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2007

報導 來自 六月, 2007

埃及: 博客获释、50博客被禁案、博客抨击报章和其它

  24 六月 2007

埃及本周综合报道:大法老王回归、部落客对报章感到不满、上周被捕的部落客获释、电影排名榜不接受民意,最后是法庭审判封闭 50个部落客和网站案。 大法老王回归: 埃及部落客大法老王因工作关系已经离开了部落圈好一段时间。他是以英语撰文的埃及部落客中、最受欢迎的人之一。在这篇文章里大法老王发表了一段录影,揭示警署中对平民滥用暴力的情况。埃及部落客正在发起一场反暴力运动,发布在警署里录到的一些片段。其中一则录影使得一警务人员面临审判,目前正等待七月时的判决出炉。大法老王,欢迎你回来,别再休笔了! 部落客对报章感到不满 : Arabawy 和Wael Abbass 对埃及其中一份独立日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Al-Masry Al-Youm是埃及一份颇具公信力的报章。可是Arabawy 和Abbass认为它的表现差强人意。Arabawy说道: “曾经是我最喜欢的独立报的Al-Masry Al-Youm,如今读起来却像个恶梦,(她)越来越倾向捏造和煽情….” Abbass认为Al-Masry Al-Youm的编辑政策极富争议性,还认为部落格的新闻都是捏造的。这些情况从前并非如此。他又写道,最近还有一些文章在矮化部落客的努力。 部落客被捕获释: Manfe部落客 报导说,上周被逮捕的Omar El-Sharkway,现在自由了。Manfe代表El-Sharkawy写了一封谢函,感谢所有对他表示过支持的人。 在Manfe的专访里,Omar提道, 在埃及人民议会选举当日,完成自己的工作后,他出于好奇拿着照相机走到投票站去。他的原意是要拍下保安的任何违规行为。 他拍到工作人员替选民填写投票卡,又拍到保安阻止公民进入投票站投票。在他离开的时候,他说,一名警员把他拦住了,因为有工作人员说他拍下他们的照片。 就在那一刻,他说:“我被埃及警察绑架了。” 好消息是 Omar El-Sharkawy 现在获释了,我为他的勇气而道贺。结束采访时,被问及他会否继续写部落格和调查,他回答说会,并希望他的部落客成为一把响亮的声音,揭发任何伤害埃及的事情。 没有民意的电影榜: Zeinobia 在评论埃及金字塔日报〔Al-Ahram〕根据影评人的选择,拣选出埃及电影圈15部最佳旧电影。Zeinobia奇怪为什么喜剧都被拒诸门外了,他认为电影业有多优质的喜剧,而大部分获选的电影则过于严肃和戏剧性。拣选电影的影评人并没有像世界上大多数报纸和杂志般,考虑公众的意见或采纳读者意见,对此,Zeinobia感到很惊讶。 封闭50部落客和网站案可能被拒: 我以一则来自部落客埃及看守人〔Egypt Watchman’s blog〕的好消息为今周的综合报导作结。几个月前,一位法官提起诉讼,意图封锁和关闭 50个博客网站,理由是他认为他们威胁到埃及的利益,并使其声誉受损。法院要求就这个要求及那些网站提交调查报告。埃及看守人指出该调查报告提到,该法官本来就无权提出这项诉讼。他又补充道,这是显露埃及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的抗战的又一案例。这场战争始于Karim Amer 被判监禁四年,延至近期埃及部落客被随意羁留。 我就在这半则好消息停笔,下周再见! 作者:Freedom For Egyptians 校对:PipperL

摩洛哥:照片之旅

  24 六月 2007

随便询问任何摄影人士,所有的答案都是:不用怀疑,摩洛哥是世上数一数二适合摄影的场景。本周,澳洲籍博客Moroccan Meanderings即选择以照片代替文字,告诉我们: 由于我的博客照片得到许多正面回响,因此我想多分享一些关于摩洛哥的照片。 上图摄于摩洛哥东南方的达德斯谷地(Dades Gorges),风景美不胜收,博客Wakha分享一张苏维拉(Essaouira)壮丽美景照片,并附上一段引述,图文相得益彰: 感谢Lindsey Ludwig提供照片 「我自己似乎又在里边又在外边,对这幕人生悲喜剧无穷的演变,又是陶醉又是恶心。」 ──费兹杰罗(F. Scott Fitzgerald) 一如前图,摩洛哥天际早已是摄影人士惯用的主题,The Morocco Report带领我们前往远在北方的城市梅克尼斯(Meknes),欣赏摩洛哥澄空的另种风情。 摩洛哥不但以澄澈天空著名,当地的艺术品如地毯等,也相当引人入胜,My Marrakesh的 Maryam与我们分享一些色彩斑斓的摩洛哥珍品: 本周最后一张照片带领我们来到即将闭幕的费斯摩洛哥宗教音乐嘉年华(Fes Festival of World Sacred Music),博客Long Way Home分享了部份嘉年华的照片,今年的活动成功展现多元文化,我特别喜爱其中表演葛利果圣歌的团体: 作者: Jillian York 校对: Leonard

利比亚:阿拉伯语已死?

  23 六月 2007

通常利比亚部落客讨论话题多元,最近Lebeeya发表一篇文章,提及同事多么喜爱她的巧克力饼干,并以触摸木头(touch wood)的方式,希望她能避开恶魔之眼,却意外引发人们论辩阿拉伯语是否已经死亡。 事件起始于Lebeeya提到:“各位,别再说‘触摸木头’了,说Mashallah吧!”,这个阿拉伯语汇ma sha`a allah,意指信徒完全接受真主降临其上的好运或恶运。部落客Suliman对此则回应: 我想你的同事会选择说英语而非阿拉伯语,是因为美国流行文化已笼罩全球,无论是阿曼、沙乌地阿拉伯、利比亚等国皆然,据我所观 察,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需要阿拉伯语、巴巴里语、斯华西里语等已死语言,这些语言背后的文化并不鼓励个人特质或表现,造成就算在阿拉伯国家里,年轻部落客 都时常以英文表达自我想法,对你、对他们都比较方便。 Mani利用这个机会,在他自己的部落里抒发感受,强调阿拉伯语等语言等并未死亡: 人们各有选择自由,…所谓自由,即人们能思考、观察、感受,并依此选择自己的行为… 文末回应同样非常精彩。 后来这个话题也在部落格Imtidad出现: 最近我准备对网路上的利比亚部落格进行研究,目前我已收集到76个部落格,这些利比亚作者分居于国内外,也有居住于利比亚的外籍 人士,其中一项共同点在于多数以英语写作,或是混杂使用英语、阿拉伯语、利比亚方言,其中55个部落格纯以英语写作,11个部落格混用英语及阿拉伯语,只 有10个部落格纯以阿拉伯语写作。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为何各位只用英语或只用阿拉伯语?为什么多数利比亚部落格都用英语? 这场论辩有时相当激烈,有些诽谤人士指控阿拉伯语象征恐怖主义,也有些人认为这个语言的功能就在《可兰经》之中,若各位有勇气,建议各位浏览所有回应,不仅内容值得留意,也会让各位认真思考自己的语言。 结论究竟会是什么?全球化已成功扼杀阿拉伯语吗?现在英语与阿拉伯语各自代表自由与恐怖主义吗? 作者:Fozia Mohamed 校对:Portnoy

玻利维亚:报社亦加入博客圈

  23 六月 2007

尽管玻利维亚部落圈近来快速成长,但国内报社多数还没准备好采用这项互动式科技,不过于圣克鲁斯发行的日报El Deber最近终于踏入部落格世界,目前在网站首页明显处可见到三个新站,部落格社群网站Blogs de Bolivia[ES]赞扬这项新计划。 新部落格包括由Zarco写作的“蜘蛛”(La Araña [ES]),这位自称是足球迷的作者未来书写主题也不离球场动态,最近一篇文章提到“花园里的狗”,这个用语是形容“自己不吃,也不准别人吃”的心态,他认为这与玻利维亚足球界面临的情况相似,有些人总是抱怨,又处处阻挡别人成功。 由Calixto Flores del Castillo撰写的部落格“Calixto el Desafortunado [ES]”里,则采用玻利维亚部落圈颇受欢迎的文学叙事手法,其中一篇文章在回应读者的不满与批评: 人们指称Calixto Flores del Castillo永不可能找到理想女子,因为他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女子不可能美如春日朝露、甜如糖尿病者之汗,也不可能同时如逃犯之影随侍在侧,所以他终究只是个隐士,镇日想着遗失的美好。 可是作者认为,朋友,要追寻理想的爱,挫败难免,可是一般人便会因惧于挫败而放弃。 另一个部落格则是由报社记者José Andrés Sánchez主持的“El Pais de las Maravillas [ES]”,最近他在报纸上刊载有关当地El Abasto市场的消息,而在部落格中提供背景资讯、他如何收资讯息,以及他对此事的观点: 我对这座市场的观感五味杂陈,一方面那就像座即将倒塌压在我们身上的高塔,里面满是脏污,我看到市场地上堆着蔬果都沾了泥巴,管理也不良,看着这座脏乱的市场,我觉得圣克鲁斯该有更好的设施。 但假若就美学观点,El Abasto就像颗宝石,切工独特,也有着冲突的美感,工会、组织等各种生活型态与商业、自由市场机制并存,既刺激了经济,也是社会的缩影,El Abasto的确特别。 Sánchez最近撰写另一篇报导名为玻利维亚部落格:民主、自由与表意,其中提及多位部落客:El Forastero [ES]的Miguel Esquirol、No Soy Lesbiana, Mi Novia Si [ES]的María Escándalo、Electrokiss [ES]的Daniela Bejarano、Plan B [ES]的Sebastián Molina、Angel Caido [ES]的Hugo...

伊朗: 瑞典博客眼中的伊朗

  23 六月 2007

译注:因为原文对照片说明只简短摘录原作者部落格的文章,为便于读者理解,我在翻译时也加入了原作部落格的说明,所以本篇的译文与英文原文有些许不同 瑞典部落客Jonathan Lundqvist几个月前造访伊朗,并在Global Voices 的专访中分享了他的经验。Jonathan 在他的部落格发表了许多关于伊朗出版品审查、日常生活、传统和现代性的照片。同时他也不忘了展现伊朗之美。这里的七张照片胜过了千言万语: 前二张照片展示了伊朗出版品审查的一瞥。Jonathan说Nashravaran是主管所有国外进口印刷出版品审查的机构。Nashravaran 也会操审查杂志之后,于不适当的内容上贴上标签。很令人惊讶的是有人的工作是整天坐在那儿,拿着一只大大的签字笔把不适当的内容遮掩起来。 第三张照片,是伊朗的情侣得跑到很远的地方约会,才能保有隐私。 伊朗约会的型态。男孩和女孩坐在蜿蜒的河边,享受他们不受干扰的谈话时间。山里像隐秘的天堂一样,有时候你甚至可以看到不穿戴头巾的女孩! 第四张照片,展示了当西方品牌遇上东方服装时,会变得如何。 Jonathan解释道:“我看到这位在北德黑兰一家运动服装店工作的女孩。她头巾上的品牌标志,激起了我的好奇”。PUMA并未生产头巾,但要求员工必须穿载头巾作为制服的一部份。 (译者补充自原作部落格上的一段说明:) 员工身为自己品牌的最佳代言人,这个女孩和另一个朋友自己把品牌的标志绣在头巾上。很明显的是这张照片展示了波斯和西方冲击 (波斯语 Gharbzadegi Weststruckness) 竞争文化间的二元性。金发,有一点过份的化妆,以及西方品牌的标志,明显可见地出现在要求女性端庄的宗教象征上。对全球化来说,这意谓着什么? 最后四张照片分别展示电子商场、德黑兰的一个美丽公园 (译注: Park-e Laleh 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美丽公园,距离德黑兰大学不远,公园的中央有个湖,远处的山清晰可见)、摄于伊斯法罕,令人赞叹的桥 (译注: Esfahan,伊朗的第三大城市,这座很壮观的Sio-Se-Pol桥建于1602年,比五月花号驶往新大陆建立另一个帝国早了二十年,长300公尺,有33个拱形)、以及有着波斯书道(译注:Persian calligraphy)作为装饰的清真寺窗户。 作者: Hamid Tehrani 校对:PipperL

智利:漏油影响渔民生计

  22 六月 2007

智利Talcahuano地区的圣文森湾(Bahia San Vicente)最近出现350公升的漏油,据Ecologia y Patrañas Diversas[ES]指出,漏油发生于5月25日,Ultramar公司马绍尔群岛籍油轮「新星宿号」为国营石油公司Enap卸油所致。 检察官现已介入调查起因,互联网媒体El Ciudadano[ES]报导,漏油是因Enap管线破裂造成;农业暨家畜服务单位则忙于抢救当地鸟类,为牠们洗净身上油污后野放至安全地区,当地一间诊所便收容超过200只鸟类。 受害最深者莫过于环境与当地渔民,Sergio Leiva[ES]表示,Enap聘请50位渔民与员工一同清理海域,因为渔民根本无法作业,目前已处理85%的面积,港口单位已拟妥原油回收计划,也准备筑起护栏降低污染范围,Mauricio Barrientos[ES]认为污染会残留15年。此外,也有部分学生团体加入清理行列。   作者:Rosario Lizana 校对:Portnoy

专访瑞典博客-Jonathan Lundqvist眼中的伊朗

  21 六月 2007

瑞典籍的博客Jonathan Lundqvist最近造访伊朗,并在他的博客上和我们分享了此行的经验。藉由阅读他博客上的文章,我们发现了许多关于伊朗有趣的事,像是西方的杂志在伊朗如何受到审查:  问:请跟我们谈谈你有关伊朗的论文及此次伊朗之行 答:我到伊朗进行我的硕士论文,研究伊朗的博客。这个计划是由推广民主的瑞典国际合作研究机构所资助。我在伊朗待了六个星期左右。 简单的说,这篇论文(今年秋天,经过同侪审查后将发表)是关于伊朗的博客是否、以及如何协助伊朗迈向民主。首先,我藉由重新定义一般认为的政治活动概念,调整它以适用于伊朗的现况。其次是将这个概念和西方的民主化理论做连结。 我访问了12位博客,谈到他们参与博客圈这样一个公共领域的动机-有些访谈以英文进行,有些则经由翻译以波斯语进行。 问:现实的伊朗和从媒体报导而来的形象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答: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伊朗在地理上很接近欧洲,但媒体所描绘的伊朗,是一个完全异于现实的世界。主流媒体依照简化、易于入口的好人/坏人二分法,尽其所能的将伊朗极端化。我们都知道 — 这不是真实的伊朗,但当你到了伊朗,你会知道这种讯息充斥在媒体之中。我发现当地人对西方文化感兴趣,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这和西方媒体所呈现的简化形象非常的不同。是的,他们有官方的反美壁画。但在此同时,年轻人也穿着印有美国国旗的上衣。 另一个有趣的观点,是很多伊朗人收看西方的卫星频道电视节目,并且很清楚的知道他们是如何被描绘的。他们无法辨认出(译注:西方媒体描绘的)自己。在我访谈的人之中,最常发生的事之一,就是告诉我:「回到瑞典,请告诉他们真实的伊朗,告诉他们真实的伊朗是如何!」 和世界各地一样,我相信伊朗是有狂热份子。但我所谈话的对象之中 — 某些在商店里短暂碰到,某些在博物馆或是一起喝茶或咖啡 — 都不是拿着枪疯狂的真主党(Hezbollahs)人。这才是真实的伊朗。也许有些原因让人害怕伊朗政府,但不要害怕伊朗人民。 问:谈谈你在伊朗网咖的经验?人们怎样对付网络过滤机制? 答:网咖是和人们接触的好地方,我在花了好些时间待在那里。我感觉到大部份的人知道逃避过滤机制的方式。很多人对网络代理以及更安全的因特网匿名通信系统 (Tor onion router)(译注:之所以称为 onion/洋葱 routing,乃是因为这个结构类似洋葱,使用者只能看到表皮,但是要一窥核心,就得一层又一层的拨开。)感到兴趣。博客之间最大的恐惧,是被当局(通常是非常独断地)加进过滤名单中,因而被有效地摒除在读者的拥抱之外。 所以,就某方面来说,因为大部份人知道当他们想要存取某些特定的网站时,该如何逃避过滤机制,所以过滤审查的机制对那些想要说些什么的人而言,冲击大于那些只想要听的人。 有趣的是,我发现德黑兰某些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并没有受到过滤审查的机制的影响。我不敢在这些计算机上确认能否进入某些网站(很明显,在此我指的不是色情网站),但图书馆的计算机可以进入那些通常被滤掉的政治博客。显然我不能真的去问图书馆员,看是因为技术上的疏失,或是刻意不加以过滤。那天真的引起了我的好奇。 问:你在博客上发表了关于伊朗有趣的照片以及关于你此次的伊朗之行。你的读者反应为何? 答:首先让我说明,当我在伊朗时,必须很谨慎的处理照片和文字。我不是没有听说,当局对外国人在伊朗摸索他们认为「他们份内的事」而感到不悦。所以,为了保护我自己,更重要的是保护我的受访者,我的策略是离(官方的)雷达范围越远越好。确保安全比遗憾来的更适当。这意谓者二件事,不要写博客(我甚至移除了我在前往伊朗之前写的相关文章),尽量少照像(Jahanbagloo博士在我到达之后的几天遭到逮捕,有谣言指出会有更多的逮捕行动。)(译注:Dr. Jahanbagloo是知名的加拿大藉伊朗学者,他在2006年5月8号时被德黑兰当局证实以和外国君国主义支持者连系而遭到逮捕)。 但我还是像观光客似的用数字相机随手拍下了一些照片。有些我拍的照片真的呈现了一般伊朗人如何使用博客这个公共领域还击(政府)。有个例子是在德黑兰的墙上有个1公尺高的文字涂鸭,写着一个博客的网址。我怀疑这些字不会留在那儿太久,但仍展示出 – 我所相信的 – 博客能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问:你是否有机会偶然的和一些能说英文的伊朗年轻博客有过对谈?对话中有什么有趣的可以和我们分享的吗? 答:是的,我遇到了一些很棒的人,他们尽其所能的让我像在家里一样感到自在。他们的好客和好奇心看起来永无止尽。一旦和他们越是亲近,你会发现到这些人被迫生活在双重人格之下。表面上,一切都很好。但再靠近一点,每个人都有话要对政府说。当你从人行道上,转入自在的私人空间时,「不恰当」的笑话和俏皮话是很普遍的。大部份的人对伊朗政府的外交政策所带来的后果,感到深深的恐惧。我的研究里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我很少遇到有人敢明确地说他们不怕经营博客。 伊朗社会本身也与我所期待的相当不同。比方说,在我出发前往伊朗前,有些人告诉我应该放弃找女性受访者这个念头。但事实上这一点问题也没有。我发现男女之间相处非常容易。在到达之后的几天,我身处在北德黑兰一家餐厅里隐密的房间里,为一个女孩庆祝25岁生日! 研究结束时,我访问到的女性受访者和男性一样多。这是件让我很高兴的事,因为女性参与政治是一个有趣的切入研究角度。 然而,每个人梦想着离开到另一个国家。 问:你想为你此行加上一点经验、纪念品或是想法吗? 答:也许这是我所期待的,但我还是想要强调网络的伟大!全球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它需要很长篇幅的讨论。但网络无国界是很清楚的-它是一个奇妙的工具,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聚在一起。我不是纯然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而是从个人的观点来谈。我深信人们可以靠近彼此,跨越看似巨大的地理和文化差异。我希望我们可以绕过传统媒体,直接接近消息来源-别等着你的当地报纸编辑告诉你伊朗人心里想些什么;读伊朗人的博客。不要等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的纪录片告诉你伊朗第二大城马什哈德(Mashhad)的生活,自己到 Flickr 去瞧瞧。 作者:Farid Pouya 校对:PipperL

台湾:移驻劳工的自我表述--《Voyage 15840》摄影集

  21 六月 2007

Voyage,旅程;15840,是台湾法定的最低工资,但大多数离乡背井的移工们,却常常是多方扣款下的“最高工资”。以这场15840的旅程为名,台湾国际劳工协会(TIWA)集结19位移工的摄影作品,出版了这本摄影集,让以往缺乏发声管道的移工们,透过镜头诠释自己所见的台湾社会。 6月3日的发表会上,除了各团体友情赞助的歌舞表演外,移工摄影师们也一个个上台发表感言。在家乡已有艺术基础的Grace说,她很高兴有 机会向他 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身为唯一男性的Gonzalez,先纳闷喜欢摄影的男性怎么那么少,接着充满骄傲的说:“摄影很棒!回家乡后我也会把这本书拿给我的家 人和朋友看!” 影像出处:台湾国际劳工协会 弱势者的自我表述 在台湾,因为文化差异和语言隔阂,一般人对移工总是有很差的刻板印象:黑黑脏脏、吵杂、成群结队,甚至被认为是来抢台湾劳工饭碗。而在媒体中,移工通常都出现在社会新闻,不是很可怜就是很可恶。TIWA总干事、摄影工作坊的召集人吴静如批评:“过去高雄捷运泰劳抗暴、越佣阿梅砍伤雇主等事件发生时,除了事件本身,没有人去问移工:为什么发生这些事、他们在想什么?” 静如表示,“凝视驿乡”便是希望将诠释权还给移工,让这些为台湾各大重要建设付出劳力、甚至生命,却总是被主流媒体和社会大众忽视的劳动者们,透过摄影,正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并让移工和台湾人民“互相看见”。在广播节目“Watch Media”中,主持人benla访问静如时说:“当移工被拍摄时,我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当他手拿相机,也许就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在两次各为期半年的工作坊里,除了摄影之外,彼此对作品的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受压抑的工作及生活条件下,移工们已经习惯“不要说话”。工作坊苦力群之一的小江表示,在课程中,学员对基础的摄影技术很快就能上手,美学构图也是各凭本事;但最具挑战的,是如何让移工们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影像也好文字也罢,一次又一次我们问学员:你想要说的是什么?你希望如何表达? … 几次课上下来我才慢慢悟到,长时间处于以达到他人要求为行为准则状态下的人,要舒坦在在的说出:“我看到”、“我觉得”或“我认为”、“我想要”竟不是理所当然。 而透过自我凝视和互相讨论,摄影师们逐渐展显了勇气,静如说,不只面对自己的情绪需要勇气,面对被拍摄者,更需要勇气;一开始摄影师们总是远远地拍 摄,到后 来敢于跟被拍摄者讲话,短短时间内有了非常大的跃进。如Vangie便拍摄了卖冰淇淋的阿伯,原本害怕警察的Ellen也鼓起勇气去拍了警车。 静如也强调,每一位移工皆具有不同的身份,她们不只是劳动者,也是母亲、妻子,更是支撑母国经济的英雄;她们的心灵,被沈重的社会挤压得单薄,但讨论和聆听的过程,重新带出了她们身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各个面向。 冲击与感动 以往甚少接触移工议题的akiyama说,她因“凝视驿乡”的宣传海报而被吸引,并分享她在实际参观摄影展之后,受到的冲击与反省: 自己在乘车时,身旁若是坐了一位菲律宾、泰国,还是其他东南亚国家来的移工,是不是总是特别提高了警觉,或是感到莫名的不悦? 若换成是一位欧美地区人士或是日本人的话,是不是就不会有前述的感觉?反而能够有着像平常搭车时一样的平稳心情,即使在你隔壁的那个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本性是个傲慢的混帐? 不是这样吗? 难道不是这样吗?! 文化评论者郭力昕在摄影集的序文<她们必须表述自己!>中表示,许多移工来到台湾,工作及生活条件普遍不佳、甚至恶劣,但作品中却不曾见到她们埋怨,仅以平静的语调陈述心情和遭遇,甚至知足地面对。郭力昕说,“做为观者的我们,在这些简单的画面与事实里,只有感到更多的歉咎与心痛。” 而对于摄影者敏锐的社会观察,郭力昕感到十分惊艳:她们能在辛苦工作的同时,看到本地人的辛劳(如假日仍需工作的电工和槟榔西施),在〈星期天的扫把〉及〈一百元与菲律宾国旗〉中,使用了符号隐喻及讽刺,让我们这些受过训练的知识份子,感到汗颜: Ma. Belen Batabat一系列的台湾社会景观,从捷运站里的红衫军、BBrother的街头政治涂鸦、癌症患者的化疗室,到西门町穿着西服外套、和善而尊严地卖鞋 带的老人,更是令人佩服的作品;其细腻准确的社会观察能力,和对人的敏锐触感,可以让许多在大学校园里生活贫血而致“缺乏题材”的摄影学生,感到汗颜。 家里有位来自印尼的“妹妹”,身为记者的坏嘴巴对于移工有着十足的同理心,每次采访移工的新闻时,总会投入特别多的感情,“因为想到她们的心酸,我就会不禁眼眶泛红…”而坏嘴巴在采访了移工摄影师Ellen之后,让她觉得透过相机,让平凡的生活开始有了不同的风景,更滋生了在内的改变: 另一位接受我采访的Ellen小姐,她说,因为拍照,她开始觉得眼睛看的异乡,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也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而最重要的是,拍照的感觉,让她觉得拥有了自由…“I have the freedom to express my feeling. I have the freedom to fight for my rights…” 从她们的照片,我们看见了她们眼中的凝视,也看到了她们的观点。...

八大工业国高峰会(G8 summit)后,世界变的更好了吗?

  20 六月 2007

八大工业国高峰会(G8)(外加延伸五国)上周在德国北部的海滨渡假胜地海利根达姆举行。世界最富裕的国家领袖群聚一堂准备对气候变迁以及非洲国家贫穷问题达成协议,但这似乎不能满足众多对于全球资本主义的批评。 全球之声在过去的几周连结了来自印度、俄罗斯和非洲的评论。以及远从秘鲁和日本而来的示威者,参与反对这场会议的举行。 译者补充: 来自印度的评论: a reader's words 在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会场外的抗议活动之中。为什么这些人要抗议呢? 答案很简单,即使全球化让第一世界之岛一座座的开在上海和印度的班加罗尔,它同时在已开发国家也建立了一个下层社会的第三世界。 来自俄罗斯的评论: Edward Lucas 写到在这次在德国召开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上俄罗斯的问题。大部份的会议所产生的结论都是杂乱无章的。但经由精心琢磨的陈腔滥调,在此之间,各国的差异会被尽其可能的以手段应付和模糊化。这似乎是无一例外。 来自非洲的评论: 一群与 Panos London 合作的非洲记者将从德国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现场,在博客上书写他们的观察。从六月一号起,为期九天,来自伊索比亚、乌干达、莫桑比克和南非的记者,将带给读者新闻,及从非洲的观点谈艾滋病的问题和医疗服务、国际援助、外债免除以及气候变迁。 我们将从德国北部的海滨渡假胜地海利根达姆、同也是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现场报导,我们也会报导八大工业国另类高峰会,以找出八大工业国是否真的在倾听非洲的声音。 Jewels in the Jungle在德国持续的追踪收集许多在网络上关于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好文章及博客文章(特别是来自非洲),他说道: 我对此次高峰会会谈的结论并不像某些人那么的悲观和失望,但同时你也必须感到疑惑,八大工业高峰会究竟和谁有关?他们对于解决世界上的问题有任何有用的帮助吗? 会议就变成给政治人物的马戏团表演,每个团体在太阳下为他们各种原因的愤怒发声,而这和会议很少或一点关系也没有,有人就问,何必这么麻烦呢? Francisco Xerinda在九位非洲记者所组成的博客AfricaVox2007上持比较正面的看法: 最近的四天这里都被反全球化的抗议人士所占据,道路持续封锁,警方不断告诉我们要改道。 但这对我而言,实际的恼怒很值得。这些抗议人士对我来说有其意义。我看到当二年前民间团体向在英国苏格兰格伦伊格尔斯(Gleneagle)召开的八大工业国会议施压,最后让我的国家莫桑比克免除外债(debt relief)。 Patricia Daniels在开放民主(openDemocracy)的开放高峰会博客上报导了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以及从女权出发的另类高峰会。她建议不必大费周章地去读八大工业国高峰会宣言。她说道:「那主要是枯燥乏味的声明,只指出了八大工业国高峰会一点用也没有」 可以预测的是,数以百万计的YouTube观众比较有兴趣看到,新选出的法国总统萨柯奇(Nicolas Sarkozy )在八大工业国高峰会的记者会上醉醺醺的样子…   作者:Solana Larsen 校对:Leonard

埃及:博客又遭逮捕

  20 六月 2007

埃及政府安全单位仍持续各种理由打压博客,本周则是Omar El Sharkawy遭到逮捕。 6月11日,El-Sharkawy于埃及北部Talkha选区采访国会上议院选举时遭到逮捕,Manfe指称逮捕过程十分羞辱人,El-Sharkawy后来费了一番功夫才从警局打了一通电话,向朋友告知被捕的消息。 Alaa Abdel Fattah指控安全单位绑架了El-Sharkawy,也未循正常规程将他起诉,许多律师也试着前往El-Sharkawy遭拘留的警局,但不断受到安全人员阻挠,之后律师终于抵达警局,但警察却否认他在拘留室中,故Alaa才认为他根本是遭警察绑架。 Tahyyes表示,因为难以获得El-Sharkawy身份文件,故朋友、博客与律师都无法向相关单位通报失踪,Tahyyes表示,由于El-Sharkawy父母早已双亡,故他只能倚靠朋友协助,各位可在此留言表达支持,做他的朋友。 Monem-press、Atralnada、egyptwatchman、egymasr、Ana Ikwan纷纷表达支持,并很意外他竟会在自己家乡采访选举时遭受如此待遇。 6月2日,博客Mahmoud Abdel Monem遭拘留45天后终于获释。 2月22日,埃及博客Abdel kareem Nabil Soliman Amer因文章遭判处四年有期徒刑,其中三年刑期是因为他对逊尼派Al-Azhar的网络言论,另外一年则是他评论埃及总统所致。 作者:Freedom For Egyptians  校对:Portnoy

孟加拉国:天灾与博客之责

  19 六月 2007

上周一大雨引发土石流,掩埋吉大港山边数十间贫民房舍,造成至少134人死亡,这就像是我们每日所听闻的不幸消息,身为博客,各位有何反应? Arild Klokkerhaug是位企业家、博客,也是孟加拉国最大博客平台Bandh Bhanger Awaaj的老板,此次他再度身先士卒,希望展现博客圈面对此种悲剧能有何作为,他在自己的博客里表示: 有多少位博客住在吉大港?各位当地人能否告知现场的状况与讯息?吉大港的博客能否团结发起活动?例如动员民众提供粮食与衣物给灾民?请试着让各位的文章登上媒体、提出建议、亲身协助,也将灾情回报至互联网上,我想大家都能这么做。 他也呼吁大家采取行动: 这是博客圈的潜在力量,我们也该为此团结!博客起来吧,让我们一同组织活动、撰写报导并伸出援手。 Arif Jebtik响应上述发言,批评博客未尽责任: 我们忘了那些雨中滂沱的无助人民,因为他们从不是我们讨论或风雅高尚论辩中的主题,祖国对我们是个重大议题,然而我们却轻易遗忘祖国子民。 这些发言确实发挥庞大影响力,Bokolom等博客开始思考如何拯救吉大港水患灾民,要求停止砍伐山林以避免土石流再發生、如何协助受灾户等。   Arild Klokkerhaug与其它博客前往吉大港,并报导当地实际情况,孟加拉国博客与全球学生也开始为灾民募款,Trivuz提到个人该如何省下钱协助灾民,比如说减少吸烟量、喝茶次数、讲电话时间等,他也报导第二批博客的行动,照片请见此。   Arild Klokkerhaug指出还有更多潜在力量: 无论在互联网上或现实生活中,博客圈都能够团结与动员帮助他人,这些灾民未来需要长时间援助,无论是明天、下周、下个月、明年,这个叫humayun的男孩还是在这里,他能代替母职照顾弟弟吗?他能让弟弟长大成人后,符合母亲当初的期望吗?博客圈能提供时间、力量与建议,帮助此次与未来无数次灾祸的受害者。 身为博客,你可曾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作者:Rezwan 校对:Portnoy

伊朗 : 专访丹麦的伊朗博客研究者Caroline Nellemann

  19 六月 2007

丹麦籍的研究者Caroline Nellemann刚完成她的以伊朗博客为题的硕士论文研究,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参与哈佛法学院的柏克曼网络与社会中心(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她最近前往伊朗,以便与当地的博客有更多的接触,并且更了解伊朗。在这篇专访中,她跟我们分享了她的想法,照片以及研究经验。 这张照片是拍摄于颁发给各类最佳伊朗博客的活动- The Frogomist Award (Golden Frog)。Caroline带着背包站在第二排右手边。 请向读者自我介绍,告诉我们你所关注的博客写作,特别是伊朗的博客 我刚完成以伊朗博客圈为关注焦点的硕士论文。论文的目的,在检视博客如何成为公共领域的一部份。因为下列的几个理由,伊朗是用来检验此一目的的有趣例子。首先,波斯语博客在伊朗以及海外伊朗人(Iranian Diaspora)之间被非常广泛地阅读。其次,在一个公共讨论受限制的国家,检视博客作为一种另类及较自由的媒体会是有很意思的。当我谈到公共领域,在这个研究的脉络之下,主要指的是新闻。 我从丹麦驻大马士革(叙利亚首都)大使馆得到一笔研究经费,以促进丹麦和伊斯兰世界文代和学术交流为目的,在四月时前往伊朗三周。当我到达伊朗时,我完全被当地的友善和好客的气氛所包围,并且被当地的许多矛盾激起好奇心,像是公共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对比。 伊朗博客有趣的特色是什么? 博客在伊朗媒体上是怎样的呈现? 可惜的是,我看不懂波斯文。不过我看了一些经过翻译的博客,以及某些以英文书写的伊朗博客。我最开始的信息来源,是透过和伊朗博客讨论他们博客的内容,以及他们书写博客的想法和经验。在伊朗,我也和十位博客见了面。这特别要感谢过程中许多人的帮助,包括全球之声(Global Voices) 的Hamid Tehrani。我所见到的博客们在性别和年龄上有着非常不同的轮廓。他们之中的某些人关注社会和政治议题,另一些人则较为私人一些。 虽然改革派报纸有专栏讨论最近博客圈在聊什么,但在伊朗的主流媒体上,博客似乎不在他们偏好的主题清单上头。我所访谈的人之中,有人解释说,博客在伊朗的媒体上被描述成富裕年轻人间的一种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给人的印象是当局并不对于推广博客这样的媒体感到兴趣。另一方面,现任伊朗总统推出了他自己的博客,以及并办了官方的博客节活动,颁奖给伊朗最佳科技和宗教博客。这样的行动,应该放在伊朗当局持续提升网络过滤的等级,以及没有网络速度超过舞秒128 kb之下来看。令人争议的是,这样对博客及网络的双面取向,反应了伊斯兰国家的传统和现代之间持续的分裂。  此次伊朗之行,你是否发现到西方媒体中呈现的伊朗和真实的伊朗社会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 在我前往哥本哈根机场去伊朗的途中,出租车司机问我要去那里。当我告诉他我要去德黑兰的时候,他觉得我一定是疯了才会想要去那里。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但我相信西方媒体所呈现的伊朗面向十分局限,不能完全呈现它复杂的社会。同时,我认为这也是伊朗当局想向世人呈现的单一面向伊朗生活图像。当我在伊朗的时候,我感觉到很多人关心西方媒体如何描绘伊朗及当地人民。他们很希望能指出伊朗社会中正向的部份,并要求「事件的其它面向」能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我们要如何建立西方和伊朗博客之间的动态桥梁 许多与我对谈的博客,尽管英文能力非常好,他们仍以波斯语写作博客。他们认为,他们所写作的主题大多和伊朗内外波斯语系的读者相关。一些博客表示他们不想再加深西方对于伊朗的负面形象。为避免招来不必要的外来批评,他们宁可将评论留给伊朗人自己。 另一方面,我相信博客是反对偏见的一种方式。博客圈能让多元意见在其间交流,以去除偏见。大部份与我对谈的博客表示,不论是否同意所阅读的博客,他们仍然会参与博客圈(的事物与讨论)。这显示博客圈不仅是可让意见自由参与的,同时也推展关系的建立,让人们更耳聪目明以成为更有政治意识的公民。阅读伊朗的每日生活以及浏览德黑兰的照片博客,也许会改变西方关于伊朗社会的想法。我所接触到的其中一位博客,在阅读过自愿穿戴头巾(hejab)妇女的意见后,对于戴头巾这件事有了更微妙的视野。 有什么想法要和全球之声的读者们分享的吗? 在伊朗之行后,我的论文结论有一些些改变。在我出发之前,我对藉由网络及博客圈来改变民意是感到乐观的。现在我还是保持乐观的态度,但可能更实际一些。虽然虚拟和现实的世界是相互连结的,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着重大的区别。一方面,网络可以对人们之间的沟通有正面的影响,但要延伸到网络空间之外的现实生活来说则是另一回事。由于科技媒体只是社会互动的工具,博客所具有社会变革的潜力端赖这个媒体如何被运用。和其它的媒体一样,社会的脉络决定了博客如何作用为公共领域的一部份。 作者:Hamid Tehrani 校对:PipperL