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 2007

報導 關於 War & Conflict 战争和冲突 來自 五月, 2007

韩国: 驻伊韩军之死

  31 五月 2007

作者: Hyejin Kim 校对: Leonard 本月19日,一名驻守在伊拉克Zaytun的27岁南韩士兵,在当地理发店遭枪击身亡,成为南韩自2004年驻军伊拉克以来首位殉职军人,新闻媒体及军方初步研判死亡原因为自杀,不过死者家属否认此一说法,该名士兵驻伊未满一个月。 部落客neocross针对伊拉克战争提出个人论述,批评南韩政府对美国态度。 伊拉克战争毫无意义,众人皆知美国以自由民主之名,行战争之实,但南韩政府总是对美国言听计从,难道政府不须倾听南韩人民心声吗?真不知道南韩会被伊战带往何处。 身为殉职士兵友人,部落客Phoenixq向其他部落客表达沉痛,不相信死亡原因是自杀,并自述当兵经历。 今天见到此事后续报导,我回想起当年大二时……西元xxxx年,一名勇气十足的大学新生在怂恿下加入我的凤凰跳伞社,我们感情很 好,直到入伍后才分道扬镳。他既勇敢又讲义气,让我印象深刻……啊,宗秀(Jong-su)……退伍后,听说他被调到军校,自此断了联系……我现在才得知 他人在伊拉克……新闻媒体断然将其报导为自杀事件,片面处理方式让我不满……子弹贯穿他的下巴……现场徒留他的步枪和空弹匣…… 服役期间,我记得某次游击训练时,眼睛被树枝刮伤,那时天色已暗,又身处山林,幸好伤口不深,没有因此失明,当时营长准备要升 官,所以上级告诫我不得透露此事;另外,有一次进行油漆工程时,和我同单位服务的弟兄发生意外,脚部被菸蒂烫伤,基于相同理由,单位长官未将他送医,只有 简单消毒包扎,外宾来访时,长官将他藏在仓库。 嗯…宗秀自愿赴伊,并因此晋升上尉,不可能上任未满月就自杀,我要真相。 我祈祷他能安息。 包括bj1337在内的多名部落客对宗秀的死感到愤怒,并要求南韩撤军。 我们的年轻人到底要在这场不合理战争中做什么?为谁而战?为谁捐躯?我们不该驻军伊拉克。有人认为不过只是死一个人,更有人觉得 宗秀之死与战争无关,然而伊战非关宗秀一人之死,也无关其死因,重要的是一条生命从此消逝了。就连美国都将伊战视做越战以来最大的耻辱,让我们的年轻人为 伊战牺牲更是毫无意义。无数南韩民众均反对参战,但政府却以国家安全为托辞欺哄反战势力。因伊战送命的美军迄今已超过3000人,对于战争之丑陋,美国再 清楚不过,南韩对美国已仁尽义至,不须再淌浑水,南韩对这场不合理战争也做得够多了,没有理由续留伊拉克,我们必须将那些年轻人带回南韩,不论宗秀的死因 为何,南韩都不该继续驻军。 立即撤军。

苏丹:5/24,参加关于达佛的座谈会

作者:Georgia Popplewell 校对:PipperL 路透社将于2007年5月24日美东时间9:30,召开一场关于达佛危机的座谈会。这场会议将举办于纽约,依照一般新闻事件,以Q&A的方式进行讨论。 很遗憾的,现场将不会有视讯及音讯转播,但如果你想提出问题,可以在本篇文章后面的回响区,或在会议网站上面的“参与讨论”连结处留言或发问。在这场讨论中,部落客、读者以及一般民众的意见将格外重要。 全球之声也将出现在会议中,如果你在部落格上写了关于达佛的文章,请于确认后,透过联系网页,将连结寄给我们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编辑Ndesanjo Macha。 这里是会议的详细内容: 关于达佛:陷入怎样的危机? 在达佛,治安恶化、暴力滋生、资源缺乏,援助工作者及维和部队的进驻,问题围绕在西苏丹将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路透社和 Reuters AlertNet 邀请您聆听专家们对于达佛情势的讨论,主题将聚焦于国际责任、如何消弭喀土穆(苏丹首都)及联合国多数成员之间的鸿沟,以及跟其他非洲地区被遗忘的冲突相比,为何达佛会吸引较多国际注意。 与会者: Paul Holmes,路透社(主席) Ann CurryJean-Marie Guehenno,NBC 新闻 Jean-Marie Guehenno,联合国副秘书长 Abdalmahmood Abdalhaleem Mohamad,苏丹驻联合国大使 John Prendergast, 国际危机组织 Mia Farrow, 演艺人员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表 Lauren Landis,美国国务院对苏丹事务资深代表 个人资料 会议网页如下: http://www.reuters.com/news/globalcoverage/newsmakerDarfur

日本: 和平宪法60周年

  22 五月 2007

作者: Chris Salzberg 校对: Leonard 5月3日,日本政府在一片争辩及讨论声中庆祝行宪60周年,经历一甲子岁月后,日本政府及民间正重新思考现行和平宪法的角色与内涵。随着日本日渐挥军海外,如支援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日本(纯粹防卫)自卫队(SDF,日文作Jieitai)的角色不断遭到质疑,其海外及国内的活跃行动,均与非战宪法第九条规定之精神背道而驰。 以下为日本宪法第九条主要内容: 第九条、第一款、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第二款、为达此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长期以来,自民党(Liberal Democratic Party)及现任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均支持修宪,但日本民众则对修宪一事看法分歧。本月“每日新闻”(Mainichi shimbun)民调显示,百分之51的受访者赞成修宪,“朝日新闻”(Asahi shimbun)民调则更进一步指出:百分之49的受访者希望宪法第九条维持现状,百分之33则要求修宪,上周在东京(Tokyo)代代木公园(Yayogi Park)的宪法和平日游行即可看出护宪势力,据悉参加人数达万人。 行宪纪念日后不久,日本国营电视台NHK在5月7日制播有关宪法沿革及修宪的电视节目,部落客对该节目的反应突显日本民众对该议题意见分歧。 部落客Tabibito写道: NHK在5月7日制播“谈论宪法第九项条文”电视节目,支持修宪的民众在节目中说:“有些国家不吃对话这一套,第九项条文对这种 国家根本无能为力。”其他人则表示:“纵然日本不武装也不参战,也无法确保日本人民安全,若遭逢敌国攻击,我们必须为保卫国民而战。”另外,一名31岁飞 特族(freeter)男子认为,要改变现状就必须修宪,而当他被问及修宪后是否愿意从军,他回答:“如果军中待遇比我现在打工好,我或许愿意。”由此可 见他并不瞭解参战的意义。 支持修宪民众认为,因为“有些国家不吃对话这一套”,所以军事武力为必要手段,但其实武力谈判无法解决问题。当初美国迫于情势退出越战,如今美国也无法撤离伊拉克,日后将越来越难脱身。 他们还认为,当敌国发动战争,日本必须要有军队保护国民,但现行宪法早已明文允许出于自卫的攻击行为,大可不必因此修宪。 日本现行宪法规定不得以武力攻击他国,但若日本遭受攻击,则不在此限,可采取武力自卫,所以原则上虽不能主动出击,但在他人挑衅的情况下仍可还击。 若首相安倍晋三如愿修宪,将来宪法第九条文就不只是反击,而是先发制人。 另外,修宪也被视为是回应美国政府强硬的外交政策,基于美日军事同盟关系,若美军挥军作战,日本也得投入后方支援,无论是美军或日本自卫队,两国都得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 首相安倍晋三表示,综观日本对国际社会及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现行宪法已不符合时代潮流,不过许多国家倒是大力赞扬日本的这部和平宪法。(美国除外) 既然美日共同发动战争不可能带来和平,那么安倍政府如何才能维持自卫队的编制规模?目前日本政府采用募兵制,但若真发生战事,全民都将卷入战争。 日本的募兵制不足以维持自卫队规模,将来势必走向义务征兵制,因此安倍晋三正透过教育体制,向国民灌输义务征兵观念,此外,安倍晋三似乎也正考虑将爱国情操纳入宪法,这不就是自卫队迈向义务征兵制的前置准备吗?我认为政府将会以日本的国际贡献作为催生新宪草案的理由。 我觉得我们不应将二战遗绪留给下一代,各位觉得呢? 部落客minamikawa-taizo在其“何为和平宪法?”一文中表达不同意见: NHK电视台的“Today's Close-up”节目对日本宪法做了特别报导,由于工作关系,我只看到该节目前段,不过就算不必工作,我也不会看完。 该节目一开始便煞有其事地谈论“和平宪法”,并提到宪法第九条文的非战精神,后来又提到全球皆推崇日本宪法,还安插一段安倍晋三的演讲,这就是电视台惯用的伎俩。 打从一开始,该节目即表明其反修宪立场,除了提到近来广受讨论的公投法,反对修宪的Inoue Hisashi先生还与现场年轻人辩论一番。 令我不满的部份为何?首先是该节目使用的措词──“和平宪法”。由于此宪法反对战争,所以顾名思义称为和平宪法,但该节目藉此大做文章,在我看来,该节目言论似乎是在指控修宪派人士不要和平只要战争。 其实综观全球各国,和平宪法并不存在,不过各国却都宣称拥有和平宪法。 在理想情况下,“放弃开战权”是为了保家卫国。 但就现实层面而言,若日本遭到攻击,“放弃开战权”其实就是“无条件投降”。 “修宪等同战争”,这种观念十分短视近利,其实此事有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一方面可遵守宪法第九条文规定之精神,另一方面又可解决可能出现的战争危机。 日本国民当然有权修宪,何错之有?若国民不能修改宪法,那日本不就形同法西斯主义国家? 日本民众应先就修宪权取得共识,接着才讨论修宪程序,那些反对公投、反对修宪人士的所作所为其实已经威胁到日本国民的生存权,我无法理解他们背后的动机。 最后,部落客Sira-san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国民普遍缺乏对“宪法”一词的认知。 近来自首相安倍晋三起头之后,修宪议题闹的沸沸扬扬,报纸及电视民调均显示修宪派及反修宪派出现明显歧异,然而每当见到这些民调 结果,我不禁怀疑那些受访者是否瞭解修宪议题,由于民众大多对“宪法”相关议题不感兴趣,所以我实在怀疑他们对宪法的理解程度……或者这类话题过于泛滥? 我非常想问!到底什么是宪法?宪法跟普通法有何不同?我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回答这类简单问题。那么何谓宪法?宪法应为一套依据该国(日本)历史、文 化、传统等而制定的法律,并且是最高法源依据…等等,当然宪法还有许多种解释。不过最简易的答案应该是……“法律”是人民遵循的依据,而“宪法”则是保障 人民权益……这样的回答可以吧?再补充一点,我认为“宪法”是用来保护人民免于政府及领导人一时的错误决策及独裁专制,虽然国会可制定法律并提出宪法草...

爱沙尼亚:粮食与和平

  13 五月 2007

校对:Leonard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Tallinn)的军人铜像冲突事件虽已逐渐退烧,但要和平落幕仍言之过早: 5月9日可能再有动乱,爱沙尼亚警方正全力戒备;亲俄罗斯的青年团体仍在莫斯科游行示威;政客与博客均持续议论情势发展。 先前全球之声翻译小组曾翻译过发生于4月26日的暴力事件报导,以下为居住在塔林的Live Journal用户orang-m在5月3日写的一篇完整报导: 粮食方面 今天我在爱沙尼亚美食展场摄影一整天。 展场人潮移往会议室之后,我独自穿梭在摆满食物的展示桌之间。 现场有许多卖相及美味俱佳的产品:碳烤香肠佐神奇酱料、某种胶状的肉类料理(kholodets)、各式各样的肉制品、布丁、甜点、起司面包、果汁及杏仁饼。 拍摄工作结束后,我坐在窗台大啖香肠。 一名身着爱沙尼亚国服的60多岁老妇人走向我:她是一家肉制品摊位的顾问。 我们聊了各式各样美味食谱。 然后她听到我用俄语讲电话。 她说:「我拿些东西给你吃好了,人潮会在休息时间移到这里,到时连剩菜残羹都没有。」 她开始对我说俄语,之前我们是用爱沙尼亚语交谈。 然后,她把我喂得饱饱的。 展场的食物真的很好吃。 我为何写下这些? 所有混乱均由人心开始。 当有人将他者视为敌人──他就是有问题的人。 连医生也不会帮助他。 为何我总是遇到好人? 以下是一则这篇文章的回应: ulixes::这阵子我一直希望能够写一些正面的事情来鼓励你,不过最终仍旧是你写了这些激励人心的文字,谢谢。 和平与世界都是奠基于人与人的关系,但突然间世界与和平均被国家政治给粉碎了,于是人们感到自己像是无助的白痴,后来我读了你的文章,这才让我安心一点,其实世界与和平仍然存在,人与人的关系也还在,各位保重。 — Live Journal用户kocmoc在这里放了几张军人铜像新址(塔林军人墓地)的照片。

伊朗:海军人质危机后的思索

  10 五月 2007

校对:nausicaa 为了要表达伊朗人民的伊斯兰情操,伊朗总统内贾德 (Mahmoud Ahmadinejad) 于星期三(4月3号)下令释放遭到拘留的15名英国海军。在记者会中,他宣称虽然伊朗有权利审判闯越伊朗海域的英军,但将原谅并释放他们。 这些英国海军在星期四返国后指称在伊朗期间遭到不当对待。在此同时,英国天空电视新闻台(SkyNews)也播出主管这15名海军人员的舰长坦承他们在伊朗从事情报搜集的工作。 我们最后得到什么 Akbar Montakhabi [Fa]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个事件的最后,伊朗得到了什么?伊朗要求英国政府在释放遭拘留人员前表达对此事的道歉,但被英国政府所拒绝。 当英国首相布莱尔向伊朗发出最后48小时通谍时,这些英军就被释放了。这位博客质疑内贾德政府从原本坚持的立场撤守有何含意?内贾德政府也曾如此批评过先前的哈米塔 (Mohammad Khatami)政府(1997-2005)以及拉夫桑贾尼 (Ali Akbar Hashemi Rafsanjani)政府(1989-1997)在面对西方强权时的让步。 这位博客也提到,在内贾德的记者会中,一些曾批评伊朗政府的独立记者未被允许提问,这样的情形从年初政府呼吁国家团结开始发生。 谁赢?谁输? Marayma Shabani [Fa]说,「总统先生您输了。您在英国首相布莱尔发出最后48小时通谍后释放了他们。我们得到了什么?您释放了这15名英国海军却只换回一名伊朗外交官。政治上先发制人的权力反而落在英国的手里,而不是我们」。 Pasokhgoo [Fa]写道,根据伊朗宪法,能特赦罪犯和被控告者的是伊朗共和国最高领袖哈梅内伊(Ayatollah Seyyed Ali Khamenei),但内贾德总统并未提及他的名字。 这位博客接着说,伊朗藉由拘留和释放英国海军人员以展示它的权力和美德。根据Pasokhgoo所说,一群激进的学生想在这些英军所搭乘的班机起飞的附近举行示威抗议。但最后他们改变了心意。 Hoder说,从最近的这次事件中,有好几个功课要学习。他认为,如同美国铲除对其造成最大威胁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政权时一样,伊朗在这次僵局中是最终的赢家。这位博客继续说,伊朗的体制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更团结。把革命卫队(Revolutionary Guard)描绘成秘密犯罪集团或是在政府之上的真正掌权者是策略性的错误。 另方面,Rebel Radio说道: 伊斯兰革命卫队 ([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s Corps, IRGC)不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流氓份子,它就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它控制了伊朗大约百分之四十的经济,直接受令于伊朗的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并且是主要执行外交政策的机构,所以无庸置疑的,它是伊朗国家的中心主力。 为核能危机上了一课? Shirzad [Fa]认为这次英国海军人员危机和谈判可以作为以后核能谈判的指导。这位博客说这次的谈判相当的迅速,结论也很具体。他接着说,针对此事件的批评也许是出自于大部份的观察家不知道伊朗当局看重的是短期的结果,像是如何管理伊朗的经济。 这位博客说,关于核子能源危机,也有可能达到类似这次事件的结果。伊朗当局得到一些有实际利益的具体结果后,可以用它们做为政绩的宣传。他继续说道,作为一个伊朗人,他很高兴看到这次危机以和平的方式落幕,谁是输家谁是赢家,一点也不重要。

乌干达:速写矛盾、复杂与生活之美

  7 五月 2007

校稿:mountaineer   在此有几则叙述乌干达的矛盾、复杂与生活之美的描绘。 在阿帕克(Apac)地区,两名妇女外出找寻素食的食物: 于是故事就这么开始: 这是我所经历最可歌可泣的觅食过程,我们并未要求很多:豆类、米饭,或许一些薄煎饼(chapatti)–一种简易且寻常的乌干达主食,我们骑着自行车搜寻了全市镇,到了六间不同但都是由女性主持的餐馆,他们告诉我们一模一样的答案:“只有熏肉或鲜肉,没有豆子,没有米,也没有薄煎饼。”这是个由一帮在地区首长背后主持阿帕克地区食品分配的女人们,所经营策划的反素食者阴谋,整个城市 — 至少在主要地区 — 找不到豆类,Rebecca和我呆坐在旅馆内好一会,疑惑着我们该如何是好。 坎帕拉(Kampala)的Glenna Gordon说明市中心最炫的咖啡馆Café Pap中的矛盾: 我在咖啡馆内一张肮脏的桌上与陌生人Ali比邻而坐,因为这是这家拥挤咖啡馆的吸烟区内唯一有的空位,Pap咖啡馆是乌干达版的星巴克,坐落坎帕拉议会楼下且就在要道上,拥有比星巴克更多的平庸食物及充满阶级的社会环境;在乌干达,平均每个家庭每日以低于一美元生活,而Pap咖啡馆一杯卡布奇诺要价两天的收入。乌干达有两千八百万人口,坎帕拉占了一千两百万人,而于固定午餐时间在Pap咖啡馆的约有20人。 古卢地区(Gulu)的Moses Odokonyero写到被刚果遗忘的女性,他们从家园被挟持并被乌干达陆军第四师带来乌干达: 三年前我在北乌干达的古卢地区,一间乌干达陆军第四师的废弃医院遇到小威兹帕娃 (little Lwize Paalwa),这七岁的孩子有个沉重的任务-照顾她那罹患艾滋病且濒死的母亲Mamisha,女孩告诉我:“妈咪想吃鸡蛋,可是到处都没有鸡蛋;妈咪想吃肉,但这里也没有肉,我们所有的只是豆子与posho(粗玉米粉制成的食物)”。 维多利亚湖的萨利岛(Nsazi Island)上的Basawad叙述这岛屿的自然变迁与人类变迁: 萨利岛与其它许许多多的湖上岛屿吸引了乌干达的失业者,萨利村很能反映湖上的岛屿已改变之处。‘这个村庄充斥许着泥巴与树枝编织的茅舍,以泥泞的巷弄分隔,有少数房子由木板搭建,更少数的则以混凝土搭建。’湖水被用于饮用及清洁而无净水设备;目前萨利岛大约有2000名人口,但在不久前,1998年时这里大约只有600人,许多人认为维多利亚湖上的群岛是观光客的天堂,某些岛是如此,但像萨利岛这般过度拥挤的岛屿,极度欠缺社会实质基础建设,只会对维多利亚湖和其资源作出更多快速的破坏,尼罗河鲈鱼毁灭了湖中数百种原生鱼类,但现在是人类快速地毁灭维多利亚湖。 阿鲁阿(Arua)地区的Pernille呈现一位正在贩卖matoke(中型尺寸的绿香蕉)、西红柿与一只母鸡的妇女的照片: 这张照片对我而言是南乌干达的缩影:一名身穿由kufa ulay与肯加布混合编织的服饰,提着绿香蕉、来自她农场的kawera西红柿、一只母鸡与零钱袋。

北印度:阿萨姆省恐怖主义与孟加拉国非法移民

  5 五月 2007

过去两周以来北印度部落圈有不少活动,随政治或其它选举季节到来,我们很难忽视这些选举和接下来的活动,所以Rachna创作出一首关于选举的诗作,描述一个小村子的环境将会如何改变,Eswami也不遗余力地在Hillary and Presidentship表达他的想法。选举并非总是一片政治景像,它也有它丑陋的一面,例如来自比哈尔(Bihar)的恐怖份子涉杀阿萨姆省的劳工,就只因为这些劳工不是当地人,根据这些恐怖份子的说法,阿萨姆省只属于阿萨姆本地人,任何外来者不许进入。那些恐怖份子的论点在于,阿萨姆省是印度压制下的独立地区,就像已有长久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一样。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份子长期受印度西方意图侵占此地的国家资助,进而杀害所有不认同他们狂热信仰的人。 阿萨姆省还有另一个浮上台面的问题,Jitu写道,这些问题或许起源于行政区的划分(译注1),因为这些地区的居民认为自己、和居住地的利益优于国家,这样的思考被阿萨姆统一解放阵线(ULFA)(译注2)的恐怖份子广为散播与推波助澜,阿萨姆统一解放阵线的领导者目前正在安全的孟加拉国天堂,而他的军队正在阿萨姆省施行高压统治。印度政治领袖们对此也无能为力,因为阿萨姆统一解放阵线与他们的票仓共存,这些选票的来源包括非法穿越边境的孟加拉国移民,这些孟加拉国移民随后定居于阿萨姆省或外围邦区,当地政客(为了自己的利益)再灌输这些非法移民错误的认同与文件,据此宣称这些非法移民也是印度公民,再利用他们的选票来组构政府。 就像Himanshu所说,印度政府直到现在都在对付伊斯兰恐怖份子,不过从现在开始,印度还得对付基督教恐怖份子,因为这些恐怖份子开始在印度东方各邦扩张地盘,Srijan Shilpi同时也在思索阿萨姆议题的解决方案,不过所有答案都是资助恐怖主义,不管是由敌国、还是由当地政客资助。至于Bangluroo地区(过去的班加洛)的商店与汽车被焚毁(译注3)这件事会被如何称呼,这是一起伊斯兰追随者所发起的行动,而这些追随者应该是反对处决海珊。 任何有点概念的人应该都能看出,这些行动者只不过是藉由这些焚毁市民财产等反社会手段,企图创造出难以挽回的无政府状态,不过Srijan Shilpi从印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India)的几条判决中带来好消息,司法部通过一项法案,未来如果没有通过司法部审核,邦议会所做的任何决定都将无效。过去若一部法案在议会中通过,宪法赋予邦议会能够直接实施该法案的权利,但议会却通过许多不公平、也令人不悦的法律,人们只能接受,没人能挑战议员们。 让我们将目光移离政治,印度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投资,不论是公司股票、不动产或其它有利可图的途径,所以记住,Jitu很慷慨地告诉所有人两个能投资不动产、保证回收的地方,包括罗马尼亚的德古拉古堡(译注4),和一个名为西兰公国(Sealand)(译注5)的岛国,如果你想要的话,;)。 另一件我确认很多印度人(尤其是说北印度与的人)所愤慨的事情就是,当他们互相交谈时,即使对方熟知北印度于,他们却还是得说英文,这种事常见于高消费的餐厅与旅馆等地。但我很高兴能于上周在康诺特广场的一间咖啡厅中,看到「我们很乐意和你用北印度语交谈」这个标语。Eswami介绍了一个能将音乐从老旧录音带转换为MP3格式的新玩意,让大家方便在计算机或MP3随身听上收听;Unmukt也不落人后地引介了一个让许多博客感到惊讶的想法-比起使用其它操作系统的人,Linux使用者比较性感与感性,我相信很多Windows和麦金塔使用者会以「这个说法显然毫无根据」来加以驳斥,;)。 2006北印度博客大奖才刚落幕,如今Tarakash团队将开始筹划今年的活动,这回他们打算加入「最佳北印度语博客」的奖项,他们将每两个月选出以北印度语写作的最佳博客,这群人现在确实很气派地推广这个活动,这个小诱因无疑能鼓励更多人写作博客,并让现有的北印度博客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我在此向Tarakash团队致敬。 就在阿周那(Arjun)从天堂取得神圣武器下凡后,GK Awadhiya讲述的《摩诃婆罗多传说》依旧持续着,故事正进行到般度家族长子坚战(Pandav Yudhishtra)拯救了他堂哥(同时也是敌人)难敌(Duryodhana)的生命(译注6)。 译注1:历经英国殖民等时期,加上境内种族、宗教多元,印度行政区规划有其历史因素,详细介绍请见这里,各邦情形可见这里。 译注2:阿萨姆统一解放阵线(United Liberation Front of Asom)创立于1979年,为阿萨姆省的分离武装份子,介绍可见这里。 译注3:班加洛(Bangalore)被称为印度的硅谷,过去人们称此地为Bangalooru,印度政府在募集外资时而改名为班加洛,这个政策也引发印度国内讨论,甚至有人批评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让西方人发音」,班加洛介绍可见这里。 译注4:德古拉(Dracula)真有其人,不过爱尔兰作家Bram Stroker把他写成了吸血鬼,更被改编、延伸为许多电影题材,位于罗马利亚的德古拉古堡因而一炮而红,介绍可见这里。 译注5:西兰公国是一个位于英吉利海峡之上的废弃人造建筑,也是个由个人宣称建立、但从未被承认的国家(实体),怒涛塔(Roughs Tower)是岛上仅有的一块陆上「领土」,更多可见这里。 译注6:《摩诃婆罗多传说》为印度古代史诗,常和另一部史诗《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以与希腊荷马的两大史诗相比,全书以梵文写作,书中包括了大量的印度神话和哲学观念,被认为是印度研究的宝藏。在般度家族的结局中,般度家族成员在登往喜马拉雅山的过程中相继死去,仅坚战曾试图阻止这场杀戮,最后因为其谦卑与公正,肉身到达因陀罗天堂,并成为「法」(Dharma)的化身;难敌则为般度家族对头-俱卢家族最年长的儿子,妒忌坚战得以被加冕为皇帝,便以计赢得坚战的一切,随后引发俱卢之野战役,难敌死后于地狱服完刑期即上了天堂,他被认为是印度神话中,最黑暗、最狂暴地母神迦梨的化身。更多介绍可见维基百科(中文、英文)或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