谈话节目或报章杂志,都不断提醒我们犯罪率有多高。 在分析巴哈马治安情况时,她也提到多项研究指出:“当一个社会的信仰愈虔诚,也愈暴力。” 跟其他的博客作者一样,巴哈马大学新闻系教授Daniel Henrich准备要以实际行动来做出改变。他架构出“打击巴哈马社会犯罪事件在危险青少年族群中激增”的策略。 就连国家元首也无法免于暴力威胁,A Limey In Bermuda“对总理收到装有子弹的恐吓信感到害怕”,也对于政治人物随后的反应感觉不快。 我怀疑警方怎能那么快公开宣称寄件者身份。计件者可能是不满政府的疯狂在野党支持者,也可能是执政联盟内不同党派的支持者,政治人物及其支持者应停止向下沉沦,停止对彼此的不信任。 对于国际人权日游行人士遭暴力对待,古巴博客作者也有很多话想说,牙买加的Francis Wade则试图找出暴力犯罪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家暴现象在加勒比海诸国十分普遍,Stella Ramsaroop则从圭亚那观点看待此事。 特立尼达和托巴哥的博客作者对于国内犯罪率如螺旋般向上爬升也有许多想法,Jumbie's Watch张贴当地媒体头版照片,并提出以下看法: 这就是犯罪对特立尼达和托巴哥人民造成的影响,这些是充满着悲伤、痛苦与绝望的面容。 Ramblings and Reason承认“治安情况不佳,犯罪数字也不容否认…如此糟糕的景象!如此可怕的数据!”,她也在思索媒体如何影响了人们看待暴力问题的角度。 Now Is Wow表示:“过去当看见横尸街头的照片,人们感到恐惧又惊讶,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全国上下都‘已经习惯了’。” 若当地博客作者的反应可以做为指标,加勒比海人民显然不希望“习惯如此”,但Ramblings and Reason感叹“我们已屈服于恐惧”。 犯罪猖獗迫使教会调整午夜弥撒时间,神父也拒绝谋杀案目击者前去教堂,人们开始注意哪些地方能够安全的喝杯小酒,哪种人可能抢劫我们,让民众全都躲回安全处,使人与人愈来愈疏离。 原文作者:Janine Mendes-Franco 校对:Portnoy

俄罗斯:总统人选底定?

  26 十二月 2007

一年半前,俄罗斯部落客若想对着熊大叫,一定得去动物园才行,现在他们完全不用离开电脑前,因为总统普廷(Vladimir Putin)已打算支持第一副总理梅德维捷夫(Dmitry Medvedev)角逐2008年总统大位。 梅德维捷夫的姓氏(Medvedev)字源出于俄文的“熊”(medved),Yandex Blogs(RUS)便列出超过1500篇关于批评梅德维捷夫(RUS)的文章,另外1400篇文章则比较客气[RUS],称他是总统“继承人”。 以英文书写的俄罗斯部落客也在讨论此事,先前都在猜测谁可能是下任俄罗斯总统,以下是部分反应。 Mark MacKinnon's Blog: 恭贺梅德维捷夫总统,当然选举这个形式还是要做,不过他已笃定当选,除非克里姆林宫内决策又出现大转弯,否则普廷钦点者肯定能过关,自由派的在野党已自毁前程,无法团结一心,竟派出三人参加明年四月大选。 梅德维捷夫一切都是拜普廷之赐,若普廷开口要当总理,或是要他放弃总统职位,梅德维捷夫都会照办。 Ruminations on Russia: 终章抑或序曲 Google News现在有108个条目,都宣布梅德维捷夫已成为执政党与亲政府政党共推的总统候选人,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好事。 但一切太简单了,事情不会就这样结束,反而是意想不到的面向,今年夏末的传言指出,梅德维捷夫被查察正在积极布置势力,以坐享好处继续掌控重要职位(GAZP),但应不会成为总统候选人。 Sean's Russia Blog: 故事尚未了结,未来还有更多值得讨论之事,但光是在初期,有件事已是再明白不过,无论普廷用何方式强调他会卸下总统职位,批评者也不可能轻易饶过他,正如Michael Corleone在电影《教父第三集》所言:“当我以为自己已是局外人,他们还不断将我拉回局内。” Siberian Light: 我开始在想,究竟梅德维捷夫能否担此重任,成为领导俄罗斯的总统,而让普廷进入半退休状态,我相信许多人和我心有同感。 梅德维捷夫对普廷高度忠诚,代表他当选后不太可能对付普廷,就像2000年普廷就任总统前没没无闻,外界对梅德维捷夫也知之甚微,没有权力基础,又夹在派系交战之间,或许这正是团结各方的最佳人选… Perspectives on the New Russia: 四,俄罗斯部落客圈对此事有所回应,有些充满嘲讽语气,几位部落客认为普廷之所以挑选梅德维捷夫接班,因为他是唯一比普廷矮的人选,其他人则认为,这场选举等于是投票支持由国营石油公司来担任新总统。 五,梅德维捷夫说话温和,尤其与其他更具领袖魅力的候选人相较,他显得格外木然,但其实梅德维捷夫年少时非常喜欢黑色安息日、深紫色、齐柏林飞船等摇滚乐团,据报导他也很喜欢黑胶唱片录音。 The Accidential Russophile: 我十分怀疑此事是否会对俄国企业方向有任何改变,梅德维捷夫拥有丰富营商经验与特质,而俄罗斯也正是个崛起中的企业国家,多数分析师认为梅德维捷夫是个自由派人物,但我不同意,他只是跟一般的俄国人不同,不会脱口显露出他的本性。 梅德维捷夫不是个凭直觉行事的人物,也不会让部落客轻易写下“他是个法西斯”的简单评语,更不可能出现与某位王子光着上半身钓鱼的画面,也不太可能亲吻孩童的肚子。 简而言之,他是个专业人士。 Scraps of Moscow: 俄罗斯股市应声上扬, 由梅德维捷夫担任董事长的的国营石油公司股价上涨3%,我必须说,在不完美的俄国政坛里,政权平稳转移给梅德维捷夫,或许是维系俄国成长与稳定的最好方 式,早自进入国营石油公司之前,梅德维捷夫便已涉足商界,九零年代他担任SPB木材公司Ilim Pulp的法务主管,也符合多数人对他的评价:“温和自由派/技术官僚”。 市场对此事反应正面,显示社会乐见政局接班态势变得明朗。 展望未来的对美国关系,或许这同样是好事一椿,一方面俄美两国都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另一方面梅德维捷夫不若伊凡诺夫(Sergei Ivanov)鹰派色彩浓厚,但谁也无法确知未来发展,过去几个月充满意外,之后几个月应该亦复如是。...

哈萨克:政制符合欧洲标准?

  26 十二月 2007

哈萨克部落格圈最近主要话题仍是政治,当地政制屡见争议,也愈来愈像苏联时期制度,人权记录也仍旧低落,但然欧洲主要推动民主的“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主席,却由哈萨克担任。 外界许多人揣测,独立国家国协愈来愈像个“独裁者俱乐部”,成员国领袖不时相互交换处理媒体与选举的方式与经验,b-ryskulov指出,俄罗斯总统普廷(Vladimir Putin)数周前的电视访谈中,两度特别赞扬哈萨克的发展,尤其支持哈国总统纳札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 他表示[ru]:“为了某些原因,普廷在与其他邻国比较时特别将哈萨克提出来,这个画面会在精心策画的电视节目上播出,让我怀疑这并不是脱口而出的即兴言论。” Slavasay回顾[ru]哈萨克高层官员的资历,注意到许多官员都是遭总统大规模任命与撤换,他认为:“如此调整内阁比较容易”,他也提到,哈萨克与俄罗斯不同,现任或前任情报机关官员较少进入行政单位任职,他指出:“情报人员入政府,最著名的例子是现流亡在外的前总理卡赫泽汀(Akezhan Kazhegeldin),据传现任总理马西莫夫(Karim Masimov)也出身情报组织,不过他完全否认。” 尽管哈萨克2005年与2007年选举显有瑕疵,“终身总统制”等修宪结果也受人质疑,但该国仍赢得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主席之位,Kzblog指出:“这已是正式结果,哈萨克先前争取2009年主席未果,却将于2010年担任主席,官方通讯社也只报喜不报忧”。“人权观察组织”亦发布新闻稿,谴责这项决定,认为哈萨克并未达到该组织的要求。 Joshua Foust也分析此事,一方面哈萨克人权与民主记录贫乏,却能担任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主席,确实具有争议性,他认为这种所有有关此事的外交协调是桩“丑陋的交易”。Slavasay也认为[ru]:“2010年主席之位已底定,哈萨克现在得非常努力,才能让外界未来相信他能荣之重任”。Adam-kesher则觉得,“这是哈萨克外交人员的大胜利,也是该组织的大挫败”,Adam-kesher看法很悲观: 哈萨克又承诺在2008年要改革,包括媒体法规、诽谤罪除罪化与选举法规自由化,不过人们对此新闻的反应通常是失望与迷惑,哈萨克以前也曾承诺改革,但后来没落实,此次机会也不大,但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的声誉已毁于一旦。 Epolet以不同的观点看待[ru] 此事,认为哈萨克现任总统很在意形象问题,他指出:“2010年哈萨克担任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主席时,正好也是总统纳札巴耶夫的七十岁大寿,届时将有大规 模庆祝活动,而2008年的主要活动,则是国家迁都阿斯塔纳(Astana)十周年,这将形同是2010年的预演,而且十周年庆祝日也选在总统生日当 天。” 本文英文版同时刊载于neweurasia 原文作者:Adil Nurmakov 校对:Portnoy

特别报导:2007峇里岛全球气候变化会议

  25 十二月 2007

今天起,全球领袖、社运人士与学生将聚集在印尼峇里岛,共同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大会,是紧随着2007年9月于纽约举办的联合国高层环境会议,当时全球之声曾做了相关报导,认为其中一些讨论将可把其热烈气势带至峇里岛会议。纽约会议中,几乎全体同意,气候变化是一个重要紧迫的全球议题,需要大家共同的投入与行动。 当会议开始,延续京都议定书的期待正在传开,全球之声环境主题将特别突显世界各地部落客对环境变化的想法,他们的意见以及解决此问题的建议。什么东西塑造了环境变化的政治氛围?部落客们是否对峇里岛会议的协商前景乐观?全球层次的讨论,与在地之间又有什么关联?最后,全球之声创建了一个特别报导页面,联播全球环境议题的部落格消息,本网页也会连结至全球之声部落客有关环境的详细报导。 除了2007年峇里岛里大会的报导,12月8日星期六为全球气候变化行动日,世界各地都有抗议行动,我们希望届时可以全面整理各国公民媒体的相关报导资讯。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对:Portnoy

伊朗: 左派学生遭逮捕

  24 十二月 2007

伊朗政府上周于德黑兰及马赞德兰(Mazandaran)逮捕多名左派学生。此举也许是一项先发制人手段,意在阻止左派学生团体“自由平等学生 会”,藉由其博客通报世界关于名为“学生日”(16 Azar)的抗议活动,并使其无法于伊朗多所遭受威胁的大学里,组织争取和平、平等及自由的集会。 来自azady-barabary-01.blogspot.com 的照片 至少有三项关于此左派学生运动的有趣事实。首先第一点,自1980年代上千名左翼激进份子遭大规模处决后,马克思/社会主义理想仍能于伊朗发生影响力;第二点,对社会主义派学生的镇压,竟是发生在一个与查维兹(Hugo Chavez)及奥尔特加(Daniel Ortega)等拉丁美洲社会主义领导者有密切关系的国家;第三点,此运动须倚赖博客作为联系及组织之媒介。 和平、平等及自由 隶属左派学生团体的Barabary Azadi(意为“平等自由”)博客写到:当局于学生们准备在十二月二日进行抗议活动前,开始逮捕在德黑兰的活动成员: 激进的左翼份子在星期二于德黑兰大学的工程学院前发动抗议活动,学生们以高唱革命歌曲的方式进行;学生举着写有其诉求及目的的海 报及标语。包含“学校不是军营”、“女性自由是社会的自由”、“拒绝战争”、“将脏手从伊朗人民的身上挪开”、“释放政治犯”、“还有其他选择方式”、 “释放我们的同侪”、“学生运动和工人及女权运动联盟”、“我们要求独立公会”等。 他们并在博客里公布已遭逮捕的学生名单,并誓言无论多少人遭逮捕,此运动将如期进行。 据学生委员会的人权报导博客,Schhr,报导[Fa],受监禁学生的亲友正担心学生们的待遇,他们大多数被留置于恶名昭彰之艾文监狱里的隔离室内,情报单位告知学生家人,他们能够拘留学生九十天而无须提供关于学生的任何资讯。 退步至八零年代? 属于伊朗北部马赞德兰之左派学生团体的Mbulletin 博客说,五名学生遭到逮捕,让他们回想起上千名左派激进份子于伊朗被逮捕并处决的八零年代[Fa]: 一旦伊斯兰共和国情报单位更多的错误计算,加之“自由平等学生会”于全国不同大学内组织学生日抗议活动、示威者会声援遭拘禁学生。德黑兰、设拉子、Ahwaz、Mashad、Isfahan、Sanandaj 以及 Mazandaran等地大学生们,呼吁政府释放他们的同侪。 铐上锁链的众星 Salam Demokrat 说[Fa],学生们已被移送至艾文监狱,许多像是劳工及女性维权人士等政治犯亦囚禁于此。此博客评道:艾文监狱现在可是“众星云集”。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译者:tzuche 校对:FoolFitz

(短讯)俄罗斯:风云人物计划

  22 十二月 2007

博客「新俄罗斯观点」认为,美国《时代杂志》今年将俄国总统普廷(Vladimir Putin)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项对美俄两国政治及媒体菁英皆有利的成功计谋,至于此举是否符合两国人民利益,这个问题就留待各位读者自行评断了。」

哈萨克斯坦:经济危机之后

  21 十二月 2007

作者注:除Steve LeVine之外,本文其余所有超连结均连至俄语文章。 无论是小型经济或金融危机,或是政府所言的「导正市场行为」,哈萨克斯坦度过此次事件后,部落客仍不断讨论后续效应。 Sarimov表示,哈萨克斯坦金融业年会已无限期延后,国家银行主席Saidenov解释:「因为总统下了指示,所以情况很明显,银行业的任务也很明显,不需要再开会讨论」。这种抑制言论的决定让Sarimove很担心,「银行家都吓得不敢说话」,也预估明年政治还会倒退。 syndikator 探讨政府把贫穷线订为日常支出百分之四十的水准。很明愿的,如果赚不到维生薪资的40%,我是难以维持生计的。,若我勉强赚到薪资43%好了,按政府的标准,我仍不能算是穷人,可恶的法令! 而WOndernews 质疑近来哈萨克斯坦房地产风波的根源。他听到了一个网络上偶然走漏但已被查禁的资料,一段窃听的电话录音。2007年8月间,某位政府高官为执政党招募国会竞选经费。捐钱的企业正巧都是国内主要的二大建设公司。「也许这就是房贷市场破产的原因?」他愤怒地质疑。 Xxrock讨论另 一项议题,政府最近查缉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Almaty)附近国家公园的违建别墅,他表示:「官员贪污早已是个公开的秘密,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所 有证据都显示,土地任意赠予高层官员明显违法,可是只有威胁权力核心的官员遭到法办」,检察官竟然决定不起诉部分犯案官员。 Steve LeVine总是热衷于观察哈萨克斯坦等里海国家的石油业发展,他指出,最近雪弗龙(Chevron)与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等大企业陆续让步,代表石油大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影响力逐渐下滑,他表示:「多年来两家公司都展现强硬态度,如今却立场软化,乖乖付出3.09亿美元的环境污染罚金」,他也认为,义大利的Eni代表全球许多石油大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谈判,将尽力满足政府要求,以取得该国广大油田的开发权。 原文作者:Adil Nurmakov 校对:nairobi

中亞:重新思考歐盟策略

  16 十二月 2007

Bordersca分析了“欧盟对中亚的策略”,欧盟自今年夏天采用这项策略,Bordersca认为,欧盟似乎并未将中亚视为优先处理地区。 这是一份名为“欧盟中亚策略”的文件,欧盟自今年夏天开始采用,你能在这里(pdf)看到全文。有些专家认为,这并不是一套策略,因为它并未提供对中亚地区的任何专业分析、或是欧盟的策略转变。 主旨在于: 1)安全与稳定 辩论之点: 在中亚,什么叫安全与稳定?是指投入警力与军力、或是设立强大的社会安全机构? 在社会制度贫弱、在位者却具有强大性格的国家内,出现任何政权转移,这就叫不稳定、不安全。 2)人权、法律制度、管理良好以及民主化 辩论之点: 该看政府还是市民社会?中亚的政府很强势,市民社会相当弱势 推展民主或是只与民主国家合作?有些人认为,民主与法律制度是欧洲进入该地的前提要件,所以如果没有法律制度,欧盟很少进入,所以值得问 欧盟何时会介入中亚吗?中亚常以美国为良好范例,美国花费了两百年,才有今天的位置,这代表欧盟必须要等到两百年后,才开始和中亚的民主政权打交道吗? 3)青年与教育 够清楚了,孩子就是未来,如果我们不喜欢当前的菁英,我们会等待下一代来到,如果有机会在大学体系中教育他们,如此一来他们就能知道我们是谁、并在稍晚几年支持欧盟的政策。 Erasmus Mundus(译按:中文版可见此)和Tempus对你们来说可能会有用 4)经济贸易发展与投资 这的确是神奇的字眼 欧盟的承诺:支持中亚加入WTO,支持各种财经改革,也会提供贸易相关的技术协助,以及针对特定物品提供一页长的贷款 5)能源与运输 欧盟-多样化的能源供给与能源安全 中亚-主要贩卖能源 发展地区基础建设-运输 中亚地区如何从这整个交易中获利?只有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拥有足以自夸的天然资源,乌兹别克斯坦可能少一点,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则几乎没有天然资源,欧盟所提出的这项能源安全计划会不会反而增加中亚国家与欧盟之间的歧异? 6)环境永续与水资源的管理 水资源的管理 促进地区合作 升级预防自然灾害相关设备 7)共同威胁(恐怖主义、毒品以及边界管理等) 欧盟中亚边界管理专案(BOMCA)的焦点:履行整合边界管理(IBM, Integrated Border Management) 与欧盟安全合作组织(OSCE)合作打击毒品等 以上目标都必须以7亿5000万欧元达成,听起来是不小数目,但这是六年的总预算,也就是从2007年到2013年,若将7亿5000万欧元分成六等分、再除以五(中亚国家数目),这个简单的算式显现出中亚每年将分到1亿2500万欧元,也就是中亚国家每年分到2500万欧元,这样还多吗?这只显现出中亚仍不在欧盟优先名单之列,2007年上半年可能是,但下半年欧盟轮值国主席换人后,中亚再也不是焦点。 原文作者:Adil Nurmakov 校对:nairo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